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桂花耐寒品种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843015发布日期:2019-06-11 21:25阅读:17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观赏植物培育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桂花耐寒品种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桂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贵树种和芳香树种,自古就具有盛名,其香气浓郁、花朵精致小巧、树姿优雅端庄,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桂花用途广泛,人们用桂花的花瓣泡茶、酿酒、制成香料或食品等;桂花花瓣内含有紫罗兰酮、橙花醇等多种芳香物质,可用于制作桂花晶、桂花浸膏、精油;桂花的花、果、根还可入药,对痢疾有良好的疗效。

桂花属于亚热带植物,过去在北方大部分地区特别是秦岭以北比较少见,因桂花产业化发展所需,现在北方也逐渐大面积引进和种植桂花。由于北方冬季气温寒冷,气候干燥,且桂花作为常绿树种,很难顺利度过冬季寒冷和倒春寒的双重伤害,如果采用常规的越冬措施,常常导致养护管理成本的增加以及较低的成活率,因此,北方地区桂花的引进和种植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范嘉林等对桂花露地越冬栽培进行了研究(范嘉林,王芳.桂花露地越冬栽培抗寒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7(6):74-77.),对不同品种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处理,同时分析其成活率,结果表明,用不同的措施对桂花进行防寒处理,实践结果较好的方法是采用封土+地膜+草绳薄膜缠枝干,其成活率为70~80%。

公开日为2015年6月24日的中国专利201310732652.x公开了一种桂花树的新型嫁接方法,选择小叶女贞作为砧木,经过接穗选择、采集和处理,嫁接及嫁接后管理,培育出耐寒的桂花品种。公开日为2015年10月28日的中国专利201510489797.0公开了一种大叶女贞树高效嫁接桂花树的方法,:包括以下方面:(1)接穗的处理;(2)砧木的选择;(3)嫁接前砧木的处理;(4)嫁接的时间:选择嫁接可在第二年3月中旬;(5)嫁接方选择。从而培育出适合在北方生长的桂花树。但是以上两种嫁接方式存在的问题是:1、技术门槛高;2、影响观赏效果;3、可能存在嫁接苗寿命短的问题;4、接穗的运输储藏存在季节、环境或时间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安全越冬、抗寒遗传性稳定的桂花品种的培育方法。

技术方案:目前北方地区栽培桂花以盆栽为主,露地栽培较少,特别是北京地区,由于冬季气温较低,天气异常干燥,桂花栽培更是少见。为培育出适应北方寒冷天气的、具有遗传稳定性的桂花耐寒品种,以便在北方更好的推广桂花,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桂花耐寒品种的培育方法,在北方地区直接进行桂花苗木培育,先利用大棚进行培育以恢复树势,后撤去大棚,配合修剪、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和灌溉的方式在自然条件下对桂花苗木进行越冬锻炼,最终筛选出耐寒桂花品种。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春季,选择桂花实生苗从南方引种至北方小环境良好的种植区域,种植时进行疏剪以减少水分蒸腾;

(2)第一年,设置大棚,平时正常管理养护以恢复树势,越冬前,施用有机肥;

(3)第二年,越冬后,撤去大棚,对冬季冻害和春季梢条的枯枝死杈进行修剪;

(4)7、8月份,连续在桂花叶面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2~3次,每次间隔14~16d,喷施期间如遭遇雨水,酌情补施;

(5)越冬前,增施有机肥,灌封冻水并及时在树干基部培土,冬季树干捆扎草绳或无纺布;

(6)第三年,重复步骤3~5;

(7)越冬后,根据植物形态判断冻害状况,选出较抗寒的桂花品种。

所述步骤1中,选择3~5年生的桂花实生苗进行引种。

所述步骤1中,小环境良好的郊区是指:排水良好,背风向阳,光照条件充足,土层深厚,排水性好,透气性好,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土壤。

所述步骤1中,疏剪树冠比例控制在1/3~2/3。

所述步骤3中,最大修剪量为10~20%。

所述植物生长抑制剂为矮壮素。

所述植物生长抑制剂的浓度为600mg/ml。

所述步骤5中,干基培土距离地面25~35cm。

所述有机肥为猪粪、牛粪或豆饼。

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桂花耐寒品种的培育方法中,外施植物生长延缓剂既可以抑制秋梢徒长,促进枝条木质化,增强树干的韧性,还可以起到化学修剪的作用,使树型更美观。本发明的培育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桂花抗寒能力,桂花耐寒品种选育成功率可达75%,所获得耐寒桂花品种,抗寒性状具有遗传稳定性、长期性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描述。

实施例

一种桂花耐寒品种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春季,选择桂花实生苗品种从南方引种至北方小环境良好的郊区,种植时应加强修整,把长势特别高的枝条剪短,以减少水分蒸腾,疏剪树冠比例控制在1/3~2/3。所选择的桂花实生苗品种为3~5年生,太大或者太小均不利于桂花在北方的适应与成活;引种的北方郊区具有以下优点:排水良好、背风向阳、光照条件充足、土层深厚、排水性好、透气性好、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土壤(ph=5.0~6.5);

(2)第一年,设置简易大棚,夏季覆遮阳网,以利于成活和恢复树势;冬季覆膜越冬和避免倒春寒对新梢嫩枝带来伤害,平时正常管理养护以恢复树势,越冬前施用有机肥,肥料以猪、牛粪、豆饼为主;

(3)第二年,越冬后,撤去简易大棚,对冬季冻害和春季梢条的枯枝死杈进行修剪,修剪量根据枝条冻害情况决定,最大修剪量控制在10~20%左右;

(4)7、8月份连续在桂花叶面喷施矮壮素(ccc)2至3次,ccc的浓度为600mg/ml,每次间隔14~16d左右,喷施时应充分喷施桂花树的茎干和叶片,如期间遭遇雨水,酌情补施;

(5)越冬前,增施有机肥,灌封冻水,浇足并且浇透,并及时在树干基部培土,干基培土距离地面在25~35cm左右,冬季树干捆扎草绳或者无纺布;

(6)第三年,无需设置大棚,重复步骤3~5;

(7)越冬后,根据植物形态判断冻害状况,选出较抗寒的桂花品种。

将选出的桂花品种进行越冬耐寒试验,露地自然越冬,越冬后,统计存活率为83%。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桂花耐寒品种的培育方法,属于观赏植物培育领域。该方法在北方地区直接进行桂花苗木培育,先利用大棚进行培育,后撤去大棚,配合修剪、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和灌溉的方式在自然条件下对桂花苗木进行越冬锻炼,最终筛选出耐寒桂花品种。本发明的桂花耐寒品种培育措施,通过抗寒锻炼的方法,培育出适应北方寒冷天气的桂花耐寒品种,所获得耐寒桂花品种,其抗寒性状具有遗传稳定性、长期性的优点,具有很好的可推广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立;王良桂;杨秀莲;陈贡伟;岳远征;施婷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林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1.23
技术公布日:2019.06.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