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集约化农业的牛养殖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75863发布日期:2019-07-27 10:07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集约化农业的牛养殖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畜养殖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集约化农业的牛养殖棚。



背景技术:

养殖棚(养殖舍)是饲养家禽、家畜的建筑物,为家禽、家畜提供养殖过程中的生活空间。

牛为重要的家畜养殖对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对牛肉、牛奶等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为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品质、提高养殖产量以及降低养殖成本,集约化的规模牛养殖已成为重要的牛养殖手段。

牛养殖区别于其他家禽、家畜养殖,其在生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粪便,粪便的富集不仅仅会使得牛舍空气出现恶臭,同时所释放的气体中包括如氨气等,这些气体被养殖人员或牛本身吸入后,如吸附在人体或者牛呼吸系统黏膜上后致使人体、牛产生呼吸道疾病或其他病症。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通风的措施优化养殖棚内空气,但由牛舍排出的空气亦存在污染周围大气环境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提出的现有技术中,在解决优化牛养殖棚内空气的过程中,存在污染周围大气问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集约化农业的牛养殖棚。本养殖牛养殖棚的结构设计使得其内的空气质量不仅可得到有效的优化,同时减轻了对养殖棚周围大气环境的污染。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集约化农业的牛养殖棚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一种适用于集约化农业的牛养殖棚,包括棚体本体及设置于棚体本体内的多个饲喂仓,还包括安装于棚体本体内的流体管、连接在流体管上的多个喷嘴,多个喷嘴均安装在流体管的同一直管段上,所述喷嘴均为雾化喷头,所述直管段可绕自身轴线转动,且喷嘴的流体喷出端均朝向流体管的同侧。

本方案中,所述流体管可在泵单独的作用下被泵入水,亦可在泵和压缩机的共同作用下被泵入水和气体,所述喷嘴作为流体管的输出端,采用为雾化喷头的喷嘴方案,在流体流量一定的情况下,通过雾化喷头对水体的雾化效果,使得相同体积的水被喷出后与空气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以使得棚体本体内空气中的如氨气等气体能够被溶解在被雾化的水滴中,以达到净化棚体本体内空气、减少棚体本体向养殖棚外侧排放的气体污染物总量的目的。同时,采用雾化喷头向棚体本体内喷出雾化水的方案,还可通过所述雾化水,有效对棚体本体内部空间进行降温和增湿,以达到改善牛生活环境的目的。

本方案中,通过设置为流体管上,多个喷嘴均位于同一直管段上,且所述直管段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喷嘴的流体喷出端均朝向流体管的同侧,旨在实现:根据牛处于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季节对环境的需要,通过旋转直管段的方式改变喷嘴的覆盖区域,以达到选择是否向牛身上直接喷水、是否向牛的活动空间直接喷水,以使得所述喷嘴的工作能够尽可能使得牛具有最佳的生活环境或最健康的生活环境。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作为直管段可旋转的具体实现方式,还包括安装于棚体本体上的安装架,所述直管段支撑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直管段的两端均通过可旋转的管接头串联在流体管上。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亦可采用通过软管段实现直管段在流体管上的串联,此方案虽然可实现最基本目的,但存在软管段可能因为过度受力或在疲劳下过早被损坏的问题。

为限制直管段的可活动空间,以优化管接头的受力和使得直管段能够被更轻易的转动,设置为:还包括固定于安装架上的箍环,所述箍环套设在直管段的外侧,还包括固定于直管段上的转柄。本方案中,所述箍环即用于限制直管段的可活动空间,优化管接头的受力,同时通过箍环约束直管段,使得直管段能够被更轻易的转动;所述转柄即为转动直管段时直管段上的转矩施力部件。优选的,设置为采用轴承作为箍环约束直管段,以使得转动直管段所需力更小以及使得喷嘴喷出端朝向更易于精确控制;同时,优选设置为所述直管段的重心落在直管段轴线的外侧,如各喷嘴通过支管与直管段相连,各支管在直管段上的连接点位于直管段同一径向方向上,这样,设置为还包括绑扎绳,所述绑扎绳用于完成转柄与安装架的连接,这样,通过调节转柄与安装架之间绑扎绳的长度或绑扎绳在安装架上的固定位置的方式,实现在一定的直管段转动范围内,通过绑扎绳实现喷嘴覆盖范围固定以及喷嘴覆盖范围调整。

还包括设置于棚体本体顶部的排气孔,还包括固定于棚体本体顶部的遮雨棚,所述遮雨棚通过多根撑杆固定于棚体本体的顶部,所述遮雨棚作为排气孔的遮雨用盖板,且遮雨棚的各点与棚体本体的顶部均具有距离。本方案中,所述排气孔作为棚体本体顶部的排气通道,所述遮雨棚用于避免雨水由排气孔进入到棚体本体内,设置为:遮雨棚的各点与棚体本体的顶部均具有距离,即,遮雨棚仅通过撑杆支撑,遮雨棚与棚体本体的顶部不直接接触,这样,棚体本体与排气孔之间具有空间,且该空间左右贯通、前后贯通,在刮风天气情况下,棚体本体外侧的气流流经所述空间时,可通过以抽吸的方式将棚体本体内的空气由排气孔吸出,此时,配合如棚体本体四周侧壁上开设的作为通风孔的通孔,使得棚体本体内具有更强的气流以更新棚体本体内的空气。针对设置所述通孔的方案,设置为还包括用于封堵或调节所述通孔流体流通能力的堵头,以根据具体的季节、环境温度或棚体本体内空气质量,选择是否需要通过所述通孔和排气孔形成强烈的棚体本体内部气流。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述堵头局部或全部封堵排气孔亦可实现相应目的,但考虑到棚体本体的设置高度,采用堵头封堵所述堵头更易于操作且在操作时更安全。

所述排气孔及遮雨棚均呈长条状,排气孔与遮雨棚相互平行,且遮雨棚位于排气孔的正上方;

所述遮雨棚呈弧形板状,且遮雨棚的内凹侧朝下,遮雨棚中部的高度高于遮雨棚两侧的高度。采用本方案,可尽可能避免雨天时雨水在风的作用下由排气孔进入到棚体本体内而造成棚体本体内环境不可控。

多个饲喂仓排列成两排,其中的一排位于棚体本体的左侧,另一排位于棚体本体的右侧,两排棚体本体之间具有供饲养人员通过的通道;

棚体本体左侧的棚壁作为各左侧饲喂仓的左侧边缘,棚体本体右侧的棚壁作为各右侧饲喂仓的右侧边缘;

各饲喂仓均包括食槽,各饲喂仓的食槽均设置在该饲喂仓靠近所述通道的一侧上;

各饲喂仓均包括漏粪孔,各饲喂仓的漏粪孔均设置在该饲喂仓食槽所在侧的对侧;

棚体本体左侧棚壁的外侧及右侧棚壁的外侧均设置有地沟,棚体本体左侧饲喂仓的漏粪孔的出口端与棚体本体左侧棚壁外的地沟相通,棚体本体右侧饲喂仓的漏粪孔的出口端与棚体本体右侧棚壁外的地沟相通。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述饲喂仓即为棚体本体内隔离出来的用于饲养牛的单个饲养空间,本方案中,即各饲喂仓均与棚体本体侧面的棚壁相接,棚体本体侧面的棚壁作为饲喂仓的局部边缘。采用本方案,饲喂人员可通过所述通道对两侧饲喂仓进行相应操作,达到合理利用棚体本体内部空间的目的;同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直接将地沟设置在饲喂仓底部的方案,本方案中将地沟设置在棚体本体的外侧,可减小在地沟发生堵塞时对地沟进行疏通处理的难度以及减小地沟疏通对牛的正常生活所造成的影响;各饲喂仓中食槽与漏粪孔的相对位置设置使得牛在进食过程中所排出的排泄物能够尽可能靠近漏粪孔同时远离食槽。优选的,设置为所述漏粪孔为一根倾斜的漏粪通道,且漏粪孔的上端为入口端,漏粪孔的上端位于饲喂仓的边缘,这样,可尽可能避免牛踏入漏粪孔中而对牛造成伤害。

为实现对牛的排泄物进行无公害处理同时实现排泄物再利用,设置为:还包括沼气,所述地沟的出口端均与沼气相连。

作为一种排泄物再利用能够直接用于牛养殖的方案,还包括气体燃烧装置,所述气体燃烧装置的燃料采集端与沼气相连;

所述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室,还包括用于为棚体本体进行供风的供气系统,所述供气系统的供气管路经过所述燃烧室。本方案中,所述供气系统采用鼓风机和相应的风管即可,所述燃烧室即为气体燃烧装置中包裹燃烧喷嘴的腔体,作为为棚体本体内部空间提供空气的供气管即为所述风管,在风机引入或鼓入空气流经位于燃烧室内的供气管管段时即被加热,这样,可通过所述沼气实现提高棚体本体内环境温度的目的。设置为包括燃烧室,可尽可能提高气体燃烧装置所产生热量的利用率。优选的,设置为还包括沼气发电装置,所述沼气发电装置的气源与所述沼气相连,这样,在夏季时,亦可利用沼气所产生的气体进行发电,以作为照明、降温、空气循环等用途。

为实现在漏粪孔限制时阻断漏粪孔,避免地沟内气体、蚊虫、老鼠等由漏粪孔进入到棚体本体内,设置为:各漏粪孔中均设置有用于控制该漏粪孔通断状态的阀板。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述阀板可采用人工的方式嵌入到漏粪孔中的阀板,优选采用可自动实现启闭且单向导通的阀板:设置为呈板状的阀板通过铰接轴连接在漏粪孔的孔壁上,且通过设置约束装置,使得阀板在封闭漏粪孔的情况下仅能向漏粪孔的出口侧转动,同时设置弹簧,所述弹簧用于实现:使得阀板在未受到如粪便施加的向漏粪孔外侧的推力或所述推力小于设定值时,阀板维持截断漏粪孔的状态,当阀板在受到如粪便施加的向漏粪孔外侧的推力或所述推力大于设定值时,阀板进一步压缩或拉伸弹簧,且阀板绕铰接轴转动,使得漏粪孔导通以实现排出粪便,排出所述粪便后,根据阀板的受力,在弹簧的弹力下阀板恢复至截断漏粪孔的状态。

为减小养殖棚外环境温度变化对棚体本体内环境温度所造成的影响,达到棚体本体内部温度调节节能的目的,设置为:所述棚体本体各侧的棚壁均包括保温层;

为使得喷嘴所覆盖区域更大且所覆盖区域可调性更好,设置为:所述流体管为多根,且各流体管上均安装有多个喷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中,所述流体管可在泵单独的作用下被泵入水,亦可在泵和压缩机的共同作用下被泵入水和气体,所述喷嘴作为流体管的输出端,采用为雾化喷头的喷嘴方案,在流体流量一定的情况下,通过雾化喷头对水体的雾化效果,使得相同体积的水被喷出后与空气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以使得棚体本体内空气中的如氨气等气体能够被溶解在被雾化的水滴中,以达到净化棚体本体内空气、减少棚体本体向养殖棚外侧排放的气体污染物总量的目的。同时,采用雾化喷头向棚体本体内喷出雾化水的方案,还可通过所述雾化水,有效对棚体本体内部空间进行降温和增湿,以达到改善牛生活环境的目的。

本方案中,通过设置为流体管上,多个喷嘴均位于同一直管段上,且所述直管段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喷嘴的流体喷出端均朝向流体管的同侧,旨在实现:根据牛处于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季节对环境的需要,通过旋转直管段的方式改变喷嘴的覆盖区域,以达到选择是否向牛身上直接喷水、是否向牛的活动空间直接喷水,以使得所述喷嘴的工作能够尽可能使得牛具有最佳的生活环境或最健康的生活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集约化农业的牛养殖棚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该剖视图的视口位于棚体本体长度方向上;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集约化农业的牛养殖棚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反映遮雨棚与棚体本体顶部连接关系、遮雨棚结构、遮雨棚与排气孔相对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集约化农业的牛养殖棚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反映单根直管段在流体管上安装形式、该直管段上喷嘴与直管段的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分别为:1、棚体本体,2、饲喂仓,3、食槽,4、漏粪孔,5、地沟,6、流体管,7、喷嘴,8、安装架,9、撑杆,10、遮雨棚,11、排气孔,12、转柄,13、管接头,14、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适用于集约化农业的牛养殖棚,包括棚体本体1及设置于棚体本体1内的多个饲喂仓2,还包括安装于棚体本体1内的流体管6、连接在流体管6上的多个喷嘴7,多个喷嘴7均安装在流体管6的同一直管段上,所述喷嘴7均为雾化喷头,所述直管段可绕自身轴线转动,且喷嘴7的流体喷出端均朝向流体管6的同侧。

本方案中,所述流体管6可在泵单独的作用下被泵入水,亦可在泵和压缩机的共同作用下被泵入水和气体,所述喷嘴7作为流体管6的输出端,采用为雾化喷头的喷嘴7方案,在流体流量一定的情况下,通过雾化喷头对水体的雾化效果,使得相同体积的水被喷出后与空气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以使得棚体本体1内空气中的如氨气等气体能够被溶解在被雾化的水滴中,以达到净化棚体本体1内空气、减少棚体本体1向养殖棚外侧排放的气体污染物总量的目的。同时,采用雾化喷头向棚体本体1内喷出雾化水的方案,还可通过所述雾化水,有效对棚体本体1内部空间进行降温和增湿,以达到改善牛生活环境的目的。

本方案中,通过设置为流体管6上,多个喷嘴7均位于同一直管段上,且所述直管段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喷嘴7的流体喷出端均朝向流体管6的同侧,旨在实现:根据牛处于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季节对环境的需要,通过旋转直管段的方式改变喷嘴7的覆盖区域,以达到选择是否向牛身上直接喷水、是否向牛的活动空间直接喷水,以使得所述喷嘴7的工作能够尽可能使得牛具有最佳的生活环境或最健康的生活环境。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如图1至图3所示,作为直管段可旋转的具体实现方式,还包括安装于棚体本体1上的安装架8,所述直管段支撑于所述安装架8上,所述直管段的两端均通过可旋转的管接头13串联在流体管6上。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亦可采用通过软管段实现直管段在流体管6上的串联,此方案虽然可实现最基本目的,但存在软管段可能因为过度受力或在疲劳下过早被损坏的问题。

为限制直管段的可活动空间,以优化管接头13的受力和使得直管段能够被更轻易的转动,设置为:还包括固定于安装架8上的箍环14,所述箍环14套设在直管段的外侧,还包括固定于直管段上的转柄12。本方案中,所述箍环14即用于限制直管段的可活动空间,优化管接头13的受力,同时通过箍环14约束直管段,使得直管段能够被更轻易的转动;所述转柄12即为转动直管段时直管段上的转矩施力部件。优选的,设置为采用轴承作为箍环14约束直管段,以使得转动直管段所需力更小以及使得喷嘴7喷出端朝向更易于精确控制;同时,优选设置为所述直管段的重心落在直管段轴线的外侧,如各喷嘴7通过支管与直管段相连,各支管在直管段上的连接点位于直管段同一径向方向上,这样,设置为还包括绑扎绳,所述绑扎绳用于完成转柄12与安装架8的连接,这样,通过调节转柄12与安装架8之间绑扎绳的长度或绑扎绳在安装架8上的固定位置的方式,实现在一定的直管段转动范围内,通过绑扎绳实现喷嘴7覆盖范围固定以及喷嘴7覆盖范围调整。

还包括设置于棚体本体1顶部的排气孔11,还包括固定于棚体本体1顶部的遮雨棚10,所述遮雨棚10通过多根撑杆9固定于棚体本体1的顶部,所述遮雨棚10作为排气孔11的遮雨用盖板,且遮雨棚10的各点与棚体本体1的顶部均具有距离。本方案中,所述排气孔11作为棚体本体1顶部的排气通道,所述遮雨棚10用于避免雨水由排气孔11进入到棚体本体1内,设置为:遮雨棚10的各点与棚体本体1的顶部均具有距离,即,遮雨棚10仅通过撑杆9支撑,遮雨棚10与棚体本体1的顶部不直接接触,这样,棚体本体1与排气孔11之间具有空间,且该空间左右贯通、前后贯通,在刮风天气情况下,棚体本体1外侧的气流流经所述空间时,可通过以抽吸的方式将棚体本体1内的空气由排气孔11吸出,此时,配合如棚体本体1四周侧壁上开设的作为通风孔的通孔,使得棚体本体1内具有更强的气流以更新棚体本体1内的空气。针对设置所述通孔的方案,设置为还包括用于封堵或调节所述通孔流体流通能力的堵头,以根据具体的季节、环境温度或棚体本体1内空气质量,选择是否需要通过所述通孔和排气孔11形成强烈的棚体本体1内部气流。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述堵头局部或全部封堵排气孔11亦可实现相应目的,但考虑到棚体本体1的设置高度,采用堵头封堵所述堵头更易于操作且在操作时更安全。

所述排气孔11及遮雨棚10均呈长条状,排气孔11与遮雨棚10相互平行,且遮雨棚10位于排气孔11的正上方;

所述遮雨棚10呈弧形板状,且遮雨棚10的内凹侧朝下,遮雨棚10中部的高度高于遮雨棚10两侧的高度。采用本方案,可尽可能避免雨天时雨水在风的作用下由排气孔11进入到棚体本体1内而造成棚体本体1内环境不可控。

多个饲喂仓2排列成两排,其中的一排位于棚体本体1的左侧,另一排位于棚体本体1的右侧,两排棚体本体1之间具有供饲养人员通过的通道;

棚体本体1左侧的棚壁作为各左侧饲喂仓2的左侧边缘,棚体本体1右侧的棚壁作为各右侧饲喂仓2的右侧边缘;

各饲喂仓2均包括食槽3,各饲喂仓2的食槽3均设置在该饲喂仓2靠近所述通道的一侧上;

各饲喂仓2均包括漏粪孔4,各饲喂仓2的漏粪孔4均设置在该饲喂仓2食槽3所在侧的对侧;

棚体本体1左侧棚壁的外侧及右侧棚壁的外侧均设置有地沟5,棚体本体1左侧饲喂仓2的漏粪孔4的出口端与棚体本体1左侧棚壁外的地沟5相通,棚体本体1右侧饲喂仓2的漏粪孔4的出口端与棚体本体1右侧棚壁外的地沟5相通。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述饲喂仓2即为棚体本体1内隔离出来的用于饲养牛的单个饲养空间,本方案中,即各饲喂仓2均与棚体本体1侧面的棚壁相接,棚体本体1侧面的棚壁作为饲喂仓2的局部边缘。采用本方案,饲喂人员可通过所述通道对两侧饲喂仓2进行相应操作,达到合理利用棚体本体1内部空间的目的;同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直接将地沟5设置在饲喂仓2底部的方案,本方案中将地沟5设置在棚体本体1的外侧,可减小在地沟5发生堵塞时对地沟5进行疏通处理的难度以及减小地沟5疏通对牛的正常生活所造成的影响;各饲喂仓2中食槽3与漏粪孔4的相对位置设置使得牛在进食过程中所排出的排泄物能够尽可能靠近漏粪孔4同时远离食槽3。优选的,设置为所述漏粪孔4为一根倾斜的漏粪通道,且漏粪孔4的上端为入口端,漏粪孔4的上端位于饲喂仓2的边缘,这样,可尽可能避免牛踏入漏粪孔4中而对牛造成伤害。

为实现对牛的排泄物进行无公害处理同时实现排泄物再利用,设置为:还包括沼气,所述地沟5的出口端均与沼气相连。

作为一种排泄物再利用能够直接用于牛养殖的方案,还包括气体燃烧装置,所述气体燃烧装置的燃料采集端与沼气相连;

所述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室,还包括用于为棚体本体1进行供风的供气系统,所述供气系统的供气管路经过所述燃烧室。本方案中,所述供气系统采用鼓风机和相应的风管即可,所述燃烧室即为气体燃烧装置中包裹燃烧喷嘴7的腔体,作为为棚体本体1内部空间提供空气的供气管即为所述风管,在风机引入或鼓入空气流经位于燃烧室内的供气管管段时即被加热,这样,可通过所述沼气实现提高棚体本体1内环境温度的目的。设置为包括燃烧室,可尽可能提高气体燃烧装置所产生热量的利用率。优选的,设置为还包括沼气发电装置,所述沼气发电装置的气源与所述沼气相连,这样,在夏季时,亦可利用沼气所产生的气体进行发电,以作为照明、降温、空气循环等用途。

为实现在漏粪孔4限制时阻断漏粪孔4,避免地沟5内气体、蚊虫、老鼠等由漏粪孔4进入到棚体本体1内,设置为:各漏粪孔4中均设置有用于控制该漏粪孔4通断状态的阀板。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述阀板可采用人工的方式嵌入到漏粪孔4中的阀板,优选采用可自动实现启闭且单向导通的阀板:设置为呈板状的阀板通过铰接轴连接在漏粪孔4的孔壁上,且通过设置约束装置,使得阀板在封闭漏粪孔4的情况下仅能向漏粪孔4的出口侧转动,同时设置弹簧,所述弹簧用于实现:使得阀板在未受到如粪便施加的向漏粪孔4外侧的推力或所述推力小于设定值时,阀板维持截断漏粪孔4的状态,当阀板在受到如粪便施加的向漏粪孔4外侧的推力或所述推力大于设定值时,阀板进一步压缩或拉伸弹簧,且阀板绕铰接轴转动,使得漏粪孔4导通以实现排出粪便,排出所述粪便后,根据阀板的受力,在弹簧的弹力下阀板恢复至截断漏粪孔4的状态。

为减小养殖棚外环境温度变化对棚体本体1内环境温度所造成的影响,达到棚体本体1内部温度调节节能的目的,设置为:所述棚体本体1各侧的棚壁均包括保温层;

为使得喷嘴7所覆盖区域更大且所覆盖区域可调性更好,设置为:所述流体管6为多根,且各流体管6上均安装有多个喷嘴7。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