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消落带生态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特殊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79224发布日期:2020-11-10 17:3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消落带生态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特殊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环境治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消落带生态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特殊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消落带是指河流、湖泊的水位消涨在河道中形成的涨水期间最高水位线与落水期间最低水位线之间的消落区域,是一种特殊的季节性水陆交错湿地生态系统。水利水电工程消落带是指水利水电工程因防洪与发电需要调节水位消涨在水库与河道中形成的最高水位线与最低水位线之间的消落区域。水库消落带在库区水体与陆岸之间形成一个巨大的环库生态隔离带。水库消落带是一种在人为干扰下的特殊生态环境,反复周期性的裸露和浸泡以及水位涨落,会使消落带的地形、土壤和水分状况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如申请号:cn201510683731.5,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库消落带的柔性漂流岛装置,包括:多个柔性连接的用于漂浮于消落带水面的浮箱装置,所述浮箱装置承载有用于耕种的地表土。不仅可以适应消落带内水位经常发生变幅的各种情况,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消落带的土地的利用率,不再受消落水位的影响,同时,大大降低了消落带土地使用对于库区水质的污染。

基于申请号:cn201510683731.5,专利的检索,该申请虽然能够通过浮箱来实现在水上进行种植植被来改善环境的需求,但是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一个是,灵活性和可调性较差上述申请其浮箱为固定结构,不能够进行调整,从而一方面就难以实现不同植被根系灌溉的需求,另一方面,重力和浮力关系,就难以适应不同大小植被进行栽培;再者是,灌溉效果较差,上述装置在灌溉时往往是通过其底部开设灌溉孔进行灌溉,此种灌溉方法一方面灌溉不均匀且效果较差,另一方面,容易导致浮箱底部土壤的流失。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基于消落带生态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特殊种植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消落带生态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特殊种植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相关装置中,其存在的几个问题,一个是,灵活性和可调性较差上述申请其浮箱为固定结构,不能够进行调整,从而一方面就难以实现不同植被根系灌溉的需求,另一方面,重力和浮力关系,就难以适应不同大小植被进行栽培;再者是,灌溉效果较差,上述装置在灌溉时往往是通过其底部开设灌溉孔进行灌溉,此种灌溉方法一方面灌溉不均匀且效果较差,另一方面,容易导致浮箱底部土壤的流失的问题。

本发明用于一种基于消落带生态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特殊种植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基于消落带生态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特殊种植装置,包括漂浮块、矩形孔、挂环、挂钩结构、挂钩主体、方形管、回字形挡板、滑动框、矩形杆、矩形块、栽培槽、调整螺纹杆结构、螺纹杆、环形铁、挡板、灌溉管结构、螺柱、灌溉管主体和灌溉孔;所述漂浮块顶端面位于回字形挡板内侧开设有一个放置孔,且该放置孔为阶梯孔结构,并且该放置孔内固定连接有一个滑动框;所述滑动框为无底矩形框结构,且所述滑动框内滑动连接有一个栽培槽;所述滑动框内壁前侧和内壁后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两根矩形杆;所述栽培槽左端面和右端面与所述滑动框内壁相接触,且所述栽培槽前端面和后端面与矩形杆相接触;所述调整螺纹杆结构共设有两根,且所述调整螺纹杆结构由螺纹杆、环形铁和挡板组成;所述螺纹杆顶端面焊接有一个用以方便螺纹杆转动的螺母,且所述螺纹杆外壁上方位置焊接有一个环形铁。

进一步的,所述漂浮块为矩形结构,且所述漂浮块顶端面固定连接有一个回字形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漂浮块顶端面前侧和顶端面后侧均对称开设有两个矩形孔,且所述漂浮块顶端面左侧和顶端面右侧也均对称开设有两个矩形孔。

进一步的,所述漂浮块左端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挂环,且所述漂浮块右端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挂钩结构;所述挂钩结构由挂钩主体和方形管套接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框内壁前端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一块矩形块,且所述滑动框内壁后端面中心位置也固定连接有一块矩形块;所述栽培槽位阶梯状结构,且两根所述螺纹杆通过环形铁转动连接于栽培槽上,并且所述螺纹杆底端螺纹连接于矩形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栽培槽为矩形槽状结构,且所述栽培槽底端面呈环形阵列状螺纹连接有六个灌溉管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灌溉管结构由螺柱、灌溉管主体和灌溉孔组成;所述螺柱顶端面焊接有一根灌溉管主体,且所述灌溉管主体外壁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若干个灌溉孔,并且所述螺柱和灌溉管主体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灌溉孔为锥形孔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因灌溉管结构的设置,第一,因灌溉管结构与栽培槽之间为螺纹连接,当灌溉管结构损坏时便于拆卸维修;第二,因灌溉管主体外壁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若干个灌溉孔,故水分可通过灌溉管主体外壁开设的灌溉孔对植被进行灌溉,一方面,灌溉比较均匀效果较好,另一方面,可有效降低土壤与水分的接触比例,避免造成土壤流失;第三,因灌溉孔为锥形孔状结构,故可有效防止灌溉孔堵塞,与现有装置相对比,本装置灌溉更为均匀效果更好,且能较好的防止放置槽内土壤的流失实用性较高。

因栽培槽和滑动框之间的配合设置,通过转动调整螺纹杆结构可使栽培槽沿滑动框进行垂直向的升降调节,从而可使本装置能够适应于不同植被的种植需求,以及植被不同生长时间吸收水分的需求,故本装置较现有装置实用性和灵活性更高。

因回字形挡板的设置,在将本装置漂浮在水面上时,回字形挡板可抵挡波动的水流进入到栽培槽内造成植物因吸收水分过多而涝死,与现有装置相比本装置防护性能完善,植被成活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轴视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去除漂浮块和回字形挡板后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调整后滑动框和栽培槽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滑动框和栽培槽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灌溉管结构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图7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挂钩结构的轴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漂浮块;101、矩形孔;102、挂环;103、挂钩结构;10301、挂钩主体;10302、方形管;2、回字形挡板;3、滑动框;301、矩形杆;302、矩形块;4、栽培槽;5、调整螺纹杆结构;501、螺纹杆;502、环形铁;503、挡板;6、灌溉管结构;601、螺柱;602、灌溉管主体;603、灌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9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消落带生态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特殊种植装置,包括漂浮块1、矩形孔101、挂环102、挂钩结构103、挂钩主体10301、方形管10302、回字形挡板2、滑动框3、矩形杆301、矩形块302、栽培槽4、调整螺纹杆结构5、螺纹杆501、环形铁502、挡板503、灌溉管结构6、螺柱601、灌溉管主体602和灌溉孔603;漂浮块1顶端面位于回字形挡板2内侧开设有一个放置孔,且该放置孔为阶梯孔结构,并且该放置孔内固定连接有一个滑动框3;滑动框3为无底矩形框结构,且滑动框3内滑动连接有一个栽培槽4;滑动框3内壁前侧和内壁后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两根矩形杆301;栽培槽4左端面和右端面与滑动框3内壁相接触,且栽培槽4前端面和后端面与矩形杆301相接触;调整螺纹杆结构5共设有两根,且调整螺纹杆结构5由螺纹杆501、环形铁502和挡板503组成;螺纹杆501顶端面焊接有一个用以方便螺纹杆501转动的螺母,且螺纹杆501外壁上方位置焊接有一个环形铁502。

参考如图1,漂浮块1为矩形结构,且漂浮块1顶端面固定连接有一个回字形挡板2,在将本装置漂浮在水面上时,回字形挡板2可抵挡波动的水流进入到栽培槽4内造成植物因吸收水分过多而涝死。

参考如图1,漂浮块1顶端面前侧和顶端面后侧均对称开设有两个矩形孔101,且漂浮块1顶端面左侧和顶端面右侧也均对称开设有两个矩形孔101,故当湖水因波动而漫过漂浮块1后可通过矩形孔101快速从漂浮块1上漏出,避免水分进入到栽培槽4内造成植物的损坏。

参考如图1和图9,漂浮块1左端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挂环102,且漂浮块1右端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挂钩结构103;挂钩结构103由挂钩主体10301和方形管10302套接而成,故一方面,可进行多个本装置的相互连接实现批量栽培,另一方面,通过挂钩主体10301和方形管10302的配合可防止出现脱钩现象。

参考如图5和图6,滑动框3内壁前端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一块矩形块302,且滑动框3内壁后端面中心位置也固定连接有一块矩形块302;栽培槽4位阶梯状结构,且两根螺纹杆501通过环形铁502转动连接于栽培槽4上,并且螺纹杆501底端螺纹连接于矩形块302上,故通过转动螺纹杆501可实现栽培槽4的垂直向升降,从而适应不同植被的灌溉需求。

参考如图6,栽培槽4为矩形槽状结构,且栽培槽4底端面呈环形阵列状螺纹连接有六个灌溉管结构6,故当灌溉管结构6损坏时便于拆卸维修。

参考如图7,灌溉管结构6由螺柱601、灌溉管主体602和灌溉孔603组成;螺柱601顶端面焊接有一根灌溉管主体602,且灌溉管主体602外壁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若干个灌溉孔603,并且螺柱601和灌溉管主体602相连通,故水分可通过灌溉管主体602外壁开设的灌溉孔603对植被进行灌溉,一方面,灌溉比较均匀效果较好,另一方面,可有效降低土壤与水分的接触比例,避免造成土壤流失。

参考如图8,灌溉孔603为锥形孔状结构,故可有效防止灌溉孔603堵塞。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使用时,首先将植物在栽培槽4内进行栽培,栽培完毕后根据植物根系的散布情况可调整栽培槽4和滑动框3之间的垂直向位置,其调整方法可通过转动调节调整螺纹杆结构5来实现,将栽培槽4高度调整完毕后,可通过漂浮块1左端面和右端面上的挂环102和挂钩结构103来实现多组本装置之间的相互连接,且通过挂钩结构103上的挂钩主体10301和方形管10302的配合可防止出现脱钩现象;

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灌溉管结构6的设置,第一,因灌溉管结构6与栽培槽4之间为螺纹连接,当灌溉管结构6损坏时便于拆卸维修;第二,因灌溉管主体602外壁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若干个灌溉孔603,故水分可通过灌溉管主体602外壁开设的灌溉孔603对植被进行灌溉,一方面,灌溉比较均匀效果较好,另一方面,可有效降低土壤与水分的接触比例,避免造成土壤流失;第三,因灌溉孔603为锥形孔状结构,故可有效防止灌溉孔603堵塞;

因回字形挡板2的设置,在将本装置漂浮在水面上时,回字形挡板2可抵挡波动的水流进入到栽培槽4内造成植物因吸收水分过多而涝死。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