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胡杨组培苗瓶外生根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48915发布日期:2019-03-19 23:14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胡杨组培苗瓶外生根的方法。



背景技术:

胡杨(populuseuphraticoliver)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杨柳目、杨柳科、杨属的一种落叶乔木。胡杨和一般的杨树不同,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荒漠地区,它生命力顽强,能忍受荒漠中干旱气候,能扎根到20米以上的地下吸去水分,对盐碱也有极强的忍耐力,并且耐极端温度、耐风袭沙埋,可以长期适应极端干旱、多变恶劣的大陆性气候,是干旱荒漠风沙前沿唯一天然分布的高大乔木树种。胡杨林在防风固沙、荒漠造林、保护农田和自然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胡杨还可以作为行道树、庭园树,是一种优良的园艺观赏树种。胡杨木材耐水耐腐,可用于造纸、家具、建筑、桥梁等。

然而,在自然条件下,胡杨插条生根困难,难于成活。靠种子萌发繁殖也存在种子萌发有效期短、易失水而丧失萌发能力、萌发实生苗性状分离严重、成材困难等障碍,限制了胡杨的种植与推广。因此,发展胡杨组培快繁技术是开发利用胡杨优良种质资源的有效途径。虽然山杨、欧美黑杨、毛白杨、青杨等杨树品种的组织培养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由于胡杨的生理学特性与其它杨树差异较大,完全不能套用其它杨树的组培体系。目前,胡杨的组织培养技术尚不健全,在胡杨组织培养的过程中仍存在培养过程复杂、培养周期长、多次继代后组培苗黄化、组培苗生根困难、移栽成活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胡杨组织培养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胡杨组培苗瓶外生根的方法。该方法不经培养瓶内生根培养基的诱导生根的步骤,直接移栽到瓶外生根,简化了培养过程,节约的培养成本,缩短了培养时间,使胡杨组培苗能及早移出培养瓶并适应外界环境,从而达到防止黄化、提高移栽成活率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胡杨组培苗瓶外生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闭瓶练苗:将苗高生长至6~8cm的胡杨树组培苗的培养瓶移出培养室,在室内进行闭瓶练苗7~10天,遮阴度为50%~70%;

(2)开瓶练苗:逐步将培养瓶的盖子打开,在自然光下进行开瓶练苗5~7天,遮阴度为50%~70%;

(3)诱导生根前处理:将胡杨树组培苗从琼脂培养基中移出,将胡杨树组培苗的基部浸泡在装有诱导生根处理液的三角瓶中处理过夜,三角瓶用封口膜封口;培养温度25±2℃,光照条件为暗培养;

(4)诱导生根:将经步骤(3)处理的胡杨树组培苗移栽到盛有生根基质的育苗穴盘中,具体为:

先用竹签在生根基质上打孔,然后将胡杨树组培苗栽入育苗穴盘中,每穴1株,插入深度为3~4cm,轻轻覆盖、压实生根基质;

栽后浇透定根水,育苗穴盘用塑料薄膜或透明容器覆盖保湿;

前期每天用改良的1/2ms液体培养基喷雾2次,保持湿度在80~90%,遮阴达到50%~80%,待有新叶长出后逐渐降低湿度和遮阴;培养温度25~30℃,光照强度2000~2500lux,室内培养20~30天后,胡杨树组培苗生根长达5~7cm;

(5)大田移栽:将育苗穴盘上的密封材料移去,炼苗3~7天后将生根苗从育苗穴盘中取出,取出时苗根部带部分基质直接移栽到温室大棚的土地上,在畦床上用河沙和土的混合物,,温度调控在25~35℃之间,相对湿度调控在50%~80%之间,遮阴透光率为40%~60%;

所述河沙和土按照1:1的重量比例混合。

优选的,步骤(2)开瓶练苗中逐步将培养瓶的盖子打开具体采取如下步骤:首先第1~2天旋松盖子,然后第2~4天部分开盖,最后第4~7天完全揭掉盖子。

优选的,步骤(3)诱导生根处理液配方为改良的1/2ms液体培养基中加入0.1~1g/l的吲哚丁酸和0.1~1g/l的灵发素,ph=7.0~8.0;更优选的,加入0.5g/l的吲哚丁酸和0.3g/l的灵发素;

改良的1/2ms培养基包括以下成分:nh4no3200mg/l、ca(no3)2·4h2o200mg/l、kno3950mg/l、k2so4495mg/l、mgso4·7h2o185mg/l、kh2po485mg/l、cacl236mg/l、mnso4·h2o22.3mg/l、h3bo36.2mg/l、znso4·7h2o8.6mg/l、na2moo4·2h2o0.25mg/l、cuso4·5h2o0.25mg/l、cocl2·6h2o0.025mg/l、feso4·7h2o27.8mg/l、na2-edta37.3mg/l、肌醇100mg/l、vitaminb10.1mg/l、烟酸0.5mg/l、vitaminb60.5mg/l、甘氨酸2.0mg/l。

优选的,所述育苗穴盘采用黑色pvc高强度薄板制成,紧密排列空穴用于填装基质;育苗穴盘内的生根基质为:砂子、草炭土和苔藓的混合物,所述砂子、草炭土和苔藓重量比例为0.1~1:0.1~1:0.1~1。更优选的,所述砂子、草炭土和苔藓重量比例为1:1:0.5。

优选的,步骤(4)所述定根水为含0.1~5的吲哚丁酸和0.5g/l0.1~5的甘氨酸甜菜碱的水溶液。更优选的,步骤(4)所述定根水为含1.2g/l的吲哚丁酸和0.5g/l的甘氨酸甜菜碱的水溶液。

与常规瓶内生根育苗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1)组培苗瓶外生根技术减少了生根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接种等环节,简化了生产程序,缩短了育苗时间,可使总体育苗时间缩短20天以上;

(2)本申请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胡杨组培苗培育的经济效益,使大规模生产胡杨成为可能;

(3)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能够大幅提高胡杨组培苗移栽成活率,最终生根率为99.3%,成活率为9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胡杨组培苗瓶外生根的方法,步骤如下:

(1)闭瓶练苗

将苗高生长至6~8cm的胡杨组培苗的培养瓶移出培养室,在室内进行闭瓶练苗7~10天左右,注意防止正午强光直射,遮阴度宜为50%~70%;

(2)开瓶练苗

逐步将培养容器的盖子打开,在自然光下进行开瓶练苗5~7天;开瓶练苗采取如下步骤:首先旋松盖子一两天,然后部分开盖一两天,最后完全揭掉盖子,注意防止正午强光直射,遮阴度宜为50%~70%;

(3)诱导生根前处理

将试管苗从琼脂培养基中移出,彻底清洗干净苗基部的残留的琼脂,将胡杨树组培苗的基部浸泡在装有诱导生根处理液的三角瓶中处理过夜,三角瓶用封口膜封口;

诱导生根处理液配方为本实验室改良的1/2ms液体培养基中加入0.5g/l的吲哚丁酸(iba)和0.3g/l的灵发素(lfs),ph=7.0~8.0;

改良的1/2ms培养基包括以下成分:nh4no3200mg/l、ca(no3)2·4h2o200mg/l、kno3950mg/l、k2so4495mg/l、mgso4·7h2o185mg/l、kh2po485mg/l、cacl236mg/l、mnso4·h2o22.3mg/l、h3bo36.2mg/l、znso4·7h2o8.6mg/l、na2moo4·2h2o0.25mg/l、cuso4·5h2o0.25mg/l、cocl2·6h2o0.025mg/l、feso4·7h2o27.8mg/l、na2-edta37.3mg/l、inositol(肌醇)100mg/l、vitaminb10.1mg/l、nicotinicacid(烟酸)0.5mg/l、vitaminb60.5mg/l、glycine(甘氨酸)2.0mg/l;

培养温度25±2℃,光照条件为暗培养;

(4)诱导生根

将组培苗移栽到盛有生根基质的育苗穴盘中:先用竹签在基质上打孔,然后将小苗栽入穴盘中,每穴1株,插入深度为3~4cm,轻轻覆盖、压实基质。栽后浇透含1.2g/l的吲哚丁酸和0.5g/l的甘氨酸甜菜碱的定根水(ph=7.0~8.0),穴盘用塑料薄膜或透明容器覆盖保湿,前期每天用改良的1/2ms液体培养基喷雾2次,保持湿度在80~90%,遮阴要达到50%~80%,待有新叶长出后逐渐降低湿度和遮阴。培养室温度25~30℃,光照强度2000~2500lux,室内培养20~30天后,组培苗可生根长达5~7cm;

生根穴盘采用黑色pvc高强度薄板制成,紧密排列空穴用于填装基质。穴盘内的生根基质配方为:砂子、草炭土、苔藓混合比例为1:1:0.5,该基质经高压灭菌;

(5)大田移栽

将培养穴盘上的密封材料移去,炼苗3~7天后将生根苗从穴盘中取出,苗根部带部分基质直接移栽到温室大棚的土地上,在畦床用土为河沙和土按照1:1的比例混合,温度调控在25~35℃之间,相对湿度调控在50%~80%之间,遮阴透光率为40%~60%。

最终生根率为99.3%,成活率为98%。

对比例1

一种胡杨组培苗瓶外生根的方法,步骤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步骤(3)中诱导生根处理液配方不同。对比例1中诱导生根处理液配方为改良1/2ms液体培养基中加入0.5g/l的吲哚丁酸(iba),ph=7.0~8.0。

最终的生根率为72.0%,成活率为70.7%。

对比例2

一种胡杨组培苗瓶外生根的方法,步骤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步骤(3)中诱导生根处理液配方不同。对比例2中诱导生根处理液配方为改良1/2ms液体培养基中加入0.5g/l的萘乙酸(naa),ph=7.0~8.0。

最终的生根率为46.0%,成活率为44.7%。

对比例3

一种胡杨组培苗瓶外生根的方法,步骤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步骤(3)中诱导生根处理液配方不同。对比例1中诱导生根处理液配方为现有技术中普通1/2ms液体培养基中加入0.5g/l的吲哚丁酸(iba),ph=7.0~8.0。

最终的生根率为12%,成活率为10.3%。

对比例4

一种胡杨组培苗瓶外生根的方法,步骤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步骤(3)中诱导生根处理液配方不同。对比例1中诱导生根处理液配方为改良1/2ms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g/l的吲哚丁酸(iba),ph=7.0~8.0。

最终的生根率为36.7%,成活率为34.0%。

对比例5

一种胡杨组培苗瓶外生根的方法,步骤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步骤(4)中栽后定根水中所含激素不同,改为栽后浇透含1.0g/l的吲哚丁酸(iba)的定根水(ph=7.0~8.0)。

最终的生根率为78.7%,成活率为75.7%。

对比例6

一种胡杨组培苗瓶外生根的方法,步骤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步骤(4)中栽后定根水中所含激素不同,改为栽后浇透含1.2g/l的吲哚丁酸(iba)的定根水(ph=7.0~8.0)。

最终的生根率为82.0%,成活率为88.7%。

对比例7

一种胡杨组培苗瓶外生根的方法,步骤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步骤(4)中栽后定根水中所含激素不同,改为栽后浇透含0.5g/l的甘氨酸甜菜碱的定根水(ph=7.0~8.0)。

最终的生根率为77.3%,成活率为76.0%。

对比例8

一种胡杨组培苗瓶外生根的方法,步骤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步骤(4)中栽后定根水中所含激素不同,改为栽后浇透含0.1%多菌灵的定根水(ph=7.0~8.0)。

最终的生根率为69.7%,成活率为69.3%。

对比例9

一种胡杨组培苗瓶外生根的方法,步骤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步骤(5)中育苗穴盘内所用生根基质不同。对比例5中育苗穴盘内所用生根基质为草炭土与苔藓的混合物,重量比例为1:1。

最终的生根率为72.6%,成活率为70.0%。

对比例10

一种胡杨组培苗瓶外生根的方法,步骤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步骤(5)中育苗穴盘内所用生根基质不同。对比例6中育苗穴盘内所用生根基质为草炭土与砂子的混合物,重量比例为1:1。

最终的生根率为76.7%,成活率为71.3%。

对比例11

一种胡杨组培苗瓶外生根的方法,步骤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步骤(5)中育苗穴盘内所用生根基质不同。对比例7中育苗穴盘内所用生根基质为砂子、草炭土和蛭石的混合物,所述砂子、草炭土和蛭石重量比例为1:1:1。

最终的生根率为76.9%,成活率为75.4%。

对比例12

一种胡杨组培苗瓶外生根的方法,步骤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步骤(5)中育苗穴盘内所用生根基质不同。对比例7中育苗穴盘内所用生根基质为砂子、蛭石和苔藓的混合物,所述砂子、草炭土和苔藓重量比例为1:1:0.5。

最终的生根率为81.3%,成活率为80.8%。

本发明可用其他的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或主要特征的具体形式来概述。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案都只能认为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能限制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指出了本发明的范围,而上述的说明并未指出本发明的范围,因此,在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认为是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