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嵌套组装式树池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29286发布日期:2019-08-27 19:28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旋转嵌套组装式树池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道路工程人行道树池施工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旋转嵌套组装式树池琮。



背景技术:

城市道路在早期设计中,树池随道路设置在人行道上,然而,随着城市范围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脚步加快,道路断面宽度变化,树木位置将不再位于人行道的合理位置,另外,树木由幼苗长为成苗,树径也将加大。由于树木尺寸和位置发生变化,常规的单一树池结构将不能满足安装要求。

传统树池的树木通孔均设置在树池的中间,若树木位置不居中,需要调整树池位置或预制特殊尺寸的树池结构来满足安装需求,此方式虽然简便但工艺有局限性,不灵活,树池位置不整齐,影响街路美观。

因此,研制一种新型的树池琮,以使其可以与位于其内侧的树木适配,而不局限于只能包裹位于其中心位置的树木,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嵌套组装式树池琮,以解决现有树池灵活性差、不能在自身外周固定的情况下,与其内侧的树木适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嵌套组装式树池琮,包括:边界构件、三角形构件、大月牙形构件和小月牙形构件,其中,边界构件为多个,且可拼装成内周与外周均呈正方形的整体,三角形构件为4个,且可拼装成内周呈圆形、外周呈正方形的整体,三角形构件固定拼装于边界构件的上方且其外周与边界构件的外周在同一平面,大月牙形构件可旋转式配合设置于拼装后的三角形构件的内侧,小月牙形构件可旋转式配合设置于大月牙形构件的内侧,小月牙形构件内侧的树木装配孔用于与树木装配。

优选,边界构件上间隔设置有榫接凸台,三角形构件上间隔设置有与所述榫接凸台配合的榫接槽。

进一步优选,所述榫接凸台的截面呈梯形,且所述梯形的底边位于边界构件所拼装成的整体的内周。

进一步优选,所述三角形构件的内周设置有内凹的弧形第一搭接槽,所述大月牙形构件的外周设置有与所述弧形第一搭接槽配合的第一搭接沿。

进一步优选,所述大月牙形构件的内周设置有弧形第二搭接槽,所述小月牙形构件的外周设置有与所述弧形第二搭接槽配合的第二搭接沿。

进一步优选,所述边界构件、三角形构件、大月牙形构件和小月牙形构件均为混凝土或透水混凝土结构。

进一步优选,所述边界构件、三角形构件、大月牙形构件和小月牙形构件的上顶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嵌套组装式树池琮,由预制构件拼装而形成一个整体,可保证各构件的平整度,三角形构件可与边界构件组装为一体结构,大月牙形构件旋转式设置于三角形构件内侧,小月牙形构件旋转式设置于大月牙形构件的内侧,通过旋转大月牙形构件和小月牙形构件,可改变小月牙形构件内侧树木装配孔的位置,实现与位于三角形构件内侧任意位置的树木的适配并保证树木四周预留空隙均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嵌套组装式树池琮,结构合理,安装方便,透水性好,可固定在原有预制件上,减少了现场施工工序,节约施工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嵌套组装式树池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边界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三角形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大月牙形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小月牙形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嵌套组装式树池琮的一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嵌套组装式树池琮的另一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嵌套组装式树池琮,包括:边界构件1、三角形构件2、大月牙形构件3和小月牙形构件4,其中,边界构件1为多个,且可拼装成内周与外周均呈正方形的整体,三角形构件2为4个,且可拼装成内周呈圆形、外周呈正方形的整体,三角形构件2固定拼装于边界构件1的上方且其外周与边界构件1的外周在同一平面,大月牙形构件3可旋转式配合设置于拼装后的三角形构件2的内侧,小月牙形构件4可旋转式配合设置于大月牙形构件3的内侧,小月牙形构件4内侧的树木装配孔用于与树木装配,优选,所述边界构件1、三角形构件2、大月牙形构件3和小月牙形构件4的上顶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该旋转嵌套组装式树池琮具备可调整能力,安装方法如下:确定树池的平面位置后,用四个边界构件围成树池边界,之后,在边界构件上拼装三角形构件,四个三角形构件内侧形成一个圆形空间,然后,将大月牙形构件配合设置于三角形构件内,且大月牙形构件可在三角形构件上平面转动,最后,将小月牙形构件的树木装配孔适配嵌套在树木四周,通过调整大月牙形构件的小月牙形构件的位置,使小月牙形构件配合设置于大月牙形构件的内侧,至此完成该旋转嵌套组装式树池琮的装配。

为了保证三角形构件与边界构件的稳定拼装,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边界构件1上间隔设置有榫接凸台5,三角形构件2上间隔设置有与所述榫接凸台5配合的榫接槽6,其中,所述榫接凸台5的截面优选呈梯形,且所述梯形的底边位于边界构件1所拼装成的整体的内周。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三角形构件2的内周设置有内凹的弧形第一搭接槽7,所述大月牙形构件3的外周设置有与所述弧形第一搭接槽7配合的第一搭接沿9,所述大月牙形构件3的内周设置有弧形第二搭接槽8,所述小月牙形构件4的外周设置有与所述弧形第二搭接槽8配合的第二搭接沿10,通过设置搭接槽与搭接沿,可以防止大月牙形构件和小月牙形构件的不均匀沉降。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边界构件1、三角形构件2、大月牙形构件3和小月牙形构件4均为混凝土或透水混凝土结构,可加大自身透水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按照递进的方式进行撰写的,着重强调各个实施方案的不同之处,其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见。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