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用同步播种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57118发布日期:2019-07-13 09:08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业用同步播种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业用同步播种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播种机常以作物种子为播种对象的种植机械。用于某类或某种作物的播种机,常冠以作物种类名称,如谷物条播机、玉米穴播机、棉花播种机、牧草撒播机等,早在公元前1世纪,中国已推广使用耧,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条播机具,今仍在北方旱作区应用。

申请人在申请本发明时,经过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一种农业用同步播种施肥的装置”,其申请号为“201611107650.1”,该专利主要通过设置地轮、链轮、链条与落种管等实现了播种与施肥同步进行,但其使用将肥料与种子混合之后排出的方式对大多数作物种子而言,由于种子与肥料接触过近可能造成肥害,发生烧苗、植株萎蔫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业用同步播种施肥装置,解决了由于种子与肥料接触过近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农业用同步播种施肥装置,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的整体外观呈“u”形,所述主框架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牵引桩,所述主框架的另一端设置有镇压器,所述镇压器与主框架为转动连接,所述主框架的内侧表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主梁、第一固定梁与第二固定梁,所述主框架的两侧外壁靠近弯折处转动连接有两个轮轴,两个所述轮轴的两端贯穿贯穿主框架,且轮轴的位于主框架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轮,所述轮轴的另一端外壁表面通过齿轮连接有链条,所述主框架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副框架,所述副框架的内壁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多个施肥箱与播种箱,所述施肥箱与播种箱数量相同,多个所述施肥箱与播种箱按类别排成两列。

优选的,所述所述主梁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多个主固定杆与副固定杆,所述主固定杆与副固定杆的数量相同且交叉排列,所述主固定杆与副固定杆的底端分叉呈“y”形,且主固定杆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主犁铧,所述副固定杆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副犁铧、副犁铧与施肥箱、播种箱的数量相同。

优选的,所述主犁铧与副犁铧均为单边犁铧,且主犁铧的底部比副犁铧的底部低15-20cm,所述主犁铧与副犁铧的安装方向相同、刃口相反。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梁3的一侧通过卡箍固定连接有多个施肥管,所述第二固定梁的一侧通过卡箍固定连接有多个播种管,所述施肥管与播种管的横截面均呈矩形,且所述施肥管与播种管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施肥齿轮与播种齿轮。

优选的,所述施肥管与播种管的数量与施肥箱、播种箱的数量相同,且施肥管与播种管顶端分别与施肥箱、播种箱的底端套接,所述施肥管的底端出料口位于主犁铧底端的后上方,所述播种管的底端出料口位于副犁铧底端的后上方,且施肥管的出料口比播种管的出料口低大约15-20cm。

优选的,所述主框架的顶部两侧靠近副框架处通过螺栓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箱与第二齿轮箱,所述第一齿轮箱与第二齿轮箱分别设置有第一输入轴、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入轴与第二输出轴,两个所述链条的内圈分别套接第一输入轴与第二输入轴,所述第一输出轴的一端贯穿多个施肥管后转动连接有固定桩,且施肥管内部的施肥齿轮固定套接于第一输出轴的外壁处,所述第二输出轴的一端贯穿多个播种管后转动连接有固定桩,且播种管内部的播种齿轮固定套接于第二输出轴的外壁处,两个所述固定桩与主框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施肥齿轮的外壁表面设有四个凹槽,所述播种齿轮的外壁表面设有五个凹槽。

优选的,所述辅助轮的外壁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且辅助轮的直径略大于镇压器。

工作原理:通过将牵引桩与牵引装置固定连接,当牵引装置行进时,由辅助轮转动而驱动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入轴开始运转,带动施肥齿轮与播种齿轮旋转,主犁铧将泥土破开后,肥料从施肥管落入主犁铧破开的沟槽中,之后副犁铧将泥土推回完全覆盖肥料,副犁铧后方的播种管将种子撒在覆盖泥土的肥料上方,再由镇压器将地面整理压实,由于主犁铧与副犁铧的高度差,种子将埋种于肥料上方15-20cm处,不仅有利于种子的萌发与成长,也避免了施肥过度造成的肥害。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业用同步播种施肥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主犁铧、副犁铧、施肥管、播种管等,通过牵引工具的牵引,可自动破开泥土,同步进行播种与施肥,同时,肥料位于种子下方15-20cm处,不仅有利于种子的萌发与成长,也避免了施肥过度造成的肥害。

2、本发明可根据需求调节第一齿轮箱与第二齿轮箱,改变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的转速,使肥料与种子的下落间隔时间相应改变。

3、本发明通过设置主犁铧与副犁铧,对泥土进行两次翻动,增大了土壤与空气的接触,间接增大了土壤的含氧量,避免泥土发生结块现象。

4、本发明通过在辅助轮表面设置防滑纹路,增加了辅助轮与地面的摩擦力,避免了因摩擦力不足而造成的播种与施肥等机构停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部分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主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的局部零件剖视图。

其中,1、主框架;2、主梁;3、第一固定梁;4、第二固定梁;5、镇压器;6、辅助轮;61、轮轴;62、链条;7、牵引桩;8、主犁铧;81、主固定杆;9、副犁铧;91、副固定杆;10、第一齿轮箱;101、第一输入轴;102、第一输出轴;11、第二齿轮箱;111、第二输入轴;112、第二输出轴;12、固定桩;13、副框架;14、施肥箱;141、施肥管;142、施肥齿轮;15、播种箱;151、播种管;152、播种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农业用同步播种施肥装置,包括主框架1,主框架1的整体外观呈“u”形,主框架1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牵引桩7,主框架1的另一端设置有镇压器5,镇压器5与主框架1为转动连接,主框架1的内侧表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主梁2、第一固定梁3与第二固定梁4,主框架1的两侧外壁靠近弯折处转动连接有两个轮轴61,两个轮轴61的两端贯穿贯穿主框架1,且轮轴61的位于主框架1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轮6,轮轴61的另一端外壁表面通过齿轮连接有链条62,主框架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副框架13,副框架13的内壁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多个施肥箱14与播种箱15,施肥箱14与播种箱15数量相同,多个施肥箱14与播种箱15按类别排成两列。

具体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主梁2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多个主固定杆81与副固定杆91,主固定杆81与副固定杆91的数量相同且交叉排列,主固定杆81与副固定杆91的底端分叉呈“y”形,且主固定杆81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主犁铧8,副固定杆91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副犁铧9),主犁铧8、副犁铧9与施肥箱14、播种箱15的数量相同;主犁铧8与副犁铧9均为单边犁铧,且主犁铧8的底部比副犁铧9的底部低15-20cm,主犁铧8与副犁铧9的安装方向相同、刃口相反。

具体结合图1、图2和图5所示,第一固定梁3的一侧通过卡箍固定连接有多个施肥管141,第二固定梁4的一侧通过卡箍固定连接有多个播种管151,施肥管141与播种管151的横截面均呈矩形,且施肥管141与播种管15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施肥齿轮142与播种齿轮152;施肥管141与播种管151的数量与施肥箱14、播种箱15的数量相同,且施肥管141与播种管151顶端分别与施肥箱14、播种箱15的底端套接,施肥管141的底端出料口位于主犁铧8底端的后上方,播种管151的底端出料口位于副犁铧9底端的后上方,且施肥管141的出料口比播种管151的出料口低大约15-20cm;主框架1的顶部两侧靠近副框架13)处通过螺栓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箱10与第二齿轮箱11,第一齿轮箱10与第二齿轮箱11分别设置有第一输入轴101、第一输出轴102、第二输入轴111与第二输出轴112,两个链条62的内圈分别套接第一输入轴101与第二输入轴111,第一输出轴102的一端贯穿多个施肥管141后转动连接有固定桩12,且施肥管141内部的施肥齿轮142固定套接于第一输出轴102的外壁处,第二输出轴112的一端贯穿多个播种管151后转动连接有固定桩12,且播种管151内部的播种齿轮152固定套接于第二输出轴112的外壁处,两个固定桩12与主框架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施肥齿轮142的外壁表面设有四个凹槽,播种齿轮152的外壁表面设有五个凹槽。

另外辅助轮6的外壁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且辅助轮6的直径略大于镇压器5,防滑纹路可以防止因辅助轮6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不足而导致的播种与施肥机构停止运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