一种植物墙用植物生长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04478发布日期:2019-09-06 19:26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墙用植物生长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墙用植物生长槽。



背景技术:

植物墙是用绿色植物编植成的墙体,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对生长环境的超强自适应能力,使自然界中栖息于平地上的植物永久地生长于垂直的建筑墙面,为建筑设计和建筑装饰提供一种新型的有机生态材料。人们根据不同的环境要求,设计出了造型各异,高低错落,环境和谐的墙体造型,经过精心设计及培植,再装饰以墙顶适合植物生长的灯具,使植物墙更显美观。植物种植采用散植、丛植等自然式种植,形成疏密有度、障透有序和高低错落的立体群落层次结构,促进植物墙生态系统自维机制和生物多样性的提高。

垂直绿化墙面可以增加城市或室内的绿化面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还可以吸收噪音,滞纳灰尘,净化空气,改善环境。为了减少后续的管理和维护,传统的花盆往往注重花盆的蓄水能力,而忽视了花盆的排水性能。特别是在室内的绿化墙,本身室内通风不好,水分蒸发慢,造成花盆内积水,植物根系因水分过多而腐烂,造成植物死亡,或者对墙体渗水造成墙面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植物墙用植物生长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植物墙用植物生长槽,包括内槽体、外槽体,所述内槽体安装在外槽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槽体的底板斜向下设置,底板的中部设有凸起,凸起两侧的底板上开有用于透气和透水的通孔,内槽体的前后两块侧板的外侧分别设有卡槽;所述外槽体的底板斜向下设置,外槽体底板上位于内槽体底板中部凸起的下方设有注水槽,注水槽两侧的外槽体底板的上部开有透气孔,外槽体的前后两块侧板的内侧分别设有与内槽体卡槽配合的卡块,其中后侧板上设有用于悬挂外槽体的固定槽。

进一步地,所述内槽体的左右两块侧板的内侧分别设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外槽体的左右两块侧板的内侧分别设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外槽体的后侧板的底部设有支撑柱。

进一步地,所述内槽体的前后两块侧板的卡槽至少设有一组,外槽体的前后两块侧板的内侧的卡块与卡槽数量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植物生长槽采用模块化,安装快捷方便,在墙体上形成一个整体,坚固耐用,美观大方,外槽体和内槽体分离,基质不易被水冲淋流失,内槽体能够储存较多基质,植物存活率非常高;水在外槽体的内部自上而下供给,起到墙面防水、墙面防潮和阻隔植物根系的作用,很好的解决了对墙体渗水和墙面破坏的后顾之忧。而且在后期养护上有很大优势,外槽体保证水源,内槽体能够保存较多的基质,提高了植物存活率,降低养护成本,更换植物时只需取出内胆,方便快捷,省工省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植物生长槽的正向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植物生长槽的侧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槽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槽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植物墙用植物生长槽,包括内槽体1、外槽体2,所述内槽体1安装在外槽体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槽体1的底板11斜向下设置,底板11的中部设有凸起13,凸起13两侧的底板11上开有用于透气和透水的通孔12,内槽体1的前后两块侧板的外侧分别设有卡槽14和15;所述外槽体2的底板21斜向下设置,外槽体底板21上位于内槽体底板11中部凸起13的下方设有注水槽23,注水槽23两侧的外槽体底板21的上部开有透气孔22,外槽体2的前后两块侧板的内侧分别设有与内槽体卡槽14、15配合的卡块24、25,其中后侧板上设有用于悬挂外槽体2的固定槽251。

所述内槽体1和外槽体2的左右两块侧板的内侧分别设有加强筋16、26,用于加强植物生长槽的强度;外槽体2的后侧板的底部设有支撑柱7,用于支撑在墙体上,使植物生长槽的后侧与墙体保持一端距离,起到墙面防水、防潮作用。

所述内槽体1的前后两块侧板的卡槽14、15至少设有一组,外槽体2的前后两块侧板的内侧的卡块24、25与卡槽14、15的数量相同,可以将内槽体1镶嵌在外槽体2内,而且方便更换内槽体1。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