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渔综合种养鱼沟建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028509发布日期:2019-06-28 22:23阅读:1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稻渔综合种养鱼沟建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养鱼沟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稻渔综合种养鱼沟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新世纪以来,在农业部大力支持下,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在前几轮稻田养鱼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以渔促稻、稳粮增效、质量安全、生态环保”的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成功总结出稻—鱼、稻—蟹、稻—虾、稻—蛙、稻—鳅等新模式和新技术,取得了水稻稳产、农(渔)民增收、农药化肥、渔药饲料使用大幅减少的良好效果。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具有稳粮、促渔、增效、提质、生态等多方面功能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现各地纷纷大力推广。

稻渔综合种养既可充分立体利用水层资源,又可使田中丰盛的浮游生物肥鱼,鱼的排泄物亦能肥田增稻,实属一种典型的生物链良性循环模式。但在稻渔综合种养田间工程建设中,各地所述不一,目前报道较多的:一是利用开挖鱼沟内的土方,将稻田四周田埂加高、加宽、加固,田埂加固时每加一层泥土都要进夯实,田埂和鱼沟鱼坑不作固化护坡处理(如图4);二是在改造后的田埂内侧和鱼沟另一侧采用水泥混凝土硬化,形成永久性田基和鱼沟(如图5)。第一种土田硬不坚固牢实,大雨冲塌和黄鳝、小龙虾、水蛇、老鼠打洞,鱼沟内壁泥土易坍塌,严重影响养殖效果,而且漏肥漏水,鱼逃跑现象严重;第二种虽然坚固牢实,但工程成本过高,而且复垦困难还不环保。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土田硬不坚固牢实,大雨冲塌和黄鳝、小龙虾、水蛇、老鼠打洞,鱼沟内壁泥土易坍塌,严重影响养殖效果,而且漏肥漏水,鱼逃跑现象严重;永久性田基和鱼沟,虽然坚固牢实,但工程成本过高,而且复垦困难还不环保。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

田硬坚固牢实,田埂、鱼沟内壁泥土不坍塌,保水;

田间工程成本要小,易复垦,整洁美观。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

田硬坚固牢实,从而防止大雨冲毁田埂,杜绝黄鳝、小龙虾、水蛇、老鼠打洞;田埂、鱼沟内壁泥土不坍塌,从而确保有足够水体养鱼,实现稻渔综合种养稳粮、促渔、增效的意义;

田间工程成本要小,易复垦,整洁美观,就易推广,就还可以发展集科普、教育、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稻田综合种养休闲旅游体验示范基地,增加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稻渔综合种养鱼沟建造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稻渔综合种养鱼沟建造方法,所述稻渔综合种养鱼沟建造方法包括:

第一步,田埂采用角钢和水泥瓦做成框架,把钢架插入要加高加宽夯实田硬上,水泥瓦用螺钉固定在钢架两边,向框架内填土(如图2);

第二步,在田埂四周开挖一条平行的鱼沟,鱼沟另一边用角钢制作片状钢架,插入泥中,把中间的泥土铲入田基角钢架中,形成鱼沟(如图3);第三步,在稻田的一角或中央建一个鱼窝,鱼窝至少有一个通道与鱼沟相连接;

第四步,进出水口安装拦鱼设备。

进一步,所述第一步的田埂采用角钢做成宽0.5米、高0.9米框架,把钢架插入要加高加宽夯实田硬上,插入底泥0.1-0.2米,使之高于水面0.2米左右,把高0.8米、宽1米的水泥瓦用螺钉固定在钢架两边,把钢架两边鱼沟中泥土挖入钢架中。

进一步,所述第二步在田埂四周开挖一条宽0.5-1米的鱼沟,鱼沟内侧用角钢做成高0.7米的片状钢架,并用高0.6米、宽1米的水泥瓦用螺钉固定在片状钢架上,把中间的泥土铲入田硬角钢架中,形成宽0.5-1,深0.6米左右的鱼沟,片状钢架要求低于田基0.2米,高于田泥0.05米,防止泥土落鱼沟中。

进一步,所述第三步鱼窝和鱼沟的面积不得超过稻田总面积的10%,鱼窝深度根据稻田土壤情况可挖至0.6-1.2米。

进一步,所述第四步进出水口安装拦鱼设备,每个进、出水口要设置拦鱼栅,拦鱼栅可用竹、木、砂网、尼龙网、铁丝网等制作,网目大小因鱼规格而异,安装时使其呈弧形,凸面向田内,左右两侧嵌入田埂口子的两边,宽度比进出水口宽0.2米,高出田埂约0.1米,拦栅务必扎实牢固,若在进水口内侧附近加上一道竹帘或树枝篱笆,可有效地防止鱼顶流跃逃与拦截渣杂塞拦而引起阻水或倒栏。

进一步,所述第一步的田埂及鱼沟采用角钢和水泥瓦做成宽1米、高0.4米框架,向框架内填土。

进一步,所述第二步在田埂四周开挖一条宽深约50厘米的鱼沟。

进一步,所述第三步鱼窝和鱼沟的面积占整个稻田总面积的10%左右,鱼窝深度60至70厘米。

进一步,所述第四步进出水口安装拦鱼设备,每个进、出水口要设置拦鱼栅,拦鱼栅可用竹、木、砂网、尼龙网、铁丝网等制作,网目大小因鱼规格而异,安装时使其呈弧形,凸面向田内,左右两侧嵌入田埂口子的两边,宽度比进出水口宽0.2米,高出田埂约0.1米,拦栅务必扎实牢固,若在进水口内侧附近加上一道竹帘或树枝篱笆,可有效地防止鱼顶流跃逃与拦截渣杂塞拦而引起阻水或倒栏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稻渔综合种养鱼沟建造方法使田埂坚固牢实,保水保肥性较强,排灌方便,并能防洪、防旱。同时,使田面具有一定高度的水位,增加鱼活动的立体空间,防止出埂渗漏,防止大雨跑鱼。

据测算:采用水泥混凝土硬化建成永久性田基和鱼沟每米成本需要120元以上,而用此技术成本不足80元,极大节约田间工程成本开支。

而且整体效果整洁美观,更有利于发展集科普、教育、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稻田综合种养休闲旅游体验示范基地。

对比照片:图4不作固化护坡处理土田埂和鱼沟;图5采用水泥混凝土硬化的永久性田基和鱼沟;图6采用此技术建好的田基和鱼沟鱼窝;图7建好后的藕田整体效果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稻渔综合种养鱼沟建造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形成田的钢架插入田埂上铲入泥土基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形成田的鱼沟片状钢架的安装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作固化护坡处理土田埂和鱼沟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水泥混凝土硬化的永久性田基和鱼沟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此技术建好的田基和鱼沟鱼窝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好后的藕田整体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稻渔综合种养鱼沟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田埂加高加宽夯实;

s102:开挖鱼沟;

s103:鱼窝建设;

s104:做排灌及防逃系统。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稻渔综合种养鱼沟建造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田埂加高加宽夯实;

将田埂做坚固牢实,不裂不漏不垮,可以防止大雨冲塌和黄鳝、小龙虾、水蛇、老鼠打洞,影响养殖效果。田埂采用角钢和水泥瓦做成宽0.5米、高0.9米框架,向框架内填土。

步骤二,开挖鱼沟;

在田埂四周开挖一条宽0.5-1米,深约0.6米的鱼沟鱼沟内侧用角钢做成高0.7米的片状钢架,并用高0.6米、宽1米的水泥瓦用螺钉固定在片状钢架上,防止泥土落鱼沟中。田埂加高加宽夯实与开挖鱼沟一般同时进行,方便利用挖沟的土来加高加固田埂。

步骤三,鱼窝建设;

在稻田的一角或中央建一个鱼窝,鱼窝和鱼沟的面积不得超过稻田总面积的10%,鱼窝深度根据稻田土壤情况可挖至0.6-1.2米。鱼窝要有一个以上的通道与鱼沟相连接。

步骤四,做排灌及防逃系统;

主要用铁栅栏,pvc水管及弯头等。进出水口都要安装拦鱼设备,以防止鱼逃逸,并隔离敌害生物和污染物。此外需经常疏通拦鱼设备上的杂物,保证进出水流畅。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2017年广西桂林市桂莲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灵川县九屋镇江头村租种的200余亩田地中应用该技术模式,改造部分藕田,如图6,整洁美观,进行“藕鱼综合养殖”,当年藕鱼共养的产值达100多万,带动周边村民人均纯收入12756元,形成集种植、养殖、观光、休闲、科普教育、荷文化展示于一体的荷花生态专类园,并获得2017年广西十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形成田的钢架插入田埂上铲入泥土基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形成田的鱼沟片状钢架的安装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作固化护坡处理土田埂和鱼沟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水泥混凝土硬化的永久性田基和鱼沟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此技术建好的田基和鱼沟鱼窝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好后的藕田整体效果图。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