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枳壳出苗率的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76471发布日期:2019-03-22 20:32阅读:1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枳壳出苗率的育苗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砧木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枳壳出苗率的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柠檬属芸香科柑桔属枸橼类的重要物种,原产中国西南、缅甸西南部和喜马拉雅山南麓东部地区,在世界柑桔种植业中,柠檬占第三位,目前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种植柠檬。

优质的柠檬种苗对柠檬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优良的柠檬种苗又分为地上部分(接穗)和地下部分(砧木)两个部分。枳壳因为具有抗性强,能促进柠檬早结丰产而被广泛用做枳壳砧木。但育苗方法对优良枳壳砧木的培育具有重大影响,多年数据统计结果显示:不同的育苗方法对枳壳砧木的出苗率及成本控制差距较大,常规枳壳砧木的培育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进行播种后的苗床进行除草等方面的管理。

基质作为枳壳种子萌发和生长的“温床”,对提高种子的萌发率降低育苗成本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生产上常用的基质均依靠沙、本土、有机质等按一定的配方比例混成,但由于这种传统的育苗方法导致了枳壳幼苗发芽率低、且苗床杂草较多难去除等问题,显著降低了枳壳砧木的出苗率且提高了生产成本,严重影响了优质枳壳砧木产业化生产,且加剧了企业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枳壳出苗率的育苗方法,可以解决枳壳砧木生产中存在的发芽率低、成本较高的问题,提高优质枳壳砧木的生产以及优良柠檬种苗的生产效率,还能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枳壳出苗率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育苗圃内整理墒面,依次在墒面上铺细沙、椰糠-草炭混合物、枳壳种子和河沙;所述细沙的厚度为3~6cm;所述椰糠-草炭混合物的厚度为8~15cm,所述河沙的厚度为2~5cm。

优选的,所述墒面的宽度为1.0~1.5m,相邻两个所述墒面的间距为0.3~0.8m。

优选的,所述椰糠-草炭混合物中,椰糠为吸水饱和后的椰糠,所述吸水饱和后的椰糠和草炭的重量比为(5~9):3。

优选的,所述枳壳种子经过催芽处理和消毒处理。

优选的,所述催芽处理包括第一催芽和第二催芽,所述第一催芽为将所述枳壳种子浸泡在50℃的水中,浸泡8~12min;所述第二催芽为将经第一催芽的种子浸泡在55℃的水中,浸泡25~40min。

优选的,所述消毒为将经催芽处理的枳壳种子浸泡在消毒液中;所述消毒液为甲霜噁霉灵和多菌灵的混合水溶液;所述浸泡的时间为10~15h。

优选的,所述枳壳种子的播种量为12000~13000粒/m2

优选的,所述枳壳种子在播种后,每隔5~7天浇水一次。

优选的,所述枳壳种子发芽后,每10天淋甲霜噁霉灵600倍或百菌清600倍液一次。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枳壳出苗率的育苗方法,在育苗圃内整理墒面,依次在墒面上铺细沙、椰糠-草炭混合物、枳壳种子和河沙;所述细沙的厚度为3~6cm;所述椰糠-草炭混合物的厚度为8~15cm,所述河沙的厚度为2~5cm。本发明所述育苗方法中,利用较高厚度的干净河沙、椰糠和草炭、河沙的“三明治”组合,有效抑制了苗床杂草的生长,降低了除草成本;同时有利于枳壳种子的萌发,从而显著提高了枳壳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生长势。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播种后40d,平均出苗7992株/m2,株高1.6~4.3cm,无杂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枳壳出苗状;

图2为本发明对比例中枳壳出苗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枳壳出苗率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育苗圃内整理墒面,依次在墒面上铺细沙、椰糠-草炭混合物、枳壳种子和河沙;所述细沙的厚度为3~6cm;所述椰糠-草炭混合物的厚度为8~15cm,所述河沙的厚度为2~5cm。

在本发明所述育苗方法中,在育苗圃内整理墒面,所述育苗圃表层为土壤。本发明所述墒面的宽度优选为1.0~1.5m,更优选为1.1~1.3m,最优选为1.2m。本发明相邻两个所述墒面的间距优选为0.3~0.8m,更优选为0.4~0.6m,最优选为0.5m。

本发明首先在所述墒面上铺细沙,所述细沙的厚度优选为4~5cm。本发明对所述细沙的来源并没有特殊限定,优选来源于细河沙或洗江沙。本发明所述细沙可保湿、透气和减少杂草。

本发明在所述细沙上铺椰糠-草炭混合物,所述椰糠-草炭混合物的厚度优选为9~13cm,更优选为10~11cm。本发明所述椰糠-草炭混合物中,椰糠优选为吸水饱和后的椰糠。本发明对所述椰糠吸水饱和的方法并没有特殊限定,优选用干净的水以质量比6:1的比例对压缩椰糠进行喷洒,使其充分吸水。本发明所述吸水饱和后的椰糠和草炭的重量比优选为(5~9):3,更优选为(6~8):3,最优选为7:3。本发明将所述吸水饱和后的椰糠和草炭混合均匀后即可铺于细沙上。本发明对所述混合方法并没有特殊限定。本发明对所述椰糠和草炭的来源并没有特殊限定,利用本领域的常规材料即可。本发明所述椰糠-草炭混合物可增加土壤孔隙度。本发明在铺完所述椰糠-草炭混合物后,优选的浇水一次。

本发明在所述椰糠-草炭混合物撒播枳壳种子,所述枳壳种子的播种量优选为12000~13000粒/m2。本发明所述枳壳种子在播种前,优选经过催芽处理和消毒处理,所述催芽处理优选包括第一催芽和第二催芽,所述第一催芽优选为将所述枳壳种子浸泡在50℃的水中,浸泡8~12min,更优选为浸泡9~11min,最优选为10min。本发明所述第二催芽优选为将经所述第一催芽的种子浸泡在55℃的水中,浸泡25~40min,更优选浸泡28~35min,最优选为30min。本发明优选将催芽后的枳壳种子沥干水分后进行消毒,所述消毒优选为将经催芽处理的枳壳种子浸泡在消毒液中。本发明所述消毒液优选为包含甲霜噁霉灵和多菌灵的混合水溶液,在所述消毒液中,所述甲霜噁霉灵的浓度优选为600倍液;所述多菌灵的浓度优选为600倍液。本发明所述消毒时的浸泡时间优选为10~15h,更优选为11~13h,最优选为12h。

本发明在所述枳壳种子上铺河沙,所述河沙的厚度优选为3~4cm。本发明对所述河沙的来源并没有特殊限定。本发明在所述河沙铺完后,优选的还包括在河沙上铺平膜和拱膜。

本发明在所述枳壳种子播种后,优选的每隔5~7天浇水一次,保持墒面湿度为87%左右。本发明在播种一个月后,枳壳种子开始发芽,优选的每10天淋甲霜噁霉灵600倍或百菌清600倍液一次,所述甲霜噁霉灵或百菌清的淋施量为8.1ml/m2或8.2g/m2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提高枳壳出苗率的育苗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椰糠草炭处理及混匀:先用干净的水以质量比按6:1的比例对压缩椰糠进行喷洒,使其充分吸水;待其充分吸水完成后,按质量比7:3的比例加入草炭,并搅拌均匀,存起备用;

枳壳种子处理催芽及消毒处理:1)催芽,先将水温调整到50℃,倒入枳壳种子,浸泡10min后调整水温至55℃再浸泡30min,然后捞出种子沥干水分;2)消毒,用稀释600倍甲霜噁霉灵和多菌灵水溶液浸泡催芽处理的种子12h,后捞出沥干水分,以备播种用;

墒面整理:墒面宽1.2m,墒面间距离0.5m;

播种台制备:首先在墒面上铺细沙5cm,然后在沙面上铺处理好的椰糠草炭基质10cm,铺好后对台面进行浇水处理;

播种:播种密度约为12000~13000粒/m2,播种结束后再铺细沙5cm,并覆盖平膜和拱膜。

在播种后定期检查墒面湿度,约每隔5~7d补水一次;播种后一月,枳壳种子开始发芽,每10天淋甲霜噁霉灵600倍或百菌清600倍液一次;同时定期统计单位面积内的枳壳砧木幼苗数量和总体株高长势,结果如图1和表1所示,无杂草。

对比例1

试验以大田播撒的枳壳种子为材料,进行传统基质播撒和新基质播撒,2018年11月,在播种后40天随机完成15cm×15cm内发芽数的统计及随机20株幼苗株高的测定,结果如表1和图2所示,杂草量大。

表1不同育苗方式对枳壳种子发芽数、幼苗株高及杂草数的影响

由上述可知,播种后40d,利用本发明所述方法的平均出苗7999株/m2,较对比例1提高了1.43倍,株高1.6~4.3cm,平均提高了1.6~7.0倍,且出苗过程中无杂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枳壳出苗率的育苗方法,严重抑制了苗床杂草的生长,降低了除草成本;同时有利于枳壳种子的萌发,从而显著提高了枳壳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生长势。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