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草块状移植承载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99768发布日期:2019-10-08 19:07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草块状移植承载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草移植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草块状移植承载器。



背景技术:

海草是适应海洋环境的海洋植物,能够利用透射到海底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海水中的营养物质,达到净化海洋环境、增加海水溶解氧含量的目的,具有保护砂质海岸、减缓海岸侵蚀、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庇护所和产卵场等重要功能。然而,随着我国沿海岸带的不断开发,很多沿岸海域海草场被围垦或污染,导致大量的海草场消失,不仅进一步恶化了沿岸水域环境,渔业资源也严重衰退。因此,修复已遭到破坏的海草场生态环境,对于恢复我国沿岸渔业生态环境,恢复我国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世界上进行海草场修复主要采用移植的方式,株移植技术主要通过人工固定或包裹的方式将植株固定在修复水域,并保证植株能够持续吸收营养物质,目前的人工固定或是包裹方法在海底操作不便,及其浪费人力和时间。同时在移栽植株的根系牢固的扎入海底之前,移栽植株面临着被水流冲走和营养供应不足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极大地影响到移栽海草植株的存活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草块状移植承载器,该承载器在移植操作过程中简便且省时省力,并且能防止移栽植株被水流冲走,可最大限度的供应营养物质。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草块状移植承载器,包括底板和竖直板,所述竖直板设于底板四周,所述竖直板和底板之间设有方形槽,所述底板上设有开孔,所述开孔内设有第一挡网,所述竖直板上靠近方形槽内的一侧设有挂钩和转动连接的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设有斜杆,所述斜杆上远离横杆的端部设有弧形杆,所述横杆、斜杆和弧形杆之间设有第二挡网,所述弧形杆上远离第二挡网的一侧设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上远离弧形杆的端部设有固定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杆上设有延长段、圆孔和卡块,所述卡块设于延长段上,方便弧形杆的连接和拆卸,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横杆与竖直板的转动连接处设有卡环,所述横杆穿过卡环设置,该连接方式可将第二挡网抬起来,方便填入基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绳和固定把手的数量均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相对的弧形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把手为U字形,所述固定把手的内凹壁上设有棉花垫,U字形的固定把手可形成一个容纳海草叶子的空间,从而将海草固定,防止其被水流冲走,棉花垫可防止固定把手压伤海草,同时在海草扎根存活之后棉花垫可快速降解,绿色环保。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把手的一端设有卡凸,所述固定把手上与卡凸相对的一端设有卡槽,方便固定把手之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网和第二挡网均为棉织物挡网,可快速降解,绿色环保。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网和第二挡网的网孔大小不大于0.5cm,既有利于海草根部吸收外界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又能防止营养基质流失,使基质中的营养物质最大限度的被海草吸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栽入海底之前固定海草,避免水下固定带来的不方便,省时省力;采用天然棉织物和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为原料,绿色环保;同时本实用新型有利于海草根部吸收外界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能防止营养基质流失,使基质中的营养物质最大限度的被海草吸收,提高海草移栽的存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竖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挡网处于水平位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弧形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把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板;2、竖直板;3、方形槽;4、开孔;5、第一挡网;6、挂钩;7、横杆;8、斜杆;9、弧形杆;10、第二挡网;11、连接绳;12、固定把手;13、延长段;14、圆孔;15、卡块;16、卡环;17、棉花垫;18、卡凸;19、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5,一种海草块状移植承载器,包括底板1和竖直板2,底板1为正方形,竖直板2设于底板1四周,竖直板2与底板1为一体式制作,竖直板2和底板1之间设有方形槽3,用于填充基质;底板1上设有开孔4,开孔4有利于方形槽3内的海草的根部轻易的穿过底板1扎根于海底,开孔4内通过粘接的方式设有第一挡网5,第一挡网5的网孔大小不大于0.5cm,在此实施例中第一挡网5的网孔大小为0.5cm,第一挡网5可防止在搬运本装置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碰撞而使基质从开孔4内漏出来,同时将该装置投入海里之后,在植入海底之前,基质会因为较长时间的泡在海水里而变得松垮,第一挡网5可防止基质漏出来,进而防止基质中的营养物质流失。

竖直板2上靠近方形槽3内的一侧设有挂钩6和转动连接的横杆7,挂钩6通过粘接的方式粘在竖直板2上,横杆7与竖直板2的转动连接处设有卡环16,卡环16通过焊接的方式设在竖直板2上,横杆7穿过卡环16设置,横杆7可在卡环16内转动,横杆7的两端设有斜杆8,斜杆8上远离横杆7的端部设有弧形杆9,横杆7、斜杆8和弧形杆9为一体化制作,弧形杆9上设有延长段13、圆孔14和卡块15,卡块15设于延长段13上,卡块15与延长段13为一体化制作,当横杆7、斜杆8和弧形杆9位于水平面时,弧形杆9与弧形杆9之间通过一个弧形杆9上的卡块15卡进相邻弧形杆9上的圆孔14中而使弧形杆9彼此连接在一起,此连接方式方便弧形杆9的连接和拆卸,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横杆7、斜杆8和弧形杆9之间通过粘接的方式设有第二挡网10,第二挡网10的网孔大小不大于0.5cm,在此实施例中的第二挡网10的网孔大小为0.5cm,当该装置进入海水之后,海水会通过第二挡网10快速渗进基质中,增加装置的整体重力,加快装置沉入海底的速度,在植入海底之前,基质会因为较长时间的泡在海水里而变得松垮,此时横杆7、斜杆8、弧形杆9以及第一挡网5向下压着基质,可防止基质漂浮出来,另外将该装置埋入海底之后,相比于其他装置将基质密封起来,第二网孔既形成一个开放的空间,有利于根部呼吸和吸收外界的营养物质,又能防止营养基质流失,提高营养基质的利用率。

弧形杆9上远离第二挡网10的一侧设有连接绳11,连接绳11上远离弧形杆9的端部设有固定把手12,连接绳11均通过粘接的方式与弧形杆9和固定把手12连接,连接绳11和固定把手12的数量均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相对的弧形杆9上,固定把手12为U字形,固定把手12的内凹壁上设有棉花垫17,当将海草的叶子集束固定在固定把手12的U字形凹槽内的时候,棉花垫17可防止固定把手12压伤海草,同时在海草扎根存活之后棉花垫17可快速降解,绿色环保;固定把手12的一端设有卡凸18,卡凸18与固定把手12为一体化制作,固定把手12上与卡凸18相对的一端设有卡槽19,一个固定把手12通过卡凸18卡入另一个固定把手12的卡槽19内,两个固定把手12之间形成一个容纳海草叶子的空间,固定把手12与连接绳11可将海草固定,防止其被水流冲走。

第一挡网5和第二挡网10均为棉织物挡网,棉织物容易降解,绿色环保。

使用时,将第二挡网10挂在挂钩6上,然后在方形槽3内填入基质,基质的高度不高于横杆7所在的位置,植入单窝移栽海草,随后将第二挡网10与挂钩6分开,转动横杆7,使横杆7、斜杆8、弧形杆9和第二挡网10覆盖在基质上,将四个弧形杆9通过圆孔14和卡块15彼此固定连接,压住基质,然后将海草的叶子卡在两个固定把手12之间,进一步固定海草,最后将海草投入海底,在海底挖坑,将海草连同该装置埋入坑中。

本实用新型的底板1、竖直板2、卡环16、挂钩6、横杆7、斜杆8、弧形杆9和固定把手12均采用易降解高分子材料,绿色环保。

如上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实用新型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