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优良无性系的选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843002发布日期:2019-06-11 21:25阅读:6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泡桐育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泡桐优良无性系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泡桐为我国特有的速生优质用材和生态防护树种之一,在我国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泡桐作为长期无性繁殖为主的树种,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展泡桐良种选育工作以来,基本上都是通过个体改良的方式。

泡桐无性系良种在生产过程中会逐步退化,且生产上不断需要更多更优的良种,所以不断需要新的泡桐优良无性系进行更替。也就是说,需要不断地选育(选种和育种的统称)泡桐优良无性系。

现有技术中,目前泡桐选育方法有两种方式:(一)通过杂交育种从f1杂交种中选出优良杂交单株,通过无性系试验进行优良无性系选择,但育种过程复杂,成本高,周期长;(二)在优树上采集天然授粉种子,进行优良单株选择,再通过无性系试验选出优良无性系,但育种成本高,周期长。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泡桐优良无性系的选育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泡桐选育成本高,周期长的技术问题。

一种泡桐优良无性系的选育方法,包括:

1)优良单株选择

从泡桐林中选择生长量大、干型通直、无病虫害且已到开花结果年龄的优良泡桐树作为优良单株;

2)播种育苗

在种子成熟季节,从优良单株上采集种子并保存,且待次年春季,分半同胞家系进行播种;

3)超级苗选择

在播种移栽后,待泡桐苗当年停止生长后,测定苗木的生长量、分枝特性以及病虫害抗性,并以测定数据为准,择优选取超级苗;

4)泡桐优良无性系初选

利用入选的超级苗进行根繁育苗,每株超级苗繁育成一个无性系,同时栽植作为对照的当地主栽良种根繁苗,当年停止生长后,测定苗木的生长量、分枝特性以及病虫害抗性,并从所有参试的超级苗的无性系中初选泡桐优良无性系;

5)泡桐优良无性系复选

以当地主栽良种作对照,利用初选的泡桐优良无性系建设对比试验林,当年停止生长后,测定生长量、分枝特性以及病虫害抗性,从初选的泡桐优良无性系中择优复选泡桐优良无性系;

6)泡桐优良无性系决选

以当地主栽良种作对照,将复选的泡桐优良无性系分别在多个试验地点营造区域试验林,且每年停止生长后,测定泡桐的生长量、分枝特性以及病虫害抗性,并从复选的泡桐优良无性系中再次择优选取泡桐优良无性系,并结合初选泡桐优良无性系的试验林,最终选择泡桐优良无性系。

进一步地,所述超级苗的入选率位于3‰-6‰之间。

进一步地,利用入选的超级苗进行根繁育苗的步骤包括:

利用入选的超级苗的根进行育苗,每株繁育25-35株,并按株行距1m×1.5m栽植。

进一步地,所述主栽良种的数量为25-35株。

进一步地,初选泡桐优良无性系的入选率位于40%-50%之间。

进一步地,利用初选的泡桐优良无性系建设对比试验林的步骤包括:

从初选的泡桐优良无性系中各挑选出10株泡桐苗,建设无性系对比试验林,试验设计方案为单株小区,10个重复,以使每个重复中包含每个初选的泡桐优良无性系中的一株泡桐苗,且试验林中的所有泡桐苗按2m×2m进行定植。

进一步地,复选泡桐优良无性系的入选率位于55%-65%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泡桐优良无性系决选的步骤还包括:

在营造区域试验林之后的第二年春,人工对泡桐进行辅助接干,并在第三年的年终,结束泡桐优良无性系选择。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试验地点为3-5个。

进一步地,泡桐每年停止生长一次。

上述泡桐优良无性系的选育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育种速度加快:本方法基于优良无性系性状表现,且设定入选率,增加选择强度,提高选择效果,缩短育种周期。

2、育种成本低:本方法在早期选择和建设初选优良无性系试验林的基础上,大大节省成本投入。

3、节省试验林地建设面积:本方法在建设初选优良无性系试验林的基础上,建设区域试验林,将节省试验林建设面积及相应人力和物力的投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的泡桐优良无性系的选育方法包括步骤1)至步骤6)。

1)优良单株选择

从天然或人工泡桐林中选择生长量大、干型通直、无病虫害且已到开花结果年龄的37株优良泡桐树作为优良单株。

2)播种育苗

秋季当蒴果由绿变黄,个别尖端稍有开裂时进行采种。用顶端扎有铁丝勾的长杆把种子勾下来,每株采5-10个蒴果,分单株装采种袋中,摊开晾晒7-10天,待果壳裂开,轻轻敲打使种子脱出,除去杂质后,再晾3-5天,装入布袋。置于干燥、通风、阴凉处贮藏。待次年春季,分半同胞家系进行播种。

其中,播种的选择方式可以为,黄河流域以3月中旬前后播种为宜,南方各省2月中下旬即可播种。此外,所述的分半同胞家系播种是指,将同一单株上采的种子进行混合播种,而不同单株上采的种子分开播种。

3)超级苗选择

在播种移栽后,待泡桐苗当年停止生长后,测定苗木的生长量、分枝特性以及病虫害抗性,并以测定数据为准,按4.3‰的入选率择优选取超级苗。

在本实施例中,播种泡桐苗12000株,按4.3‰的入选率,选择了51株超级苗。

其中,择优选取是指挑选生长量大、无分枝以及病虫害抗性强的泡桐苗。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超级苗的入选率还可以为3‰-6‰之间的任意值,优选为4.3‰。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播种苗间距较小,为了保证泡桐苗的正常生长发育,当幼苗长到6对真叶,苗高10cm左右时,需要对播种苗进行移栽,以扩大株行距,移栽的株行距一般为1m×1.2~1.5m。

一般情况下,泡桐每年停止生长一次,停止生长的季节为秋冬季节。因此本步骤可以在泡桐播种苗当年停止生长后,来测定苗木的生长量、分枝特性以及病虫害抗性等。

4)泡桐优良无性系初选

利用入选的51株超级苗的根进行育苗,每株繁育30株,并按1m×1.5m栽植,以使每株超级苗繁育成一个无性系,共形成51个超级苗无性系,同时栽植用于作对照的中当地主栽良种根繁苗30株,在当年停止生长后,测定苗木的生长量、分枝特性以及病虫害抗性,51个超级苗无性系从中择优初选出43%的泡桐优良无性系。

其中,当地主栽良种,是指当地主要栽植的优良泡桐。

在本实施例中,按43%的入选率,从51个超级苗无性系中选择22个初选优良无性系。

在其它实施例中,在利用入选的超级苗的根进行育苗的过程中,还可以以每株繁育25-35中任意株数的方式进行繁殖,优选为每株繁育30株。同时,栽植用于作对照的主栽良种的数量也可以为25-35株,优选为30株。此外,初选泡桐优良无性系的入选率也还可以为40%-50%之间的任意值,优选为43%。

5)泡桐优良无性系复选

以当地主栽良种作对照,从初选的泡桐优良无性系中各挑选出10株泡桐苗,建设无性系对比试验林,试验设计方案为单株小区,10个重复,即每个重复中包含每个初选的泡桐优良无性系中的一株泡桐苗,且试验林中的所有泡桐苗按2m×2m进行定植,当年泡桐停止生长后,测定生长量、分枝特性以及病虫害抗性,从22个初选的泡桐优良无性系中择优复选出64%的泡桐优良无性系。

在本实施例中,按64%的入选率,从22个初选优良无性系中选择14个优良无性系。在其它实施例中,复选泡桐优良无性系的入选率还可以为55%-65%之间的任意值,优选为64%。

6)泡桐优良无性系决选

以当地主栽良种作对照,将复选的泡桐优良无性系分别在3-5试验地点营造区域试验林,且每年泡桐停止生长后,测定泡桐的生长量、分枝特性以及病虫害抗性,并从复选的14个优良无性系中再次择优选取泡桐优良无性系,并结合初选泡桐优良无性系的试验林,最终选择泡桐良种4个。

可以理解的,将复选的泡桐优良无性系分别在多个试验地点营造区域试验林是指,将复选的优良无性系在多个试验地点进行栽植,各试验地点之间形成对比试验。在泡桐停止生长后,分别测定各个试验地点中的泡桐的生长量、分枝特性以及病虫害抗性,并相互结合,挑选生长量大、分枝特性好以及病虫害抗性强的泡桐优良无性系,然后结合当前挑选的泡桐优良无性系在初选泡桐优良无性系试验林的表现,来最终确定是否将其选择为泡桐良种。

综上,上述实施例中的泡桐优良无性系的选育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育种速度加快:本方法基于优良无性系性状表现,且设定入选率,增加选择强度,提高选择效果,缩短育种周期。

2、育种成本低:本方法在早期选择和建设初选优良无性系试验林的基础上,大大节省成本投入。

3、节省试验林地建设面积:本方法在建设初选优良无性系试验林的基础上,建设区域试验林,将节省试验林建设面积及相应人力和物力的投入。

实施例二

重复实施一,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6)泡桐优良无性系决选中,本实施例还包括:

在营造区域试验林之后的第二年春,人工对泡桐进行辅助接干,并在第三年的年终,结束泡桐优良无性系选择。

可以理解的,人工辅助接干的目的是为了人工促进泡桐的树高和主干高度的连续增长。同时,由于泡桐无性系良种在生产过程中会逐步退化,且生产上不断需要更多更优的良种,因此在结束选择泡桐良种后,可重新执行本方法步骤,以建设新的区域试验林,选择新的良种。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