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河大堤边坡植草补水系统及植草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74588发布日期:2019-06-21 23:43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黄河大堤边坡植草补水系统及植草种植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植草护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河大堤边坡植草补水系统及植草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黄河下游两岸大堤普遍高于地面8-10m,堤顶宽度为12m,内外边坡坡度一般为1:2.5,大堤填筑材料多为砂性土,在强降雨情况下大堤边坡极易造成冲蚀和破坏,为了防止雨水对堤坡的冲刷,通常种植草皮对堤坡进行防护。

黄河下游大堤的防护一般采用人工植草的方式,来减少黄河下游大堤的水土流失。但是人工植草,草种单一,效率低,草皮的美观性较差,采用撒播草种的方式则会使堤坡草皮更加美观平整。但是黄河下游大堤的结构特点为堤坡较陡、保水能力差、土质贫瘠、表土易冲刷,而且北方的气候条件为干旱少雨,因此撒播草种常因缺水影响正常出芽和生长,不能满足堤坡草皮防护的基本需求。

黄河下游大堤范围广泛,且多数堤段远离乡村和城镇,如果完全依靠人工洒水进行养护,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部分堤段不具备人工洒水养护的条件。在出芽期和幼苗期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水分补给,则会出现草种出芽率降低以及幼苗死亡的问题。如果遇强降雨则会造成堤坡冲刷,形成大量冲沟浪窝,导致堤身破损,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大堤安全造成威胁。因此,为了提高黄河大堤草皮护坡的防护能力和外观效果,需要采用撒播草种的方式进行草皮种植,同时为了改善草坪的生长条件,减少人工洒水频次,需要设置补水措施来充分利用雨水资源,从而提高堤坡防护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黄河大堤边坡植草补水系统,包括:集水沟、集水池、连接管、供水主管和供水支管,其中:所述集水沟设置在黄河大堤两侧的堤肩位置,且所述集水沟走向与黄河大堤走向相同,所述集水池沿所述集水沟纵向分布,所述集水池与所述集水沟相连通,且所述集水池的深度和宽度大于所述集水沟的深度和宽度;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集水池和所述供水主管,所述供水主管设置在所述黄河大堤堤肩边沿位置的下方,且所述供水主管的轴线与所述黄河大堤堤肩的外沿平行,所述供水主管上设置有供水孔,所述供水支管通过所述供水孔与所述供水主管相连通,所述供水支管垂直于所述供水主管,且所述供水支管沿堤坡下行到所述黄河大堤的堤脚处,所述供水支管设置有渗水孔。

采用上述实现方式,当在黄河下游大堤撒播草种后,在没有雨水时采用人工进行补水。当出现降雨时,降雨带来的部分雨水流入集水沟,通过集水沟分别进入到集水池中,然后通过供水主管进入到供水支管中,由于供水支管上设置有渗水孔,因此可以对草皮根部进行补水。进而实现了利用雨水对草种进行充分的补水,改善了草坪的生长条件。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集水池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集水池沿着所述集水沟纵向均匀设置。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所述集水池均相应设置所述连接管和所述供水主管,所述供水主管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所述供水孔,对应每个所述供水孔均连接一根供水支管,所述供水支管均相互平行。

结合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供水支管上设置有多个所述渗水孔,多个所述渗水孔均匀分布在所述供水支管上。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沿大堤轴线走向的集水沟每隔100-120米设置一道排水沟,所述排水沟与所述集水沟相连通且与所述集水沟相垂直,沿大堤堤坡直到堤脚,所述排水沟与所述集水池间隔布置,所述排水沟与相邻的两个所述集水池之间的距离为50-60米。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第一至四种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集水沟深度和宽度均为20-25cm,所述集水沟上方由预制混凝土带孔砖覆盖,所述预制混凝土带孔砖与所述集水沟的两侧外边沿平齐。

结合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集水池的外沿长度、宽度和深度均为50cm,且所述集水池顶部设置有预制混凝土盖板,所述预制混凝土盖板将所述集水池的上口封闭。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邻的所述集水池之间的距离为100-120米,对应每个所述集水池的所述供水主管长度为100-120米,且所述供水主管的中间位置对应所述集水池的中间位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黄河大堤边坡植草种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进行草种播撒前在黄河大堤边坡布设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黄河大堤边坡植草补水系统;所述黄河大堤边坡植草补水系统布设完毕后,进行三维网的铺设,其中:所述三维网的铺设从堤肩外沿开始向堤脚顺延,每道三维网沿坡面横向铺于坡面上,网与坡面之间保持平顺结合,每道三维网之间要相互搭接10cm,上一道三维网压下一道三维网,依次向堤脚推进,三维网铺于坡顶时需延伸30-40cm,并在堤肩外缘开槽埋于土中并压实,三维网的起始端和末端沿堤坡由上而下需开槽将网端埋入槽内压实固定;三维网铺设完毕后,将种植土均匀覆盖于所述三维网上,将网全部覆盖,直至不出现空包,其中,所述三维网上种植土的敷土厚度大于等于3cm;所述种植土敷土完毕后,进行草种的播种。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种植土敷土完毕后,进行草种的播种,包括:草种催芽,在所述草种播种前先将种子在30-35度的温水中浸泡8-10小时,然后在室外自然晾干;播撒草种,采用漫撒的方式播撒草种,草种均匀撒播后,采用正向作业,用园艺钉耙平趟,以使得草种和种植土紧密接触;铺设无纺布,所述草种播撒完毕后,在所述播撒区域铺设无纺布,其中相邻两条无纺布搭茬重叠10-15cm,并用竹签、木棍或钢丝固定牢;草坪补水,所述草种覆盖完毕后表层人工洒水与黄河大堤边坡植草补水系统相结合,以使得所述草种可以获得充足的水源,其中,如果出现降雨,则所述黄河大堤边坡植草补水系统可以自主对堤坡表层土壤持续进行供水,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如果无降雨,则使用所述黄河大堤边坡植草补水系统与表层洒水相结合,直至所述草种出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黄河大堤边坡植草补水系统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黄河大堤边坡植草补水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黄河大堤边坡植草补水系统中供水管道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黄河大堤边坡植草补水系统中供水主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黄河大堤边坡植草种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5中,符号表示为:

1-集水沟,2-集水池,3-连接管,4-供水主管,5-供水支管,6-供水孔,7-渗水孔,8-排水沟,9-三维网,10-堤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实施例一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黄河大堤边坡植草补水系统的剖面示意图,参见图1,所述黄河大堤边坡植草补水系统包括:集水沟1、集水池2、连接管3、供水主管4和供水支管5。

如图2所示,所述集水沟1设置在黄河大堤两侧的堤肩10位置,且所述集水沟1走向与黄河大堤的堤肩10的走向相同,所述集水池2沿所述集水沟1纵向分布,所述集水池2与所述集水沟1相连通,且所述集水池2的深度和宽度大于所述集水沟1的深度和宽度。

具体地,所述集水沟1深度和宽度均为20-25cm,所述集水沟1上方由预制混凝土带孔砖覆盖,所述预制混凝土带孔砖与所述集水沟1的两侧外边沿平齐。所述集水池2的外沿长度、宽度和深度均为50cm,且所述集水池2顶部设置有预制混凝土盖板,所述预制混凝土盖板将所述集水池2的上口封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集水池2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集水池2沿着所述集水沟1纵向均匀设置。相邻的所述集水池2之间的距离为100-120米,对应每个所述集水池2的所述供水主管4长度为100-120米,且所述供水主管4的中间位置对应所述集水池2的中间位置。

如图所示,所述连接管3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集水池2和所述供水主管4,其中所述连接管3与所述集水池2连通位置位于所述集水池2的底端,这样保证了集水池2中的水尽量多的通过连接管3流入供水主管4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供水主管4设置在所述黄河大堤堤肩边沿位置的下方,且所述供水主管4的轴线与所述黄河大堤堤肩的外沿平行。如图3和4所示,所述供水主管4上设置有供水孔6,所述供水支管5通过所述供水孔6与所述供水主管4相连通,所述供水支管5垂直于所述供水主管4,且所述供水支管5沿堤坡下行到所述黄河大堤的堤脚处,所述供水支管5设置有渗水孔7。

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集水池2均相应设置所述连接管3和所述供水主管4,所述供水主管4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所述供水孔6,对应每个所述供水孔6均连接一根供水支管5,所述供水支管5均相互平行。所述供水支管5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出水孔7,多个所述渗水孔7均匀分布在所述供水支管5上。多个渗水孔7的设置,保证了供水支管5出水的均匀性,进而可以更好的为黄河大堤的斜坡的草种进行补水。

出现降雨时,本实施例中的黄河大堤边坡植草补水系统可以通过集水沟1和集水池2对雨水进行收集,然后对黄河大堤的堤坡草皮进行补水。但是如果降雨量过大,此时雨水会对黄河大堤堤坡造成冲刷,不利于堤坡草皮的生长及大堤安全。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沿大堤轴线走向的集水沟1每隔100-120米设置一道排水沟8,所述排水沟8与所述集水沟1相连通且与所述集水沟1相垂直,沿大堤堤坡直到堤脚,所述排水沟8与所述集水池2间隔布置,所述排水沟8与相邻的两个所述集水池2之间的距离为50-60米。

具体地,排水沟8采用预制混凝土u型槽现场安装而成,排水沟8的内部尺寸为深20cm、上下口宽20cm,上部采用预制混凝土带孔砖将排水沟的上口覆盖,每个预制块上的小孔可以使雨水进入集水沟。

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黄河大堤边坡植草补水系统是在进行草种播撒前进行布置,如图1所示,草种播撒前还会在黄河大堤边坡植草补水系统上方铺设一层三维网9。

三维网9的设置是利用活性植物并结合土工合成材料,在坡面构建一个具有自身生长能力的防护系统,通过植物的生长对黄河大堤边坡进行加固的技术。通过植物的生长活动达到根系加筋、茎叶防冲蚀的目的,可在坡面形成茂密的植被覆盖,在表土层形成盘根错节的根系,有效抑制暴雨径流对边坡的侵蚀,增加土体的抗剪强度,减小孔隙水压力和土体自重力,从而大幅度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黄河大堤边坡植草补水系统,包括:集水沟1、集水池2、连接管3、供水主管4和供水支管5,其中:所述集水沟1设置在黄河大堤两侧的堤肩10位置,且所述集水沟1走向与黄河大堤走向相同,所述集水池2沿所述集水沟1纵向分布,所述集水池2与所述集水沟1相连通,且所述集水池2的深度和宽度大于所述集水沟1的深度和宽度。所述连接管3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集水池2和所述供水主管4,所述供水主管4设置在所述黄河大堤堤肩10边沿位置的下方,且所述供水主管4的轴线与所述黄河大堤堤肩10的外沿平行,所述供水主管4上设置有供水孔6,所述供水支管5通过所述供水孔6与所述供水主管4相连通,所述供水支管5垂直于所述供水主管4,且所述供水支管5沿堤坡下行到所述黄河大堤的堤脚处,所述供水支管5设置有出水孔7。当在黄河下游大堤撒播草种后,在没有雨水时采用人工进行补水。当出现降雨时,降雨带来的部分雨水流入集水沟1,通过集水沟1分别进入到集水池2中,然后通过供水主管4进入到供水支管5中,由于供水支管5上设置有渗水孔7,因此可以对草皮根部进行补水,从而改善草坪的生长条件。

实施例二

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黄河大堤边坡植草补水系统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黄河大堤边坡植草种植方法。参见图5,所述方法包括:

s101,进行草种播撒前在黄河大堤边坡布设实施例一种所述的黄河大堤边坡植草补水系统。

铺设所述黄河大堤边坡植草补水系统时,供水主管埋设深度为20cm,供水支管埋设深度为15cm,埋设方法为人工开槽然后覆土压实。

s102,所述黄河大堤边坡植草补水系统布设完毕后,进行三维网的铺设。

三维网的铺设需要注意的是,所述三维网的铺设从堤肩外沿开始向堤脚顺延,每道三维网沿坡面横向铺于坡面上,网与坡面之间保持平顺结合,每道三维网之间要相互搭接10cm,上一道三维网压下一道三维网,依次向堤脚推进,三维网铺于坡顶时需延伸30-40cm,并在堤肩外缘开槽埋于土中并压实,三维网的起始端和末端沿堤坡由上而下需开槽将网端埋入槽内压实固定。将三维网自下而上用直径6mm以上的u型铁丝将三维网固定,u型铁丝长约15~20cm,宽约8mm,u型铁丝间距约1.5~2.5m,铁丝中间插入枝条进行辅助固定。

s103,三维网铺设完毕后,将种植土均匀覆盖于所述三维网上,将网全部覆盖,直至不出现空包。

三维网铺设完成后,覆盖一层种植土,厚度约3-5cm,将三维网完全覆盖并平整,然后撒播草种。

s104,所述种植土敷土完毕后,进行草种的播种。

本实施例中草种的播种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草种催芽,在所述草种播种前先将种子在30-35度的温水中浸泡8-10小时,然后在室外自然晾干。

播撒草种,采用漫撒的方式播撒草种,草种均匀撒播后,采用正向作业,用园艺钉耙平趟,以使得草种和种植土紧密接触。草种播撒量为20g/m2,播撒完成后采用铁耙耙松一遍,使得草种与表层土壤充分混合。

铺设无纺布,所述草种播撒完毕后,在所述播撒区域铺设无纺布,其中相邻两条无纺布搭茬重叠10-15cm,并用竹签、木棍或钢丝固定牢,防止被大风吹开。草种撒播完毕后铺设无纺布目的是防止阳光暴晒,保湿降温,更重要的是防止人工浇水或雨水对草籽的冲刷。在铺设无纺布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穿平底鞋,以免破坏建植地平整度。

草坪补水,所述草种覆盖完毕后表层人工洒水与黄河大堤边坡植草补水系统相结合,以使得所述草种可以获得充足的水源,其中,如果出现降雨,则所述黄河大堤边坡植草补水系统可以自主对堤坡表层土壤持续进行供水,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如果无降雨,则使用所述黄河大堤边坡植草补水系统与表层洒水相结合,直至所述草种出芽。

对于黄河下游区域特殊的气候,本实施例中最佳选用草种为狗牙根草种。通过在黄河下游大堤堤坡进行不同草种的适应性种植试验,狗牙根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经济性。黄河大堤的筑堤土料均取自于两岸大堤内的滩区耕地,是典型的砂性土质,狗牙根在砂性土的条件下的生长性表现良好。

狗牙根是常用的绿化和护坡草,为暖季型草,具有根状茎及匍匐枝,其根茎蔓延力极强,广铺地面,为良好的固堤保土植物;喜光、耐荫、耐热,有一定的抗旱、抗盐碱能力,生长速度快,萌生能力强,非常适合黄河下游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以及堤坡环境,具有良好的固土和护坡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申请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申请的限制,如来替代,本申请仅结合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申请的宗旨,也应属于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