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绵羊防疫分群鉴定围栏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8415发布日期:2019-08-20 23:32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绵羊防疫分群鉴定围栏设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绵羊育种与生产管理设施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绵羊防疫分群鉴定围栏设施。



背景技术:

在绵羊规模养殖场、种羊繁育场一直以来没有一套固定的成熟的防疫鉴定分群设施系统。在大群绵羊防疫中,我们通常一次要注射3~4种疫苗或驱虫药,几年前我们要一只只抓住羊再放倒,再进行疫苗注射或驱虫药灌服,近年来由于驱虫药也实现了针剂,羊只可以在挤住站立情况情况实施注射,我们用活动围栏借助羊舍运动场墙临时扎一个几米的围栏通道,将羊圈到围栏通道里挤住实施疫苗和驱虫药的注射,但由于每次圈的羊少围栏不稳定花费的人力较多而且工作效率很低。在每年实施的羔羊断奶分群与鉴定中,需要首选将羔羊和母羊分开,再将羔羊逐只鉴定称重再按公、母分群,近三年来我们使用“一种绵羊鉴定称重保定装置”,在免除人力抓羊的情况下实现了鉴定称重保定同时进行,但母羊、羔羊的分群,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常规的育成羊鉴定和成年羊鉴定,虽然已经有了“一种绵羊鉴定称重保定装置”,实现了羊只称重鉴定的人力保定,但还没有一套在鉴定前能够免除人力抓羊的围栏设施;每年要进行的育成羊的归群,即是把不同类型不同品系不同等级的后备母羊,通过查询耳号以及对应的育种性状等信息来决定每只羊该归入哪个品系哪个群,而在以往的条件下只能通过人力逐只抓羊,再核对信息,再将不同的羊圈到事先用活动围栏准备的小圈内。这样费时费工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基于上述原因和已经有的“一种绵羊鉴定称重保定装置”的基础上,通过多次实践摸索的基础上,研究开发本实用新型专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绵羊防疫分群鉴定围栏设施,该围栏设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分群效果好,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可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使用围栏围出的羊群进入圈、羊群分隔圈和羊群通道,所述羊群进入圈通过羊群通道连通羊群分隔圈;所述羊群进入圈包括依次连通的四号羊圈、五号羊圈和六号羊圈,所述羊群分隔圈包括相互连通且并列设置的一号羊圈、二号羊圈和三号羊圈,所述羊群通道包括并行的一号通道和二号通道,所述一号通道的围栏外设置有第一人工操作区,所述二号通道的围栏外设置有第二人工操作区,所述二号通道沿羊群行进的方向在第二人工操作区的前方分成三号通道、四号通道和五号通道,所述一号通道连通三号羊圈,三号通道连通一号羊圈,四号通道连通一号羊圈和二号羊圈,五号通道连通二号羊圈和三号羊圈,三号通道、四号通道和五号通道的出口位置均设置有四根立柱,所述四根立柱通过围栏围成一个矩形场地,所述矩形场地内放置绵羊鉴定称重保定装置;

所述四号羊圈为羊群准备圈,五号羊圈为正在操作的羊群圈,六号羊圈为羊驱赶入羊群通道前的小群羊等待圈;

所述一号羊圈、二号羊圈、三号羊圈、四号羊圈和五号羊圈的围栏上均安装有用于出入羊群且相互连通的活动门;

所述一号通道和二号通道的进口处均安装有用于将通道与羊群进入圈分隔的活动门,进入羊群通道5m和15m处的分隔所述一号通道和二号通道的围栏上安装有两个连通一号通道和二号通道的活动门,所述二号通道分别和三号通道、四号通道和五号通道之间均安装有活动门,所述三号通道与一号羊圈之间安装有活动门,所述四号通道与一号羊圈和二号羊圈之间安装有活动门,所述五号通道与二号羊圈和三号羊圈之间安装有活动门。

优选地,所述活动门转动安装在围栏上。

优选地,所述一号通道和二号通道的长度均为15m,一号通道、二号通道、三号通道、四号通道和五号通道的宽度均为70cm,设置在羊群通道内的活动门长度为75cm,所述二号通道、三号通道、四号通道和五号通道沿羊群运动方向的中心线上设置有在进行断奶工作时控制羔羊不掉头的调窄栏,进行断奶工作时将围栏调整至调窄栏处,使通道变窄,防止羔羊掉头混乱。

优选地,所述放置绵羊鉴定称重保定装置的矩形场地地面打有混凝土地坪,且地面为水平,所述绵羊鉴定称重保定装置可参见专利ZL 2017 2 1036411.1。

优选地,所述羊群通道的地面垫有砂石层,砂石层上铺有立砖,所述羊群通道顶部搭建有防雨防晒棚。

优选地,所述第一人工操作区和第二人工操作区地面垫有砂石层,砂石层上铺有平砖。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分群效果好,可快速对羊群进行分群、鉴定、免疫等操作,可推广应用。

2、本实用新型使用鉴定称重保定装置,能方便地对绵羊进行保定,保定后可以对羊毛长度及外观品质进行评定,操作比较方便,去皮后可以同时称量绵羊的重量,从而可以根据绵羊的体重对绵羊进行综合评定。

3、本实用新型中的活动门转动安装在围栏上,操作简便,可方便快捷的实现活动门的启闭,通过活动门的启闭为羊群分群驱赶提供便捷的途径。

4、本实用新型中的羊群通道两侧设置有人工操作区,只需要少数人力即可完成对羊群的防疫和辨别分群工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成本。

5、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多条通道和多个羊群分隔圈,能在驱赶羊群的同时完成分群操作,在将羊只赶入通道圈满挤紧的情况下完成防疫注射和查验耳号识别类型,最终根据要求将同类羊群赶入同一个羊群分隔圈,科学实用,方便快捷。

6、本实用新型在通道内设计有帖在通道围栏上的“调窄栏”,可以操作幼年羊和成年羊时使通道保持原宽度,在操作羔羊时,通过拉出调窄栏使通道变窄,方便对羔羊进行鉴定等操作。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一号羊圈; 2—二号羊圈; 3—三号羊圈;

4—羊群进入圈; 5—一号通道; 6—二号通道;

7—三号通道; 8—四号通道; 9—五号通道;

10—绵羊鉴定称重保定区; 11—第一人工操作区; 12—第二人工操作装置;

13—活动门; 14—五号羊圈; 15—六号羊圈;

16—调窄栏。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括使用围栏围出的羊群进入圈4、羊群分隔圈和羊群通道,所述羊群进入圈通过羊群通道连通羊群分隔圈;所述羊群进入圈包括依次连通的四号羊圈4、五号羊圈14和六号羊圈15,所述羊群分隔圈包括依次连通且并列设置的一号羊圈1、二号羊圈2和三号羊圈3,所述羊群通道包括并行的一号通道5和二号通道6,所述一号通道5的围栏外设置有第一人工操作区11,所述二号通道6的围栏外设置有第二人工操作区12,所述二号通道6沿羊群行进的方向在第二人工操作区12的前方分成三号通道7、四号通道8和五号通道9,所述一号通道5连通三号羊圈3,三号通道7连通一号羊圈1,四号通道8连通一号羊圈1和二号羊圈2,五号通道9连通二号羊圈2和三号羊圈3,三号通道7、四号通道8和五号通道9的出口位置设置有四根立柱,所述四根立柱通过围栏围成一个矩形场地,所述矩形场地内放置绵羊鉴定称重保定装置10。

所述一号羊圈1、二号羊圈2、三号羊圈3、四号羊圈4、和五号羊圈14的围栏上均安装有用于出入羊群且相互连通的活动门13,所述四号羊圈4为羊群准备圈,五号羊圈14为正在操作的羊群圈,六号羊圈15为羊驱赶入羊群通道前的小群羊等待圈。

所述一号通道5和二号通道6的进口处均安装有用于将通道与羊群进入圈4分隔的活动门13,进入羊群通道5m和15m处分隔所述一号通道5和二号通道6的围栏上安装有两个连通一号通道5和二号通道6的活动门13,所述二号通道6分别和三号通道7、四号通道8和五号通道9之间均安装有活动门13,所述三号通道7与一号羊圈1之间安装有活动门13,所述四号通道与一号羊圈1和二号羊圈2之间安装有活动门13,所述五号通道9与二号羊圈2和三号羊圈3之间安装有活动门13。

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门13转动安装在围栏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一号通道和二号通道的长度均为15m,一号通道、二号通道、三号通道、四号通道和五号通道的宽度均为70cm,设置在羊群通道内的活动门长度为75cm,所述二号通道6、三号通道7、四号通道8和五号通道9沿羊群运动方向的中心线上设置有在进行断奶工作时控制羔羊不掉头的调窄栏16,进行断奶工作时将围栏调整至调窄栏16处,使通道变窄,防止羔羊掉头混乱。

本实施例中,所述放置绵羊鉴定称重保定装置10的矩形场地地面打有混凝土地坪,且地面为水平,鉴定人员所处位置铺平砖,下垫20cm厚沙石垫层,所述绵羊鉴定称重保定装置10可参见专利ZL 2017 2 1036411.1,绵羊鉴定称重保定装置10可根据实际需要安放,该装置能方便地对绵羊进行保定,保定后可以对羊毛长度及外观品质进行评定,操作比较方便,去皮后可以同时称量绵羊的重量,从而可以根据绵羊的体重对绵羊进行综合评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羊群通道的地面垫有砂石层,砂石层上铺有立砖,所述羊群通道顶部搭建有防雨防晒棚。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人工操作区和第二人工操作区地面垫有砂石层,砂石层上铺有平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绵羊防疫分群鉴定围栏设施能实现羊群防疫、羊群断奶分群与断奶鉴定、育成羊(成年羊)鉴定和羊群按品系等级归群四种功能,其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步骤所示:

一、防疫功能实现说明

1.1圈羊:大群羊依次通过四号羊圈4、五号羊圈14和六号羊圈15,然后进入一号通道5和二号通道6;关闭一号通道5末端的活动门和二号通道进入四号通道8及进入三号通道7的活动门,驱赶羊进入通道并紧挤后,关闭一号通道5和二号通道6的入口的活动门;

1.2防疫:分别对两个通道中挤紧的羊只的逐个免疫(驱虫)注射,注射过的羊只用不同颜色的标记笔在不同部位标记;

1.3驱离完成防疫的羊只:当本次放进两通道的羊只全部完成疫苗和驱虫注射后,使羊群通过第三通道7或(和)第四通道8进入第一羊圈1。

1.4重复进行1.1-1.3的操作,直到羊群全部完成防疫驱虫。

二、断奶分群与断奶鉴定功能实现说明

2.1圈羊:母、羔混合群的大群羊依次通过四号羊圈4、五号羊圈14和六号羊圈15,然后进入一号通道5,通过一号通道5和二号通道6之间的活动门13分隔母羊和羔羊,母羊在一号通道5,羔羊进入二号通道6;

2.2调整通道宽度:在二号通道6、三号通道7、四号通道8和五号通道9的中心线上设置调窄栏16,将通道宽度减半,防止羔羊通过时掉头;

2.3分群与鉴定:人工分辨羊群母羊和羔羊,使母羊继续从一号通道5进入三号羊圈3,使公、母混合羔羊通过二号通道6继续前行,确认清楚的公羔通过三号通道7,在三号通道7处的绵羊鉴定称重保定装置10上进行鉴定,鉴定完成后进入一号羊圈1;确认清楚的母羔进入五号通道9在五号通道9尽头处的绵羊鉴定称重保定装置10上进行鉴定,然后进入二号羊圈;其它公母混合的羔羊在四号通道8处的鉴定称重保定装置10鉴定,鉴定完成后公羔羊进入一号羊圈1,母羔羊进入二号羊圈2,鉴定时需要鉴定员、记录员和操作人员协同配合工作;最终使公羔羊全部在一号羊圈1,母羔羊全部在二号羊圈2,母羊全部在三号羊圈3。

三、育成羊、成年羊鉴定功能实现说明

3.1圈羊与鉴定:参与鉴定的羊只依次通过四号羊圈4、五号羊圈14和六号羊圈15,然后全部进入二号通道6,根据羊群数量平衡随机进入三号通道、四号通道和五号通道进行鉴定;

3.2鉴定完后:完成鉴定的羊进入一号羊圈和二号羊圈。

四、按品系等级归群功能实现说明

4.1圈羊:后备羊从依次通过四号羊圈4、五号羊圈14和六号羊圈15,然后进入一号通道5和二号通道6,关闭一号通道5末端的活动门和二号通道进入四号通道8及进入三号通道7的活动门,驱赶羊进入通道并紧挤后,关闭一号通道5和二号通道6的入口的活动门;

4.2查耳号标记逐只羊的归属群:事先根据每只羊的育种指标性状在电脑了确定每只羊的归属群和是否淘汰,做成电子或纸质的查号册分发给查号技术人员,安排这些技术人员在第一人工操作区11和第二人工操作区12对圈满挤紧的后备羊逐个查耳号,确定归属并做标记;

4.3根据标记分群:标记过的羊只通过四号通道8和五号通道9,根据所做标记,将羊分为3个组,分别放入一号羊圈1、二号羊圈2和三号羊圈3,如果分组需求超过3个,可将2组以上标记的羊分到三号羊圈3,再走一遍分群程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