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先覆盖地膜后播种的棉花直播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01825发布日期:2019-06-13 17:09阅读:12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种植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棉花先覆盖地膜后播种的直播方法。



背景技术:

棉花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较大,出苗时两片子叶均需顶出土壤表面才能成苗。因此,相对于其他大田作物,棉花出苗、成苗都较难,对土壤、水分、温度等环境条件要求也较高。为降低自然环境条件对棉花播种出苗的影响,生产上曾大面积推广直播后覆盖塑料地膜的技术方法,提高了棉花出苗率。

塑料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最早由日本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应用在园艺作物上,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将其应用于棉花栽培。中国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研究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并迅速示范推广,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随着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的推广普及,棉花地膜覆盖栽培的面积逐渐减少,但在新疆棉区缺水棉田以及滨海滩涂地上,地膜覆盖种植仍然是棉花主要的栽培方式。

传统的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流程是:整地——播种——覆盖地膜——(出苗后)破膜放苗——封土压膜。其中最难掌握的是覆盖地膜后到破膜放苗这一技术环节,对棉花生产来说也是风险最大的技术环节。棉花播种后覆盖地膜的主要作用是保温、保水,遇到高温天气,需要对刚顶土的棉苗提前破膜放苗,并及时在地膜破口处压上细土,否则,破膜不及时容易因地膜内高温烫死棉苗(即“高温烧苗”),如不及时压土容易因棉苗快速失水而发生死苗。

随着近些年来气候条件的复杂变化,棉花地膜覆盖的风险逐渐加大,常常因破膜放苗不及时造成大面积死苗。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传统直播地膜覆盖技术常因破膜不及时造成的地膜内高温烫死棉苗(即“高温烧苗”)、破膜后封土压膜不及时造成棉苗失水死苗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先覆盖地膜后播种的棉花直播方法。使棉花出苗后不再需要破膜放苗和封土,降低了高温“烧苗”的风险。

一种先覆盖地膜后播种的棉花直播的操作步骤如下:

(1)整地

3月下旬至4月中旬实施整地,棉田要深耕细靶,精细整垄,垄面中部略高、呈“龟背”形,开好垄沟;

(2)覆盖地膜

适时覆盖地膜,地膜覆盖紧实,两边压实,以防土壤水分散失;

(3)地膜上打孔播种

4月中下旬,在覆盖地膜的垄面上挖穴或打孔,在孔穴中播种棉种,并覆土盖种;播种方法、播种深度及播种量与传统的棉花直播方法相同,无特殊要求;

(4)播种后管理

棉花出苗后不需要破膜放苗和封土,只需要按照传统技术方法进行间苗和防病虫等常规田间管理,省去了破膜放苗和封土压膜两个田间管理环节。

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如下:

步骤(2)中,当土壤墒情适中、相对湿度达到60%~80%时,适时覆盖地膜。

步骤(3)中,孔穴的深度为2.5~3.5厘米,相邻孔穴之间的株距28~32厘米。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本发明方法既降低了高温“烧苗”的风险,又能克服低温死苗现象。对于发挥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水、保土作用,降低死苗风险,提高植棉综合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采用本发明方法使棉花出苗后不再需要破膜放苗和封土压膜,减少了棉花传统直播地膜覆盖技术的放苗和封土两道工序,一般每公顷可节省用工15个,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实施例1

2016年在安徽省沿江棉区的安庆市进行先覆盖地膜后播种的棉花直播操作,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整地:3月下旬农闲时提前整好地。棉花种子较大,出苗时两片子叶出土,因此棉花出苗对土壤松紧度及墒情条件要求较高。与传统直播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一样,为利于棉花出苗,棉田要深耕细耙,精细整垄,垄面中部略高、呈“龟背”形,开好垄沟。但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法,可以利用农闲季节提前整地,一般从3月下旬至4月中旬土壤墒情适合时均可整地,不必等到棉花播种前才整地。

(2)覆盖地膜:3月下旬整地完成后及时覆盖地膜,以防土壤水分散失。地膜覆盖要紧实,两边压实。与传统直播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不同的是,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法,可以利用农闲季节提前覆盖地膜,一般从整地后到播种前土壤相对湿度达到60%~80%、墒情适合时即可覆盖地膜,不必等到棉花播种后才覆盖地膜。

(3)膜上打孔播种:打孔播种于当年4月16日进行。在已覆盖地膜的垄面上使用锄头挖好深3厘米左右的播种穴,株距30厘米左右,在每穴内手工点播棉花种子3到5粒。播种后在膜上打孔处使用松散的碎土覆盖在种子上,覆土厚度2厘米左右,保证不露出种子即可。播种方法、播种深度及播种量等与传统的棉花直播操作方法相同。

(4)播种后管理:播种后9天棉苗即出齐。覆盖地膜后在膜上打孔播种,发挥了地膜覆盖增温、保墒和抑制杂草等作用,棉花出苗较快,遇到低温阴雨天气能防止棉花死苗。与传统直播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相比,棉花出苗后间苗和防病虫等管理措施与传统技术相同,省去了破膜放苗和封土压膜两个田间管理环节。

2016年气候条件为棉花苗期多雨,4月中下旬棉花播种出苗期总降雨量达到125.1毫米,采用先覆盖地膜后播种的直播方法,棉花出苗整齐,未出现低温死苗现象,保苗效果明显。

实施例2

2017年在安徽省沿江棉区的东至县大渡口镇进行了先覆盖地膜后播种的棉花直播操作,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整地:3月下旬土壤墒情条件提前整好地。做到深耕细耙,精细整垄,垄面中部略高、呈“龟背”形,开好垄沟。

(2)覆盖地膜:由于当年3月中旬雨水较少、土壤墒情适中,整地完成后随即覆盖了地膜。做到地膜覆盖紧实,两边压实。

(3)膜上打孔播种:打孔播种于当年4月18日进行。在已覆盖地膜的垄面上使用打孔器打孔播种,播种及覆土等操作与传统的棉花直播操作方法相同。

(4)播种后管理:由于播种后天气晴好,播种后5天棉苗即出齐。与传统直播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相比,棉花出苗后不需要破膜放苗和封土,只进行了间苗和防病虫等常规田间管理。

2017年气候条件为棉花苗期干旱少雨,4月中下旬棉花播种出苗期总降雨量仅50.4毫米,气温与常年相比偏高,4月24日最高气温达到26.9度。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传统的地膜覆盖方式往往会因破膜不及时、地膜内高温烫死棉苗即“高温烧苗”现象。采用先覆盖地膜后播种的直播方法,省去了破膜放苗和封土压膜的工序,在干旱少雨、气温偏高的气候条件下未出现高温烧苗现象,棉花出苗整齐,保苗效果明显。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先覆盖地膜后播种的棉花直播方法。操作步骤如下:(1)3月下旬至4月中旬实施整地;(2)适时覆盖地膜,以防土壤水分散失;(3)4月中下旬,在覆盖地膜的垄面上挖穴或打孔,在孔穴中播种棉种,并覆土盖种;播种方法、播种深度及播种量与传统的棉花直播方法相同,无特殊要求;(4)棉花出苗后不需要破膜放苗和封土压膜,只需要进行间苗和防病虫等常规田间管理。本发明方法既降低了高温“烧苗”的风险,又能克服低温死苗现象;采用本发明方法使棉花出苗后不再需要破膜放苗和封土压膜,减少了棉花传统直播地膜覆盖技术的放苗和封土的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何团结;苏香峰;程福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9.04.08
技术公布日:2019.06.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