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斑刺鲀的人工繁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85678发布日期:2019-05-31 19:22阅读:6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产培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密斑刺鲀的人工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中文名:密斑刺鲀;英文名:porcupinepufferfish;拉丁学名:diodonhystrix。密斑刺鲀(diodonhystrix),为辐鳍鱼纲,鲀形目,二齿鲀科的一种。分布全球各大洋亚热带海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受到攻击时会吸入海水使身体鼓胀成圆球状,并竖起棘刺使敌人无法吞食。肉食性,以底栖动物为主食,有毒。密斑刺鲀体长可达91厘米。体短宽,口小,口内上下颔各具一枚发达的齿板。除唇及尾柄外均密布由鳞片特化的强棘。棘刺短,身上密部小黑点;各鳍短而圆,均具小黑点,背鳍软条14至17枚;臀鳍软条14至16枚。

密斑刺鲀栖息于沙石或砾石底质海域,水深2至30米。游泳速度缓慢,常躲藏于礁石洞穴中,受到攻击时会吸入海水使身体鼓胀成圆球状,并竖起棘刺使敌人无法吞食。肉食性,以底栖动物为主食。

目前市场上见到的密斑刺鲀以人工捕捞为主。该鱼卵巢、肝脏有强毒,从其性腺、肝脏等体内器官提取的毒素具有极高的农用和医用价值,国际市场售价昂贵;其皮肤、精巢和肌肉基本无毒,肉质鲜嫩可口、营养价值高,个体较大,市场前景好,具有出口创汇能力具有较大的养殖发展前景。而有关于斑刺鲀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方面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鉴以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密斑刺鲀的人工繁育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密斑刺鲀的人工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亲鱼来源与筛选:

密斑刺鲀亲鱼通过自然海区捕获后通过人工驯养获得,选择3龄以上、体重1.0~1.5kg、体型正常、无伤、无病害、活力好的密斑刺鲀作为亲本。

s2、亲鱼强化培育:

培育密度:室内亲鱼培育池容积为6.0m×6.0m×1.5m,设对角进水口2个、排水口1个,培养密度80~100尾/池,雌雄比例为1:0.5~1;

水质管理:每天定时检测温度、盐度、溶氧、ph值、增氧功率、氨氮、亚硝基氮,保持培育用水各项水质指标符合培育条件要求,根据水质变化情况,每3~5d换一次水,换水量为30~50%,保持水体透明度在50cm以上;

温度:热带地区每年10月至次年2月,水温从26~30℃降至20~25℃,次年3月~5月,在繁殖季节再从20~25℃升至26~30℃,5月~9月进入繁殖季节,水温维持在27~30℃;

盐度:30~34;

溶解氧:≥6mg/l;

ph值:7.8~8.8;

增氧功率:1.5~2.5w/m2

氨氮调控:≤0.5mg/l;

亚硝基氮调控:≤0.05mg/l;

流速调控:由亲鱼池对角线进水口调节进水冲力,水体流速保持在0.8~1.2m3/h,催产前2个月开始刺激,每天冲水5h,催产前20天每天冲水18h;

饵料:由以下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螃蟹28~33%、文蛤18~25%、鱿鱼31~38%、维生素e0.8~1.2%、维生素c1.5~1.8%、大蒜素药物0.2~0.5%、免疫多糖0.6~0.8%和余量鳗鱼粉,亲鱼强化培育中饵料投喂量为亲鱼体重的2.0%~3.0%,每天上午进行投喂一次。

s3、亲鱼催产:

亲鱼性腺发育程度检查和判断:对亲鱼进行强化培育2周后,每周从亲鱼群体中挑选部分个体进行一次成熟度检查,选择外观上腹部隆起,生殖孔微红、突出的个体,在操作平台上进行检查,用手从鱼腹部向生殖孔方向推挤,能流出白色精液或透明卵粒的既已达到性成熟。

人工催产:根据性腺发育程度进行催熟、催产,催产药物使用地欧酮、促排卵素3号、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剂量为地欧酮1~2.5mg/kg、促排卵素3号2.0~5μg/k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600~1000iu/kg,雄鱼注射量减半或不注射,催产时间在下午15:00~16:00,效应时间为39~49h,人工催产与自然授精相结合。

s4、人工育苗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育养:

初期:受精卵容积为3.0m×3.0m×1.0m的室内育苗池中孵化,受精卵投放密度为2000~5000粒/m3,于84~96小时完成孵化。

中期:初孵仔鱼全长2~2.5mm,开口1~3天投喂经强化的轮虫、卤虫无节幼体,轮虫密度维持在7~9个/ml、卤虫无节幼体密度维持在3~5个/ml;第4~15天投喂比例为3~5:2~4:2~4的桡足类、卤虫无节幼体、枝角类,饵料密度维持在3~5个/ml;第15~20天,初孵仔鱼发育至稚鱼期,投喂南美白对虾的无节幼体以及2mm左右的丰年虫,饵料密度维持在3~5个/ml;第20~35天开始投喂比例为3:7~9:5~7的丰年虫、鳗鱼粉和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随鱼苗生长逐渐增加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量;第35~45天,发育至幼鱼期,开始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饱食投喂,过量饵料及时清理,第45天后,鱼苗全长达到2.5cm以上,幼鱼变态完成后,可适应捕捉和运输,搬池转移后进行中间培育或直接养殖;

后期:幼鱼在室内水泥池培育到全长为8~10cm时,需转移至室外高位塘继续养殖,放养密度1.5~2.0万尾/亩,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直到养成出售,随鱼体的生长逐渐增大颗粒料粒径,每日投料量为鱼苗体重的3~5%。

进一步的,所述人工育苗初期的培育条件,光照强度≤3000lux、水温25~30℃、ph8.0~8.4、盐度28~32、溶解氧≥4mg/l。

进一步的,所述人工育苗中期的培育条件为水温:25~30℃,ph7.8~8.8,溶解氧≥5mg/l。

进一步的,所述人工育苗中后期的培育条件为水温:25~32℃,ph7.8~8.8,溶解氧≥6mg/l。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人工繁育方法对密斑刺鲀亲本培育饵料原料组成科学,成分搭配合理,原料来源稳定,养殖使用方便,且诱食效果极好,大蒜素药物有解、杀菌、防病、治病的作用,促进胃肠的蠕动和各种消化酶的分泌,提高亲本鱼对饲料的消化利用,从而使生产性能提高,而维生素c、维生素e的添加,可维持营养均衡,预防减少鱼病死;

(2)并从温度、盐度、溶氧、ph值、增氧功率、氨氮、亚硝基氮中的工艺条件的配合协调,使得亲本能够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性腺发育成熟,通过人工催产孵化,使得亲本的孵化率较高,采用本发明孵化出的仔鱼,生长快、营养均衡,免疫力强、含肉率高、存活率高,能够大规模的培育密斑刺鲀苗种,满足规模化养殖的需要。

(3)通过初期、中期、后期三段时期人工育苗,调控温度、ph值、光照,天数、饵料数量、溶解氧等进行培育,同时,也是在控毒与健康养殖技术的基础上探索而来,是针对鲀类生物学特性,研究出的密斑刺鲀的高效养殖方法,符合生态学要求、生物学特性以及模拟密斑刺鲀自然生长发育规律,保留有野生密斑刺鲀的鲜味,具有独特的品质、风味和丰富的营养,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理解本发明技术内容,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

一种密斑刺鲀的人工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亲鱼来源与筛选:

密斑刺鲀亲鱼通过自然海区捕获后通过人工驯养获得,选择3龄以上、体重1.0~1.5kg、体型正常、无伤、无病害、活力好的密斑刺鲀作为亲本。

s2、亲鱼强化培育:

培育密度:室内亲鱼培育池容积为6.0m×6.0m×1.5m,设对角进水口2个、排水口1个,培养密度80尾/池,雌雄比例为1:0.5;

水质管理:每天定时检测温度、盐度、溶氧、ph值、增氧功率、氨氮、亚硝基氮,保持培育用水各项水质指标符合培育条件要求,根据水质变化情况,每3~5d换一次水,换水量为30%,保持水体透明度在50cm以上;

温度:热带地区每年10月至次年2月,水温从26℃降至20℃,次年3~5月,在繁殖季节再从20℃升至26℃,5~9月进入繁殖季节,水温维持在27℃;

盐度:30;

溶解氧:6mg/l;

ph值:7.8;

增氧功率:1.5w/m2

氨氮调控:0.1mg/l;

亚硝基氮调控:0.01mg/l;

流速调控:保持在0.8m3/h,催产前2个月开始刺激,每天冲水5h,催产前20天每天冲水18h;

饵料:由以下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螃蟹28%、文蛤18%、鱿鱼31%、维生素e0.8%、维生素c1.5%、大蒜素药物0.2%、免疫多糖0.6%和余量鱼粉,亲鱼强化培育中饵料投喂量为亲鱼体重的2.0%,每天上午进行投喂一次,

s3、亲鱼催产:

亲鱼性腺发育程度检查和判断:对亲鱼进行强化培育2周后,每周从亲鱼群体中挑选部分个体进行一次成熟度检查,选择外观上腹部隆起,生殖孔微红、突出的个体,在操作平台上进行检查,用手从鱼腹部向生殖孔方向推挤,能流出白色精液或透明卵粒的既已达到性成熟。

人工催产:根据性腺发育程度进行催熟、催产,催产药物使用地欧酮、促排卵素3号、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剂量为地欧酮1mg/kg、促排卵素3号2.0μg/k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600iu/kg,雄鱼注射量减半或不注射,催产时间在下午15:00~16:00,效应时间为39h,人工催产与自然授精相结合。

s4、人工育苗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育养:

初期:受精卵容积为3.0m×3.0m×1.0m的室内育苗池中孵化,受精卵投放密度为2000粒/m3,于84h完成孵化。

中期:初孵仔鱼全长2~2.5mm,开口1~3天投喂经强化的轮虫、卤虫无节幼体,轮虫密度维持在7个/ml、卤虫无节幼体密度维持在3个/ml;第4~15天投喂比例为3:2:2的桡足类、卤虫无节幼体、枝角类,饵料密度维持在3个/ml;第15~20天,初孵仔鱼发育至稚鱼期,投喂南美白对虾的无节幼体以及2mm左右的丰年虫,饵料密度维持在3个/ml;第20~35天开始投喂比例为3:7:5的丰年虫、鳗鱼粉和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随鱼苗生长逐渐增加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量;第35~45天,发育至幼鱼期,开始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饱食投喂,过量饵料及时清理,第45天后,鱼苗全长达到2.5cm以上,幼鱼变态完成后,可适应捕捉和运输,搬池转移后进行中间培育或直接养殖;

后期:幼鱼在室水泥池培育到全长为8~10cm时,转移至室外高位塘继续养殖,放养密度1.5万尾/亩,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直到养成出售,随鱼体的生长逐渐增大颗粒料粒径,每日投料量为鱼苗体重的3%。

所述人工育苗初期的培育条件,光照强度1000lux、水温25℃、ph8.0、盐度28,溶解氧为4mg/l。

所述人工育苗中期的培育条件,水温25℃、ph7.8、溶解氧为4mg/l。

所述人工育苗后期的培育条件,水温25℃、ph7.8、溶解氧为4mg/l。

实施例2

一种密斑刺鲀的人工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亲鱼来源与筛选:亲鱼购买于亚热带海域渔民捕捞,筛选体质健康、无病症和外伤的个体。

s2、亲鱼强化培育:

培育密度:室内亲鱼培育池容积为6.0m×6.0m×1.5m,设对角进水口2个、排水口1个,培养密度100尾/池,雌雄比例为1:1;

水质管理:每天定时检测温度、盐度、溶氧、ph值、增氧功率、氨氮、亚硝基氮,保持培育用水各项水质指标符合培育条件要求,根据水质变化情况,每3~5d换一次水,换水量为50%,保持水体透明度在50cm以上;

温度:热带地区每年10月至次年2月,水温从30℃降至25℃,次年3~5月,在繁殖季节再从25℃升至30℃,5~9月进入繁殖季节,水温维持在30℃;

盐度:34;

溶解氧:8mg/l;

ph值:8.8;

增氧功率:2.5w/m2

氨氮调控:0.5mg/l;

亚硝基氮调控:0.05mg/l;

流速调控:由亲鱼池对角线进水口调节进水冲力,水体流速保持在1.2m3/h,催产前2个月开始刺激,每天冲水5h,催产前20天每天冲水18h;

饵料:由以下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螃蟹33%、文蛤25%、鱿鱼38%、维生素e1.2%、维生素c1.8%、大蒜素药物0.5%、免疫多糖0.8%和余量鱼粉,亲鱼强化培育中饵料投喂量为亲鱼体重的3.0%,每天上午进行投喂一次,

s3、亲鱼催产:

亲鱼性腺发育程度检查和判断:对亲鱼进行强化培育2周后,每周从亲鱼群体中挑选部分个体进行一次成熟度检查,选择外观上腹部隆起,生殖孔微红、突出的个体,在操作平台上进行检查,用手从鱼腹部向生殖孔方向推挤,能流出白色精液或透明卵粒的既已达到性成熟。

人工催产:根据性腺发育程度进行催熟、催产,催产药物使用地欧酮、促排卵素3号、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剂量为地欧酮2.5mg/kg、促排卵素3号5μg/k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iu/kg,雄鱼注射量减半或不注射,催产时间在下午15:00~16:00,效应时间为49h,人工催产与自然授精相结合。

s4、人工育苗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育养:

初期:受精卵容积为3.0m×3.0m×1.0m的室内育苗池中孵化,受精卵投放密度为5000粒/m3,孵化条件孵化条件的光照强度为3000lux、水温30℃,盐度32,ph8.4,经过96小时完成孵化。

中期:初孵仔鱼全长2~2.5mm,开口1~3天投喂经强化的轮虫、卤虫无节幼体,轮虫密度维持在9个/ml、卤虫无节幼体密度维持在5个/ml;第4~15天投喂比例为5:4:4的桡足类、卤虫无节幼体、枝角类,饵料密度维持在5个/ml;第15~20天,初孵仔鱼发育至稚鱼期,投喂南美白对虾的无节幼体以及2mm左右的丰年虫,饵料密度维持在5个/ml;第20~35天开始投喂比例为3:9:7的丰年虫、鳗鱼粉和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随鱼苗生长逐渐增加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量;第35~45天,发育至幼鱼期,开始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饱食投喂,过量饵料及时清理,第45天后,鱼苗全长达到2.5cm以上,幼鱼变态完成后,可适应捕捉和运输,搬池转移后进行中间培育或直接养殖;

后期:幼鱼在室水泥池培育到全长为8~10cm时,转移至室外高位塘继续养殖,放养密度2.0万尾/亩,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直到养成出售,随鱼体的生长逐渐增大颗粒料粒径,每日投料量为鱼苗体重的5%。。

所述人工育苗初期的培育条件,光照强度3000lux,水温30℃,ph8.4,盐度32,溶解氧为6mg/l。

所述人工育苗中期的培育条件为水温:30℃,ph8.8,溶解氧为7mg/l。

所述人工育苗中后期的培育条件为水温:32℃,ph8.8,溶解氧为7mg/l。

实施例3

一种密斑刺鲀的人工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亲鱼来源与筛选:亲鱼购买于亚热带海域渔民捕捞,筛选体质健康、无病症和外伤的个体。

s2、亲鱼强化培育:

培育密度:室内亲鱼培育池容积为6.0m×6.0m×1.5m,设对角进水口2个、排水口1个,培养密度80~100尾/池,雌雄比例为1:0.8;

水质管理:每天定时检测温度、盐度、溶氧、ph值、增氧功率、氨氮、亚硝基氮,保持培育用水各项水质指标符合培育条件要求,根据水质变化情况,每3~5d换一次水,换水量为40%,保持水体透明度在50cm以上;

温度:热带地区每年10月至次年2月,水温从28℃降至23℃,次年3~5月,在繁殖季节再从23℃升至28℃,5~9月进入繁殖季节,水温维持在28℃;

盐度:32;

溶解氧:7mg/l;

ph值:8.3;

增氧功率:2w/m2

氨氮调控:0.3mg/l;

亚硝基氮调控:0.03mg/l;

流速调控:由亲鱼池对角线进水口调节进水冲力,水体流速保持在1m3/h,催产前2个月开始刺激,每天冲水5h,催产前20天每天冲水18h

饵料:由以下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螃蟹30%、文蛤20%、鱿鱼35%、维生素e1%、维生素c1.7%、大蒜素药物0.3%、免疫多糖0.7%和余量鱼粉,亲鱼强化培育中饵料投喂量为亲鱼体重的2.5%,每天上午进行投喂一次,

s3、亲鱼催产:

亲鱼性腺发育程度检查和判断:对亲鱼进行强化培育2周后,每周从亲鱼群体中挑选部分个体进行一次成熟度检查,选择外观上腹部隆起,生殖孔微红、突出的个体,在操作平台上进行检查,用手从鱼腹部向生殖孔方向推挤,能流出白色精液或透明卵粒的既已达到性成熟。

人工催产:根据性腺发育程度进行催熟、催产,催产药物使用地欧酮、促排卵素3号、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剂量为地欧酮2.0mg/kg、促排卵素3号3.5μg/k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800iu/kg,雄鱼注射量减半或不注射,催产时间在下午15:00~16:00,效应时间为45h,人工催产与自然授精相结合。

s4、人工育苗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育养:

初期:受精卵容积为3.0m×3.0m×1.0m的室内育苗池中孵化,受精卵投放密度为3500粒/m3,于90小时完成孵化。

中期:初孵仔鱼全长2~2.5mm,开口1~3天投喂经强化的轮虫、卤虫无节幼体,轮虫密度维持在8个/ml、卤虫无节幼体密度维持在4个/ml;第4~15天投喂比例为4:3:3的桡足类、卤虫无节幼体、枝角类,饵料密度维持在4个/ml;第15~20天,初孵仔鱼发育至稚鱼期,投喂南美白对虾的无节幼体以及2mm左右的丰年虫,饵料密度维持在4个/ml;第20~35天开始投喂比例为3:8:6的丰年虫、鳗鱼粉和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随鱼苗生长逐渐增加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量;第35~45天,发育至幼鱼期,开始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饱食投喂,过量饵料及时清理,第45天后,鱼苗全长达到2.5cm以上,幼鱼变态完成后,可适应捕捉和运输,搬池转移后进行中间培育或直接养殖;

后期:幼鱼在室水泥池培育到全长为8~10cm时,需转移至室外高位塘继续养殖,放养密度1.8万尾/亩,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直到养成出售,随鱼体的生长逐渐增大颗粒料粒径,每日投料量为鱼苗体重的4%。

所述人工育苗初期的培育条件,光照强度2000lux、水温28℃、ph8.2、盐度30,溶解氧为5mg/l。

所述人工育苗中期的培育条件,水温27℃、ph8.0、溶解氧为6mg/l。

所述人工育苗中后期的培育条件,水温30℃、ph8.0、溶解氧为6mg/l。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区别在于,所述一种密斑刺鲀的人工繁育方法,在s2亲鱼强化培育步骤中,以密斑刺鲀的单一粗放养殖模式。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区别在于,所述一种密斑刺鲀的人工繁育方法,在s4人工育苗中,采用同一时期育养方式,室外池塘放养密度为1.8万尾/亩,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直到养成出售,随鱼体的生长逐渐增大颗粒料粒径,每日投料量为鱼苗体重的4%。

结果测定

本发明对上述实施例1~3及对比例1~2所得到的密斑刺鲀鱼苗的孵化率、成活率等指标进行了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本发明的一种密斑刺鲀的人工繁育方法,从调控温度、盐度、溶氧、ph值、增氧功率、氨氮、亚硝基氮中的工艺条件与科学配比的饵料配合协调,使得亲本能够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性腺发育成熟,通过人工催产孵化,使得亲本的孵化率达到80%以上,采用本发明孵化出的仔鱼,生长快、营养均衡,免疫力强、含肉率高、存活率在90%以上,能够大规模的培育密斑刺鲀苗种,满足规模化养殖的需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