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捕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09154发布日期:2019-10-19 02:36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捕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害虫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捕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农业害虫防治主要是利用化学农药,但随着农药的大量长期使用,害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灭杀效果变差,同时农药对空气、水、土壤均有较大污染,并能在农作物、食品中富集,对动物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利用昆虫的趋光性,采用通过灯光诱捕害虫,已经成为一种环保高效的害虫防治技术。但现有的光诱捕虫装置,通常只设置一个光源,且光源高度固定,对于不同种类的害虫诱捕效果存在差别。尤其是水稻、茶园中害虫种类较多,既有体型大的飞行能力强的鳞翅目昆虫,还有体型小的飞行能力弱的同翅目昆虫,现有的光诱捕虫装置防治效果较差。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捕虫装置,从而保证对不同种类害虫的诱捕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捕虫装置;本申请提供的捕虫装置,设置第一诱捕机构和第二诱捕机构,根据害虫的种类进行针对性设置,提高诱捕多种类害虫的效率,尤其适用于水稻田、茶园等作物上害虫种类较多的地方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捕虫装置,包括第一诱捕机构,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诱捕机构下方的第二诱捕机构,所述第一诱捕机构为挡板式诱捕器,所述第二诱捕机构为频振式诱捕器、风吸式诱捕器、挡板式诱捕器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挡板式诱捕器包括:第一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一光源周围的挡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挡板下方的第一集虫部件。

优选地,所述挡板式诱捕器还包括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设置在所述第一光源周围,用于使空气由所述挡板向所述第一集虫部件的方向流动。

优选地,所述挡板包括3-8个挡板组件,所述挡板组件垂直于水平面,并围绕所述第一光源均匀设置。

优选地,所述风吸式诱捕器包括:

罩体,所述罩体设有入口和出口;

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设置在所述罩体内,用于使空气由所述罩体的入口流入,并从出口流出;

第二光源,所述第二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二风扇周围;

第二集虫部件,所述第二集虫部件与所述罩体出口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频振式诱捕器包括第三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三光源周围的高压电网,以及设置在所述高压电网下方的第三集虫部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诱捕机构和/或所述第二诱捕机构的光源发出的光波长为380-460nm。

优选地,所述捕虫装置还设有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控制所述第一诱捕机构和/或所述第二诱捕机构的光源的发光时间和/或发光强度。

优选地,所述捕虫装置还设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用于向所述第一诱捕机构和/或所述第二诱捕机构供电。

优选地,还包括安装架,所述第一诱捕机构、所述第二诱捕机构、所述太阳能板分别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

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捕虫装置,包括第一诱捕机构,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诱捕机构下方的第二诱捕机构,所述第一诱捕机构为挡板式诱捕器,所述第二诱捕机构为频振式诱捕器、风吸式诱捕器、挡板式诱捕器中的任意一种。本申请提供的捕虫装置,设置第一诱捕机构和第二诱捕机构,分别对不同的种类或习性的害虫进行针对性的诱捕,使用挡板式诱捕器的第一诱捕机构,使飞行高度较高的害虫撞在挡板上被收集除去;而第二诱捕机构可以使用频振式诱捕器、风吸式诱捕器、挡板式诱捕器中的任意一种,根据害虫的种类进行针对性设置,提高诱捕多种类害虫的效率。本申请提供的捕虫装置,通过设置在较高处的第一诱捕机构,对体型大、飞行能力强的鳞翅目昆虫进行诱捕;同时,通过设置在较低处的第二诱捕机构,对体型小、飞行能力弱的同翅目昆虫进行诱捕,尤其适用于水稻田、茶园等作物上害虫种类较多的地方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捕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诱捕机构为挡板式诱捕器,第二诱捕机构为频振式诱捕器);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捕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诱捕机构为挡板式诱捕器,第二诱捕机构为风吸式诱捕器);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捕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诱捕机构为挡板式诱捕器,第二诱捕机构为挡板式诱捕器);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捕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诱捕机构为挡板式诱捕器,第二诱捕机构为设有第一风扇的挡板式诱捕器);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捕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诱捕机构为设有第一风扇的挡板式诱捕器,第二诱捕机构为频振式诱捕器);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捕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诱捕机构为设有第一风扇的挡板式诱捕器,第二诱捕机构为风吸式诱捕器);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捕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诱捕机构为设有第一风扇的挡板式诱捕器,第二诱捕机构为挡板式诱捕器);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捕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诱捕机构为设有第一风扇的挡板式诱捕器,第二诱捕机构为设有第一风扇的挡板式诱捕器);

附图标记:1-第一诱捕机构;2-第二诱捕机构;3-太阳能板;4-安装架;11-第一光源;12-挡板;13-第一集虫部件;14-第一风扇;21-罩体;22-第二风扇;23-第二光源;24-第二集虫部件;31-第三光源;32-高压电网;33-第三集虫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捕虫装置,包括第一诱捕机构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诱捕机构1下方的第二诱捕机构2,所述第一诱捕机构1为挡板式诱捕器,所述第二诱捕机构2为频振式诱捕器、风吸式诱捕器、挡板式诱捕器中的任意一种。

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捕虫装置,包括第一诱捕机构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诱捕机构1下方的第二诱捕机构2,所述第一诱捕机构1为挡板式诱捕器,所述第二诱捕机构2为频振式诱捕器、风吸式诱捕器、挡板式诱捕器中的任意一种。本申请提供的捕虫装置,设置第一诱捕机构1和第二诱捕机构2,分别对不同的种类或习性的害虫进行针对性的诱捕,使用挡板式诱捕器的第一诱捕机构1,使飞行高度较高的害虫撞在挡板上被收集除去;而第二诱捕机构2可以使用频振式诱捕器、风吸式诱捕器、挡板式诱捕器中的任意一种,根据害虫的种类进行针对性设置,提高诱捕多种类害虫的效率。本申请提供的捕虫装置,通过设置在较高处的第一诱捕机构1,对体型大、飞行能力强的鳞翅目昆虫进行诱捕;同时,通过设置在较低处的第二诱捕机构2,对体型小、飞行能力弱的同翅目昆虫进行诱捕,尤其适用于水稻田、茶园等作物上害虫种类较多的地方使用。

优选地,所述挡板式诱捕器包括:第一光源11,设置在所述第一光源11周围的挡板12,以及设置在所述挡板12下方的第一集虫部件13。

挡板式诱捕器通过第一光源11发出的光,引诱害虫靠近,害虫飞向或跳向第一光源11的过程中碰触挡板12,并顺着挡板12落入下方的第一集虫部件13中被收集。由于害虫由第一集虫部件13收集,只需要定时更换或清理第一集虫部件13,维护简易。第一集虫部件13可以是集虫瓶、集虫罐或集虫袋等结构,还可以在第一集虫部件13上开设益虫逃生孔,根据害虫和益虫体型、飞行能力的不同,使益虫能够逃生的同时,害虫仍留在第一集虫部件13中。

优选地,所述挡板式诱捕器还包括第一风扇14,所述第一风扇14设置在所述第一光源11周围,用于使空气由所述挡板12向所述第一集虫部件13的方向流动。

优选在挡板式诱捕器中增设第一风扇14,使其升级为风吸挡板式诱捕器。增设第一风扇14提供动力,使空气由所述挡板12向所述第一集虫部件13的方向流动,则被第一光源11引诱的害虫,不仅会撞在挡板12上落入第一集虫部件13中,也会受到第一风扇14引起的气流的作用,被吸入第一集虫部件13中,进一步提高诱捕害虫的效率。当挡板式诱捕器中增设第一风扇14时,优选设置在挡板12的下方,并位于第一集虫部件13的上方,必要时可以设置风罩,以增强第一风扇14抽吸害虫的效果。风吸挡板式诱捕器设置第一风扇14配合挡板12,小型昆虫更容易被收集进入第一集虫部件13,捕虫效果较好。

优选地,所述挡板12包括3-8个挡板组件,所述挡板组件垂直于水平面,并围绕所述第一光源11均匀设置。

挡板组件垂直于水平面设置,使得从远处飞来的害虫容易撞上挡板12,并随着竖直设置的挡板12落入第一集虫部件13中。设置挡板12包括3-8个挡板组件,并将挡板组件围绕所述第一光源11均匀设置,可以使得从各个方向靠近第一光源11的害虫,均有可能撞击到其中一块挡板组件上。均匀设置,是指挡板组件沿第一光源11圆周等角度设置。例如,设置3块挡板组件时,每一块挡板组件之间的夹角为120度;而设置4块挡板组件时,每一块挡板组件之间的夹角为90度。

优选挡板12或挡板组件由透明材料,不会阻碍第一光源11的光散发引诱昆虫;或者由黄色半透明材料制成,吸引偏好黄色的害虫。

优选地,所述风吸式诱捕器包括:

罩体21,所述罩体21设有入口和出口;

第二风扇22,所述第二风扇22设置在所述罩体21内,用于使空气由所述罩体21的入口流入,并从出口流出;

第二光源23,所述第二光源23设置在所述第二风扇22周围;

第二集虫部件24,所述第二集虫部件24与所述罩体21出口相连通。

具体而言,风吸式诱捕器通过第二光源23发出的光,引诱害虫靠近,同时第二风扇22工作,提供动力使得空气由所述罩体21的入口流入,并从出口流出,则靠近第二光源23的害虫,会被第二风扇22产生的风带动由罩体21的入口进入,并从罩体21的出口排出,进入第二集虫部件24被收集。同样的,设置第二集虫部件24也能实现维护和清理的便捷化,且第二集虫部件24也可开设益虫逃生孔。

优选地,所述频振式诱捕器包括第三光源31,设置在所述第三光源31周围的高压电网32,以及设置在所述高压电网32下方的第三集虫部件33。

频振式诱捕器通过第三光源31光源发出的光,引诱害虫靠近,被设置在所述第三光源31周围的高压电网32电击灭杀或晕眩,落入第三集虫部件33中被收集。同样的,设置第三集虫部件33也能实现维护和清理的便捷化,且第三集虫部件33也可开设益虫逃生孔。优选高压电网32包围在第三光源31周围,使各个方向引诱来的害虫均会撞上高压电网32。

优选地,所述第一诱捕机构1和/或所述第二诱捕机构2的光源发出的光波长为380-460nm。

优选光源发出的光波长在380-460nm之间,更优选在400-440nm之间。相较于现有技术使用的320-560nm的宽波长范围,本申请使用的波长范围对水稻田、茶园常见的鳞翅目如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大螟、三化螟、茶尺蠖、茶毛虫等、同翅目害虫如飞虱类或小绿叶蝉等更有针对性。同时,第一诱捕机构1位置较高,第二诱捕机构2位置较低,可以根据不同种类害虫的习性,设置第一诱捕机构1和所述第二诱捕机构2的光源发出的光的波长不同,更有针对性。

第一诱捕机构1、第二诱捕机构2的光源,即频振式诱捕器使用的第三光源31、风吸式诱捕器使用的第一光源11、挡板式诱捕器使用的第二光源23。

优选地,所述捕虫装置还设有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控制所述第一诱捕机构1和/或所述第二诱捕机构2的光源的发光时间和/或发光强度。

控制部件能够分别控制第一诱捕机构1和/或所述第二诱捕机构2的光源,所发出的光的强度,或者发光时间,可以设置太阳落山后再开始发光,早上太阳升起停止发光,节省能源。同时,根据水稻田、茶园等地的害虫密度及活动情况,调节光源发光强度,也可节省能源、针对性更强。可以分别设置时间控制器、光强控制器对发光时间和发光强度进行控制,也可设置一个控制部件进行综合控制。

优选地,所述捕虫装置还设有太阳能板3,所述太阳能板3用于向所述第一诱捕机构1和/或所述第二诱捕机构2供电。

太阳能板3可以在白天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存储,供所述第一诱捕机构1和/或所述第二诱捕机构2,环保节能,同时减少架设电线的劳动,也降低电线引发事故的概率。

优选地,还包括安装架4,所述第一诱捕机构1、所述第二诱捕机构2、所述太阳能板3分别与所述安装架4固定连接。

将第一诱捕机构1和所述第二诱捕机构2分别安装在所述安装架4上,可以实现在水稻田、茶园、平地或土坡等任意位置,安装所需的捕虫装置。第一诱捕机构1和第二诱捕机构2在安装架4上的高度可以根据诱捕昆虫的需要进行调整,更加灵活。此外,太阳能板3也安装在安装架4上,不需要拉电线,即可在所需捕虫位置安装、使用。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