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甘草和平菇间作修复次生盐碱地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16988发布日期:2019-06-14 23:50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甘草和平菇间作修复次生盐碱地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盐碱地是各类盐土、碱土及盐化、碱化土壤的总称,根据土壤中盐碱含量的多少,一般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盐碱地3类,作为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土壤盐碱化严重影响了区域生态环境和粮食生产。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全球盐碱地面积达9.55亿hm2,而我国盐碱地总面积约9914万hm2,居世界第3位。盐碱土主要表现为湿时粘、通气性差;干时硬、透水性差,严重的地表会渗出盐类物质,直接造成植物枯萎、死亡。土壤盐碱化使大面积土地得不到有效利用,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次生盐渍化亦称“土壤次生盐碱化”,是由于不合理的人为措施而引起耕作土壤盐渍化的过程。主要因灌排系统不配套,过量灌水,排水受阻,引起地下水位上升所致。农业技术措施运用不当,也会加速其发展,如过量施用化肥和偏施氮肥等。次生盐渍化土壤中的盐主要为硝酸盐和硫酸盐,硝酸盐来源于大量施用的氮肥,经硝化过程产生。

目前,次生盐碱地改良措施以减少对地下水的补给、降低和控制地下水位为主,兼有健全灌排系统、加强用水和排水管理、进行渠道防渗、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平整土地和合理运用农业技术措施等。由于盐碱地的区域分布不同,地质状况不同,气候差异等因素造成了不同的盐碱地理化特征,因此针对不同土质和不同地域的盐碱地,需要采取“因地制宜,综合防治”的改良措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甘草和平菇间作修复次生盐碱地的方法,能降低土壤容重和含盐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甘草和平菇间作修复次生盐碱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施肥:将土壤深翻松耕,施入有机肥后将土盖回;

(2)甘草播种:将甘草种子按行列播种;

(3)平菇栽培:在两行甘草间开掘条沟,将平菇菌袋立式放置于条沟中,放置后覆土;

(4)田间管理:在甘草生长期内滴灌用水稀释后的木醋液。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有机肥的施用量为1500-2500kg/亩。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甘草播种前将种子置于浸种液中浸泡。

优选地,所述浸种液为包括1-3mg/kg的维生素h和100-200mg/l吲哚丁酸钾的水溶液。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浸种液温度为40-45℃,浸泡时间为10-15h。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甘草播种行距30-40cm,株距10-20cm,播种量为1.5-3kg/亩。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两行甘草间开掘1-3条条沟。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平菇菌袋之间间隔20-40cm,所述覆土的厚度为2-5cm,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的木醋液稀释倍数为600-1400倍,每月用量600-800l/亩。

优选地,所述木醋液稀释倍数为1000倍,每月用量700l/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甘草是豆科植物,根部具有根瘤,自身固氮效果明显,生长过程中氮肥的需求量很小,能提高土壤全氮含量并减少土壤中硝态氮的堆积,从而降低土壤含盐量。甘草生长过程中细根和根瘤死亡脱落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机质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变成腐殖质,能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并可和碳酸钠作用形成腐殖酸钠,降低土壤碱性,促进团粒结构形成,从而使孔度增加,透水性增强,有利于盐分淋洗,抑制返盐。腐殖酸钠还能刺激甘草生长,增强抗盐能力。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机酸,一方面可以中和土壤碱性,另一方面可加速养分分解,促进迟效养分转化,提高磷的有效性。次生盐碱地种植甘草提高了土壤微生物对糖类、氨基酸类、羧酸类、多聚物类和胺类的利用能力,从而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增加种群数量。甘草播种前将种子置于浸种液中浸泡,能提高发芽率,并增强甘草幼苗的抗盐性,帮助根系生长。

(2)平菇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生长发育只需散射光,易于栽培,能提高次生盐碱地的利用率,形成新的生态模式。利用菌袋覆土栽培,平菇生长不易受次生盐碱地的影响,与甘草间作的平菇与温室平菇相比具有更浓郁的菌菇香气,经测量蛋白质、还原糖、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也均有提高。

(3)木醋液是生物质热解过程中的混合气体经过冷凝回收所得的无毒害作用、无污染的天然物质,含有k、ca、mg、zn、ge、mn、fe等矿物质,此外还含有维他命b1和b2,稀释后用滴灌的方法施于次生盐碱地及种植的甘草,能减少过量灌水造成的土壤表层盐分聚集,有助于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其中的有机分子对土壤具有胶结作用,能够优化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容重。木醋液能够使微生物在短期内激活,同时能提供部分有机物质,并降低土壤全盐量。同时木醋液中的主要成分为醋酸、酚类和水,醋酸能直接中和次生盐碱地的碱度,低浓度下酚类能抑制杂菌繁殖,消灭地下害虫,并减少种子立枯病的发生率,从而促进甘草和平菇的生长发育。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有机肥、维生素h、吲哚丁酸钾、甘草种子、平菇菌袋和木醋液均为市售。

实施例1

一种利用甘草和平菇间作修复次生盐碱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施肥:将土壤深翻松耕,施入有机肥后将土盖回,有机肥的施用量为1500kg/亩;

(2)甘草播种:将甘草种子置于浸种液中浸泡后播种,播种量为1.5kg/亩;所述浸种液为包括1mg/kg的维生素h和100mg/l吲哚丁酸钾的水溶液,浸种液温度为40℃,浸泡时间为15h;

(3)平菇栽培:在两行甘草间开掘3条条沟,将平菇菌袋立式放置于条沟中,菌袋之间间隔40cm,放置后覆土2cm,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

(4)田间管理:在甘草生长期内滴灌稀释倍数为600倍的木醋液,每月用量600l/亩。

实施例2

一种利用甘草和平菇间作修复次生盐碱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施肥:将土壤深翻松耕,施入有机肥后将土盖回,有机肥的施用量为1500kg/亩;

(2)甘草播种:将甘草种子置于浸种液中浸泡后播种,播种量为2.0kg/亩;所述浸种液为包括2mg/kg的维生素h和120mg/l吲哚丁酸钾的水溶液,浸种液温度为40℃,浸泡时间为15h;

(3)平菇栽培:在两行甘草间开掘2条条沟,将平菇菌袋立式放置于条沟中,菌袋之间间隔30cm,放置后覆土3cm,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

(4)田间管理:在甘草生长期内滴灌稀释倍数为800倍的木醋液,每月用量600l/亩。

实施例3

一种利用甘草和平菇间作修复次生盐碱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施肥:将土壤深翻松耕,施入有机肥后将土盖回,有机肥的施用量为2000kg/亩;

(2)甘草播种:将甘草种子置于浸种液中浸泡后播种,播种量为2.5kg/亩;所述浸种液为包括3mg/kg的维生素h和150mg/l吲哚丁酸钾的水溶液,浸种液温度为42℃,浸泡时间为12h;

(3)平菇栽培:在两行甘草间开掘2条条沟,将平菇菌袋立式放置于条沟中,菌袋之间间隔20cm,放置后覆土4cm,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

(4)田间管理:在甘草生长期内滴灌稀释倍数为1000倍的木醋液,每月用量700l/亩。

实施例4

一种利用甘草和平菇间作修复次生盐碱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施肥:将土壤深翻松耕,施入有机肥后将土盖回,有机肥的施用量为2000kg/亩;

(2)甘草播种:将甘草种子置于浸种液中浸泡后播种,播种量为2.5kg/亩;所述浸种液为包括2mg/kg的维生素h和180mg/l吲哚丁酸钾的水溶液,浸种液温度为42℃,浸泡时间为12h;

(3)平菇栽培:在两行甘草间开掘1条条沟,将平菇菌袋立式放置于条沟中,菌袋之间间隔20cm,放置后覆土5cm,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

(4)田间管理:在甘草生长期内滴灌稀释倍数为1200倍的木醋液,每月用量700l/亩。

实施例5

一种利用甘草和平菇间作修复次生盐碱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施肥:将土壤深翻松耕,施入有机肥后将土盖回,有机肥的施用量为2500kg/亩;

(2)甘草播种:将甘草种子置于浸种液中浸泡后播种,播种量为3kg/亩;所述浸种液为包括1mg/kg的维生素h和200mg/l吲哚丁酸钾的水溶液,浸种液温度为45℃,浸泡时间为10h;

(3)平菇栽培:在两行甘草间开掘1条条沟,将平菇菌袋立式放置于条沟中,菌袋之间间隔30cm,放置后覆土5cm,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

(4)田间管理:在甘草生长期内滴灌稀释倍数为1400倍的木醋液,每月用量800l/亩。

实验例1

本实验在湖南省长沙市进行,实验地分为5个小区,分别使用以上5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甘草和平菇收获后测量实验地的数据,与处理前数据对比,结果如下表。

表1次生盐碱地土壤数据变化

由表1可知,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后次生盐碱地的土壤全盐量平均降低了87.93%,土壤ph平均降低了1.15,土壤容重平均下降了1.358g/cm3,土壤全氮平均增加了49.16%,有机质平均增加146.04%。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和木醋液施用浓度下降,土壤有机质呈上升趋势,土壤全盐量、ph和容重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说明有机肥施用量过大可能会给土壤带来更多盐分,并增加土壤容重;随着甘草播种量增加土壤的全氮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甘草菌根的固氮效果与甘草数量密切相关。综合分析后实施例3为最优方案。

表2甘草间作平菇与温室平菇品质对比

由表2数据可知,与温室种植的平菇对比,本发明中与甘草间作的平菇蛋白质、脂肪、还原糖、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和钙、镁等矿物质含量均有提高,说明本发明种植的平菇更具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利用甘草和平菇间作修复次生盐碱地的方法能有效降低次生盐碱地的含盐量和碱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种植的甘草和平菇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提高了次生盐碱地的经济效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