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韭黄的深井式地下工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19404发布日期:2019-08-03 10:18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种植韭黄的深井式地下工厂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领域的蔬菜生产设施,特别是一种种植韭黄的深井式地下工厂。



背景技术:

韭黄是大家喜好的一种味道独特鲜美的蔬菜,北方地区主要是在冬季大量上市。韭菜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生长,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法合成叶绿素,韭菜就会变黄成为韭黄。因为韭黄生长是要完全避光的,通常是在秋季收割韭菜后,将韭菜地用麦草秸秆等遮盖或者用遮光布遮挡,生产韭黄。其它季节,没有批量韭黄上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宜任何季节规模化种植、投资小、见效快的种植韭黄的深井式地下工厂。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种植韭黄的深井式地下工厂;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地下的竖井,竖井井壁设有网状护壁,竖井内吊装栽培架;栽培架包括中间立柱,在中间立柱外围设置有多层栽培盘,相邻栽培盘固定连接。

栽培盘的上边沿设有数根短柱,数根短柱的上端面设有上托架,两个相邻下层栽培盘的上托架与上层栽培盘的底部外沿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

栽培盘上面扣合有杯罩,杯罩设有透气孔,杯罩装有松散絮状填充物。栽培盘的深度为20厘米左右;上托架底沿与栽培盘上边沿之间的距离、即短柱的高度为30厘米左右。

种植韭黄时,栽培盘内装上种植土,将韭黄种苗逐个放置于栽培盘内,扣合杯罩,再将栽培架吊装到竖井内。地下竖井不见光,是完全黑暗的环境,竖井为栽培盘内培植的韭黄提供良好的氧气、温度、湿度等条件,保证韭黄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韭黄在井内健康成长。

竖井直径为1200mm左右,在一片土地上,按间距排列设置众多的竖井。

本发明利用地下自然的温度和湿度,使韭黄正常生长,适宜任何季节规模化种植,在任何地区都能应用,尤其是更为适用干旱、缺水的荒山荒地,将荒山荒地开发利用,造福人民。并且,竖井里面设置了多层栽培盘,与地面种植相比,相当于扩大了多倍的种植面积。本发明主要种植韭黄,也可用来种植其它生长期不需要阳光的蔬菜。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1、韭黄生长不需要阳光,本发明在深井中种植,有效避免阳光的照射;2、韭黄生长需要潮湿的环境,而地下土壤的潮湿的环境,正好能保持韭黄生长所需要的湿度;3、韭黄生长需要恒定的温度,而地下的温度常年保持在12-18℃;夏天不需要降温,冬天不需要加温,充分利用大自然的优点;4、韭黄生长需要覆盖物,本发明的杯罩装有絮状填充物,如玉米棒芯,粉碎就可以加以利用,或者麦草秸秆粉碎也可用作填充物,利于韭黄保持鲜嫩的口感;5、地表种植韭黄,冬天不但无法生长,还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覆盖地表,以防止根苗冻死,而本发明种植韭黄具有处于地下的优势,冬天不但无低温冻伤担忧,而且还能正常生长收割。

本发明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

1、投资小,以一亩地为例,能够打200口直径1.2米,深度15m的竖井,井中放置直径1米,高度0.5米的栽培盘,总共30层,安装水管和通气管等,投资约1万元。栽培韭黄种苗投资约0.2万元,合计投资1.2万元。

2、见效快,每孔放入一组栽培架,含大约30层栽培盘,每层每茬产出韭黄32斤,每茬周期30天,一年12茬,可产韭黄32×30×12=11520斤,按批发价最低每斤3.0元计算,可收入34560元,除去成本1.2万元,当年收入2.2万余元,前五个月收回投资成本,五个月之后即可实现盈利,当年脱贫变富。

3、永久种植:韭黄是多年生宿根,种植一次可连续多年收割;该地下工厂不受任何条件限制,在干旱缺水的荒山荒地只需一次性投资,就可永久性生产。一亩地深井韭黄,共200眼井,按每口井30层栽培盘,每层约0.8平方米计算,一亩地总共直接栽培面积:0.8×30×200=4800平方米,是一亩地总面积(667平方米)的4800÷667=7.2倍。而实际地面种植中,一亩地的有效种植面积远远达不到667平方米;本发明推广应用,可使更多的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民在短时间内脱离贫困,走向富裕,奔向小康。

附图说明

图1是竖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栽培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3扣合有杯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7是种植有韭黄的栽培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扣合有杯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栽培盘的另一种结构,

图10是图9扣合有大罩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栽培井及管道布置平面示意图,

图12是图11局部放大图,,

图13是图12的h-h剖面图,

图14是图12的j-j剖面图,

图15是韭黄护篮升降车结构示意图,

图16是设有网状护壁的竖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竖井,也称栽培井,2—通气通水管道,3—网状护壁,4—栽培架,401—中间立柱,402—紧固螺栓,403—杯罩,404—上托架,405—短柱,406—栽培杯,407—栽培盘,408—吊环,409—絮状填充物,410—覆盖土层,411—种苗层,412—土壤肥料层,413—通气孔,414—大罩盖,415—大罩透气孔,416—渗漏孔,417—中心通孔,418—罩盖通孔,5—栽培架升降车,501—定向滑轮,502—塔架,503—手动卷扬机,也代表电动卷扬机,504—升降车底板,505—车轮,506—钢丝绳,507—提升孔,508—吊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2与图16所示:一种种植韭黄的深井式地下工厂;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地下的竖井1,竖井1井壁设有网状护壁3,竖井1内吊装栽培架4;栽培架4包括中间立柱401,在中间立柱401外围设置有多层栽培盘407,相邻栽培盘407固定连接。

参见图3、图4:栽培盘407的上边沿设有六根短柱405,六根短柱405的上端面设有上托架404,两个相邻下层栽培盘407的上托架404与上层栽培盘407的底部外沿通过紧固螺栓402固定连接。栽培盘407设有供中间立柱401穿过的中心通孔417,栽培盘407通过隔板分隔成数十个类似于蜂窝状的栽培杯406,每个栽培杯406的底部设有渗漏孔416;参见图5与图6:每个栽培杯406的上边沿扣合有杯罩403,杯罩403的作用为了达到保温及遮光的效果,参见图8;杯罩403的侧壁与杯底设有透气孔413,杯罩403装有少量松散的絮状填充物409。栽培盘407的深度为20厘米左右;上托架404底沿与栽培盘407上边沿之间的距离为30厘米左右。絮状填充物409为草絮、麦秆等覆盖物。

网状护壁3与栽培架4用防锈处理的金属制作,或用塑料制作。为了便于机械吊装栽培架4,中间立柱上端设有吊环408。竖井1与栽培盘407为圆形结构,便于加工制作。

参见图7与图8;种植韭黄时,栽培杯406内先装上混合有肥料的种植土,构成土壤肥料层412,将韭黄种苗放置于土壤肥料层412上面,即在土壤肥料层412上面设置种苗层411,而后在种苗层411上面设置覆盖土层410,将装有适量草絮、麦秆絮状填充物409的杯罩403扣合到栽培杯406,最后将装满韭黄栽培盘407的栽培架4装在中间立柱上;再将栽培架吊装到竖井内。地下竖井不见光,为栽培盘内培植的韭黄提供良好的氧气、温度、湿度等条件,保证韭黄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韭黄在井内健康成长。

常用的栽培井1的直径为1200mm,深度15m,中间立柱401上每0.5m设置一个栽培盘404;中间立柱401最好制成两节或三节组合式,便于其下井与出井。如图11所示:一亩地打200眼栽培井1,为了便于规模化生产时,及时向栽培井1通气、补水;参见图12、图13与图14,本发明还设有与栽培井1连通的通气通水管道2。

可在栽培架4上安装水管(图中未示出),水管与通气通水管道2连通;可以及时给栽培井内输送新鲜空气;当栽培井内湿度不足时,用它可以补充水分,起到保湿作用,也可在井壁上部安装雾化喷水装置作为补水设施。

为了方便省力的将栽培架4下井与提起,参见图15,本发明还包括栽培架升降车5;栽培架升降车5包括塔架502,塔架502上端设有定向滑轮501,塔架502底部设有升降车底板504、下部设有手动或电动卷扬机503,升降车底板504设有提升孔507,手动或电动卷扬机503缠绕有钢丝绳506,钢丝绳506与定向滑轮501滑动连接,钢丝绳506设有吊钩508,塔架502底部安装车轮505。

栽培架升降车5的工作过程:将栽培架升降车5推向栽培井的位置,使栽培井1与提升孔507对应,再将吊钩508挂在吊环408上,然后顺时针转动卷扬机503,将栽培架4提出来;反之,逆时针转动卷扬机时,则将栽培架放下去。

实施例2;图9与图10提供了栽培盘的另一种结构,栽培盘407的上边沿设有数根短柱405,数根短柱405的上端面设有上托架404,两个相邻下层栽培盘407的上托架404与上层栽培盘407的底部外沿通过紧固螺栓402固定连接。栽培盘407设有供中间立柱401穿过的中心通孔417,栽培盘407底部设有渗漏孔416,栽培盘407上边沿扣合有大罩盖414,大罩盖414设有许多个大罩透气孔415,大罩盖414的中心设有供中间立柱401穿过的罩盖通孔418。大罩盖414装有少量松散的絮状填充物。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栽培盘为一个大盘,栽培盘的上面扣合了一个大罩盖,其特点是制造操作简单,制作成本低,但产量低;实施例1的栽培盘划分为许多种植格,产量高,但制造操作复杂一些。

本实施例除了栽培盘的结构之外,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