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水葫芦越冬棚常年净化水质的生态循环型水禽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82077发布日期:2019-10-15 19:48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水葫芦越冬棚常年净化水质的生态循环型水禽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禽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水葫芦越冬棚常年净化水质的生态循环型水禽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水禽生产大国。2016年全国21个水禽主产省(自治区、直辖市)出栏商品肉鸭30.41亿只,存栏蛋鸭2.32亿只,出栏商品鹅5.18亿只,水禽产业总产值1516.60亿元,是我国的特色型产业和重要经济支柱。然而,由于我国大中型水禽养殖场80%分布在水系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诸多大城市周围,且目前仍以传统散养与粗放式养殖模式为主,产生大量排泄物中含有大量残留的抗生素、重金属和氮、磷等物质,成为水体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引起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目前,我国水禽养殖方式正处于由“粗放向环境友好”的方向转型升级阶段,为此,加快水禽排泄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提高利用效率,成为我国水禽养殖业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传统的水禽养殖水域中的排泄物都是通过简单沉淀处理就直接排放,虽然可以处理部分沉积物,但难以去除水体中的富集营养,造成环境污染。

水葫芦具有繁殖速度快、生物产量大、吸收氮磷能力强等特点,对各类污染水体和污染物均表现出显著的净化效果和较强的净化能力,是国内外公认的污染水体生物修复优势物种,被广泛地用于净化污染水体。同时,水葫芦营养丰富,不仅含有蛋白质、钙、磷等常规营养成分,而且含有铁、镁等微量元素,以及赖氨酸,缬氨酸等氨基酸,作为畜禽饲料原材料有很大的利用价值。然而,当冬季温度过低时,水葫芦的生长受到影响,甚至停止生长,其对污水没有净化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上述的水禽传统养殖过程中排泄物严重污染水域、污水随意排放,冬季水葫芦对污水没有净化作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利用水葫芦越冬棚常年净化水质的生态循环型水禽养殖装置,该装置按照水禽自然生活习性和利用天然水葫芦对于水体净化的能力,达到水体常年多次重复循环净化利用目的的生态循环型水禽养殖模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水葫芦越冬棚常年净化水质的生态循环型水禽养殖装置,包括半封闭式水禽房舍,所述半封闭式水禽房舍的一侧自里向外依次设置有运动场、运动水池和水葫芦种植水池,所述运动水池和水葫芦种植水池通过隔离网隔开,所述隔离网上设置有进出孔,所述运动场、运动水池和水葫芦种植水池外侧设置有围墙,所述水葫芦种植水池内种植有水葫芦,所述运动水池和水葫芦种植水池底部铺设有水质净化层,所述水葫芦种植水池内设置有浮球,所述浮球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曝气管机构相连接,所述水葫芦种植水池上设置有遮阳棚,所述遮阳棚包括支架和棚膜,所述的棚膜覆盖于所述支架,所述的遮阳棚一侧设置有门洞,所述门洞上安装密封棚门。

可选地,半封闭式水禽房舍长20~30米,宽为5~10米,运动场、运动水池和水葫芦种植水池的长度与半封闭式水禽房舍的长度相同,运动场、运动水池和水葫芦种植水池的宽度与半封闭式水禽房舍的比例分别是1:1、1:1和1.5:1。

可选地,所述水质净化层包括第一透气砖层,所述第一透气砖层上方设置有第二透气砖层,所述第一透气砖层和第二透气砖层之间设置有腔体,所述第一透气砖层上且在腔体内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支撑第二透气砖层的支撑柱。

可选地,所述支撑柱采用透气砖组成。

可选地,所述曝气管机构包括若干根相互连通的曝气支管,所述曝气支管与水管相连通,所述曝气支管上设置有若干个曝气孔;所述曝气支管设置在腔体内,所述第二透气砖层上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水管穿过透气孔与水管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半封闭式水禽房舍的侧面上设置有门和窗。

可选地,所述运动场靠近半封闭式水禽房舍的一侧设置有围墙。

可选地,所述隔离网底端与运动水池的池底相连接,所述隔离网的顶部与围墙的顶部平齐。

可选地,水禽的饲养密度按照半封闭式水禽房舍每平方米饲养8~10只成年水禽计算。

可选地,所述运动水池与运动场的连接处设置有坡度为0.5°的斜坡;所述水葫芦的种植面积占水葫芦种植水池的水面面积80%以上。

可选地,所述进出孔的大小为10~15cm2;所述围墙的高度为1.0m~1.2m;所述运动水池的深度为1.0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水葫芦能够常年持续稳定地大量吸收水体中营养物质,并降解转化有毒有害物质为无毒物质,达到常年自然净化水禽养殖水域水质的功效。本发明通过水体净化达到水体重复高效利用,进而实现水体的循环利用的功效,以节约水资源。

2)水葫芦种植水池上设置有遮阳棚,该遮阳棚能够保证水葫芦种植水池内的水葫芦及水禽防止阳光直射,并给水禽提供阴凉的环境。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利用水葫芦常年净化水质的生态循环型水禽养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利用水葫芦常年净化水质的生态循环型水禽养殖装置的水质净化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利用水葫芦常年净化水质的生态循环型水禽养殖装置的曝气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半封闭式水禽房舍,2.运动场,3.运动水池,4.水葫芦种植水池,5.隔离网,6.水葫芦,7.围墙,8.水质净化层,9.浮球,10.水泵,11.水管,12.曝气管机构,13.曝气孔,14.第一透气砖层,15.第二透气砖层,16.腔体,17.支撑柱,18.曝气支管,19.透气孔,20.门,21.窗,22.进出孔,23.支架,24.薄膜,25.门洞,26.棚门,27.遮阳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水葫芦净化水质的生态循环型水禽养殖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半封闭式水禽房舍1,所述半封闭式水禽房舍1的一侧自里向外依次设置有运动场2、运动水池3和水葫芦种植水池4,所述运动水池3和水葫芦种植水池4通过隔离网5隔开,所述隔离网5上设置有进出孔22,所述运动场2、运动水池3和水葫芦种植水池4外侧设置有围墙7,所述水葫芦种植水池4内种植有水葫芦6,所述运动水池3和水葫芦种植水池4底部铺设有水质净化层8,所述水葫芦种植水池4内设置有浮球9,所述浮球9内设置有水泵10,这样浮球9可以带动所述水泵10随池塘水位高低而自动起伏,所述水泵10的出水口通过水管11与曝气管机构12相连接,所述水葫芦种植水池4上设置有遮阳棚27,所述遮阳棚27包括支架23和棚膜24,所述的棚膜24覆盖于所述支架23,该遮阳棚能够保证水葫芦种植水池内的水葫芦及水禽防止阳光直射,并给水禽提供阴凉的环境;所述的遮阳棚27一侧设置有门洞25,所述门洞25上安装密封棚门26,该门洞25能够方便进出,进一步能够保证水葫芦种植水池投食以及垃圾清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半封闭式水禽房舍1长20~30米,宽为5~10米,运动场2、运动水池3和水葫芦种植水池4的长度与半封闭式水禽房舍1的长度相同,运动场2、运动水池3和水葫芦种植水池4的宽度与半封闭式水禽房舍1的比例分别是1:1、1:1和1.5: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水质净化层8包括第一透气砖层14,所述第一透气砖层14上方设置有第二透气砖层15,所述第一透气砖层14和第二透气砖层15之间设置有腔体16,所述第一透气砖层14上且在腔体16内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支撑第二透气砖层15的支撑柱17。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17采用透气砖组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曝气管机构12包括若干根相互连通的曝气支管18,所述曝气支管18与水管11相连通,所述曝气支管18上设置有若干个曝气孔13;所述曝气支管18设置在腔体16内,所述第二透气砖层15上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19,所述水管11穿过透气孔19与水管11相连通,第一透气砖层和第二透气砖层,具有孔隙的比较大的比表面积的结构,便于硝化细菌附着,同时曝气支管18释放出的空气为透气砖附着的硝化细菌提供氧气,从而利用硝化细菌净化池底淤泥、有机物和水质,改良运动池和水葫芦种植水池4的底层水质,便于净化池底;与曝气支管18设置在第二透气砖层上方相比,曝气支管18设置在腔体16内,防止水禽对曝气支管18的破坏,且曝气支管18上的曝气孔13和透气孔19相配合,当水泵10将运动水池3和水葫芦种植水池4上、表层优质水体吸入经水管11注入底层的曝气支管18,由其上的曝气孔13喷射而出,持续而有效地将运动水池3和水葫芦种植水池4的上、表层水导入下层、底层,能够均匀搅动第一透气砖层14和第二透气砖层15上方的淤泥、有机物和底层水,迫使其向上层移动,并由水葫芦6吸收,并降解转化有毒有害物质为无毒物质,达到自然净化水禽养殖水域水质的功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半封闭式水禽房舍1的侧面上设置有门20和窗21,方便进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动场靠近半封闭式水禽房舍的一侧设置有围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网5底端与运动水池3的池底相连接,所述隔离网5的顶部与围墙7的顶部平齐,隔离网5的作用其一是防止水禽游到水葫芦种植水池中,破坏水葫芦种植水池中的水草的成长,其二是确保随着水葫芦6的生长,水葫芦6可以透过运动水池与水葫芦种植水池中间的隔离网5,自然地蔓延到运动水池3,供运动水池3中的水禽自由采食,如此达到水体污物和富集营养循环利用,净化水体的生态功效。

在一些实施例中,饲养密度按照半封闭式水禽房舍1每平方米饲养8~10只成年水禽计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动水池3与运动场2的连接处设置有坡度为0.5°的斜坡。所述水葫芦6的种植面积占水葫芦种植水池4的水面面积80%以上。

水葫芦是优良水生饲料植物,产量特高,品质优良,饲用方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平均每5d产生1棵新株,按照这个速度计算,1株水葫芦1年之内经过繁殖就可以达到1.4亿株,可以铺满140hm2的水面,鲜质量可达28000t,可以达到节约饲料,增加饲料多样性等有益效果,同时能够节约饲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出孔22的大小为10~15cm2;所述围墙7的高度为1.0m~1.2m,防止水禽上岸后跑丢;所述运动水池3的深度为1.0m。

当水葫芦6生长速度超出水禽采食速度时要定时由水葫芦越冬棚门洞25进入进行人工清理以调节运动水池3中的水葫芦6的数量。

本发明利用水葫芦能够大量吸收水体中营养物质,并降解转化有毒有害物质为无毒物质的性质,开发一种利用水葫芦常年净化水质的生态循环型水禽养殖模式,既能清除养殖水体富集营养又能循环利用污水中养分,对于减少水质污染,保护水禽健康、食品安全和人类生存环境,促进水禽产业生态、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效果优于绿萍。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