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歇式双循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5154发布日期:2019-05-10 23:34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间歇式双循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循环水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间歇式双循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产业正在蓬勃发展。然而,传统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一般采用包括微滤机、弧形筛、泡沫分离、臭氧消毒、生物滤池、紫外线杀菌、加热恒温、纯氧增氧等一系列手段进行处理的技术手段,不仅造成前期设备投入大,而且全天持续的系统运行也增加了生产成本。

同时,循环水系统间歇式运行具有较低的运行成本的明显优势,但由于系统内水体不能循环,导致养殖池污物不能有效集中排出养殖环境,造成养殖池水体浑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的间歇式双循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间歇式双循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池、生物膜反应池、养殖池、弧形筛,所述蓄水池、生物膜反应池、养殖池串联形成第一循环系统,所述养殖池和弧形筛串联形成第二循环系统,所述第一循环系统间歇运行,所述第二循环系统持续运行。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蓄水池的底部铺设有基质材料和植物。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养殖池的输入端还设置有紫外消毒装置。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弧形筛包括进水槽、筛网装置、集污槽,所述筛网装置安装于进水槽和集污槽之间,所述进水槽的底部安装有曝气装置,所述筛网装置底端设置有排水管连接养殖池。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集污槽连接有用于酸化水解弧形筛排出的颗粒物的颗粒物水解反应池,所述颗粒物水解反应池的输出端连接至生物膜反应池。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循环系统设置有控制第一循环系统自动运行的时间继电器和液位控制器,所述液位控制器设置在蓄水池以及生物膜反应池内。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生物膜反应池内部添加有挂膜填料,所述挂膜填料通过生物填料与生物絮团混合培养得到。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养殖池和弧形筛之间的第一水泵和第一阀门。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养殖池和生物膜反应池输入端之间的第二水泵和第二阀门,所述生物膜反应池输出端设置有第三水泵,所述蓄水池输出端设置有第四水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此间歇式双循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其包括蓄水池、生物膜反应池、养殖池、弧形筛,蓄水池、养殖池、生物膜反应池形成第一循环系统,养殖池、弧形筛形成第二循环系统,相比较传统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结构简单,附加装置少,大大降低前期投入,而且第一循环系统间歇运行,第二循环系统持续运行,间歇运行与持续运行相结合,在保证微生物净化效果的同时,增加养殖池水体集污、排污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发明为一种间歇式双循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其包括蓄水池1、生物膜反应池2、养殖池3、弧形筛4,所述蓄水池1、生物膜反应池2、养殖池3串联形成第一循环系统,所述养殖池3和弧形筛4串联形成第二循环系统,所述第一循环系统间歇运行,所述第二循环系统持续运行。此间歇式双循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相比较传统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结构简单,附加装置少,大大降低前期投入,而且第一循环系统间歇运行,第二循环系统持续运行,间歇运行与持续运行相结合,在保证微生物净化效果的同时,增加养殖池3水体集污、排污作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蓄水池1的底部铺设有基质材料和植物。蓄水池1的底部铺设基质材料,栽种植物,从生物膜反应池2反应后的水体进入蓄水池1后,经基质材料以及植物,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污染物。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养殖池3的输入端还设置有紫外消毒装置5。紫外消毒装置5优选为紫外灯,在水体进入养殖池3前进行杀菌消毒。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弧形筛4包括进水槽41、筛网装置42、集污槽43,所述筛网装置42安装于进水槽41和集污槽43之间,所述进水槽41的底部安装有曝气装置44,所述筛网装置42底端设置有排水管连接养殖池3。此弧形筛4通过在进水槽41的底部安装曝气装置44,能够在低目数筛网下,通过曝气装置44产生的泡沫,将进水槽41的水体中的小颗粒固体物质集中到表面泡沫,有效过滤去除水体中的小颗粒物质,增加筛网装置42的过滤效果,减少筛网装置42的反冲洗频率。养殖池3的水体通过弧形筛4过滤回流至养殖池3,形成第二循环系统,所述第二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养殖池3和弧形筛4之间的第一水泵31和第一阀门32。第一水泵31抽取养殖池3的水体进入弧形筛过滤,并通过第一阀门32控制水流速度。第二循环系统全天持续运行,能够有效保持养殖池3水体清澈,降低养殖池3水体浊度。进一步地,所述集污槽43连接有用于酸化水解弧形筛4排出的颗粒物的颗粒物水解反应池6,所述颗粒物水解反应池6的输出端连接至生物膜反应池2。集污槽43的底部设置有能够排出固体颗粒物的排污口,排污口连接至颗粒物水解反应池6,颗粒物水解反应池6为水解酸化反应器。经颗粒物水解反应池6进行处理的上清液重新排入到生物膜反应池2。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循环系统设置有控制第一循环系统自动运行的时间继电器和液位控制器,所述液位控制器设置在蓄水池1以及生物膜反应池2内。所述生物膜反应池2内部添加有挂膜填料,所述挂膜填料通过生物填料与生物絮团混合培养得到,通过添加饲料粉末富集絮团微生物,待微生物絮团附着到填料表面且有机氮降解性能稳定,将挂膜填料移动至生物膜反应池。养殖池3、生物膜反应池2、蓄水池1形成第一循环系统,所述第一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养殖池3和生物膜反应池2输入端之间的第二水泵33和第二阀门34,所述生物膜反应池2输出端设置有第三水泵21,所述蓄水池1输出端设置有第四水泵11。养殖池3的水体通过第二水泵33抽入生物膜反应池2,当液位达到设定位置,第二水泵33停止工作,生物膜反应池2进入反应阶段,曝气3.5小时、沉淀0.5小时反应,然后反应完全的水体通过第三水泵21抽入蓄水池1,水位降低至设定位置即停止排水,接着养殖池3水体被抽入生物膜反应池2,同时蓄水池1水体排入养殖池3,保持养殖池3水位稳定,间歇式运行第一循环系统,保持养殖池1水体水质。

以下为一实施例:挑选规格整齐、体质健康、活力高的石斑鱼鱼苗放入喂养。海水进入前经过漂白粉消毒处理,鱼苗放养前经过消毒杀菌、缓鱼过程,启动上述间歇式双循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开始养殖。养殖密度为30kg/m3。通过水质在线检测装置监测水温、酸碱度、溶解氧、盐度,并适时调整。定期使用国标方法检测养殖水体氨氮(次溴酸盐氧化法)、亚硝酸盐氮(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cod浓度(碱性高锰酸钾法),采用浊度计定时检测养殖水体浊度。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膜反应池2能够逐渐适应高密度养殖工况,维持养殖池3水体较好的水质情况,氨氮浓度在1mg/l以下,亚硝酸盐浓度在1.5mg/l以下,cod浓度在30mg/l以下,养殖水体浊度维持在1ntu左右,满足石斑鱼对养殖水体水质的要求;养殖1个月后,石斑鱼平均增重15.68kg/m3。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