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母水螅智能化繁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9741发布日期:2019-05-03 20:50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母水螅智能化繁育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产繁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母水螅智能化繁育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辽宁、山东是水母(海蜇)的养殖大省,其中辽宁省开创了水母及水螅养殖业的先河,截止2012年底,全省十三年间,海蜇池塘养殖累计面积达111.7万亩,累计产量20.56万吨,产值22.9亿元。

大多水母的生活史十分复杂,由营底栖生活的螅状体阶段和浮游生活的水母体阶段行世代交替组成,成熟的螅状体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发生横裂生殖释放出伞径约2-5毫米的浮游态碟状幼体,碟状幼体在水中生长至1-2公分左右时中央口闭合,成为幼水母,最终生长至伞径30-50公分左右的成蜇。此外,多种水母的形态优美、观赏性强,甚至其运动节律有助于人们心理的疏解,很多海洋馆甚至个人养殖水母的潮流已经兴起,因而具有较强的商业价值。人工繁殖水母的过程中,水母在繁育后需要在水流动性较大的环境下生长,以模拟野生水母所生存的海洋环境。

但是,水母在繁育后需要在特定环境下生长,对水质要求较高,需要去除水中残留杂质,同时满足特定的溶解氧和水流环境。传统的养殖方式在更换水的过程中,不仅费时费力,操作不当还会造成水母死亡,导致养殖成本增加;水螅体的诱变需要一定时间的低温刺激,和水母养殖温度差在10℃左右,传统生产多在特定季节进行单季生产,水螅诱导和养殖不能同时进行,不利于连续的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过对养殖缸内水体进行循环和更换、有利于水母水螅存活的能化繁育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母水螅智能化繁育系统,包括养殖缸、过滤缸、恒温机、管材配件、定殖板组件、物联网装置;养殖缸包括上养殖缸和下养殖缸;过滤缸包括上过滤缸和下过滤缸;恒温机包括恒温机一和恒温机二;管材配件包括进水管、循环水管、布水管;定殖板组件包括旋转限位定殖板架和旋转架板;物联网装置包括控制器、处理器、摄像头和显示器;养殖缸顶部设置有照明珊瑚灯,养殖缸内部设置有缸内循环器、导流板和顶排水滤水打孔导流板,导流板对称设置在养殖缸底部两侧,顶排水滤水打孔导流板设置在养殖缸内部顶端,顶排水滤水打孔导流板的孔径为2mm,行距为20mm,上养殖缸设置有8-12个,8-12个上养殖缸并列设置,下养殖缸设置有3-7个,3-7个下养殖缸并列设置,且3-7个下养殖缸位于8-12个上养殖缸的下端;上过滤缸设置在8-12个上养殖缸之间,上过滤缸内部设置有隔板一,隔板一设置有两个,两个隔板一将上过滤缸内部分隔为三个区域,上过滤缸内部最左侧区域内设置有静音水泵一和温度传感器一,其他两个区域内设置有倒滤填装滤材,下过滤缸设置在5个下养殖缸之间,下过滤缸内部设置有隔板二,隔板二设置有两个,两个隔板二将下过滤缸内部分隔为三个区域,下过滤缸内部最左侧区域内设置有静音气泵二和温度传感器二,其他两个区域内设置有倒滤填装滤材;进水管分别与养殖缸和过滤缸连接,循环水管设置在进水管与养殖缸、过滤缸的连接处,布水管设置有两个,两个布水管分别与上养殖缸和下养殖缸连接,连接处均设置有布水装置;恒温机一与上部布水管连接,恒温机一的温度设定为20-24℃,恒温机二与下部布水管连接,恒温机二的温度设定为12-16℃;旋转限位定殖板架分别活动设置在上养殖缸和下养殖缸内部,旋转架板活动设置在旋转定位定殖板架上;控制器为市售,控制器分别与静音水泵一、静音气泵二、恒温机一、恒温机二、照明珊瑚灯、摄像头和显示器连接,处理器分别与控制器、温度传感器一和和温度传感器二连接,静音水泵一、静音气泵二、恒温机一、恒温机二、照明珊瑚灯和显示器由外部电源供电。

进一步地,上养殖缸和下养殖缸结构相同,上养殖缸内径长*宽*高分别为300*120*200mm,下养殖缸内径长*宽*高分别为360*200*250mm,下养殖缸上沿与上养殖缸底部之间间距为400mm。

进一步地,上过滤缸和下过滤缸结构相同,上过滤缸内径长*宽*高分别为300*200*200mm,下过滤缸内径长*宽*高分别为360*200*250mm。

进一步地,上过滤缸内部三个区域之间间距之比为2:1:1,下过滤缸内部三个区域之间间距之比为2:1:1,保障水泵格宽度可存放配套水泵,低温期水中放置,高温期缸外使用。

进一步地,循环水管包括底排水管和顶排水管,底排水管和顶排水管分别与进水管连接,底排水管设置在养殖缸底部,且底排水管与养殖缸内部底端齐平,底排水管内部端设置有弧形滤水筛板和封口垫,便于把食物残渣和死亡脱落水螅体排除,加滤水网漏,便于清理;顶排水管设置在养殖缸侧壁顶部,顶排水管内部端活动设置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位于顶排水滤水打孔导流板一侧,可灵活调整排水方式及水位。

进一步地,布水装置包括立管和横管,立管与布水管连接,立管为可伸缩套管,横管活动设置在立管下端,横管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出水孔,可伸缩的立管便于变换进水位置,横管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出水孔且横管可旋转,能够调整出水走向以利于水螅体定殖板块周围水交换,同时避免冲击过大。

进一步地,旋转限位定殖板架包括上框架和下框架,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通过紧固螺栓固定,上框架上表面四角位置设置有隔垫,上框架上表面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侧立卡槽,下框架上表面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轴槽,下框架下端面四角位置设置有下框架脚,旋转架板设置有3个,三个旋转架板之间通过旋转轴连接,定殖板架上设置有旋转控件,旋转控件为旋转架板提供动力,三个旋转架板通过旋转轴与侧立卡槽和轴槽活动卡接。

进一步地,静音水泵一和静音气泵二均为水陆两用变频静音泵,流量可调。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进水管一端连接外部水源,另一端分别连接底排水管和顶排水管,底排水管连接各个养殖缸的底部,底排水管内部端设置有弧形滤水筛板和封口垫,便于把食物残渣和死亡脱落水螅体排除,加弧形滤水筛板,便于清理;顶排水管与各个养殖缸侧壁顶端连接,顶排水管内部端设置有三通接头,可灵活调整排水方式及水位;布水管与各个养殖缸连接,并连接布水装置;将旋转限位定殖板架放置在养殖缸内,接通外部电源,静音气泵、恒温机分别与布水管连接,通过显示器和摄像头实时观察养殖缸的状态,通过温度传感器感测过滤缸内部水体温度,并通过控制器恒温机,通过恒温机对养殖缸内水体温度进行调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对水体进行循环清理和更换,有利于水母水螅的存活,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养殖成本;可伸缩的立管便于变换进水位置,横管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出水孔且横管可旋转,能够调整出水走向以利于水螅体定殖板块周围水交换,同时避免冲击过大;三通接头的设置,可灵活调整排水方式及水位;箱内底排水管端部与养殖缸底部齐平,用于把食物残渣和死亡脱落水螅体排除,加滤水网漏,便于清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框架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养殖缸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旋转限位定殖板架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上框架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下框架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旋转架板的结构图;

其中,1-养殖缸、10-上养殖缸、11-下养殖缸、12-照明珊瑚灯、13-缸内循环器、14-导流板、15-顶排水滤水打孔导流板、2-过滤缸、20-上过滤缸、200-有隔板一、21-下过滤缸、210-隔板二、22-静音水泵一、23-温度传感器一、24-静音气泵二、25-温度传感器二、3-恒温机、30-恒温机一、31-恒温机二、4-管材配件、40-进水管、41-循环水管、410-底排水管、411-顶排水管、412-弧形滤水筛板、413-封口垫、414-三通接头、42-布水管、43-布水装置、430-立管、431-横管、5-定殖板组件、50-旋转限位定殖板架、500-上框架、5000-隔垫、5001-侧立卡槽、501-下框架、5010-轴槽、5011-下框架脚、51-旋转架板、52-旋转控件、6-物联网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2所示的一种水母水螅智能化繁育系统,包括养殖缸1、过滤缸2、恒温机3、管材配件4、定殖板组件5、物联网装置6;养殖缸1包括上养殖缸10和下养殖缸11;养殖缸1顶部设置有照明珊瑚灯12,养殖缸1内部设置有缸内循环器13、导流板14和顶排水滤水打孔导流板15,导流板14对称设置在养殖缸1底部两侧,顶排水滤水打孔导流板15设置在养殖缸1内部顶端,顶排水滤水打孔导流板15的孔径为2mm,行距为20mm,上养殖缸10设置有10个,10个上养殖缸10并列设置,下养殖缸11设置有5个,5个下养殖缸11并列设置,且5个下养殖缸11位于10个上养殖缸10的下端;上养殖缸10和下养殖缸11结构相同,上养殖缸10内径长*宽*高分别为300*120*200mm,下养殖缸11内径长*宽*高分别为360*200*250mm,下养殖缸11上沿与上养殖缸10底部之间间距为400mm;

如图1所示,过滤缸2包括上过滤缸20和下过滤缸21;上过滤缸20设置在10个上养殖缸10之间,上过滤缸20内部设置有隔板一200,隔板一200设置有两个,两个隔板一200将上过滤缸20内部分隔为三个区域,上过滤缸20内部最左侧区域内设置有静音水泵一22和温度传感器一23,其他两个区域内设置有倒滤填装滤材,下过滤缸21设置在5个下养殖缸11之间,下过滤缸21内部设置有隔板二210,隔板二210设置有两个,两个隔板二210将下过滤缸21内部分隔为三个区域,下过滤缸21内部最左侧区域内设置有静音气泵二24和温度传感器二25,其他两个区域内设置有倒滤填装滤材,静音水泵一22和静音气泵二24均为水陆两用变频静音泵,流量可调;上过滤缸20和下过滤缸21结构相同,上过滤缸20内径长*宽*高分别为300*200*200mm,下过滤缸21内径长*宽*高分别为360*200*250mm;上过滤缸20内部三个区域之间间距之比为2:1:1,下过滤缸21内部三个区域之间间距之比为2:1:1,保障水泵格宽度可存放配套水泵,低温期水中放置,高温期缸外使用;

如图1所示,恒温机3包括恒温机一30和恒温机二31;恒温机一30与上部布水管42连接,恒温机一30的温度设定为23℃,恒温机二31与下部布水管42连接,恒温机二31的温度设定为14℃;

如图1、2所示,管材配件4包括进水管40、循环水管41、布水管42;进水管40分别与养殖缸1和过滤缸2连接,循环水管41包括底排水管410和顶排水管411,底排水管410和顶排水管411分别与进水管40连接,底排水管410设置在养殖缸1底部,且底排水管410与养殖缸1内部底端齐平,底排水管410内部端设置有弧形滤水筛板412和封口垫413,便于把食物残渣和死亡脱落水螅体排除,加滤水网漏,便于清理;顶排水管411设置在养殖缸1侧壁顶部,顶排水管411内部端活动设置有三通接头414,三通接头414位于顶排水滤水打孔导流板15一侧,可灵活调整排水方式及水位;布水管42设置有两个,两个布水管42分别与上养殖缸10和下养殖缸11连接,连接处均设置有布水装置43,,布水装置43包括立管430和横管431,立管430与布水管42连接,立管430为可伸缩套管,横管431活动设置在立管430下端,横管431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出水孔,可伸缩的立管430便于变换进水位置,横管431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出水孔且横管431可旋转,能够调整出水走向以利于水螅体定殖板块周围水交换,同时避免冲击过大;

如图3、4、5、6所示,定殖板组件5包括旋转定位定殖板架50和旋转架板51;旋转定位定殖板架50分别活动设置在上养殖缸10和下养殖缸11内部,旋转架板51活动设置在旋转定位定殖板架50上,旋转定位定殖板架50包括上框架500和下框架501,上框架500和下框架501之间通过紧固螺栓固定,上框架500上表面四角位置设置有隔垫5000,上框架500上表面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侧立卡槽5001,下框架501上表面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轴槽5010,下框架501下端面四角位置设置有下框架脚5011,旋转架板51设置有3个,三个旋转架板51之间通过旋转轴连接,定殖板架50上设置有旋转控件52,旋转控件52为旋转架板51提供动力,三个旋转架板51通过旋转轴与侧立卡槽501和轴槽5010活动卡接。;

如图1所示,物联网装置6包括控制器、处理器、摄像头和显示器;控制器为市售,控制器分别与静音水泵一22、静音气泵二24、恒温机一30、恒温机二31、照明珊瑚灯7、摄像头和显示器连接,处理器分别与控制器、温度传感器一23和和温度传感器二25连接,静音水泵一22、静音气泵二24、恒温机一30、恒温机二31、照明珊瑚灯7和显示器由外部电源供电。

使用时,进水管40一端连接外部水源,另一端分别连接底排水管410和顶排水管411,底排水管410连接各个养殖缸1的底部,底排水管410内部端设置有弧形滤水筛板412和封口垫413,便于把食物残渣和死亡脱落水螅体排除,加弧形滤水筛板412,便于清理;顶排水管411与各个养殖缸侧壁顶端连接,顶排水管411内部端设置有三通接头414,可灵活调整排水方式及水位;布水管42与各个养殖缸1连接,并连接布水装置43;将旋转限位定殖板架50放置在养殖缸内,接通外部电源,静音气泵、恒温机3分别与布水管42连接,通过显示器和摄像头实时观察养殖缸1的状态,通过温度传感器感测过滤缸2内部水体温度,并通过控制器恒温机3,通过恒温机3对养殖缸1内水体温度进行调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