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蔬菜种植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8624发布日期:2019-04-29 13:20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蔬菜种植大棚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种植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蔬菜种植大棚。



背景技术:

目前高产农业种植大多以田地种植为主,种植地固定并且受到地域和地理条件的限制,种植品种受到气候环境限制,不能满足农业种植的需求,因此,大棚种植成为了现代种植业首选的种植方式。

而现有的大棚种植都是只在大棚所圈定的底面种植,这种种植方式虽然可以大大的增加产量,但还未达到理想的种植模式,因为,大棚种植都是只在大棚圈定的底面进行种植,这使得大棚所能种植的面积过小,特别对一些高投入的大棚技术应用,所产生的效益不高。并且,现在的大棚只是在大棚只是简单的通过外框体进行固定,大棚的内部并未设置有固定的结构,因此,现有的大棚稳定效果差,常常会出现损坏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既能在大棚内部增加固定结构又能增加大棚内种植面积的蔬菜种植大棚。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蔬菜种植大棚,包括:主体架、设置在所述主体架上的弧形盖顶、覆盖所述主体架和所述弧形盖顶的塑料薄膜、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架内的至少两个种植架;

所述弧形盖顶是弧形结构,所述相邻的种植架之间相互平行;

所述种植架包括:与所述主体架底面对称的杆体连接的两根底杆、与所述底杆对称设置在所述主体架顶面的顶杆、垂直设置在所述底杆上的至少两根支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杆之间的种植槽;

所述顶杆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体架顶面对称的杆体,所述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顶杆连接,所述底杆外侧的两根支杆设置在距离所述底杆对应端的端点一预设距离h值的位置,所述种植槽设置在距离所述主体架底面一预设距离m值的位置。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架上的热水装置、与所述热水装置的出水口连接的水管构件;

所述水管构件包括:从所述热水装置的出水口斜向下环绕所述主体架一圈的环绕管、以及连接所述环绕管与所述热水装置的进水口的进水管;所述环绕管上均匀设置有用于散发热气的通气孔。

通过在所述主体架上设置热水装置,并通过水管构件释放热气,从而可以对所述大棚内进行温度调节,使所述大棚内的温度适合植物生长,进而提高产量。所述水管构件包括环绕所述主体架一圈的环绕管,所述环绕管上均匀设置有用于散发热气的通气孔,这样所述热气可以通过所述通气孔散发热气,而相对于现有的大棚加热可以使热气从多个位置散发,使热气散发的更加均匀,从而减小大棚内的温度差异,使植物生长得更好,并且,使用水的热气来对大棚加热,还可以提高所述大棚内的湿度,相对于其他的加热方式,使用水的热气来对大棚加热会是植物生长的更好,因为,植物生长对湿度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优选的,所述环绕管的上半部设置有水平垂直的通气管,所述通气孔是所述通气管中的空心结构。通过设置所述通气管可以避免水流从所述通气孔漏出,从而使热水能环绕所述主体架一圈,使热气散发得更加均匀。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架上用于检测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温度检测装置可以实时检测所述大棚内的温度,从而对所述大棚内进行温度调节。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架上的蓄水池,所述环绕管环绕所述主体架一圈后连接到所述蓄水池,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蓄水池连接后接入所述热水装置的进水口。通过设置所述蓄水池可以接取所述环绕管出来的水流,并通过所述进水管将水引入所述热水装置,避免热水漏出。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主体架上的两个蓄水槽,所述蓄水槽对应所述弧形盖顶的弧形侧下方并通过出水管与所述蓄水池连接,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闸阀。通过设置所述蓄水槽可以在下雨天接取雨水,并通过所述出水管将接取到的雨水放入所述蓄水池内,从而保存雨水,通过在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所述闸阀,可以在所述蓄水槽接取到雨水后,在所述大棚无需加热的情况下再将接取到的雨水放入所述蓄水池,避免雨水与热水混合,从而造成热水过快冷却。

优选的,还包括埋设在所述主体架内地面和所述种植槽内的地管,所述地管一端与所述环绕管出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进水管的进口连接。通过设置地管可以进一步对所述大棚内进行加热,并且使土壤温度也相对提高,从而使植物生长得更好,提高产量。

优选的,所述相邻的种植架之间间隔一预设距离n值。这样可以在增加种植面积的同时使所述种植架之间间隔出一定的距离,从而使所述种植架不会遮挡住过多的阳光,使地面种植的植株也能获取阳光,使植株生长得更好,产量更高。

优选的,所述底杆上相邻的两根支杆之间设置有攀爬网。通过设置所述攀爬网便于辅助攀爬植物的生长及吊蔓,如黄瓜、辣椒、西红柿等。

优选的,所述种植槽的底面设置有过滤孔。通过设置所述过滤孔便于所述种植槽内的植株进行透气和渗水,避免出现水量过多造成植物烂根和土壤不透气造成植物的根呼吸作用受阻。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与所述主体架底面对称的杆体连接的两根底杆、与所述底杆对称设置在所述主体架顶面的顶杆、垂直设置在所述底杆上的至少两根支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杆之间的种植槽,可以增加大棚的种植面积,使大棚内可种植的面积增大。通过所述相邻的种植架之间相互平行,这样方便预留出过道,方便进行种植、管理及采摘。通过所述种植槽设置在距离所述主体架底面预设距离m值的位置,这样使种植槽不会由于距离地面太近而遮挡住地面种植的植物,使地面种植的植物无法获取阳光,从而使地面种植的植物也能获取阳光。通过所述支杆连接所述底杆和所述顶杆,而所述底杆连接所述主体架底面对称的杆体,所述顶杆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体架顶面对称的杆体,从而加固所述的主体架的的内部结构,使所述主体架的内部具有支撑点,通过所述支杆支撑所述主体架内部,使所述大棚更稳固,不容易出现损坏的现象,如所述主体架发生倾斜、某根杆体断裂而影响整个所述主体架等情况,从而提升所述大棚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体架及弧形顶盖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种植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供暖系统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蓄水槽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体架;10、杆体;11、撑杆;12、活动门;2、弧形盖顶;20、弧形杆体;21、横杆;22、通风窗口;3、底杆;30、支杆;31、顶杆;32、种植槽;33、攀爬网;4、热水装置;40、环绕管;41、储水箱;42、通气管;43、进水管;5、蓄水池;6、温度检测装置;7、蓄水槽;70、出水管;71、闸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描述本发明中优选的两种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能够根据下文所述用本领域的相关技术加以实现,并能更加明白本发明的创新之处和带来的益处。

为了能清晰的看出本发明的示意图,因此,将多个结构分开画在主体架上。如图1只画出了种植架的结构、主体架的部分框体、以及弧形盖顶的部分框体,图2只画出了主体架的结构以及弧形盖顶的结构,图3只画出了种植架的部分结构,图4只画出了主框架的结构以及供暖系统结构,图5只画出了蓄水槽结构、蓄水池结构、以及蓄水槽与蓄水池的连接。所以,将图1和图2结合起来形成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将图1、图2、图4以及图5结合起来形成第二种实施例。

下文所述的主体架的底面为所述主体架下端杆体围成的一个面,所述的主体架的顶面为所述主体架上端杆体围成的一个面。所述的“长方框体”,相当于一个在长方体边缘设置杆体的结构,还可以叫做长方形框体。

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如下:

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蔬菜种植大棚,包括:主体架1、设置在所述主体架1上的弧形盖顶2、覆盖所述主体架1和所述弧形盖顶2的塑料薄膜、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架1内的至少两个种植架;

所述弧形盖顶2是弧形结构,所述相邻的种植架之间相互平行且具有间隔距离以便于预留出过道方便人员管理;

所述种植架包括:与所述主体架1底面对称的杆体10连接的两根底杆3、与所述底杆3对称设置在所述主体架1顶面的顶杆31、垂直设置在所述底杆3上的至少两根支杆30、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杆30之间的种植槽32;

所述顶杆31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体架1顶面对称的杆体10,所述支杆30的另一端与所述顶杆31连接,所述底杆3外侧的两根支杆30设置在距离所述底杆3对应端的端点一预设距离h值的位置,所述种植槽32设置在垂直距离所述主体架1底面一预设距离m值的位置。

在本发明中,如图1所示,所述主体架1上还设置有通风窗口22,所述通风窗口22设置有散热器(图中未示出),如风扇,以便于大棚进行换气通风。还设置有供热系统,以便为大棚内进行温度调节,从而使蔬菜生长的更好,提高产量。所述大棚通过散热器与供热系统来调节所述大棚内的温度。

本发明通过设置与所述主体架1底面对称的杆体10连接的两根底杆3、与所述底杆3对称设置在所述主体架1顶面的顶杆31、垂直设置在所述底杆3上的至少两根支杆30、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杆30之间的种植槽32,可以增加大棚的种植面积,使大棚内可种植的面积增大。通过所述相邻的种植架之间相互平行,这样方便预留出过道,方便进行种植、管理及采摘。通过所述种植槽32设置在距离所述主体架1底面预设距离m值的位置,这样使种植槽32不会由于距离地面太近而遮挡住地面种植的植物,使地面种植的植物无法获取阳光,从而使地面种植的植物也能获取阳光。通过所述支杆30连接所述底杆3和所述顶杆31,而所述底杆3连接所述主体架1底面对称的杆体10,所述顶杆31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体架1顶面对称的杆体10,从而加固所述的主体架1的内部结构,使所述主体架的内部具有支撑点,通过所述支杆30支撑所述主体架1内部,使所述大棚更稳固,不容易出现损坏的现象,如所述主体架发生倾斜、某根杆体断裂而影响整个所述主体架等情况,从而提升所述大棚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主体架1是由杆体10组成的长方框体结构,并在其中一个侧面设有活动门12,以便于进入大棚内部。主要包括:形成底面的四根杆体10、形成顶面的四根杆体10、以及连接所述底面和所述顶面对应角的四根杆体10从而形成主体架1的侧面。所述主体架1的四个侧面都设置有多根用于支撑及搭承塑料薄膜的多根撑杆11,有横向设置的及竖向设置的撑杆11,这根据实际情况设定,至少设置一根横向的撑杆11与一根竖向的撑杆11,所述撑杆11之间优选的间隔距离是1至2米,而在本实施例中,间隔距离为1米,但并不是固定的,可以是0.5米、2.5米、3米等。而设置活动门12侧面上的撑杆11在只连接门边杆体10与对应的侧边杆体10,不穿过活动门12。

当然,所述主体架1也不一定是长方框体结构,还可以是不规则的框体结构,或者正方框体结构,这是根据地形来设置的,而且,设置成长方框体结构也方便进行管理及安装。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图中为示出,由于本实施例属于另一种方案,因此,并未作图示意,所述主体架是长方框体结构,所述主体架包括:形成底面的四根杆体,设置在所述底面四个角上的四根主杆、形成顶面四根杆体。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平行,所述四根主杆中,其中相邻的两根主杆长于另外两根主杆,优选的是长于0.8至1.5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长的两根主杆长于所述短的两根主杆1米,所述通风窗口设置在所述相邻的长的主杆与所述短的主杆之间。所述弧形顶盖是在所述相邻的长的主杆与所述短的主杆之间通过一弧形杆连接,所述弧形杆之间通过横杆连接。由于在高温气体上往上飘的,通过这种结构可以快速的将上方的气体散开,从而,快速的调节所述大棚内的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弧形顶盖包括:三根弧形杆体20、以及连接所述弧形杆体20的三根横杆21。当然,所述弧形杆体20还可以是四根、五根、两根等,所述横杆21还可以是两根、四根、五根等,这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所述弧形杆体20的两端设置在所述主体架1顶面对称的杆体10上,最外侧的两根弧形杆体20的两端分别连接对应的所述主体架1顶面对称的杆体10的端点,剩下的一根弧形杆体20的两端设置在所述主体架1顶面对称的杆体10的中心点,所述横杆21连接所述三根弧形杆体20,所述横杆21均匀设置在所述弧形杆体20上,并且,所述横杆21垂直于所述活动门12框体形成的平面。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通风窗口22设置在所述弧形顶盖的两端,以便于进行换气通风。当然,也可以设置在所述主体架1上,如设置在所述活动门12两侧的侧面上,相应的设置在侧面的中间位置,从而提高换气通风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主体架1内设置有三个种植架,所述相邻的种植架之间间隔一预设距离n值,具体的是,所述种植架相邻的侧面间隔一预设距离n值,所述外侧的种植架与所述主体架1底面对应的杆体10也间隔一预设距离n值,所述种植架是均匀设置在所述主体架1内的。所述预设距离n值优选为0.5至1米,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距离n值为0.5米,当然,还可以设置为0.4米、1.2米、1.5米等,这是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的,而本实施例设置为0.5米是为了能增加种植空间及预留出过道,方便人员进行种植、管理及采摘。并且,设置预留距离可以使所述种植架不会遮挡住过多的阳光,使地面种植的植株也能获取阳光,使植株生长得更好,产量更高。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支杆30设置为三根,并且,均匀设置在所述底杆3上。所述底杆3外侧的两根支杆30设置在距离所述底杆3对应端的端点一预设距离h值的位置,具体的是,所述左侧的支杆30与所述底杆3的连接点距离所述底杆3左侧端点一预设距离h值,所述预设距离h值优选为0.8至1.5米,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距离h值为1米,当然,还可以设置为0.7米、1.2米、2米,这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调节。所述种植槽32设置设置在距离所述主体架1底面一预设距离m值的位置,具体的是,所述种植槽的底面距离所述主体架的底面一预设距离m值,所述预设距离值m值优选为1至1.3米,因为,设置太高不便于人工进行管理,设置太低容易遮挡住底面种植的植物,不便于人工进行管理,当然,设置太低还会容易遮挡住阳光,影响植物的生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距离m值为1米,当然,也可以设置为0.8米、1.2米、1.5米等,这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如图1或图3所示,述底杆3上相邻的两根支杆30之间设置有攀爬网33。通过设置所述攀爬网33便于辅助攀爬植物的生长及吊蔓,如黄瓜、辣椒、西红柿等。当然,为了方便对植物进行管理,还可以将所述攀爬网33设置成攀爬杆,通过攀爬杆来辅助植物的生长及吊蔓。这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种植槽32的底面设置有过滤孔(图中未示出)。通过设置所述过滤孔便于所述种植槽32内的植株进行透气和渗水,避免出现水量过多造成植物烂根和土壤不透气造成植物的根呼吸作用受阻,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种植槽32是长方形结构的槽体。所述过滤孔设置的直径太小透气及渗水功能受阻,而设置太大泥土会漏出,因此,所述过滤孔的直径优选为0.8至1.5c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孔的直径为1cm,所述过滤孔是均匀设置在所述种植槽32的底面的。

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如下:

如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蔬菜种植大棚,包括:主体架1、设置在所述主体架1上的弧形盖顶2、覆盖所述主体架1和所述弧形盖顶2的塑料薄膜、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架1内的至少两个种植架;

所述弧形盖顶2是弧形结构,所述相邻的种植架之间相互;

所述种植架包括:与所述主体架1底面对称的杆体10连接的两根底杆3、与所述底杆3对称设置在所述主体架1顶面的顶杆31、垂直设置在所述底杆3上的至少两根支杆30、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杆30之间的种植槽32;

所述顶杆31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体架1顶面对称的杆体10,所述支杆30的另一端与所述顶杆31连接,所述底杆3最外侧的两根支杆30设置在距离所述底杆3对应侧的端点预设距离h值的位置,所述种植槽32设置在距离所述主体架1底面预设距离m值的位置。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架1上的热水装置4、与所述热水装置4的出水口连接的水管构件;

所述水管构件包括:从所述热水装置4的出水口斜向下环绕所述主体架1一圈的环绕管40,具体的斜向下环绕是,保证水流可以向下流动即可,倾斜角度可以是10度、可以是20度、可以是50度等,倾斜角度不固定,当然,如果水流的冲力足够的话还可以与所述主体架1底面平行,以及连接所述环绕管40与所述热水装置4的进水口的进水管43;所述环绕管40上均匀设置有用于散发热气的通气孔(图中未示出),具体的是,所述通气孔设置在所述环绕管40的顶部。

通过在所述主体架1上设置热水装置4,并通过水管构件释放热气,形成一个为大棚内提供暖气的供暖系统,从而可以对所述大棚内进行温度调节,使所述大棚内的温度适合植物生长,进而提高产量。所述水管构件包括环绕所述主体架1一圈的环绕管40,所述环绕管40上均匀设置有用于散发热气的通气孔,这样所述热气可以通过所述通气孔散发热气,而相对于现有的大棚加热可以使热气从多个位置散发,使热气散发的更加均匀,从而减小大棚内的温度差异,使植物生长得更好,并且,使用水的热气来对大棚加热,还可以提高所述大棚内的湿度,相对于其他的加热方式,使用水的热气来对大棚加热会是植物生长的更好,因为,植物生长对湿度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水装置4为水管构件提供热水,所述热水装置4可以是热水器,或者是类似热水器制造的热水装置4,也可以是即热式电热水器。而在本实施例中,选用的是电热水器,当然,所述电热水器是具有抽水能力的,以便于及时补充水量,所述电热水器所能存储的水量要比普通的大,通过电热水器可以快速提供热水,从而调节所述大棚内的温度。

在本发明中,所述环绕管40可以根据需要环绕所述主体架1多圈,所述环绕管40的可流量大于所述热水器的出水量,从而使所述环绕管40的上半部无水,这样水便不会从所述通气孔漏出。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通气孔的位置设置有储水箱41,所述通气孔设置在所述储水箱41顶部,通过设置所述储水箱41可以防止水从所述环绕管40上跳出。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气孔为四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架1的四个侧面的竖向中心线上的环绕管40位置。这样便无需使所述环绕管40的可流量大于热水器的出水量,就算所述环绕管40的可流量大于热水器的出水量也不会使水从所述通气孔漏出。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储水箱41上的通气孔位置设置有垂直于水平面的通气管42,所述通气孔是所述通气管42内的空心结构,所述通气管42向上高于所述热水装置4中的水液面位置,这样可以进一步防止水从所述通气孔位置漏出。

在本实施例中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图中未示出,所述通气管42向上高于所述热水装置4中的水液面位置后再延伸至所述主体架1底面,这样可以使热气由下释放,因为,热气是网上飘的通过使热气由下释放,可以快速调节所述大棚内的温度,使所述大棚内下半部的温度快速提高。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架1上用于检测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6,使用的温度检测装置6是温度检测仪。通过设置温度检测装置6可以实时检测所述大棚内的温度,从而对所述大棚内进行温度调节。优选的,所述温度检测装置6设置在所述主体架1的下半部,因为,热气是往上飘的,而热气又是从所述主体架1的上半部散发的,所以将所述温度检测装置6设置在所述主体架1的下半部,测出的温度更为精准。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或图5所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架1上的蓄水池5,所述环绕管40环绕所述主体架1一圈后连接到所述蓄水池5,所述进水管43与所述蓄水池5连接后接入所述热水装置4的进水口。通过设置所述蓄水池5可以接取所述环绕管40出来的水流,并通过所述进水管43将水引入所述热水装置4,避免热水漏出。

在本实施例中,图中未示出,还包括埋设在所述主体架1内地面和所述种植槽32内的地管,所述地管一端与所述蓄水池5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进水管43的进口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图中未示出,未设置有所述蓄水池5,还包括埋设在所述主体架1内地面和所述种植槽32内的地管,所述地管一端与所述环绕管40出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进水管43的进口连接。通过设置地管可以进一步对所述大棚内进行加热,并且使土壤温度也相对提高,从而使植物生长得更好,提高产量。当然,所述地管还可以单独的从所述热水器上接取热水。所述地管是先从靠近所述环绕管40出口的所述种植槽32开始设置,然后,绕过所有种植槽32后开始设置在种植的地面,设置完地面后接入所述进水管43。

在本实施例中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图中未示出,未埋设有所述地管,所述蓄水池5设置在所述主体架1内,所述蓄水池5的顶部设置有透气管,通过透气管将所述蓄水池5内的热气散发出来,从而提高所述大棚内的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还包括设置在主体架1上的两个蓄水槽7,所述蓄水槽7对应所述弧形盖顶2的弧形侧下方并通过出水管70与所述蓄水池5连接,所述出水管70上设置有闸阀71。通过设置所述蓄水槽7可以在下雨天接取雨水,并通过所述出水管70将接取到的雨水放入所述蓄水池5内,从而保存雨水,通过在所述出水管70上设置所述闸阀71,可以在所述蓄水槽7接取到雨水后,在所述大棚无需加热的情况下再将接取到的雨水放入所述蓄水池5,避免雨水与热水混合,从而造成热水过快冷却。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