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4912发布日期:2019-05-10 23:32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羊舍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养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羊舍。



背景技术:

传统的羊舍中羊一般将粪便直接排放在羊圈的地面上或者与羊圈底部相连的沟道中,需要养殖人员人工清扫羊粪。羊舍面积较小时人工清扫羊粪还勉强可以完成,当羊舍面积较大尤其是具有多个横沟道和纵沟道时,两个养殖员工人工清扫一吨羊粪就至少需要8小时才能完成,清扫效率低。羊粪产生的氨气和令人作呕的气味严重影响养殖员工的健康,造成健康隐患。

传统的羊舍侧面一般不设置遮蔽装置,遇上恶劣天气时,羊舍内的羊会受到雨雪的侵袭,造成羊患病,严重的会导致羊死亡。

传统的羊舍内部一般不设置换气装置,羊粪产生的氨气会在羊舍内积蓄,羊舍的温度也会随之升高,这都会对羊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羊舍,解决现有技术中羊舍羊粪清扫效率低、养殖员工的健康无法保证和羊易患病甚至死亡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羊舍,包括平行相邻设置和/或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多个羊棚,所述每个羊棚包括多个羊圈,两个羊圈之间设置投料道,所述羊圈的下方开设有横沟道,羊圈与横沟道用底板隔开,所述底板包括与羊圈侧壁固接的支撑块,支撑块之间设置排粪间隙,所述横沟道的一端设置与其连接且深度不小于横沟道的纵沟道,所述横沟道设置有用于将羊粪运送至纵沟道内的横向运送装置,所述纵沟道设置有用于将羊粪运送至纵沟道一端的纵向运送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每个羊棚包括两个羊圈。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为等间距设置的木条,所述排粪间隙为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纵沟道的深度大于横沟道。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运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横沟道远离纵沟道的一端的第一曳引机,第一曳引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减速机,第一减速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曳引轮,横沟道靠近纵沟道的一端设置第二曳引轮,所述第二曳引轮通过支架与横沟道连接,第一曳引轮与第二曳引轮之间绕接有第一钢绳,第一钢绳上固接有第一刮板,所述第一刮板的底端与横沟道的底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运送装置包括设置在纵沟道一端的第二曳引机,第二曳引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二减速机,第二减速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三曳引轮,纵沟道的另一端设置第四曳引轮,第三曳引轮和第四曳引轮之间绕接有第二钢绳,第二钢绳上固接有第二刮板,所述第二刮板的底端与纵沟道的底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羊棚的侧面设置棚帘。

进一步地,所述羊圈内设置氨气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至少一个风扇,风扇与氨气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连接。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在羊舍内设置用于运输羊粪的横向运输装置和纵向运输装置,所以能够完全用机械代替人工来清扫羊粪,能够在一小时内清扫一吨羊粪,效率是人工清扫羊粪的八倍。同时养殖员工无需吸入羊粪产生的氨气和令人作呕的气味,保证了养殖员工的身心健康。

2、由于在羊舍内设置了氨气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至少一个风扇且风扇与氨气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连接,所以当氨气浓度或温度超过阈值时风扇会自动启动对羊舍进行换气,保证羊的健康。

3、由于在羊棚的侧面设置棚帘,所以当遇上雨雪等恶劣天气时,棚帘能够将恶劣天气阻挡在羊舍之外,保证羊不受雨雪侵袭,不会因此患病甚至死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羊圈与横沟道连接示意图;

图3为底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和3所示,一种羊舍,包括平行相邻设置和/或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多个羊棚1,所述每个羊棚1包括多个羊圈11,两个羊圈11之间设置投料道12,所述羊圈11的下方开设有横沟道14,羊圈11与横沟道14用底板111隔开,所述底板111包括与羊圈11侧壁固接的支撑块111a,支撑块111a之间设置排粪间隙111b,所述横沟道14的一端设置与其连接且深度不小于横沟道14的纵沟道13,所述横沟道14设置有用于将羊粪运送至纵沟道13内的横向运送装置2,所述纵沟道13设置有用于将羊粪运送至纵沟道13一端的纵向运送装置3。所述每个羊棚1包括两个羊圈11。所述支撑块111a为等间距设置的木条,所述排粪间隙111b为矩形。所述纵沟道13的深度大于横沟道14。所述横向运送装置2包括设置在横沟道14远离纵沟道13的一端的第一曳引机21,第一曳引机21的输出轴连接第一减速机22,第一减速机22的输出轴连接第一曳引轮23,横沟道14靠近纵沟道13的一端设置第二曳引轮24,所述第二曳引轮24通过支架241与横沟道14连接,第一曳引轮23与第二曳引轮24之间绕接有第一钢绳25,第一钢绳25上固接有第一刮板26,所述第一刮板26的底端与横沟道14的底面接触。所述纵向运送装置3包括设置在纵沟道13一端的第二曳引机31,第二曳引机31的输出轴连接第二减速机32,第二减速机32的输出轴连接第三曳引轮33,纵沟道13的另一端设置第四曳引轮34,第三曳引轮33和第四曳引轮34之间绕接有第二钢绳35,第二钢绳35上固接有第二刮板36,所述第二刮板36的底端与纵沟道13的底面接触。所述羊棚1的侧面设置棚帘112。所述羊圈11内设置氨气传感器114、温度传感器115和至少一个风扇113,风扇113与氨气传感器114和温度传感器115连接。

羊粪通过排粪间隙111b从羊圈11落入到横沟道14内,当羊粪累积到需要清扫时,养殖员工先开启第一曳引机21,第一曳引机21通过第一减速机22带动第一曳引轮23转动,由于第一曳引轮23与第二曳引轮24之间绕接有第一钢绳25,所以第一钢绳25能够被第一曳引轮23驱动并带动第一刮板26将横沟道14的羊粪清扫至纵沟道13内,此时养殖员工开启第二曳引机31,第二曳引机31通过第二减速机32带动第三曳引轮33转动,由于第三曳引轮33和第四曳引轮34之间绕接有第二钢绳35,所以第二钢绳35能够被第三曳引轮33驱动并带动第二刮板36将纵沟道13的羊粪清扫至纵沟道13的一端,养殖人员在纵沟道13的一端设置粪车将羊粪收集并集中处理。

当羊舍内氨气浓度或温度超过阈值时,氨气传感器114和温度传感器115会将信号发送给风扇113,风扇113会自动启动对羊舍进行换气,保证羊的健康。

当遇上雨雪等恶劣天气时,养殖人员放下棚帘112,棚帘112将恶劣天气阻挡在羊舍之外,保证羊不受雨雪侵袭,不会因此患病甚至死亡。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羊舍,涉及养殖设备领域,包括平行相邻设置和/或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多个羊棚,所述每个羊棚包括多个羊圈,两个羊圈之间设置投料道,所述羊圈的下方开设有横沟道,羊圈与横沟道用底板隔开,所述底板包括与羊圈侧壁固接的支撑块,支撑块之间设置排粪间隙,所述横沟道的一端设置与其连接且深度不小于横沟道的纵沟道,所述横沟道设置有用于将羊粪运送至纵沟道内的横向运送装置,所述纵沟道设置有用于将羊粪运送至纵沟道一端的纵向运送装置。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羊舍羊粪清扫效率低、养殖员工的健康无法保证和羊易患病甚至死亡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唐绪峰;孙多辉;徐杰;胡国忠;余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田歌生态牧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1.07
技术公布日:2019.0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