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茶树煤污病的防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37466发布日期:2019-06-18 22:44阅读:6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经济林病虫害的防治领域,特别是一种油茶树煤污病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煤污病是由子囊菌亚门核菌纲小煤炱属的一种真菌引起。病原属于半知菌亚门的煤炱菌,菌丝暗褐色,串珠状,匍匐于叶面。分生孢子形态多样,单胞、双胞或砖格状。

煤污病病菌传播过程中,会寄生到蚜虫、介壳虫、叶螨等有害生物的分泌物及排泄物上,或植物自身分泌物上,或寄生在寄主上发育。每年3-6月和9-11月为发病盛期。煤污病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主要侵害叶片和枝条,病害先是在叶片正面沿主脉产生,后逐渐覆盖整个叶面,严重时叶片表面、枝条甚至叶柄上都会布满黑色煤粉状物,导致植株逐渐枯萎。梅雨季节、高温多湿、荫蔽湿度大、通风不良均可加重发病。煤污病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子囊孢子在病部及病落叶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

发病后病株叶面布满黑色霉层,会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甚至引起树木死亡。该病发病重时,在生长期树叶即脱落殆尽,造成树在秋季二次萌叶及翌春放叶迟缓,削弱树势,对生长量有严重影响。

现有煤污病的处理方法,多是采用农药防治,包括对植株喷施石硫合剂、三硫磷乳剂、甲胺磷乳油、甲基托布津、退菌特等有毒的化学药剂。油茶树生长的油茶果,是茶籽油的主要原材料,在生长过程中喷施各种有毒的、残留期长的化学药剂,将对茶籽油的品质产生重要影响,极大的降低茶籽油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油茶树煤污病的防治方法,以期获得无公害、无污染、无毒的防治油茶树煤污病的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茶树煤污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长势良好的良种油茶林地上,不进行任何病虫害防治,在油茶林达到6-8年生时,根据单株油茶鲜果产量、抗煤污病能力指标选择优良单株;然后对单株施肥,获取优良单株的外植体,外植体通过植物组织培养以获得油茶树组培苗;

2)将油茶树组培苗按照宽行和窄行交替种植,深耕已经种植油茶树的宽行,进行暴晒,再在深耕暴晒后的林地上种植薄荷;薄荷每年收割一次;

3)对2-3年生油茶树进行定干,后每年对油茶树进行修枝整形;

通过上述操作,实现对油茶树煤污病的防治。

进一步地,步骤1)中施肥时,于2月在距离优良单株40-50cm处挖坑,每株施发酵后的猪粪0.5-1kg和尿素50-100g,后用土覆盖。

进一步地,步骤1)施肥10天后,在树高60-80cm处截断油茶优良单株的部分主枝,待截断枝条周围萌发出新芽5-10cm时,采集嫩枝作为油茶组培的外植体。

进一步地,步骤2)中宽行和窄行交替种植时,窄行的种植规格为2.5m(行距)×3m(株距),宽行的种植规格为5m(行距)×3m(株距)。

进一步地,步骤2)中在油茶林宽行中种植薄荷时,种植规格为10cm(株距)×30cm(行距)。

进一步地,步骤3)中,修枝整形时,对2-3年生的油茶幼树,在40cm~50cm高处截顶定干,一年后选3个~4个枝条培养为主枝,并在每个主枝上选2-3个分枝做侧枝,此后每年对油茶树进行一次修枝整形,疏除树冠内过密枝使树内通风透光,截除拖地枝、徒长枝、交叉枝和病虫枝。

进一步地,油茶定干后,每年3-9月,用0.6米×0.6米的橙黄色蚜虫粘贴板直立于油茶林的宽行上。

进一步地,所述粘贴板是由质量分数为45份的松香、50份的大豆油和5份的石蜡加热溶解混合后,均匀涂抹在黄色的塑料板上制成的。

进一步地,油茶定干后,每年10月到翌年2月,在油茶林放养中华蜜蜂。

进一步地,平均每2亩油茶林放一个蜂箱,每个蜂箱养10000-20000只中华蜜蜂。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根据单株油茶鲜果产量、抗煤污病能力指标选择优良单株,再获得外植体并通过组培的方式繁育成油茶组培苗。该方法获得的油茶苗,具有较强的抗煤污病能力。

2.将油茶树组培苗按照宽行和窄行交替种植,其创新点在于:第一,便于拖拉机进入宽行里翻耕林地,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油茶植株生长,以对煤污病有较强的抗性;第二,宽行的遮光度较低,便于在宽行上种植其他作物,以获得作物生长所需要的阳光;第三,宽行和窄行交替种植,有更充足的阳光照射在林地上,促进油茶植株生长,以对煤污病有较强的抗性,同时充足的阳光可降低白粉虱的生存环境。

3.在油茶林宽行中种植薄荷,薄荷茎叶含有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赶白粉虱的作用,以减轻煤污病的传播。

4.疏除树冠内过密枝使树内通风透光,可降低白粉虱的生存环境。

5.橙黄色蚜虫粘贴板的主要成分中含有较多的大豆油,诱导白粉虱等煤污病传播害虫前来取食,以粘贴在板上。

6.每年10月到翌年2月,在油茶林放养中华蜜蜂,是因为这个时间段正是油茶开花时节,中华蜜蜂具有较强的抗寒性,能在冬日里采蜜并取食白粉虱等煤污病传播害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实施例1:于2006年在广西来宾市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1)在一片长势良好的岑软2号油茶林地上,不进行任何病虫害防治,在岑软2号油茶林达到6-8年生时,根据单株油茶鲜果产量、抗煤污病能力等指标选择优良单株。

(2)于2月在距离优良单株40-50cm处挖坑,每株施发酵后的猪粪1kg和尿素100g,并用土覆盖。

(3)优良单株施肥10天后,在树高60cm处截断油茶优良单株的部分主枝,待截断枝条周围萌发出新芽5-10cm时,采集嫩枝作为油茶组培的外植体。

(4)将上述获得的外植体,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油茶组培苗。

(5)将上述获得的油茶组培苗,按照宽行和窄行交替种植,其中窄行种植规格为2.5m(行距)×3m(株距),宽行种植规格为5m(行距)×3m(株距)。

(6)深耕油茶林的宽行,深耕后,在太阳下暴晒20日。

(7)在深耕爆晒过的油茶林地上种植薄荷,种植规格为10cm(株距)×30cm(行距),种植后每年收割一次。

(8)在2-3年生的油茶幼树40cm~50cm高处截顶定干,一年后选3个~4个方位合理的枝条培养为主枝,并在每个主枝上选2-3个分枝做侧枝,此后每年对油茶树进行一次修枝整形,疏除树冠内过密枝使树内通风透光,截除拖地枝、徒长枝、交叉枝、病虫枝。

(9)油茶定干后,每年3-9月,用0.6米×0.6米的橙黄色粘贴板直立于油茶林的宽行上,粘贴板是由质量分数为45份的松香、50份的大豆油和5份的石蜡加热溶解混合后,均匀涂抹在黄色的塑料板上制成的。

(10)油茶定干后,每年10月到翌年2月,在油茶林放养中华蜜蜂,平均每2亩油茶林放一个蜂箱,每个蜂箱养约10000-20000只中华蜜蜂。

实施例2:于2011年在广西来宾市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1)将岑软2号油茶苗,按照宽行和窄行交替种植,其中窄行种植规格为2.5m(行距)×3m(株距),宽行种植规格为5m(行距)×3m(株距)。

(2)深耕油茶林的宽行,深耕后,在太阳下暴晒20日。

(3)在深耕爆晒过的油茶林地上种植薄荷,种植规格为10cm(株距)×30cm(行距),种植后每年收割一次。

(4)在2-3年生的油茶幼树40cm~50cm高处截顶定干,一年后选3个~4个方位合理的枝条培养为主枝,并在每个主枝上选2-3个分枝做侧枝,此后每年对油茶树进行一次修枝整形,疏除树冠内过密枝使树内通风透光,截除拖地枝、徒长枝、交叉枝、病虫枝。

(5)油茶定干后,每年3-9月,用0.6米×0.6米的橙黄色粘贴板直立于油茶林的宽行上,粘贴板是由质量分数为45份的松香、50份的大豆油和5份的石蜡加热溶解混合后,均匀涂抹在黄色的塑料板上制成的。

(6)油茶定干后,每年10月到翌年2月,在油茶林放养中华蜜蜂,平均每2亩油茶林放一个蜂箱,每个蜂箱养约10000-20000只中华蜜蜂。

实施例3:于2006年在广西来宾市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1)在一片长势良好的岑软2号油茶林地上,不进行任何病虫害防治,在岑软2号油茶林达到6-8年生时,根据单株油茶鲜果产量、抗煤污病能力等指标选择优良单株。

(2)于2月在距离优良单株40-50cm处挖坑,每株施发酵后的猪粪1kg和尿素100g,并用土覆盖。

(3)优良单株施肥10天后,在树高60cm处截断油茶优良单株的部分主枝,待截断枝条周围萌发出新芽5-10cm时,采集嫩枝作为油茶组培的外植体。

(4)将上述获得的外植体,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油茶组培苗。

(5)将上述获得的油茶组培苗,按照宽行和窄行交替种植,其中窄行种植规格为2.5m(行距)×3m(株距),宽行种植规格为5m(行距)×3m(株距)。

(6)在2-3年生的油茶幼树40cm~50cm高处截顶定干,一年后选3个~4个方位合理的枝条培养为主枝,并在每个主枝上选2-3个分枝做侧枝,此后每年对油茶树进行一次修枝整形,疏除树冠内过密枝使树内通风透光,截除拖地枝、徒长枝、交叉枝、病虫枝。

(7)油茶定干后,每年3-9月,用0.6米×0.6米的橙黄色粘贴板直立于油茶林的宽行上,粘贴板是由质量分数为45份的松香、50份的大豆油和5份的石蜡加热溶解混合后,均匀涂抹在黄色的塑料板上制成的。

(8)油茶定干后,每年10月到翌年2月,在油茶林放养中华蜜蜂,平均每2亩油茶林放一个蜂箱,每个蜂箱养约10000-20000只中华蜜蜂。

实施例4:于2006年在广西来宾市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1)在一片长势良好的岑软2号油茶林地上,不进行任何病虫害防治,在岑软2号油茶林达到6-8年生时,根据单株油茶鲜果产量、抗煤污病能力等指标选择优良单株。

(2)于2月在距离优良单株40-50cm处挖坑,每株施发酵后的猪粪1kg和尿素100g,并用土覆盖。

(3)优良单株施肥10天后,在树高60cm处截断油茶优良单株的部分主枝,待截断枝条周围萌发出新芽5-10cm时,采集嫩枝作为油茶组培的外植体。

(4)将上述获得的外植体,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油茶组培苗。

(5)将上述获得的油茶组培苗,按照宽行和窄行交替种植,其中窄行种植规格为2.5m(行距)×3m(株距),宽行种植规格为5m(行距)×3m(株距)。

(6)深耕油茶林的宽行,深耕后,在太阳下暴晒20日。

(7)在深耕爆晒过的油茶林地上种植薄荷,种植规格为10cm(株距)×30cm(行距),种植后每年收割一次。

(8)在2-3年生的油茶幼树40cm~50cm高处截顶定干,一年后选3个~4个方位合理的枝条培养为主枝,并在每个主枝上选2-3个分枝做侧枝,此后每年对油茶树进行一次修枝整形,疏除树冠内过密枝使树内通风透光,截除拖地枝、徒长枝、交叉枝、病虫枝。

(9)油茶定干后,每年10月到翌年2月,在油茶林放养中华蜜蜂,平均每2亩油茶林放一个蜂箱,每个蜂箱养约10000-20000只中华蜜蜂。

实施例5:于2006年在广西来宾市兴宾区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1)在一片长势良好的岑软2号油茶林地上,不进行任何病虫害防治,在岑软2号油茶林达到6-8年生时,根据单株油茶鲜果产量、抗煤污病能力等指标选择优良单株。

(2)于2月在距离优良单株40-50cm处挖坑,每株施发酵后的猪粪1kg和尿素100g,并用土覆盖。

(3)优良单株施肥10天后,在树高60cm处截断油茶优良单株的部分主枝,待截断枝条周围萌发出新芽5-10cm时,采集嫩枝作为油茶组培的外植体。

(4)将上述获得的外植体,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油茶组培苗。

(5)将上述获得的油茶组培苗,按照宽行和窄行交替种植,其中窄行种植规格为2.5m(行距)×3m(株距),宽行种植规格为5m(行距)×3m(株距)。

(6)深耕油茶林的宽行,深耕后,在太阳下暴晒20日。

(7)在深耕爆晒过的油茶林地上种植薄荷,种植规格为10cm(株距)×30cm(行距),种植后每年收割一次。

(8)在2-3年生的油茶幼树40cm~50cm高处截顶定干,一年后选3个~4个方位合理的枝条培养为主枝,并在每个主枝上选2-3个分枝做侧枝,此后每年对油茶树进行一次修枝整形,疏除树冠内过密枝使树内通风透光,截除拖地枝、徒长枝、交叉枝、病虫枝。

(9)油茶定干后,每年3-9月,用0.6米×0.6米的橙黄色粘贴板直立于油茶林的宽行上,粘贴板是由质量分数为45份的松香、50份的大豆油和5份的石蜡加热溶解混合后,均匀涂抹在黄色的塑料板上制成的。

对照组:2012年,在实施例1的同一块林地上种植岑软2号油茶。具体步骤如下:

(1)种植油茶,种植规格为3.5m(行距)×3m(株距)。

(2)在2-3年生的油茶幼树40cm~50cm高处截顶定干,一年后选3个~4个方位合理的枝条培养为主枝,并在每个主枝上选2-3个分枝做侧枝,此后每年对油茶树进行一次修枝整形,疏除树冠内过密枝使树内通风透光,截除拖地枝、徒长枝、交叉枝、病虫枝。

不同处理方式对油茶煤污病的发病情况对比分析见表1:

表1:不同处理方式对油茶煤污病的发病情况对比分析

结论:选择抗病优良单株并通过组培获取组培苗,在油茶林地的上种植薄荷,在油茶林里放置蚜虫粘贴板,在油茶林里放养蜜蜂等方法,均对防治油茶煤污病产生一定的效果。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