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强应激性鱼类的渔业养殖池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62029发布日期:2019-09-13 19:32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对强应激性鱼类的渔业养殖池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渔业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针对强应激性鱼类的渔业养殖池及方法。



背景技术:

池塘养殖是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渔业经济贡献重大。名贵水产品种的养殖具有效益好、回报率高等优势,日益成为池塘养殖的潮流。然而,诸多名贵养殖种类具有较强的应激性(例如刀鲚、翘嘴鲌),鱼体受损时死亡率很高。池塘养殖的转移、分塘、销售等环节常需要对养殖鱼类进行捕捞操作,目前池塘捕捞普遍采用人力拉网式捕捞,这种传统的捕捞方式不仅操作繁琐,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更会对许多应激性较强的养殖鱼类造成严重的机械损伤。网具造成的机械损伤对强应激性鱼类通常不可逆,一方面养殖鱼类在转移或分塘时容易大规模死亡,造成养殖水体污染和养殖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市场销售时,鱼体损伤、活力下降、甚至死亡将直接导致其市场价格下跌,造成经济损失。

因此,如何保证养殖鱼类捕捞的前提下,节省人力、物力成本,降低捕捞操作对鱼类机械损伤,以减少池塘转移、分塘等生产过程不必要的死亡,降低市场销售终端因鱼类损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是诸多强应激性名贵鱼类池塘养殖的主要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强应激性鱼类的渔业养殖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对强应激性鱼类的渔业养殖池,包括养殖池、储鱼池、连接所述养殖池与所述储鱼池的数条槽沟,所述储鱼池设有倾斜底面,所述储鱼池设有能够开启和关闭的底角阀门,所述底角阀门设有连接滑道。

优选的,所述储鱼池位于养殖池边角,为内陷型立方体。

优选的,所述储鱼池立方体的边长大于或等于2米。

优选的,所述储鱼池的倾斜底面,内侧较高、外侧较低,所述倾斜底面与水平面夹角为30°-45°。

优选的,所述底角阀门位于所述储鱼池底面的最低处底角外侧,阀门直径不少于50厘米,阀门与所述储鱼池相同,能够自由开启和关闭。

优选的,所述底角阀门的连接滑道为斜坡型滑道,表面光滑。

优选的,所述槽沟不少于3条。

优选的,所述沟槽为养殖池端高、储鱼池端低的倾斜沟体,与水平面夹角为5°-10°,沟体为半圆形,半圆直径不小于50厘米,表面光滑。

优选的,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当需要捕捞时,对养殖池进行排水;

b、养殖鱼类逐渐通过槽沟汇入储鱼池内,鱼类在储鱼池内通过倾斜底面汇集于底角阀门;

c、打开底角阀门时,鱼类便会随水流经过连接滑道进入运输环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设计新颖,需要捕捞时,只需对养殖池排水,鱼类便会随倾斜槽沟汇入储鱼池内,打开储鱼池底角阀门,鱼类便会随滑道排出,进入运输环节,整个捕捞过程避免人力拉网操作,避免了网具和鱼体接触,鱼类全程自由运动或随水滑动,极大减小了鱼体机械损伤,降低了捕捞死亡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渔业养殖池,包括一个养殖池1、储鱼池2以及数条连接养殖池1与储鱼池2的槽沟6,槽沟为倾斜沟体,表面光滑,有利于鱼类从养殖池1汇入储鱼池2。储鱼池2的倾斜底面3,内侧较高、外侧较低,所述倾斜底面3与水平面夹角为30°-45°,表面光滑,如此利于鱼类向外侧底角阀门4处汇集,底角阀门4与储鱼池连通,阀门能够开启和关闭,连接滑道5为斜坡型,表面光滑,利于鱼类随水流排出,减小损伤。当需要捕捞时,对养殖池1进行排水,养殖鱼类逐渐通过槽沟6汇入储鱼池2内,鱼类在储鱼池2内通过倾斜底面汇集于底角阀门4,打开底角阀门4时,鱼类便会随水流经过连接滑道进入运输环节。如此,整个捕捞过程避免了人力拉网操作,避免了网具和鱼体接触,鱼类全程自由运动或随水滑动,极大减小了鱼体机械损伤,降低了捕捞死亡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本发明中,储鱼池2位于养殖池1的边角,为内陷型立方体,所述立方体边长大于或等于2米,以便保证一定鱼类存储能力。

其中,本发明中,储鱼池2的底面为内侧高、外侧低的倾斜地面3,与水平面夹角为30°-45°,以便进入储鱼池2的鱼类能够汇集到底角阀门4处。

其中,底角阀门4位于倾斜底面3最低处的底角外侧,与储鱼池2连通,阀门直径不低于50厘米,能够保障鱼类顺利通过阀门,而不发生阻塞的问题;同时底角阀门4防水性和密封性较好,保证日常养殖不会发生漏水的问题。

其中,底角阀门4外侧的连接滑道5为斜坡型,与水平面夹角为30°,滑道长度不低于1米,表面光滑,以便充分减缓鱼类的下滑阻力,减小损伤。

本实施例中,连接养殖池1与储鱼池2的槽沟至少有3条,槽沟为养殖池一端高,储鱼池2一端较低的倾斜沟体,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10°。

其中,沟体为半圆形,直径为50厘米,以保证一定汇集鱼类的能力,沟体表面光滑,以充分减缓鱼类下滑阻力,减小损伤。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当需要捕捞时,对养殖池1进行排水;

b、养殖鱼类逐渐通过槽沟6汇入储鱼池2内,鱼类在储鱼池2内通过倾斜底面汇集于底角阀门4;

c、打开底角阀门4时,鱼类便会随水流经过连接滑道进入运输环节。

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设计新颖,需要捕捞时,只需对养殖池排水,鱼类便会随倾斜槽沟汇入储鱼池内,打开储鱼池底角阀门,鱼类便会随滑道排出,进入运输环节,整个捕捞过程避免人力拉网操作,避免了网具和鱼体接触,鱼类全程自由运动或随水滑动,极大减小了鱼体机械损伤,降低了捕捞死亡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案进行了示例性描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强应激性鱼类的渔业养殖池及方法,包括一个养殖池、一个储鱼池、连接养殖场与储鱼池的数条倾斜槽沟,储鱼池底面倾斜,并在底角处设有阀门和滑道,这样,需要捕捞时,只需对养殖池排水,鱼类便会随倾斜槽沟汇入储鱼池内,打开储鱼池底角阀门,鱼类便会随滑道排出,进入运输环节,整个捕捞过程避免人力拉网操作,避免了网具和鱼体接触,鱼类全程自由运动或随水滑动,极大减小了鱼体机械损伤,降低了捕捞死亡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技术研发人员:任鹏;钱晓明;朱永祥;徐跑;郭正龙;孙侦龙;闫兵兵;吴爱君;宋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7
技术公布日:2019.09.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