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雨水循环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8186发布日期:2019-08-20 23:30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林雨水循环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绿化控制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园林雨水循环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园林绿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城市绿化面积不断增长,在园林绿化的管理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地下水资源进行灌溉养护,这就造成了园林用水的消耗量增大。对于我国中部地区,旱涝不均,水资源短缺,园林灌溉过程中过多的浪费水资源,给人类的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

在一些园林绿化结构中,通过下沉式绿地来储水,但是植被长时间浸泡在水环境中,一来会影响植被的正常生长;二来在干旱季节还是需要大量的地下水资源进行补充,达不到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另外,在雨季来临时,无法对多余的雨水进行收集,造成园林内地表的雨水泛滥。

上述缺陷,值得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园林雨水循环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园林雨水循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下沉式绿地,相邻两个所述下沉式绿地之间设有人行道或种植带;

所述下沉式绿地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种植土、细砂石、粗砂石以及原土,所述种植土表面种植有草本类植被;

每个所述下沉式绿地的下方均设有蓄水池,所述下沉式绿地上方设有灌溉喷头及溢流口,所述灌溉喷头下端与灌溉管连接,所述灌溉管的下端延伸到所述蓄水池底部,所述蓄水池底部设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灌溉管、控制箱连接,所述溢流口的下端与溢流管连接,所述溢流管与所述蓄水池的顶端连接,相邻两个所述蓄水池之间通过循环水管连接,所述循环水管与所述蓄水池连接处设有双向阀;

所述种植带设有若干灌乔木植被,所述灌乔木植被内设有集雨槽,所述集雨槽下端与集雨管道连接,所述集雨管道向下延伸到地面下,并与所述蓄水池的上端连接。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的顶部设有蓄水池顶梁,所述蓄水池的底部设有水位探测器,所述水位探测器与所述灌溉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蓄水池顶梁与所述原土之间设有土工网。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道的边缘设有向上凸出的人行挡台。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口的高度大于所述灌溉喷头的高度。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雨槽通过支架固定在种植带上。

进一步的,所述集雨槽呈倒置的锥体结构。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下沉式绿地对其内部的雨水收集并下渗储存在蓄水池中,同时通过集雨槽收集雨水并经过管道存储在蓄水池中,在干旱季节,可以将通过水泵和灌溉喷头进行灌溉,保证了园林中植被的正常生长,通过雨水的收集及循环利用,减少了下沉式绿地中植被的浸泡风险,同时还能避免水分不必要的蒸发浪费,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循环。各个蓄水池之间通过双向阀及水位探测器对各个蓄水池之间的水流进行循环,避免蓄水池内的水成为“死水”,并且保证了各个蓄水池内水位的高度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1、种植土;12、细砂石;13、粗砂石;14、原土;15、土工网;20、蓄水池;21、循环水管;22、双向阀;23、蓄水池顶梁;30、灌溉喷头;31、灌溉管;40、溢流口;41、溢流管;50、种植带;60、集雨槽;61、支架;62、集雨管道;70、人行道;71、人行挡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园林雨水循环控制系统,包括若干个下沉式绿地,相邻两个下沉式绿地之间设有人行道70或种植带50。在本实施例中,人行道70的边缘设有向上凸出的人行挡台71,起到提示的作用,避免行人踏空、跌落。

下沉式绿地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种植土11、细砂石12、粗砂石13以及原土14,种植土11表面种植有草本类植被,种植土11表面还设有卵石,卵石位于草本类植被之间,通过卵石对草本类植被进行稳固,避免草本类植被扎根不稳而影响生长,同时还增加绿地的美感;分别通过细砂石12和粗砂石13对下沉式绿地中的水分进行过滤,便于底端的收集装置进行收集。

每个下沉式绿地的下方均设有蓄水池20,蓄水池20的顶部设有蓄水池顶梁23,蓄水池顶梁23与原土14之间设有土工网15。通过蓄水池顶梁23对上方的下沉式绿地进行支撑,保证了蓄水池20不会损坏,同时还能保证渗透下来的水分收集在蓄水池20内;通过土工网15对水流过滤,避免大粒径杂质进入蓄水池20内,保证雨水的正常收集过程。

下沉式绿地上方设有灌溉喷头30及溢流口40:灌溉喷头30下端与灌溉管31连接,灌溉管31的下端延伸到蓄水池20底部,蓄水池20底部设有水泵(图中未示出、下同),水泵与控制箱连接。溢流口40的下端与溢流管41连接,溢流管41与蓄水池20的顶端连接。优选的,溢流口40的高度大于灌溉喷头30的高度,避免溢流口40影响到植被的正常喷灌过程。

相邻两个蓄水池20之间通过循环水管21连接,循环水管21与蓄水池20连接处设有双向阀22。优选的,蓄水池20的底部设有水位探测器(图中未示出、下同),水位探测器与灌溉管31连接。通过水位探测器对各个蓄水池20内的水位进行检测,再配合双向阀22,既保证各个蓄水池20内水分的流通,同时保证各个蓄水池20的水位高度一致。

种植带50设有若干灌乔木植被,灌乔木植被内设有集雨槽60,集雨槽60下端与集雨管道62连接,集雨管道62向下延伸到地面下,并与蓄水池20的上端连接。

优选的,集雨槽60通过支架61固定在种植带50上,保证了集雨槽60的稳定性;集雨槽60呈倒置的锥体结构,便于雨水的收集。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