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吡唑醚菌酯-氟啶胺的微囊悬浮-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18669发布日期:2019-06-14 23:57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本公开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吡唑醚菌酯-氟啶胺的微囊悬浮-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吡唑醚菌酯是巴斯夫公司开发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其作用机理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过在细胞色素合成中阻止电子转移,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且具有杀菌谱广、活性高、毒性低等优点。

但是其易被水解和光解,所以很多吡唑醚菌酯剂型应用时都会产生药的有效成分流失和变质。另外,吡唑醚菌酯对鱼类高毒,所以在离水源较近的地方使用时都会造成水体生物死亡。因此,根据市场应用情况需要研究一种环保,安全,高效的吡唑醚菌酯剂型。

氟啶胺是由日本石原株式会社于1988年推出的吡啶胺衍生物,二硝基苯胺类杀菌剂。氟啶胺是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与现有药剂无交互抗性。通过作用于atp合成酶,在呼吸链的尾端解除氧化与磷酸化的关联,最大程度消耗电子传递积累的电化学势能,杀菌速度与活性领先于同类化合物。氟啶胺基本无内吸性,一般将其定位成保护性杀菌剂。氟啶胺具有强烈的触杀效果,已被列为救灾性药剂。通过阻断孢子的产生、萌发、侵染与菌丝的生长,对病菌各个生长阶段发挥药效,对疫霉属、单轴霉属、核盘菌属和黑星菌属非常有效。可有效防止霜霉疫病、灰霉病、菌核病、炭疽病、黑星病等病害。

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含氟啶胺和吡唑醚菌酯的微胶囊悬浮-悬浮剂的制备方法,以得到既速效又持效,且能够有效防治农作物多种病害的含氟啶胺和吡唑醚菌酯的微囊悬浮-悬浮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公开提供一种含氟啶胺和吡唑醚菌酯的微囊悬浮-悬浮剂的制备方法,由该方法得到的含氟啶胺和吡唑醚菌酯的微囊悬浮-悬浮剂既速效又持效且能够有效防治农作物多种病害,微囊悬浮-悬浮剂能使有效成分无我力作用时,较长时间保持在植物页面,发挥药效后逐步分解,减少吡唑醚菌酯进入水体的比例,其对环境更友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含氟啶胺和吡唑醚菌酯的微囊悬浮-悬浮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第一溶液和第二溶液进行剪切混合,得到第一物料;其中,所述第一溶液含有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所述第二溶液含有吡唑醚菌酯乳油;所述第一溶液与所述第二溶液的重量比为(1-4):1;b、将所述第一物料与缓冲溶液混合,以调节ph值为5-6,得到第二物料;c、将所述第二物料与酸性ph值调节剂溶液混合,调节ph值为3-4,得到第三物料;d、将所述第三物料进行固化缩聚,得到固化缩聚后的物料,并且将所述固化缩聚产物的ph值调节至6.0-7.5;e、将ph值调节至6.0-7.5的所述固化缩聚后的物料与第一分散剂混合均匀,得到第四物料;f、将所述第四物料与氟啶胺悬浮剂和第二分散剂混合,得到第五物料。

可选地,步骤a中,所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由含有三聚氰胺、甲醛和水的原料液预聚合得到;所述预聚合的条件包括:ph值为8-10,温度为60-75℃,反应时间为1-4小时。

可选地,步骤a中,所述吡唑醚菌酯乳油含有吡唑醚菌酯、有机溶剂和乳化剂,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甲苯、环己酮、石油醚、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苯和溶剂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乳化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醚、月桂醇硫酸钠、嵌段聚醚和萘磺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吡唑醚菌酯、有机溶剂和乳化剂的重量比为1:(0.1-5):(0.01-0.2)。

可选地,步骤a中,所述混合的条件包括:剪切速度为10000-30000r/min;

步骤b中,所述剪切混合的条件包括:在25-35℃条件下,0.5-1.5h内匀速加入所述缓冲溶液,搅拌速度为300-500r/min;

步骤c中,所述混合的条件包括:在25-35℃条件下,1-4h内匀速加入所述酸性ph值调节剂溶液,搅拌速度为500-800r/min;

步骤d中,所述固化缩聚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40-65℃;反应时间为2-6h;

步骤e中,所述混合的条件包括:搅拌转速为300-500r/min,搅拌时间0.5-1h;;

步骤f中,所述混合的条件包括:搅拌转速为300-500r/min,搅拌时间0.5-1h;。

可选地,步骤b中,所述缓冲溶液中的缓冲对的总浓度为0.1-0.5重量%;所述缓冲对选自檬酸-柠檬酸钠、柠檬酸-磷酸氢二钠和乙酸-乙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步骤c中,所述酸性ph调节剂溶液中酸性ph调节剂的浓度为0.5-8重量%,所述酸性ph调节剂选自盐酸、硫酸、磷酸、乙酸和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步骤e中,ph值调节至6.0-7.5的所述固化缩聚的物料与所述第一分散剂的重量比为1:(0.01-0.05);步骤f中,所述第四物料、所述氟啶胺悬浮剂和所述第二分散剂的重量比为1:(0.1-10):(0.01-0.3)。

可选地,步骤e所述的混合还包括加入增稠剂和/或防冻剂;所述增稠剂选自硅酸铝镁、黄原胶、聚乙二醇、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膨润土和白炭黑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防冻剂选自乙二醇、1,2-丙二醇、丙三醇和三聚氰胺中的至少一种;ph值调节至6.0-7.5的所述固化缩聚产物、所述第一分散剂、所述增稠剂和所述防冻剂的重量比为1:(0.01-0.05):(0.001-0.02):(0.02-0.20)。

可选地,所述第一分散剂和所述第二分散剂各自独立地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羧酸盐、嵌段共聚物、苯磺酸盐、亚甲基双萘磺酸钠、1-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苄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木质素磺酸钠、脱糖木质素磺酸钠、脱糖缩合木质素磺酸钠、丁二酸酯磺酸钠、拉开粉、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氟啶胺悬浮剂含有氟啶胺微粒、第三分散剂和水,所述氟啶胺微粒的粒径为1-5mm,所述氟啶胺微粒、第三分散剂和水的重量比为1:(0.2-1):(3-6)。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本公开第一方面的方法制备的含有吡唑醚菌酯和氟啶胺微囊悬浮-悬浮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通过多步调节特定ph值,制备得到的含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噻虫啉的微囊悬浮-悬浮剂能够缓释长效的防治农作物害虫,且具有良好的速效性,贮存稳定性,不易发生团聚、凝固现象可以降低用药量与用药次数,从而节约成本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吡唑醚菌酯-氟啶胺微囊悬浮-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第一溶液和第二溶液进行剪切混合,得到第一物料;其中,所述第一溶液含有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所述第二溶液含有吡唑醚菌酯乳油;所述第一溶液与所述第二溶液的重量比为(1-4):1;

b、将所述第一物料与缓冲溶液混合,以调节ph值为5-6,得到第二物料;

c、将所述第二物料与酸性ph值调节剂溶液混合,调节ph值为3-4,得到第三物料;

d、将所述第三物料进行固化缩聚,得到固化缩聚后的物料,并且将所述固化缩聚产物的ph值调节至6.0-7.5;

e、将ph值调节至6.0-7.5的所述固化缩聚后的物料与第一分散剂混合均匀,得到第四物料;

f、将所述第四物料与氟啶胺悬浮剂和第二分散剂混合,得到第五物料。

本公开中,吡唑醚菌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具有高效兼具吡唑结构的特点,由德国巴斯夫公司开发的新型广谱杀菌剂。中文通用名称:吡唑醚菌酯,又名唑菌胺酯,英文通用名称:pyraclostrobin,化学名称:n-{2-[1-(4-氯苯基)-1h-吡唑-3-基氧甲基]苯基}(n-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相对分子量:387.8,化学式:c19h18cln3o4,cas号:175013-18-0,其结构式如式(1)所示。

氟啶胺为吡啶胺衍生物,二硝基苯胺类杀菌剂,是广谱高效的保护性杀菌剂。对交链孢属、疫霉属、单轴霉属、核盘菌属和黑星菌属非常有效。英文通用名称:fluazinam化学名称:n-(3-氯-5-三氟甲基-2-吡啶基)-3-氯-4-三氟甲基-2,6-二硝基苯胺,相对分子量:465.1,化学式:c13h4cl2f6n4o4,cas号:79622-59-6,其结构式如式(2)所示。

根据本公开,将所述第一物料与缓冲溶液混合均匀,调节ph值为5-6,得到第二物料;将所述第二物料与酸性ph调节剂混合均匀,调节ph值为3-4,得到第三物料;调节固化聚缩产物ph值为6.0-7.5,得到第四物,制备得到的吡唑醚菌酯-氟啶胺微囊悬浮-悬浮剂贮存稳定,不易发生团聚和凝固现象,使吡唑醚菌酯和氟啶胺的持效期明显延长,提升了对作物病害的防治效果。

根据本公开,为了进一步提升吡唑醚菌酯微胶囊的包覆率、改善粒径分布以及囊壳的厚度,步骤a中,所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由含有三聚氰胺、甲醛和水的原料液预聚合得到;所述预聚合的条件包括:ph值可以为8-10,温度可以为60-75℃,反应时间可以为1-4小时。

根据跟公开,步骤a中,第二溶液中可以含有吡唑醚菌酯乳油,所述吡唑醚菌酯乳油的制备方法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制备方法,本公开对此没有特别的限制。所述吡唑醚菌酯乳油可以含有吡唑醚菌酯、有机溶剂和乳化剂,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甲苯、环己酮、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苯和溶剂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乳化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醚、月桂醇硫酸钠、嵌段聚醚和萘磺酸盐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吡唑醚菌酯、有机溶剂和乳化剂的重量比可以为1:(0.1-5):(0.01-0.2)。

为了进一步提升吡唑醚菌酯微胶囊的包覆率、改善粒径分布以及囊壳的厚度,进而提高吡唑醚菌酯-氟啶胺微囊悬浮-悬浮剂的贮存稳定性,步骤a中,混合的条件包括:剪切速度可以为10000-30000转/分钟;步骤b中,混合的条件包括:在25-35℃条件下,0.5-1.5小时内匀速加入缓冲溶液,搅拌速度可以为300-500转/分钟;步骤c中,混合的条件包括:在25-35℃条件下,1-4小时内匀速加入酸性ph值调节剂,搅拌速度可以为500-800转/分钟;步骤d中,固化缩聚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可以为40-65℃;反应时间可以为2-6小时;步骤e中,所述混合的条件包括:搅拌转速为300-500r/min,搅拌时间0.5-1h;;步骤f中,所述混合的条件包括:搅拌转速为300-500r/min,搅拌时间0.5-1h;。

根据本公开,缓冲溶液与酸性ph调节剂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使用的各种能够调节ph值的物质,优选情况下,步骤b中,所述缓冲溶液的ph值可以为3-6;所述缓冲溶液中的缓冲对的总浓度可以为0.1-0.5重量%;所述缓冲溶液中的缓冲对可以包括柠檬酸-柠檬酸钠、柠檬酸-磷酸氢二钠和乙酸-乙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步骤c中,所述酸性ph调节剂的浓度可以为0.5-8重量%;所述酸性ph调节剂可以选自盐酸、硫酸、磷酸、乙酸和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

为了进一步改善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的粒径分布以及贮存稳定性,所述第四物料中还含有增稠剂和/或防冻剂,本公开中对增稠剂、防冻剂没有特别地限制,可以选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使用的各种物质;优选情况下,所述增稠剂选自硅酸铝镁、黄原胶、聚乙二醇、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膨润土和白炭黑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防冻剂选自乙二醇、1,2-丙二醇、丙三醇和尿素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地,ph值调节至6.0-7.5的所述固化缩聚产物、所述第一分散剂、所述增稠剂和所述防冻剂的重量比可以为1:(0.01-0.05):(0.001-0.02):(0.02-0.20)。

根据本公开,为进一步改善微囊悬浮-悬浮剂中吡唑醚菌酯微胶囊与氟啶胺微粒的分布,优选情况下,步骤e中,ph值调节至6.0-7.5的所述固化缩聚后的物料与所述第一分散剂的重量比可以为1:(0.01-0.05);步骤f中的第四物料、氟啶胺悬浮剂和分散剂的重量比可以为1:(0.1-10):(0.01-0.3)。

根据本公开,第一分散剂、第二分散剂和第三分散剂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使用的而各种能够阻碍固体颗粒的沉降和凝聚的物质,可以各自独立地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羧酸盐、嵌段共聚物、苯磺酸盐、亚甲基双萘磺酸钠、1-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苄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木质素磺酸钠、脱糖木质素磺酸钠、脱糖缩合木质素磺酸钠、丁二酸酯磺酸钠、拉开粉、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公开,对氟啶胺悬浮剂的粒径大小没有特别的要求,优选为1-5mm,进一步地,为了提升本公开中吡唑醚菌酯-氟啶胺的贮存稳定性与持效期,氟啶胺悬浮剂中可以含有氟啶胺微粒、分散剂和水,优选情况下,所述氟啶胺微粒、分散剂和水的重量比可以为1:(0.2-1):(3-6)。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吡唑醚菌酯-氟啶胺微囊悬浮-悬浮剂,该悬浮剂是根据以上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

根据本公开,本公开提供的吡唑醚菌酯-氟啶胺微囊悬浮-悬浮剂能够显著提高防治农作物各种病害的效果,并且贮存稳定、持效期长。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公开,但是本公开并不因此受到任何限制。

本公开中所使用试剂均为商购。

实施例1

将三聚氰胺与浓度为40重量%的甲醛水溶液混合均匀,在ph值为8,温度为65℃条件下反应2h;加入水稀释,得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

将吡唑醚菌酯、溶剂油s-200和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醚混合均匀,得到吡唑醚菌酯乳油,其中,所述吡唑醚菌酯与溶剂油s-200和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醚的重量比为1:3:0.05。

将所得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和吡唑醚菌酯乳油在10000r/min的速率下剪切混合均匀,得到第一物料,其中所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和吡唑醚菌酯乳油的重量比为1:1;在室温条件下,将ph值为4.5、缓冲对的总浓度为0.5重量%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在1小时内匀速地加入到上述第一物料中,以4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混合均匀,以调节ph值为5.5,得到第二物料;在室温条件下,将浓度为3重量%的盐酸在3.5小时内匀速地加入到上述第二物料中,以6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混合均匀,以调节ph值为3.5,得到第三物料;在60℃的条件下,将所述第三物料进行固化缩聚3小时,得到固化缩聚后的物料;并且通过盐酸溶液将所述固化缩聚后的物料的ph值调节至7;加入木质素磺酸钠、硅酸铝镁和乙二醇混合均匀,得到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第四物料),其中,所述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与木质素磺酸钠、硅酸铝镁和乙二醇的重量比为1:0.01:0.005:0.05。

将35重量%的氟啶胺、0.5重量%的十二烷基硫酸钠、3重量%的亚甲基双萘磺酸钠、2重量%的有机硅消泡剂、5重量%的乙二醇、0.3重量%的黄原胶、0.2重量%的苯甲酸钠与54重量%的水充分混合、分散,分散均匀后通入砂磨机进行砂磨,砂磨至平均粒径小于5微米的悬浮液,得到氟啶胺悬浮剂。

最后,将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与氟啶胺悬浮剂混合,再加入木质素磺酸钠,搅拌均匀,得到的药剂可以作为含氟啶胺和吡唑醚菌酯的微囊悬浮-悬浮剂使用。其中,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与氟啶胺悬浮剂、木质素磺酸钠的重量比为1:1:0.05。

实施例2

将三聚氰胺与浓度为35重量%的甲醛水溶液混合均匀,在ph值为8,温度为70℃条件下进行反应3小时;加入蒸馏水稀释,得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

将吡唑醚菌酯、石油醚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混合均匀,得到吡唑醚菌酯乳油,其中,所述吡唑醚菌酯与石油醚和木质素磺酸钠的重量比为1:2.5:0.05。

将所得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和吡唑醚菌酯乳油在20000r/min速率下剪切混合均匀,得到第一物料,其中所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和吡唑醚菌酯乳油的重量比为2:1;在室温条件下,将ph值为3.0、缓冲对的总浓度为0.2重量%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在0.5小时内匀速地加入到上述第一物料中,以5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混合均匀,以调节ph值为6,得到第二物料;在室温条件下,将浓度为5重量%的磷酸在3小时内匀速地加入到上述第二物料中,以8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混合均匀,以调节ph值为3.5,得到第三物料;在45℃的条件下,将所述第三物料进行固化缩聚2小时,得到固化缩聚后的物料,并且通过硫酸溶液将所述固化缩聚后的物料的ph值调节至7;加入木质素磺酸钠、黄原胶和1,2-丙二醇混合均匀,得到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第四物料),其中,所述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与木质素磺酸钠、黄原胶和1,2-丙二醇的重量比为1:0.05:0.005:0.05。

将35重量%的氟啶胺、0.5重量%的十二烷基硫酸钠、3重量%的亚甲基双萘磺酸钠、2重量%的有机硅消泡剂、5重量%的乙二醇、0.3重量%的黄原胶、0.2重量%的苯甲酸钠与54重量%的水充分混合、分散,分散均匀后通入砂磨机进行砂磨,砂磨至平均粒径小于5微米的悬浮液,得到氟啶胺悬浮剂。

最后,将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与氟啶胺悬浮剂混合,再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搅拌均匀,得到的药剂可以作为含氟啶胺和吡唑醚菌酯的微囊悬浮-悬浮剂使用。其中,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与氟啶胺悬浮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重量比为1:1.5:0.03。

实施例3

将三聚氰胺与浓度为35重量%的甲醛水溶液混合均匀,在ph值为9,温度为75℃条件下进行反应4小时;加入蒸馏水稀释,得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

将吡唑醚菌酯、溶剂油s-15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均匀,得到吡唑醚菌酯乳油,其中,所述吡唑醚菌酯与溶剂油s-15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的重量比为1:2.5:0.1。

将所得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和吡唑醚菌酯乳油在20000r/min速率下剪切混合均匀,得到第一物料,其中所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和吡唑醚菌酯乳油的重量比为2:1;在室温条件下,将ph值为5,缓冲对的总浓度为0.5重量%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在1.5小时内匀速地加入到上述第一物料中,以5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混合均匀,以调节ph值为6.0,得到第二物料;在室温条件下,将浓度为5重量%的盐酸在2小时内匀速地加入到上述第二物料中,以7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混合均匀,以调节ph值为3.5,得到第三物料;在40℃的条件下,将所述第三物料进行固化缩聚5时,得到固化缩聚后的物料,并且通过磷酸溶液将所述固化缩聚后的物料的ph值调节至7;加入木质素磺酸钠、聚乙二醇和丙三醇混合均匀,得到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第四物料),其中,所述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与木质素磺酸钠、聚乙二醇和丙三醇的重量比为1:0.02:0.006:0.04。

将50重量%的氟啶胺、0.5重量%的拉开粉、3重量%的亚甲基双萘磺酸钠、2重量%的有机硅消泡剂、5重量%的乙二醇、0.3重量%的黄原胶、0.2重量%的苯甲酸钠与39重量%的水充分混合、分散,分散均匀后通入砂磨机进行砂磨,砂磨至平均粒径小于5微米的悬浮液,得到氟啶胺悬浮剂。

最后,将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与氟啶胺悬浮剂混合,再加入亚甲基双萘磺酸钠,搅拌均匀,得到的药剂可以作为含氟啶胺和吡唑醚菌酯的微囊悬浮-悬浮剂使用。其中,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与氟啶胺悬浮剂、亚甲基双萘磺酸钠的重量比为1:0.5:0.05。

实施例4

将三聚氰胺与浓度为45重量%的甲醛水溶液混合均匀,在ph值为8,温度为70℃条件下进行反应1小时;加入蒸馏水稀释,得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

将吡唑醚菌酯、乙酸乙酯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均匀,得到吡唑醚菌酯乳油,其中,所述吡唑醚菌酯与乙酸乙酯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重量比为1:5:0.05。

将所得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和吡唑醚菌酯乳油在30000r/min速率下剪切混合均匀,得到第一物料,其中所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和吡唑醚菌酯乳油的重量比为3:1;在室温条件下,将ph值为4.5、缓冲对的总浓度为0.2重量%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在1小时内匀速地加入到上述第一物料中,以4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混合均匀,以调节ph值为5.0,得到第二物料;在室温条件下,将浓度为5重量%的盐酸在1.5小时内匀速地加入到上述第二物料中,以6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混合均匀,以调节ph值为3.5,得到第三物料;在60℃的条件下,将所述第三物料进行固化缩聚2小时,得到固化缩聚后的物料;并且通过乙酸溶液将所述固化缩聚后的物料的ph值调节至7;加入木质素磺酸钠、聚乙烯醇和三聚氰胺混合均匀,得到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其中,所述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与木质素磺酸钠、聚乙烯醇和三聚氰胺的重量比为1:0.01:0.005:0.05。

将50重量%的氟啶胺、0.5重量%的十二烷基硫酸钠、3重量%的亚甲基双萘磺酸钠、2重量%的有机硅消泡剂、5重量%的乙二醇、0.3重量%的黄原胶、0.2重量%的苯甲酸钠与39重量%的水充分混合、分散,分散均匀后通入砂磨机进行砂磨,砂磨至平均粒径小于5微米的悬浮液,得到氟啶胺悬浮剂。

最后,将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与氟啶胺悬浮剂混合,再加入1-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搅拌均匀,得到的药剂可以作为含氟啶胺和吡唑醚菌酯的微囊悬浮-悬浮剂使用。其中,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与氟啶胺悬浮剂、1-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的重量比为1:5:0.05。

实施例5

将三聚氰胺与浓度为35重量%的甲醛水溶液混合均匀,在ph值为9,温度为70℃条件下进行反应2小时;加入蒸馏水稀释,得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

将吡唑醚菌酯、二氯甲烷和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混合均匀,得到吡唑醚菌酯乳油,其中,所述吡唑醚菌酯与二氯甲烷、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重量比为1:1:0.2。

将所得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和吡唑醚菌酯乳油在20000转/分钟的速率下剪切混合均匀,得到第一物料,其中所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和吡唑醚菌酯乳油的重量比为2:1;在室温条件下,将ph值为4.5、缓冲对的总浓度为0.2重量%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在1.5小时内匀速地加入到上述第一物料中,以3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混合均匀,以调节ph值为6.0,得到第二物料;在室温条件下,将浓度为5重量%的盐酸在4小时内匀速地加入到上述第二物料中,以8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混合均匀,以调节ph值为3.5,得到第三物料;在65℃的条件下,将所述第三物料进行固化缩聚4小时,得到固化缩聚后的物料;并且通过氯化铵溶液将所述固化缩聚后的物料的ph值为7;加入木质素磺酸钠、羧甲基纤维素和乙二醇混合均匀,得到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其中,所述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与木质素磺酸钠、羧甲基纤维素和乙二醇的重量比为1:0.01:0.005:0.05。

将35重量%的氟啶胺、0.5重量%的十二烷基硫酸钠、3重量%的亚甲基双萘磺酸钠、2重量%的有机硅消泡剂、5重量%的乙二醇、0.3重量%的黄原胶、0.2重量%的苯甲酸钠与54重量%的水充分混合、分散,分散均匀后通入砂磨机进行砂磨,砂磨至平均粒径小于5微米的悬浮液,得到氟啶胺悬浮剂。

最后,将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与氟啶胺悬浮剂混合,再加入脱糖木质素磺酸钠,搅拌均匀,得到的药剂可以作为含氟啶胺和吡唑醚菌酯的微囊悬浮-悬浮剂使用。其中,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与氟啶胺悬浮剂、脱糖木质素磺酸钠的重量比为1:10:0.01。

实施例6

将三聚氰胺与浓度为35重量%的甲醛水溶液混合均匀,在ph值为8,温度为70℃条件下反应1.5h;加入水稀释,得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

将吡唑醚菌酯、n,n-二甲基甲酰胺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混合均匀,得到吡唑醚菌酯乳油,其中,所述吡唑醚菌酯与n,n-二甲基甲酰胺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重量比为1:1:0.05。

将所得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和吡唑醚菌酯乳油在20000转/分钟的速率下剪切混合均匀,得到第一物料,其中所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和吡唑醚菌酯乳油的重量比为1:1;在室温条件下,将ph值为6、缓冲对的总浓度为0.5重量%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在0.5小时内匀速地加入到上述第一物料中,以5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混合均匀,以调节ph值为6.0,得到第二物料;在室温条件下,将浓度为5重量%的硫酸在1.5小时内匀速地加入到上述第二物料中,以5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混合均匀,以调节ph值为3.5,得到第三物料;在60℃的条件下,将所述第三物料进行固化缩聚2小时,得到固化缩聚后的物料;并且通过盐酸溶液将所述固化缩聚后的物料的ph值调节至7.5;加入木质素磺酸钠、膨润土和乙二醇混合均匀,得到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其中,所述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与木质素磺酸钠、膨润土和乙二醇的重量比为1:0.01:0.005:0.05。

将35重量%的氟啶胺、0.5重量%的十二烷基硫酸钠、3重量%的亚甲基双萘磺酸钠、2重量%的有机硅消泡剂、5重量%的乙二醇、0.3重量%的黄原胶、0.2重量%的苯甲酸钠与54重量%的水充分混合、分散,分散均匀后通入砂磨机进行砂磨,砂磨至平均粒径小于5微米的悬浮液,得到氟啶胺悬浮剂。

最后,将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与氟啶胺悬浮剂混合,再加入丁二酸酯磺酸钠,搅拌均匀,得到的药剂可以作为含氟啶胺和吡唑醚菌酯的微囊悬浮-悬浮剂使用。其中,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与氟啶胺悬浮剂、丁二酸酯磺酸钠的重量比为1:0.5:0.05。

实施例7

将三聚氰胺与浓度为40重量%的甲醛水溶液混合均匀,在ph值为7,温度为65℃条件下反应3h;加入水稀释,得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

将吡唑醚菌酯、二甲苯和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混合均匀,得到吡唑醚菌酯乳油,所述吡唑醚菌酯、二甲苯和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的比例为1:3:0.1。

将所得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和吡唑醚菌酯乳油在10000转/分的速率下剪切混合均匀,得到第一物料,其中所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和吡唑醚菌酯乳油的重量比为2:1;在室温条件下,将ph值为4.5、缓冲对的总浓度为0.2重量%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在1.5小时内匀速地加入到上述第一物料中,以5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混合均匀,以调节ph值为6.0,得到第二物料;在室温条件下,将浓度为5重量%的硝酸在4小时内匀速地加入到上述第二物料中,以5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混合均匀,以调节ph值为3.5,得到第三物料;在60℃的条件下,将所述第三物料进行固化缩聚2小时,得到固化缩聚后的物料;并且通过乙酸溶液将所述固化缩聚后的物料的ph值调节至7;加入木质素磺酸钠、白炭黑和乙二醇混合均匀,得到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其中,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与木质素磺酸钠、白炭黑和乙二醇的重量比为1:0.01:0.005:0.05。

将35重量%的氟啶胺、0.5重量%的十二烷基硫酸钠、3重量%的亚甲基双萘磺酸钠、2重量%的有机硅消泡剂、5重量%的乙二醇、0.3重量%的黄原胶、0.2重量%的苯甲酸钠与54重量%的水充分混合、分散,分散均匀后通入砂磨机进行砂磨,砂磨至平均粒径小于5微米的悬浮液,得到氟啶胺悬浮剂。

最后,将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与氟啶胺悬浮剂混合,再加入拉开粉,搅拌均匀,得到的药剂可以作为含氟啶胺和吡唑醚菌酯的微囊悬浮-悬浮剂使用。其中,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与氟啶胺悬浮剂、拉开粉的重量比为1:2:0.05。

实施例8

将三聚氰胺与浓度为35重量%的甲醛水溶液混合均匀,在ph值为8,温度为75℃条件下反应1h;加入水稀释,得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

将吡唑醚菌酯、溶剂油s-200和月桂醇硫酸钠混合均匀,得到吡唑醚菌酯乳油,其中,所述吡唑醚菌酯与溶剂油s-200和月桂醇硫酸钠的重量比为1:3:0.06。

将所得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和吡唑醚菌酯乳油在20000转/分速率下剪切混合均匀,得到第一物料,其中所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和吡唑醚菌酯乳油的重量比为1:1;在室温条件下,将ph值为3.5、缓冲对的总浓度为1重量%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在1小时内匀速地加入到上述第一物料中,以5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混合均匀,以调节ph值为6.0,得到第二物料;在室温条件下,将浓度为0.1重量%的磷酸在1.5小时内匀速地加入到上述第二物料中,以6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混合均匀,以调节ph值为3.5,得到第三物料;在60℃的条件下,将所述第三物料进行固化缩聚2小时,得到固化缩聚后的物料;并且通过磷酸溶液将所述固化缩聚后的物料的ph值调节至7;加入木质素磺酸钠、硅酸铝镁和乙二醇混合均匀,得到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其中,所述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与木质素磺酸钠、硅酸铝镁和乙二醇的重量比为1:0.02:0.004:0.04。

将35重量%的氟啶胺、0.5重量%的十二烷基硫酸钠、3重量%的亚甲基双萘磺酸钠、2重量%的有机硅消泡剂、5重量%的乙二醇、0.3重量%的黄原胶、0.2重量%的苯甲酸钠与54重量%的水充分混合、分散,分散均匀后通入砂磨机进行砂磨,砂磨至平均粒径小于5微米的悬浮液,得到氟啶胺悬浮剂。

最后,将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与氟啶胺悬浮剂混合,再加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搅拌均匀,得到的药剂可以作为含氟啶胺和吡唑醚菌酯的微囊悬浮-悬浮剂使用。其中,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与氟啶胺悬浮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重量比为1:3:0.03。

实施例9

将三聚氰胺与浓度为35重量%的甲醛水溶液混合均匀,在ph值为8,温度为70℃条件下反应1.5h;加入水稀释,得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其中。

将吡唑醚菌酯、溶剂油s-200和聚乙烯醇混合均匀,得到吡唑醚菌酯乳油,其中,所述吡唑醚菌酯与溶剂油s-200和聚乙烯醇的重量比为1:4:0.06。

将所得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和吡唑醚菌酯乳油在300转/分的搅拌速率下混合均匀,得到第一物料,其中所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和吡唑醚菌酯乳油的重量比为2:1;在40℃条件下,将ph值为4.0、缓冲对的总浓度为0.4重量%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在1小时内匀速地加入到上述第一物料中,以1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混合均匀,以调节ph值为6.0,得到第二物料;在40℃条件下,将浓度为2重量%的乙酸在1.5小时内匀速地加入到上述第二物料中,以3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混合均匀,以调节ph值为3.5,得到第三物料;在60℃的条件下,将所述第三物料进行固化缩聚2小时,得到固化缩聚后的物料;并且将所述固化缩聚后的物料的ph值为7;加入木质素磺酸钠、硅酸铝镁和乙二醇混合均匀,得到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其中,所述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与木质素磺酸钠、硅酸铝镁和乙二醇的重量比为1:0.03:0.005:0.05。

将35重量%的氟啶胺、0.5重量%的十二烷基硫酸钠、3重量%的亚甲基双萘磺酸钠、2重量%的有机硅消泡剂、5重量%的乙二醇、0.3重量%的黄原胶、0.2重量%的苯甲酸钠与54重量%的水充分混合、分散,分散均匀后通入砂磨机进行砂磨,砂磨至平均粒径小于5微米的悬浮液,得到氟啶胺悬浮剂。

最后,将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与氟啶胺悬浮剂混合,再加入木质素磺酸钠,搅拌均匀,得到的药剂可以作为含氟啶胺和吡唑醚菌酯的微囊悬浮-悬浮剂使用。其中,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与氟啶胺悬浮剂、木质素磺酸钠的重量比为1:0.5:0.04。

实施例10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比,仅改变唑醚菌酯乳油中吡唑醚菌酯、溶剂油s-200和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醚的重量比为1:5.5:0.3。

实施例11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比,仅改变步骤e中,所述固化缩聚产物、木质素磺酸钠(所述第一分散剂)、硅酸铝镁(所述增稠剂)和乙二醇(所述防冻剂)的重量比为1:0.005:0.03:0.3。

实施例12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比,仅改变步骤f中,所述第四物料、所述氟啶胺悬浮剂和(木质素磺酸钠)所述第二分散剂的重量比为1:11:0.4。

实施例13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比,仅改变步骤d中固化缩聚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1h。

对比例1

根据实施例1中的制备方法,制备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和吡唑醚菌酯乳油。

将所得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和吡唑醚菌酯乳油剪切混合均匀,得到第一物料,其中所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和吡唑醚菌酯乳油的重量比为1:1;在室温条件下,将浓度为0.5重量%的磷酸在2小时内匀速地加入到上述第一物料中,以5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混合均匀,以调节ph值为3.5,得到第二物料;在60℃条件下,将所述第二物料进行固化缩聚2小时,得到固化缩聚产物,并且将所述固化缩聚产物的ph值调节至7.0;加入木质素磺酸钠、硅酸铝镁和乙二醇混合均匀,得到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其中,所述固化缩聚产物与木质素磺酸钠、硅酸铝镁和乙二醇的重量比为1:0.01:0.005:0.05。

将35重量%的氟啶胺、0.5重量%的十二烷基硫酸钠、3重量%的亚甲基双萘磺酸钠、2重量%的有机硅消泡剂、5重量%的乙二醇、0.3重量%的黄原胶、0.2重量%的苯甲酸钠与54重量%的水充分混合、分散,分散均匀后通入砂磨机进行砂磨,砂磨至平均粒径小于5微米的悬浮液,得到氟啶胺悬浮剂。

最后,将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与氟啶胺悬浮剂混合,再加入木质素磺酸钠,搅拌均匀,得到的药剂可以作为含氟啶胺和吡唑醚菌酯的微囊悬浮-悬浮剂使用。其中,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与氟啶胺悬浮剂、木质素磺酸钠的重量比为1:0.5:0.05。

对比例2

根据实施例1中的制备方法,制备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和吡唑醚菌酯乳油。

将所得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和吡唑醚菌酯乳油剪切混合均匀,得到第一物料,其中所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和吡唑醚菌酯乳油的重量比为2:1;在室温条件下,将ph值为4.5、缓冲对的总浓度为2重量%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在1小时内匀速地加入到上述第一物料中,以5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混合均匀,以调节ph值为6.5,得到第二物料;在60℃条件下,将所述第二物料进行固化缩聚2.5小时,得到固化缩聚产物,并且将所述固化缩聚产物的ph值调节至7.0;加入木质素磺酸钠、硅酸铝镁和乙二醇混合均匀,得到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其中,所述固化缩聚产物与木质素磺酸钠、硅酸铝镁和乙二醇的重量比为1:0.01:0.005:0.05。

将35重量%的氟啶胺、0.5重量%的十二烷基硫酸钠、3重量%的亚甲基双萘磺酸钠、2重量%的有机硅消泡剂、5重量%的乙二醇、0.3重量%的黄原胶、0.2重量%的苯甲酸钠与54重量%的水充分混合、分散,分散均匀后通入砂磨机进行砂磨,砂磨至平均粒径小于5微米的悬浮液,得到氟啶胺悬浮剂。

最后,将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与氟啶胺悬浮剂混合,再加入木质素磺酸钠,搅拌均匀,得到的药剂可以作为含氟啶胺和吡唑醚菌酯的微囊悬浮-悬浮剂使用。其中,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与氟啶胺悬浮剂、木质素磺酸钠的重量比为1:0.5:0.05。

对比例3

根据实施例1中的制备方法,制备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和吡唑醚菌酯乳油。

将所得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和吡唑醚菌酯乳油混合均匀,得到第一物料,其中所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和吡唑醚菌酯乳油的重量比为0.5:1;在室温条件下,将ph值为4.5、缓冲对的总浓度为0.2重量%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在1.5小时内匀速地加入到上述第一物料中,以5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混合均匀,以调节ph值为8,得到第二物料;在室温条件下,将浓度为5重量%的硝酸在4小时内匀速地加入到上述第二物料中,以5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混合均匀,以调节ph值为3.5,得到第三物料;将所述第三物料ph值调节至7.0;加入木质素磺酸钠、硅酸铝镁和乙二醇混合均匀,得到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其中,所述固化缩聚产物与木质素磺酸钠、硅酸铝镁和乙二醇的重量比为1:0.01:0.005:0.05。

将35重量%的氟啶胺、0.5重量%的十二烷基硫酸钠、3重量%的亚甲基双萘磺酸钠、2重量%的有机硅消泡剂、5重量%的乙二醇、0.3重量%的黄原胶、0.2重量%的苯甲酸钠与54重量%的水充分混合、分散,分散均匀后通入砂磨机进行砂磨,砂磨至平均粒径小于5微米的悬浮液,得到氟啶胺悬浮剂。

最后,将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与氟啶胺悬浮剂混合,再加入木质素磺酸钠,搅拌均匀,得到的药剂可以作为含氟啶胺和吡唑醚菌酯的微囊悬浮-悬浮剂使用。其中,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与氟啶胺悬浮剂、木质素磺酸钠的重量比为1:0.2:0.05。

对比例4

根据实施例1中的制备方法,制备可以作为含氟啶胺和吡唑醚菌酯的微囊悬浮-悬浮剂使用的药剂,不同在于将吡唑醚菌酯、溶剂油s-200和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醚和水混合均匀,得到吡唑醚菌酯水乳剂,与氟啶胺悬浮剂混合为悬乳剂,其中,所述吡唑醚菌酯、溶剂油s-200、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醚、水的重量比为1:4:0.06:6,所述吡唑醚菌酯水乳剂与氟啶胺悬浮剂的的重量比为1:1。

对比例5:30%氟啶胺和吡唑醚菌酯悬浮剂

按照实施例1氟啶胺悬浮剂制备方法制备氟啶胺·吡唑醚菌酯悬浮剂

对比例6:30%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

根据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吡唑嘧菌酯微囊悬浮剂,不同在于不与氟啶胺悬浮剂混合。

对比例7:30%氟啶胺悬浮剂

根据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氟啶胺悬浮剂,不同在于不与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混合。

对比例8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比较,仅在于改变所述第一溶液与所述第二溶液的重量比为5:1。

对比例9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比较,仅在于改变步骤b中调节ph值为7。

对比例10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比较,仅在于改变步骤c中调节ph值为2。

对比例11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比较,仅在于改变步骤d中调节ph值为8。

测试实施例1

本测试实施例用于测试实施例1-13和对比例1-11中得到的可以作为含氟啶胺和吡唑醚菌酯的微囊悬浮-悬浮剂使用的药剂的热贮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

热贮稳定性测试:将实施例1-13和对比例1-11中得到的可以作为含氟啶胺和吡唑醚菌酯的微囊悬浮-悬浮剂使用的药剂装入容器中,密封后放置于(54±2)℃的恒温烘箱中,静置14天后取出,根据gb/t14825-2006标准,测定微胶囊悬浮剂的悬浮率,结果见表1。

低温稳定性测定:将实施例1-13和对比例1-11中得到的可以作为含氟啶胺和吡唑醚菌酯的微囊悬浮-悬浮剂使用的药剂装入容器中,密封后置于(0±2)℃制冷器中,保持1h,每间隔15min搅拌一次,每次15s,观察外观有无变化,在(0±2)℃继续放置7天,然后取出置于室温条件下静置恢复后,根据gb/t14825-2006标准,测定微囊悬浮-悬浮剂的悬浮率,结果见表1。

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含氟啶胺和吡唑醚菌酯的微囊悬浮-悬浮剂具有良好的热贮存稳定性和低温贮存稳定性。

测试实施例2

本测试实施例对实施例1-13和对比例1-11中得到的可以作为含氟啶胺和吡唑醚菌酯的微囊悬浮-悬浮剂使用的药剂对柑橘上的疮痂病及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进行测试,测试前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搅拌均匀。

试验地点:湖南郴州华塘镇,试验田为多年柑橘种植基地,试验田地势平坦,肥力中等,质地中壤。施药后的各处理区柑橘按常规生产管理试验将实施例1-13及对比例1-11得到的可以作为含氟啶胺和吡唑醚菌酯的微囊悬浮-悬浮剂使用的药液分别均匀喷施在各个种植区的柑橘植株上,空白对照使用等量清水对种植区中的柑橘植株进行喷施。施药工具为背负式喷雾器,药液量30kg/亩。

药前调查疮痂病、炭疽病病情基数,分别施药后10d、20d、30d、50d调查疮痂病及炭疽病的发病程度根据叶片病级数计算病指及防治效果。具体试验方法按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每个处理区采用随机5点取样,每个处理小区调查25株柑橘,调查各处理区柑橘上疮痂病、炭疽病防治效果,

按式(1)计算病情指数,式(2)计算防治效果,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测试实施例3

本测试实施例对实施例1-13和对比例1-11中得到的可以作为含氟啶胺和吡唑醚菌酯的微囊悬浮-悬浮剂使用的药剂对梨树上黑星病的防治效果进行测试。

试验地点:安徽省砀山县,该地块肥力较好,管理精细,所种梨树树龄在10年左右。施药后的各处理区梨树按常规生产管理。

施药具体步骤包括,使用背负式喷雾器,按照施药量为30kg/亩,将实施例1-13和对比例1-11中得到的可以作为含氟啶胺和吡唑醚菌酯的微囊悬浮-悬浮剂药液分别均匀喷施在各个种植区的梨树上,空白对照组使用等量清水对种植区中的梨树植株进行喷施。

分别于施药后10天、20天、30天和50天调查梨树黑星病防治效果,具体试验方法按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每个处理区采用随机5点取样,每个处理小区调查25株梨树,调查各处理区梨树上黑星病防治效果,按照式(3)计算病情指数、按照式(4)防治效果,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从表2和3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利用缓冲溶液和酸性ph调节剂的特定组合、分步调节反应体系酸性、相应转速、选取相应乳化剂、溶剂等特定的反应条件下制备得到的可以作为含氟啶胺和吡唑醚菌酯的微囊悬浮-悬浮剂使用的药剂,能够取得缓释长效地防治农作物害虫的效果。

本发明的含氟啶胺和吡唑醚菌酯的微囊悬浮-悬浮剂相对于氟啶胺·吡唑醚菌酯的其他剂型,具有持效期长的特点,从而可降低用药次数和用药量,节约成本;其中含有的有机溶剂少,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