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绿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4945发布日期:2019-10-12 23:30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垂直绿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建筑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垂直绿化系统。



背景技术:

垂直绿化是人们在建筑墙体、围墙、桥柱、阳台、窗台等处进行垂面式绿化,从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一种举措;是人们应对城市化加快、城市人口膨胀、土地供应紧张、城市热岛效应日益严重等一系列社会、环境问题而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在垂直绿化墙上设置基体,基体用来放置土壤,进而用来种植植物。

目前,公告号为CN206452811U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垂直绿化,包括若干个垂直绿化单元,垂直绿化单元包括支撑架和设置在支撑架上的若干个花箱,支撑架表面为斜面,花箱设置在斜面上,花箱相对于支撑架的面为平面与支撑架紧密贴合,每一花箱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支撑架底部设置有水槽,所述支撑架顶部设置有浇水装置,水槽和浇水装置之间连接有连通管,连通管上设置有水泵,水泵通过连通管将水槽内的水送入至支撑架的顶部的浇水装置,浇水装置将水浇向第一层的花箱,当第一层的花箱完全润湿之后,多余的水分会顺着设置在花箱上的第一通孔流出,流向第二层花架,当每一层的花箱都被润湿之后,水分流入水槽。

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垂直绿化,其在进行浇灌时需要先第一层浇灌开始,第一层浇灌湿润以后,水沿着第一层花箱上的通孔流出,流出的水才能浇灌第二层的花箱,依次浇灌下去,这种方式会导致第一层的花箱上的植物根茎浸泡在水中过久或者底下的花箱因为上面流出的水过少,不能同步浇灌植物,导致植物吸收的水量不一致,会出现植物生长状况不一致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垂直绿化系统,其具有同步浇灌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垂直绿化系统,包括支撑架和浇灌装置,所述支撑架包括背板和两块侧板,两所述侧板之间水平滚动滑移有若干架杆,架杆的两端设置有联动孔;所述支撑架靠近侧板两侧设置有驱动架杆滑移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上端置于架杆上方且铰接背板上侧,所述驱动杆下侧依次贯穿架杆上的联动孔,所述架杆上设置有花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植物进行灌溉时,只需要把驱动杆拉起,就可以同步拉出各个架杆,让所有植物都可以同时浇灌到水,不会出现被上一层的花盆挡住存在浇灌不到的情况,在不需要浇灌时,可以把架杆滑移到背板上,可以减少垂直绿化系统的占地面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架杆外侧设置有挂环,所述花盆设置有挂接于所述挂环上的挂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者需要更换或保养植物时可以轻松通过提起花盆来实现花盆与架杆的分离,从而达到更换的效果,这种方式也可以让使用者快速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根所述驱动杆底部之间水平连接有拉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拉杆可以让使用者在拉动拉杆时,驱动两根驱动杆一起动作,达到架杆同步滑移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两侧壁之间设置有供架杆水平滑移的滑轨,各个所述滑轨的长度从上到下依次增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轨的依次增加设置可以降低垂直绿化系统的所需的滑轨长度,减少建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浇灌装置包括浇灌管、传输管、储水箱和水泵,所述储水箱临近侧板设置,所述水泵设置于储水箱内,所述浇灌管突出设置在背板上端,所述传输管一端固定连接水泵的出水端,另一端连通浇灌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让使用者直接把水通到储水箱,把水储藏起来,在需要浇灌的时候直接打开水泵,通过传输管传输到浇灌管中,进行浇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底部设置有收集池,收集池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集池可以把浇灌过程中滴下地板的水收集起来,不会破坏环境,还能达到节约用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池包括平行侧板的两块收缩板和水平设置的一块收缩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集池侧板是收缩板可以通过压缩的方式把收集池压缩到背板处,降低垂直绿化系统的占地面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池靠近储水箱一侧设置有连通收集池和储水箱的连通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收集池压缩过程中,通过连通管把收集起来的水挤压到储水箱中,达到二次使用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挂钩和挂环,可以让花盆的更换保养过程更快捷简便;

(2)通过设置架杆、滑轨和驱动杆,可以在浇灌的时候通过驱动杆把架杆滑移,实现同步浇灌的效果,在不需要浇灌时,把架杆一道背板上,减少垂直绿化系统的占地面积;

(3)通过设置波纹板制成的收集池,可以在浇灌时收集滴下来的水,再通过压缩收集池,把收集的水挤压到储水箱里,达到二次利用的效果,还可以减少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撑架;2、浇灌装置;3、浇灌管;4、传输管;5、储水箱;6、固定杆;7、架杆;8、花盆;9、转动套;10、连接轴;11、挂钩;12、挂环;13、驱动杆;14、拉杆;15、收集池;16、连通管;17、滑轨;18、背板;19、侧板;20、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种垂直绿化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架1、固定杆6、架杆7、驱动装置20、浇灌装置2和收集池15。固定杆6和架杆7上设置有花盆8,固定杆6固定在支撑架1上侧、架杆7的数量为若干且沿支撑架1的竖直方向分布,并与支撑架1水平滑移连接。驱动装置20依次连接架杆7,用于驱动架杆7在支撑架1上滑移,并使得滑移后的架杆7在支撑架1上水平上相交错。浇灌装置2设置于支撑架1上,用于为交错后的架杆7上的花盆8同步浇水;收集池15设置于支撑架1的下侧并位于架杆7的下方,用于将花盆8中流下的水流收集。

如图1所示,支撑架1包括背板18和两块侧板19,背板18垂直地面设置,两块侧板19垂直连接在背板18两侧,侧板19包括一块垂直地面设置的垂直板和若干水平突出于垂直板的凸出板,凸出板有三块,三块凸出板从上到下依次增长,第二块和第三块凸出板内侧设置有滑轨17,架杆7两端固定有连接轴10,连接轴10转动滑移在滑轨17上,连接轴10中部贯穿有圆形的联动孔。

如图1所示,驱动装置20包括转动套9,转动套9为圆柱状,转动套9一端转动连接在固定杆6两端,转动套9另一端抵接在侧板19上,转动套9中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杆13,驱动杆13为两根,两根驱动杆13都为圆杆,分别位于支撑架1两侧,驱动杆13下侧依次穿过连接轴10上的联动孔,两根驱动杆13下端之间水平连接有拉杆14。在浇灌时,只需要把拉杆14拉出,就可以驱动两根驱动杆13一起运动,让架杆7跟着滑移,实现同步拉出架杆7的功能,把架杆7上的花盆8相互错开,能达到同时浇灌的效果。

如图1所示,浇灌装置2包括浇灌管3、传输管4、储水箱5和水泵。浇灌管3有多根且突出设置在支撑架1的上侧。储水箱5设置在支撑架1底部一侧与侧板19抵接,水泵设置在储水箱5中,且水泵出水口与传输管4一端连通,传输管4垂直设置在支撑架1一侧,另一端与各浇灌管3相连通。

如图2所示,收集池15设置在支撑架1的底部,收集池15由一块与水平面平行的底面板、两块平行于侧板19的侧面板和垂直于侧板19的面板一体制成,两块侧面板和底面板都由可伸缩的塑料波纹管制成。收集池15用于收集从花盆8中流下的水流,收集池15靠近储水箱5一侧侧壁上设置有连通管16,连通管16位于靠近背板18处且连通收集池15和储水箱5。收集池15可以在浇灌时,把花盆8中流下的水流收集起来。浇灌完毕时,通过压缩,把收集池15压缩到背板18上,里面的水通过连通管16流入储水箱5中,进行二次利用还能降低收集池15的占地面积。

再有,如图2所示,固定杆6和架杆7上设置有挂环12,挂环12为矩形状,突出于本体设置,花盆8上设置有挂钩11,挂钩11为L形,挂钩11一端与花盆8固定连接,另一端可以卡在挂环12上形成固定配合,这种扣接的方式可以让使用者再进行花盆8更换或需要对植物进行保养时,可以通过向上提起花盆8的方式就可以轻松的实现花盆8与固定杆6或架杆7的分离,有利于使用者操作更方便快速。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如下:

在需要对植物进行浇灌时,可以拉出拉杆14,直接带动驱动杆13运动,驱动杆13带动架杆7在滑轨17中滑移,实现同步拉出所有架杆7的过程,让架杆7上花盆8里的植物都能同时被浇灌,浇灌完毕以后可以把拉杆14推到背板18上,使所有花盆8都靠近背板18处,能节省垂直绿化系统所需的空间,使垂直绿化系统整体更简洁美观,支撑架1底部设置有波纹板制成的收集池15,可以在浇灌的时候把滴落的水收集起来,不需要时再压缩起来,把滴落的水挤压到储水箱5里,节省了空间还能进行水的二次利用,节约水资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