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生植物室外生态幕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87838发布日期:2019-04-23 20:07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生植物室外生态幕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生植物室外生态幕墙。



背景技术:

生态幕墙,它是随着建筑生态化的发展而发展的,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或使用要求,能够改变建筑生态和建筑色彩的建筑称之为生态建筑。根据使用功能或使用要求,能够改变生态和色彩的建筑幕墙称之为生态幕墙,生态幕墙是生态建筑的一种,是生态外围护结构的建筑。它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战略城市绿化可以改善城市环境。

而目前的城市,其绿化带与建筑物泾渭分明,很难让人融入到一种自然的环境中;随着幕墙结构的兴起,大多只具有简单的装饰效果,其环境净化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对室外水池的水体进行有效的吸附和降解,提高水质的水生植物室外生态幕墙,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生植物室外生态幕墙,包括墙体、设置在墙体上的植物种植坛、输水装置,所述植物种植坛固定安装在墙体的前表面上,所述植物种植坛为三级阶梯式结构,所述植物种植坛包括底层种植坛、设置在底层种植坛上的中间种植坛和设置在中间种植坛上的顶层种植坛,所述底层种植坛、中间种植坛和顶层种植坛内均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输水装置包括固定在墙体上的水泵、与水泵进水端连通的进水管、与水泵出水端连通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固定在墙体上并且其末端位于顶层种植坛的上方。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墙体前表面上涂覆有防水涂料层。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底层种植坛、中间种植坛和顶层种植坛均采用透明玻璃材料制成。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顶层种植坛的外壁两侧上均设置有导水板,所述导水板从顶层种植坛外壁中部延伸至顶层种植坛外壁后侧,所述导水板倾斜设置,其位于顶层种植坛外壁中部一端高于位于顶层种植坛外壁后侧一端,使顶层种植坛流出的水体沿导水板从中间种植坛的两侧流入,所述中间种植坛边缘的中部设置有出水凹槽。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出水凹槽的形状为圆环状或三角状或矩形状。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底层种植坛的外壁上环设有浮渣滤网,所述浮渣滤网从底层种植坛外壁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浮渣滤网包括固定在底层种植坛外壁上的环形网架和安装在环形网架上的网体。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墙体和植物种植坛坐北朝南或坐南朝北设置。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植物种植坛设置为三级的阶梯式结构,经过顶层种植坛净化处理的水体流入中间种植坛,再经过中间种植坛净化处理流入底层种植坛,最后经底层种植坛净化处理流至水池,从而形成多级的吸附降解系统,提高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该生态幕墙不仅能对室外水池的水体进行有效的吸附和降解,提高水质;另外,该生态幕墙构造美观,并种植有水生植物,能作为观赏幕墙供人们观赏;一举两得,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水生植物室外生态幕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水生植物室外生态幕墙种植水生植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水生植物室外生态幕墙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墙体;11、防水涂料层;21、底层种植坛;211、环形网架;212、网体;22、中间种植坛;221、出水凹槽;23、顶层种植坛;231、导水板;3、输水装置;31、水泵;32、进水管;33、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本具体实施的方向以图1方向为标准。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水生植物室外生态幕墙包括墙体1、设置在墙体1上的植物种植坛、输水装置3,其中:

墙体1前表面上涂覆有防水涂料层11。

植物种植坛固定安装在墙体1的前表面上,植物种植坛为三级阶梯式结构,植物种植坛包括底层种植坛21、设置在底层种植坛21上的中间种植坛22和设置在中间种植坛22上的顶层种植坛23,底层种植坛21、中间种植坛22和顶层种植坛23内均种植有水生植物,底层种植坛21、中间种植坛22和顶层种植坛23通过胶水进行固定密封;通过植物种植坛设置为三级的阶梯式结构,经过顶层种植坛23净化处理的水体流入中间种植坛22,再经过中间种植坛22净化处理流入底层种植坛21,最后经底层种植坛21净化处理流至水池,从而形成多级的吸附降解系统,提高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

底层种植坛21、中间种植坛22和顶层种植坛23均采用透明玻璃材料制成,由于植物种植坛采用透明玻璃材料制成,阳光可穿透透明玻璃照射在水生植物上,促进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提升水体净化效果。

墙体1和植物种植坛坐北朝南或坐南朝北设置,使墙体1不会挡住太阳光,产生背光效果,水生植物始终能接收太阳光的光照。

输水装置3包括固定在墙体1上的水泵31、与水泵31进水端连通的进水管32、与水泵31出水端连通的出水管33,进水管32的末端伸入水池内,出水管33固定在墙体1上并且其末端位于顶层种植坛23的上方;水泵31通过进水管32从水池内抽取水体,水体经过出水管33注入至顶层种植坛23。

本发明能对室外水池的水体进行有效的吸附和降解,提高水质;另外,该生态幕墙构造美观,并种植有水生植物,能作为观赏幕墙供人们观赏;一举两得,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实施例二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水生植物室外生态幕墙包括墙体1、设置在墙体1上的植物种植坛、输水装置3,其中:

墙体1前表面上涂覆有防水涂料层11。

植物种植坛固定安装在墙体1的前表面上,植物种植坛为三级阶梯式结构,植物种植坛包括底层种植坛21、设置在底层种植坛21上的中间种植坛22和设置在中间种植坛22上的顶层种植坛23,底层种植坛21、中间种植坛22和顶层种植坛23内均种植有水生植物,底层种植坛21、中间种植坛22和顶层种植坛23通过胶水进行固定密封;通过植物种植坛设置为三级的阶梯式结构,经过顶层种植坛23净化处理的水体流入中间种植坛22,再经过中间种植坛22净化处理流入底层种植坛21,最后经底层种植坛21净化处理流至水池,从而形成多级的吸附降解系统,提高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

底层种植坛21、中间种植坛22和顶层种植坛23均采用透明玻璃材料制成,由于植物种植坛采用透明玻璃材料制成,阳光可穿透透明玻璃照射在水生植物上,促进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提升水体净化效果。

参照图3,顶层种植坛23的外壁两侧上均设置有导水板231,导水板231从顶层种植坛23外壁中部延伸至顶层种植坛23外壁后侧,导水板231倾斜设置,其位于顶层种植坛23外壁中部一端高于位于顶层种植坛23外壁后侧一端,使顶层种植坛23流出的水体沿导水板231从中间种植坛22的两侧流入;中间种植坛22边缘的中部设置有出水凹槽221,该出水凹槽221的形状可为圆环状或三角状或矩形状;通过设置有导水板231和出水凹槽221,顶层种植坛23流出的水体沿导水板231从中间种植坛22的两侧流入,在从位于中间种植坛22中部的出水凹槽221流出,增加了水体的流动路经,提高水体循环,提升净化效果。

底层种植坛21的外壁上环设有浮渣滤网,浮渣滤网从底层种植坛21外壁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浮渣滤网包括固定在底层种植坛21外壁上的环形网架211和安装在环形网架211上的网体212;通过设置有浮渣滤网,对从底层种植坛21上流出的浮渣进行过滤,浮渣停留在浮渣滤网上,后续进行人工清理即可,从而提高水体水质。

墙体1和植物种植坛坐北朝南或坐南朝北设置,使墙体1不会挡住太阳光,产生背光效果,水生植物始终能接收太阳光的光照。

输水装置3包括固定在墙体1上的水泵31、与水泵31进水端连通的进水管32、与水泵31出水端连通的出水管33,进水管32的末端伸入水池内,出水管33固定在墙体1上并且其末端位于顶层种植坛23的上方;水泵31通过进水管32从水池内抽取水体,水体经过出水管33注入至顶层种植坛2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结构改动,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