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谷子专用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7535发布日期:2019-08-13 20:20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谷子专用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农业机械中的谷物收割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谷子专用收割机。



背景技术:

谷子也叫粟,系禾本科,黍族,狗尾草属(Setria itarlica bueav)的一个栽培种(2n=2x=18),英文名foxtail millet,距今已有7300年的栽培历史。在我国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谷子成熟后结穗,每穗结实数高达1万粒左右,子实极小,径约0.1cm,千粒重3g左右,谷穗一般成熟后金黄色,卵圆形籽实。小米营养价值很高,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和维生素,是中国北方人民的主要粮食之一。

现有技术中所用的谷子收割机并不是专门用于谷子收割的,而是将油菜、水稻、小麦等作物的收割机进行简单的改造后用于谷子的收割。由于谷子与小麦、水稻等作物相比,其茎秆更硬,株高更高,相对的来说谷穗也较大,因此,在谷子成熟后,谷穗在重力作用下往往会压迫使谷穗根部的茎杆弯曲,更加的容易倾倒和倒伏,而且由于谷穗低垂,并且谷子的种植密度往往较大,导致谷穗之间容易交缠,这在小麦、水稻和油菜作物中并不会出现这种交缠的现象。采用这些作物的收割机对谷子进行收割时,虽然提高了谷子的收割效率,但是由于谷子的茎秆和谷穗与其它作物的茎秆存在上述差异的问题,导致收割效果很差,具体表现在如下问题:

1)谷子秸秆较高,品种间的穗型、穗长不一样,穗大且重,穗层位置差异比较大,且穗茎之间易相互交缠,割台损失较大,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稻麦割晒机在收割谷子时喂入困难且易堵滚筒;

2)谷秆发生倾倒或倒伏时难以收获,收获偏早、茎秆发绿时,谷码不易脱净。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的其它作物收割机在用作谷子收割时存在的穗层位置差异比较大、穗茎之间易相互交缠、谷秆发生倾倒或倒伏时难以收获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谷子专用收割机,该收割机在小麦收割机的基础上,对收割台部分进行改进,针对性的设置了分禾器来对不同行之间的交缠的谷穗进行梳理,并将发生倾倒或倒伏的谷秆扶起,使其能够有序的收割,降低了收割台的割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谷子专用收割机,包括机体,在机体的前部、中部和后部分别设置有收割台、操作台和脱粒滚筒装置,其中,所述收割台包括水平的收割送料器和对称设置在收割送料器两侧用于将谷子按行分开便于收割的分禾器,收割送料器与其后部上方设有的绞龙配合将割掉的谷穗通过输送装置运送到脱粒滚筒装置内进行脱粒,脱粒后的谷子经过导料板输送出机体,所述分禾器包括一直角三角形形状的支撑板,且其斜边朝向机体前进方向,在该斜边上设置有中空的圆筒状分禾筒,该圆筒状分禾筒由其内部设有的中空固定轴支撑固定,且固定轴和圆筒状分禾筒的底端和顶部分别有下固定装置和上固定装置旋转固定;

所述下固定装置包括通过螺纹与圆筒状分禾筒底端可拆卸连接的圆锥状套筒,且圆锥状套筒的锥形尖端上开设有供中空固定轴底端穿过的孔,所述中空固定轴的底端穿过该孔之后与一通过固定柱设置在支撑板斜边上的锥形套内部连接,所述圆锥状套筒的前部处于锥形套内部,且圆锥状套筒和锥形套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从而使圆锥状套筒能够很好的转动(在实际使用时,间隙应该足够小,比如1mm以下,防止谷穗、谷叶或者杂物进入其中,也可以在之间设置弹性填充物在不妨碍圆锥状套筒转动的情况下将这个间隙密封);

所述上固定装置包括一固定在支撑板斜边顶端的固定套管,所述圆筒状分禾筒的顶端通过固定轴承Ⅰ转动设置在固定套管内,且在固定套管的端部设置有套设在圆筒状分禾筒外部的端盖,端盖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套筒,该连接套筒通过内螺纹与固定套管的外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为,所述圆筒状分禾筒内部的两端分别通过上固定轴承和下固定轴承与中空固定轴支撑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为,所述收割送料器包括一水平设置在两个分禾器之间的割茎板,在割茎板上方并排设置有若干与机体行进方向平行的拨禾器,所述拨禾器为具有锥形尖端的半圆柱状封闭的空心体,相邻的拨禾器之间具有通过谷穗的拨料通道,且将拨禾器按照与机体前进方向垂直的方向进行排序,第一个拨禾器的左侧紧挨该侧的分禾器,最后一个拨禾器的右侧与该侧的分禾器之间也具有间隙形成拨料通道,每个拨禾器的右侧具有沿拨料通道延伸的贯通槽,该贯通槽将拨禾器内部与拨料通道连通,在每个拨禾器内通过两条转动轴转动设置有两个转动轮盘,这两个转动轮盘的连线与拨料通道平行,环绕两个转动轮盘设置有闭环链条,且沿闭环链条的长度方向分布有拨动谷穗的拨叉,所述两个转动轮盘以及闭环链条组成的传动组件的左部分处于拨禾器内部,两个转动轮盘以及闭环链条组成的传动组件的右部分处于拨料通道中,从而在闭环链条随转动轮盘运动的过程中,处于拨料通道内的拨叉拨动谷穗沿拨料通道向前运动至绞龙处,并由绞龙通过输送装置运送到脱粒滚筒装置内进行脱粒。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为,所述割茎板靠近机体头部的一侧端面为从上向下向机体尾部延伸的斜面,从而在该侧形成切割谷子茎秆的尖劈形割刀,该割刀处于拨料通道的后部,以使谷穗在绞龙作用下向前运输过程中,茎秆被割刀切断;在割茎板的割刀端面上水平固定设置有若干固定板条,每条固定板条位于一个拨禾器的下方,从而将该拨禾器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为,所述拨禾器内两个转动轮盘的转动轴穿过固定板条并通过固定轴承与固定板条固定连接,两条转动轴的另一端穿过两个转动轮盘后也通过固定轴承与拨禾器内壁转动连接,这两条转动轴中的一条通过传输皮带与传动轴连接,从而将传动轴上的动力传递给转动轴。所述传动轴由一发动机驱动,所有拨禾器内传动组件的一条转动轴均通过传输皮带与该传动轴连接,从而保证所有的闭环链条均朝同一方向运动。发动机设置在机体前部下方的固定箱体内,其输出的动力通过减速机减速后输出给传动轴,传动轴的自由端通过轴承固定安装在割茎板底部,或者通过其它方式进行支撑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为,所述脱粒滚筒装置包括内部具有脱粒轴的滚筒体,在滚筒体的两端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滚筒体的下部为网状壳体,从而使脱粒后的谷粒经过网状壳体筛分后落入到下方的导料板上;在导料板和网状壳体之间还设有二次筛板,且二次筛板与网状壳体之间形成短秸秆吹送通道;在出料口的下部设置有固定挡板,固定挡板凸出出料口的底部,从而在出料口底部处形成秸秆积存区;所述固定挡板的底部通过合页与一活动挡板转动连接,且在合页自然打开时,活动挡板将短秸秆吹送通道封闭。导料板的前段倾斜幅度大于后端倾斜幅度,从而便于谷粒在导料板上的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为,所述滚筒体的上部为内壁铺设有橡胶垫层的软质封闭区,在软质封闭区内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辅助脱粒机构,每个所述辅助脱粒机构包括一固定在橡胶垫层上的橡胶连接基座,在橡胶连接基座的表面分别倾斜设置有长橡胶脱粒板和短橡胶脱粒板,且长橡胶脱粒板和短橡胶脱粒板形成√形,所述长橡胶脱粒板的倾斜延伸方向与脱粒轴的旋转方向相交,从而使脱粒轴甩出的谷穗撞击在长橡胶脱粒板的表面完成脱粒。软质封闭区为铁皮,在铁皮内壁覆盖一层橡胶层,橡胶层的厚度为2-5mm;所述长橡胶脱粒板的长度大于短橡胶脱粒板的长度,且其自由端的高度低于短橡胶脱粒板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为,所述二次筛板靠近短秸秆吹送通道出口的一端具有上翘段。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为,所述脱粒轴包括处于滚筒体中轴线上的电机驱动的转轴,在该转轴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的圆形连接板,且其中两个圆形连接板处于滚筒体的两端内部,环绕这些圆形连接板均匀设置有若干与滚筒体中轴线平行的固定杆,在每根固定杆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打谷杆,通过电机带动转轴和固定杆的转动,使固定杆上的打谷杆对谷穗进行捶打脱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机体前部的收割台两侧的分禾器进行改进,利用直角三角形形状的支撑板为主体,并利用上固定装置以及下固定装置在支撑板的斜边上转动设置圆筒状分禾筒,这样在机体行进过程中,由于圆筒状分禾筒是沿两行谷子之间的间隙行进的,在此过程中,如果遇到倒伏或倾倒的谷杆,直角三角形形状的支撑板能够自上而下将其扶正、捞起,而且由于斜边上圆筒状分禾筒的存在,交缠的谷穗产生的阻力作用到分禾筒上时,分禾筒转动来抵消接触时产生的阻力,从而将交缠的谷穗进行梳理,避免机械的推力将交缠的谷穗切断使其掉落到地上,从而产生割损,而且这种转动式缓冲设计,也防止了在分禾过程中将谷杆切断折断;圆筒状分禾筒底端的圆锥状套筒和锥形套的配合,在强化这种分禾作用的同时,也能防止杂物进入到下固定装置中,从而阻碍分禾筒的转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机体前部收割台中的收割送料器进行改造,在割茎板上部排列设置若干拨禾器,两个拨禾器之间形成拨料通道,而且在拨禾器内设置两个转动轮盘和带拨叉的闭环链条形成的传动组件来对谷穗和谷杆进行输送,在此过程中,由于拨叉拨动谷穗沿拨料通道向绞龙方向运动,谷杆与割茎板产生相对切割,从而将谷穗切掉;而由于拨禾器为具有锥形尖端的半圆柱状封闭空心体,其前部的锥形尖端也能够对处于收割范围内的谷穗进行梳理,防止由于谷穗沉重弯折脱粒传动组件的高度,进而导致不能被收割的问题;

3)为了解决谷穗在脱粒滚筒装置中脱粒后谷子清洁度差、含杂率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对滚筒体进行改进,将滚筒体的下部网状壳体下方再增设二次筛板,从而对谷物进行二次筛选,提高了清洁度;而且二次筛板和网状壳体之间形成短秸秆吹送通道,其内被筛出的短秸秆在机体本身的筛选风机的风力吹送下,沿短秸秆吹送通道吹出,而且由于短秸秆吹送通道末端具有活动挡板,从而使其在通道末端进行堆积,并由人工进行清理,防止吹出的短秸秆再次落入到清洁后的谷物内;

4)由于脱粒后的谷子(也就是小米)外皮相比较于小麦、油菜等作物来说更加容易破损,进而导致营养价值降低,掺杂更多,本实用新型将滚筒体的上部设置成内壁铺设橡胶垫层的软质封闭区,从而使谷穗在击打在软质封闭区时能够产生弹性缓冲,降低了谷子的外表破损率;同时,为了提高谷子的脱粒质量,在软质封闭区设置辅助脱粒机构,辅助脱粒机构具有长橡胶脱粒板和短橡胶脱粒板,谷穗在随脱粒轴转动过程中首先击打长橡胶脱粒板,而后在与短橡胶脱粒板进行碰撞,在多重碰撞过程中,提高了脱粒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分禾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分禾器下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分禾器上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收割送料器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拨禾器的排布俯视图;

图7为脱粒滚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滚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辅助脱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分禾器,101、支撑板,102、固定轴,103、圆筒状分禾筒,2、下固定装置,201、锥形套,202、圆锥状套筒,203、下固定轴承,204、固定柱,3、上固定装置,301、固定套管,302、固定轴承Ⅰ,303、连接套筒,304、端盖,305、上固定轴承,4、收割送料器,401、拨禾器,402、割茎板,403、传输皮带,404、转动轮盘,405、转动轴,406、拨叉,407、闭环链条,408、传动轴,409、拨料通道,4010、固定板条,5、绞龙,6、输送装置,7、脱粒滚筒装置,701、滚筒体,7011、软质封闭区,7012、网状壳体,702、进料口,703、出料口,704、辅助脱粒机构,7041、橡胶连接基座,7042、长橡胶脱粒板,7043、短橡胶脱粒板,705、二次筛板,7051、上翘段,706、短秸秆吹送通道,707、固定挡板,708、活动挡板,709、合页,8、导料板,9、脱粒轴,901、转轴,902、圆形连接板,903、固定杆,904、打谷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和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谷子专用收割机,包括机体,在机体的前部、中部和后部分别设置有收割台、操作台和脱粒滚筒装置7,机体上设有的动力部分,以及向脱粒滚筒装置7内鼓风来起到筛选作用的风机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范畴,在此不做论述;其中,所述收割台包括水平的收割送料器4和对称设置在收割送料器4两侧用于将谷子按行分开便于收割的分禾器1,收割送料器4与其后部上方设有的绞龙5配合将割掉的谷穗通过输送装置6运送到脱粒滚筒装置7内进行脱粒,所述输送装置6为输送皮带或斗提机,脱粒后的谷子经过导料板8输送出机体,所述分禾器1包括一直角三角形形状的支撑板101,且其斜边朝向机体前进方向,在该斜边上设置有中空的圆筒状分禾筒103,该圆筒状分禾筒103由其内部设有的中空固定轴102支撑固定,且固定轴102和圆筒状分禾筒103的底端和顶部分别有下固定装置2和上固定装置3旋转固定;

所述下固定装置2包括通过螺纹与圆筒状分禾筒103底端可拆卸连接的圆锥状套筒202,且圆锥状套筒202的锥形尖端上开设有供中空固定轴102底端穿过的孔,所述中空固定轴102的底端穿过该孔之后与一通过固定柱204设置在支撑板101斜边上的锥形套201内部连接,所述圆锥状套筒202的前部处于锥形套201内部,且圆锥状套筒202和锥形套201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从而使圆锥状套筒202能够很好的转动(在实际使用时,间隙应该足够小,比如1mm以下,防止谷穗、谷叶或者杂物进入其中,也可以在之间设置弹性填充物在不妨碍圆锥状套筒202转动的情况下将这个间隙密封);

所述上固定装置3包括一固定在支撑板101斜边顶端的固定套管301,所述圆筒状分禾筒103的顶端通过固定轴承Ⅰ302转动设置在固定套管301内,且在固定套管301的端部设置有套设在圆筒状分禾筒103外部的端盖304,端盖304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套筒303,该连接套筒303通过内螺纹与固定套管301的外壁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用的圆筒状分禾筒103、圆锥状套筒202和锥形套201均为厚度为2mm左右的金属铝或金属铁皮卷制而成;中空固定轴102为中空结构是为了减轻重量。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实施例,可在以上基础上作进一步的优化、改进和限定,从而得到以下各实施例: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做的进一步限定方案,所述圆筒状分禾筒103内部的两端分别通过上固定轴承305和下固定轴承203与中空固定轴102支撑固定。而且,在实施例2和实施例1中,圆筒状分禾筒103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是,其直径自下端到上端,直径逐渐增大,从而起到更好的分禾作用。

实施例3

如图5和6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收割送料器4的结构做出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收割送料器4包括一水平设置在两个分禾器1之间的割茎板402,在割茎板402上方并排设置有若干与机体行进方向平行的拨禾器401,所述拨禾器401为具有锥形尖端的半圆柱状封闭的空心体,相邻的拨禾器401之间具有通过谷穗的拨料通道409,且将拨禾器401按照与机体前进方向垂直的方向进行排序,第一个拨禾器401的左侧紧挨该侧的分禾器1,最后一个拨禾器401的右侧与该侧的分禾器1之间也具有间隙形成拨料通道409,每个拨禾器401的右侧具有沿拨料通道409延伸的贯通槽,该贯通槽将拨禾器401内部与拨料通道409连通,在每个拨禾器401内通过两条转动轴405转动设置有两个转动轮盘404,这两个转动轮盘404的连线与拨料通道409平行,环绕两个转动轮盘404设置有闭环链条407,且沿闭环链条407的长度方向分布有拨动谷穗的拨叉406,所述两个转动轮盘404以及闭环链条407组成的传动组件的左部分处于拨禾器401内部,两个转动轮盘404以及闭环链条407组成的传动组件的右部分处于拨料通道409中,从而在闭环链条407随转动轮盘404运动的过程中,处于拨料通道409内的拨叉406拨动谷穗沿拨料通道409向前运动至绞龙5处,并由绞龙5通过输送装置6运送到脱粒滚筒装置7内进行脱粒。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做的一种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割茎板402靠近机体头部的一侧端面为从上向下向机体尾部延伸的斜面,从而在该侧形成切割谷子茎秆的尖劈形割刀,该割刀处于拨料通道409的后部,以使谷穗在绞龙5作用下向前运输过程中,茎秆被割刀切断;在割茎板402的割刀端面上水平固定设置有若干固定板条4010,每条固定板条4010位于一个拨禾器401的下方,从而将该拨禾器401固定。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做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拨禾器401内两个转动轮盘404的转动轴405穿过固定板条4010并通过固定轴承与固定板条4010固定连接,两条转动轴405的另一端穿过两个转动轮盘404后也通过固定轴承与拨禾器401内壁转动连接,这两条转动轴405中的一条通过传输皮带403与传动轴408连接,从而将传动轴408上的动力传递给转动轴405。所述传动轴408由一发动机驱动,所有拨禾器401内传动组件的一条转动轴405均通过传输皮带403与该传动轴408连接,从而保证所有的闭环链条407均朝同一方向运动。发动机设置在机体前部下方的固定箱体内,其输出的动力通过减速机减速后输出给传动轴408,传动轴408的自由端通过轴承固定安装在割茎板402底部,或者依靠机体的其它部位进行固定。

实施例6

如图7和8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脱粒滚筒装置7的结构做出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脱粒滚筒装置7包括内部具有脱粒轴9的滚筒体701,在滚筒体701的两端设置有进料口702和出料口703,滚筒体701的下部为网状壳体7012,从而使脱粒后的谷粒经过网状壳体7012筛分后落入到下方的导料板8上;在导料板8和网状壳体7012之间还设有二次筛板705,且二次筛板705与网状壳体7012之间形成短秸秆吹送通道706;在出料口703的下部设置有固定挡板707,固定挡板707凸出出料口703的底部,从而在出料口703底部处形成秸秆积存区;所述固定挡板707的底部通过合页709与一活动挡板708转动连接,且在合页709自然打开时,活动挡板708将短秸秆吹送通道706封闭。导料板8的前段倾斜幅度大于后端倾斜幅度,从而便于谷粒在导料板8上的运动。二次筛板705的筛孔直径要小于网状壳体7012的筛孔直径,从而将谷子中含有的细小的秸秆进行二次筛除。

所述的导料板8可以采用螺旋输送机来进行替代。

实施例7

如图7、8和9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对滚筒体701所做的又一种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滚筒体701的上部为内壁铺设有橡胶垫层的软质封闭区7011,在软质封闭区7011内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辅助脱粒机构704,每个所述辅助脱粒机构704包括一固定在橡胶垫层上的橡胶连接基座7041,在橡胶连接基座7041的表面分别倾斜设置有长橡胶脱粒板7042和短橡胶脱粒板7043,且长橡胶脱粒板7042和短橡胶脱粒板7043形成√形,所述长橡胶脱粒板7042的倾斜延伸方向与脱粒轴9的旋转方向相交,从而使脱粒轴9甩出的谷穗撞击在长橡胶脱粒板7042的表面完成脱粒。软质封闭区为铁皮,在铁皮内壁覆盖一层橡胶层,橡胶层的厚度为2-5mm;所述长橡胶脱粒板7042的长度大于短橡胶脱粒板7043的长度,且其自由端的高度低于短橡胶脱粒板7043的高度。长橡胶脱粒板7042与短橡胶脱粒板7043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优选为120-150°,而且,长橡胶脱粒板7042与橡胶连接基座7041之间形成的锐角夹角为30-60°,短橡胶脱粒板7043与橡胶连接基座7041之间形成的锐角夹角为40-55°,长橡胶脱粒板7042的长度为短橡胶脱粒板7043长度的1.5-2.5倍。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所做的又一种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二次筛板705靠近短秸秆吹送通道706出口的一端具有上翘段7051,从而防止谷物掉出。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对脱粒轴9所做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脱粒轴9包括处于滚筒体701中轴线上的电机驱动的转轴901,在该转轴901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的圆形连接板902,且其中两个圆形连接板902处于滚筒体701的两端内部,环绕这些圆形连接板902均匀设置有若干与滚筒体701中轴线平行的固定杆903,在每根固定杆903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打谷杆904,通过电机带动转轴901和固定杆903的转动,使固定杆903上的打谷杆904对谷穗进行捶打脱粒。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杆903优选采用橡胶棒和金属棒交替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以上各实施例中,所述的拨禾器401是通过固定板条4010与割茎板402固定连接的,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采用丝杠滑块机构来调节割茎板402的高度,从而使拨禾器401的高度可调,而且最低可调至离地面10cm,有效将倒伏在地的谷子送入割台进行收获,减少损失,以满足不同高度谷子的收割。而采用丝杠滑块机构来调节割茎板402的高度时,割茎板402的后部为铰接,将割茎板402作为滑块,丝杠穿过割茎板402,并用电机带动丝杠转动,从而使割茎板402升高或降低,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的现有技术来实现割茎板402的升降,在此不一一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