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山药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66025发布日期:2019-08-31 00:46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山药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山药种植装置,属于农业种植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山药为块茎,呈长条的圆柱形,垂直生长,长60-80cm,最长可达100cm以上,直径2-7cm,目前作为大众食材或中药材被广泛种植。由于山药是一种深根性植物,山药的收获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挖开土壤剖面保持山药块茎的完整性。一般的改进措施是使山药在土地中侧向生长,减少山药向下生长的深度,便于挖掘,缺点是占地面积显著增加,减少单位地块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改变常规的山药种植模式,减轻山药收获的劳动力消耗,并且保证山药在管内笔直生长,同时在取出山药时更加快捷,不会对山药有所损坏,能简化山药种植挖掘方式,还能使土地到最大的利用效率,提高产品品质。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所述新型山药种植装置包括内管、外管、拦挡装置、水肥交换口、第一摩擦环、第二摩擦环、固定端,所述内管嵌套在外管内部,且内管的首端和尾端分别设有固定端和拦挡装置,内管的内壁和外管的外壁分别设有数量不少于两个的第一摩擦环和第二摩擦环,内管管壁和外管管壁上均匀设有相互对应的水肥交换口。

优选地,所述外管底部收缩,收缩位置的外管内径与内管的外径一致。

优选地,所述拦挡装置由两个十字交叉焊接的连接杆组成,且连接杆由柱形铁杆制成。

优选地,所述固定端上设有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改变常规的山药种植模式,减轻山药收获的劳动力消耗,并且保证山药在管内笔直生长,同时在取出山药时更加快捷,不会对山药有所损坏,能简化山药种植挖掘方式,还能使土地到最大的利用效率,提高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管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管侧面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外管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管左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外管侧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内管、2-外管、3-拦挡装置、4-水肥交换口、5-连接杆、6-摩擦台、7-开口、8-固定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5所示,所述新型山药种植装置包括内管1、外管2、拦挡装置3、水肥交换口4、第一摩擦环6、第二摩擦环7、固定端8,所述内管1嵌套在外管2内部,外管2底部收缩,收缩位置的外管2内径与内管1的外径一致,便于内管1嵌套在外管2内部时相互固定牢固,内管1和外管2均为空心管,且内管1的首端和尾端分别设有固定端8和拦挡装置3,所述拦挡装置3由两个十字交叉焊接的连接杆5组成,且连接杆5由柱形铁杆制成,拦挡装置3能够将拦挡装置3外侧的土壤和内管1内部的土壤分离开,使收获时能够将山药连同附着的土壤一同取出,以减少山药的残缺。外管2底部外侧固定设置有摩擦台6,摩擦台6为空心圆台结构,摩擦台6倒置设置在外管2上,且摩擦台6的短边对应外管2的底部端口,摩擦台6能够增加外壁与土壤的摩擦力,使内管1被挖起后外管能保留在土壤中。摩擦台6高15cm,底部直径17.8cm,顶部半径15.8cm,内管1管壁和外管2管壁上均匀设有相互对应的水肥交换口4,在两管管壁上相同位置开4排水肥交换口4,水肥交换口4的直径为2cm,每排水肥交换口4等距分布4-6个,使装置内部与外部土壤相连,使山药根系能够延伸,吸收更多养分,内管1设置比外管2稍长,内管1头部设置的固定端8外径与外管2一致,防止种植过程中多余尘土进入两管之间,增大两管之间的摩擦,固定端8上设有开口7,开口7以一字方式在固定端8正中,开口8长8cm,高5cm固定端8上的开口7作为挖取时的受力点,便于使用工具将内管1挖出,内管1外径比外管2内径略小,减小两管之间的摩擦,外管2底部收缩,收缩位置的外管2内径与内管1的外径一致,便于外管2卡住内管1下端,固定内管1不偏移。

所述内管1制作材料为铁质,外管2制作材料为有机塑料,内管1总共长100cm,包括固定端8总共110cm,内管1为山药生长部分,内径为14.6cm,外径为15cm,分别沿着距底部20cm、50cm和80cm位置以十字方式开4个半径为2cm的圆形洞口作为水肥交换口4,在距底部30cm与70cm处在内管1内壁设有两个半径为2cm的第一摩擦环6,在内管1底部设置一个十字型拦挡装置3,以两根长宽均为2cm的柱形铁杆交叉焊接而成。固定端8长10cm,内径14.6cm,外径15.8cm。外管2长100cm,内径15.4cm,外径15.8cm,外管2管壁上开设有与内管1相同位置,并一一对应的总计12个水肥交换口4,与之对应,在距底部30cm与70cm处在外管2外壁设有两个半径为2cm的第二摩擦环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在耕地上先用土钻打下一米深,直径略大于外管直径的坑洞,并将多余的土堆放在坑洞旁。将外管套住内管并将两管放入打好的坑洞,将堆土回填至距地表10cm,在装置内浇透水后,将种苗纵向平放在预先准备好的10cm深的装置中央,后在种苗上覆土,使其与地表齐平。山药在茎叶全部枯萎时采收,清除地表枯落物,使用撬棍将内管撬出,后通过水肥交换口及管口使用高压水枪将管内土壤冲散,使山药从管中自然脱出,得到完整的山药产品。

本实用新型改变常规的山药种植模式,减轻山药收获的劳动力消耗,并且保证山药在管内笔直生长,同时在取出山药时更加快捷,不会对山药有所损坏,能简化山药种植挖掘方式,还能使土地到最大的利用效率,提高产品品质。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