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柑橘溃疡病的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70680发布日期:2019-10-29 02:50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防治柑橘溃疡病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灵芝多糖是灵芝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一种寄主免疫增强剂,目前在我国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抗菌肽是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小分子多肽,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具有分子量低、水溶性好、热稳定等特点。抗菌肽能非特异性的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等病原体,并具有杀虫活性,通过扰乱昆虫表皮几丁质的合成来发挥杀灭昆虫的作用,可用作生物农药。

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campestrispv.citri)是一种检疫性病害,主要形成病斑和疮疤,危害果实,是南方湿热天气下柑桔常见的病害之一。受害叶片开始于叶背出现黄色或黄绿色针头大小的油渍状斑点,继而在叶片两面逐渐隆起,成为近圆形、米黄色病斑,不久病部表皮破裂,呈海绵状,隆起显著,木栓化,表面粗糙,灰白色或灰褐色。随后病部中央凹陷并呈火山口状开裂,且有微细轮纹,周围有黄晕,病斑直径一般为3~5mm,有时几个病斑聚合呈不规则形大斑。枝梢受害以夏梢为重,病斑形状与叶上相似,但突起明显,周围无黄晕,严重时引起落叶、枯梢。果实上病斑与叶片相似,但病斑较大,木栓化程度比叶部更为坚实,火山口开裂更为显著。病斑限于果皮上,发生严重时引起早期落果。目前尚无有效控制该病害的药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防治柑橘溃疡病的组合物及其应用,该组合物通过灵芝多糖和抗菌肽的混用,显著提高了柑橘溃疡病的防治效果,并能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解决了柑橘生产中溃疡病防治的难题,实现了该病害的绿色防控,保证了柑橘的安全生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治柑橘溃疡病的组合物,包括灵芝多糖和抗菌肽,所述灵芝多糖和所述抗菌肽的重量比为(0.2~2.0)∶(1.0~2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灵芝多糖和抗菌肽的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灵芝多糖0.2~2.0%和抗菌肽1.0~2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灵芝多糖和所述抗菌肽的重量比为(0.2~1.0)∶(2.0~1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灵芝多糖和所述抗菌肽的重量比为0.3∶3.0。

其中,灵芝多糖作为一种信号分子,糖类物质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相互作用,从而激活生命系统中与抗性有关的多种防御酶活性、促进抗性相关物质的积累,达到有效诱导机体对病原菌产生抗性的目的。灵芝多糖可以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病性,是一种诱导抗性剂。本发明的发明人研究发现,灵芝多糖可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病性,是一种诱导抗性剂,可用于预防烟粉虱传播的番茄病毒病。抗菌肽对柑橘溃疡病菌的毒力高,可抑制并杀死病原菌。

本发明的发明人尝试将灵芝多糖用于防治柑橘溃疡病,试验结果表明,灵芝多糖对柑橘溃疡病菌杀菌活性不明显,但能够降低了柑橘溃疡病的发生,能够诱导砂糖橘抵抗柑橘溃疡病的侵害,可提高柑橘树体的生长势,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性。然后发明人尝试对目前可对植物细菌病害有控制作用的10种药剂进行室内抑菌活性筛选,根据抑菌活性结果,筛选出了5种抑菌毒力较高的药剂,分别为:抗菌肽、乙酸铜、氢氧化铜、硫酸链霉素和叶枯唑。将灵芝多糖与5种药剂进行复配,根据抑菌活性结果,得出灵芝多糖与抗菌肽的复配效果最好;然后考察了灵芝多糖和抗菌肽不同配比组合对柑橘溃疡病菌的室内毒力,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灵芝多糖和抗菌肽的重量比在(0.2~2.0)∶(1.0~20)范围内,共毒系数均大于120,即复配组合物对柑橘溃疡病的生物活性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尤其是其质量比为1:10时,共毒系数达到183.6,可提高抗菌肽的杀菌毒力,增效作用十分显著。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含灵芝多糖和抗菌肽防治柑橘溃疡病的组合物,通过灵芝多糖和抗菌肽即可诱导柑橘对溃疡病的抗性,也具有直接杀菌作用,有效防控了柑橘上的重大病害,保证了柑橘的生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抗菌肽从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治柑橘溃疡病的组合物还包括助剂,以制成适合农业上使用的剂型。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助剂选自润湿剂、亲水性乳化剂中的至少一种,可使用润湿剂、亲水性乳化剂和水按传统方法加工成水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润湿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或拉开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亲水性乳化剂选自tx-10、aeo-7、aeo-9或lae-9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治柑橘溃疡病的组合物的剂型为水剂。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防治柑橘溃疡病的组合物在制备防治柑橘溃疡病制剂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组合物还可以用于黄瓜角斑病,蔬菜、烟草和花卉细菌性青枯病等多种细菌性病害。

使用上述组合物防治柑橘溃疡病等细菌性病害的方法为:在柑橘、甜橙、蜜柚、黄瓜等发病初期,使用灵芝多糖和抗菌肽水剂,加水配成水溶液喷雾施用,连续喷施3次,间隔10天,防治效果优异,对柑橘等果树和蔬菜十分安全并促进生长,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灵芝多糖和抗菌肽防治柑橘溃疡病的组合物,通过灵芝多糖和抗菌肽混用,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不仅提高了杀菌毒力,还因灵芝多糖和抗菌肽对植物均具有诱导抗性,能显著促进植物生长,增强对病原菌的防御能力,有效控制了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抗菌肽和灵芝多糖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其中,抗菌肽由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发酵产生的代谢物,具有杀菌和诱导植物抗性作用,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液可直接使用,也可从中提取活性物质抗菌肽后再加工使用。

抗菌肽从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下面提供一种可选的抗菌肽的制备方法。

所述抗菌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菌株活化

将保藏完好的斜面枯草芽孢杆菌接种于斜面培养基,35-37℃培养16-20h,进行菌种活化;

2)液体种子培养

将活化好的枯草芽孢杆菌斜面菌种接入灭菌后的种子培养基中,于旋转摇床180-200r/min、35-37℃恒温振荡培养16-20h,种子发酵液的含菌量为107-108cfu/ml;

3)摇瓶发酵培养

将步骤2)得到的种子液以4-10%的接种量接入三角瓶,1000ml三角瓶装摇瓶发酵培养基为100-200ml,三角瓶塞采用乳胶塞,发酵温度32-37℃,转速160-200r/min摇床培养60-62h;

4)15l气式自动发酵罐发酵培养

采用分批补料发酵方式进行气升式液体深层发酵:15l发酵罐装发酵培养基10l,发酵罐灭菌冷却后,将步骤3)中的摇瓶发酵液按照4-6%接种量接种,发酵控制条件为:温度35-37℃,时间60-62h,发酵培养基ph值7.5-8.0,无菌空气通风比1∶1(v/v),罐压0.02mpa,发酵15-20h后,每隔6-8h向发酵液中补加葡萄糖溶液100ml;

5)发酵液预处理

将步骤4)发酵液10000-12000r/min离心8-10min去菌体,得到发酵液上清。取上清液首先通过截留分子量为20kda的超滤膜超滤,收集的滤液再经过截留分子量为1000da的超滤膜超滤,弃去滤过液,抗菌肽溶液浓缩10倍。将超滤得到的浓缩抗菌肽溶液加热升温至82-85℃,保温12-15min后将温度降至32-35℃,继续降温至4℃静置4-6h,10000-12000r/min离心8-10min去掉加热变性的絮状悬浮沉淀蛋白。室温下向以上离心过后的发酵清液中慢慢加入固体硫酸铵至20%饱和度,冰箱中静置4-6h后,1000-12000rmp离心8-10min,收集上清液,再向收集的上清液中加入固体硫酸铵至饱和度80%,4℃静置4-6h,1000-12000r/min离心8-10min,收集沉淀并溶解于0.02mol/l,ph7.0的tris-hcl缓冲液中,进一步采用透析袋透析,其间每隔3~4h,更换一次纯水,得透析完全的抗菌肽样品;

6)抗菌肽阴离子交换层析

将步骤5)透析完全的抗菌肽样品上样deae-sepharoseff阴离子交换柱。采用0.02mol/lph值8.0的tris-hcl缓冲溶液将未结合的杂质洗脱掉,一直洗脱至紫外检测线不发生变化,再用含有0-1mol/l的nacl的0.02mol/lph值8.0的tris-hcl的缓冲溶液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洗脱速度1.5ml/min,按每管3ml收集,抗菌肽洗脱出的nacl浓度为0.50-0.55mol/l。合并有抗菌活性的收集管,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da的纤维素膜超滤浓缩后得阴离子交换层析活性浓缩液;

7)抗菌肽分子筛凝胶柱过滤层析

将步骤6)阴离子交换层析活性浓缩液上样sephadexg-15分子筛凝胶柱,洗脱缓冲溶液为0.02mol/l、ph值8.0的tris-hcl,洗脱速度1ml/min,按每管2ml收集,合并有活性的收集管得分子筛凝胶柱过滤层析抗菌肽活性溶液;

8)高纯度抗菌肽干粉制备

将步骤7)分子筛凝胶柱过滤层析抗菌肽活性溶液采用截留分子量1000da的超滤膜供试病原菌过滤,使抗菌肽溶液浓缩15倍。然后采用旋转蒸发仪真空浓缩,温度为65-75℃,当浓缩至抗菌肽溶液较为粘稠时,取出抗菌肽浓缩液于-20℃冷冻8-10h,然后将结冰的抗菌肽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中,控制真空度为30-50pa,温度为-35℃,干燥时间15-18h,即得抗菌肽成品。

本实施例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生产抗菌肽,只要能够产生抗菌肽的枯草芽孢杆菌均可以采用上述方法制备抗菌肽,可选的,枯草芽孢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brt39(cgmccno.5702),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购买得到,也可采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变种sdtb-0026,若采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变种sdtb-0026,可直接使用其发酵液,也可从中提取活性物质抗菌肽后再加工使用。

所述灵芝多糖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分别以灵芝子实体粉末和菌糠为原料,以水为溶剂,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灵芝多糖。称取粉碎后干燥灵芝子实体粉末100g,置于索氏提取器中,加入一定量乙醚,回流提取1h,去除油脂。残渣挥干,以适量蒸馏水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水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浓缩,离心。上清液用一定体积的乙醇沉淀,料液比1:15,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1.5h,静置过夜,离心收集沉淀物。用乙醇反复洗涤3次,以少量蒸馏水溶解后用sevage法除蛋白3次,直至液面交界处无沉淀出现。加入活性炭5.0g,置60℃水浴中3h,过滤除去活性炭,滤液以3倍乙醇沉淀,沉淀经低温冷冻干燥机处理12h得土黄色灵芝多糖。

实施例1灵芝多糖对柑橘溃疡病菌抑菌活性的测定

1.1供试菌种: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axonopodispv.citri

病原菌通过从田间采集柑橘叶片发病部位,在室内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分离纯化获得。

1.2培养基:

na培养基:蔗糖15g,蛋白胨5g,牛肉膏3g,酵母粉1g,琼脂17g,蒸馏水1000ml,ph7.0-7.2,121℃灭菌30min。

nb培养基:蔗糖15g,蛋白胨5g,牛肉膏3g,酵母粉1g,蒸馏水1000ml,ph7.0-7.2,121℃灭菌30min。

1.3平板测定方法

将母液浓度为20000mg/l的灵芝多糖溶液用移液枪依次取出1.0ml、0.5ml、0.25ml、0.125ml分别加入到冷却至50℃左右的已灭菌培养基中(50mlna培养基),分别配成400mg/l、200mg/l、100mg/l、50mg/l的灵芝多糖培养基混合物,以不加灵芝多糖溶液的培养基作为对照,混匀后迅速倒平板。使用菌落生长法,将培养好的柑橘溃疡病菌用4×4mm打孔器打成菌落,每个处理3次重复,在25℃下倒置培养。待清水对照组长满平板后调查菌丝生长情况,记录菌落生长直径、计算抑制率。以判断灵芝多糖对柑橘溃疡病菌菌落的生长的影响。

2.试验结果

不同浓度的灵芝多糖对柑橘溃疡病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见表1。对第5d、地7d、第10d菌落生长直径进行测定,在各处理的平板上柑橘溃疡病菌均能较好地生长,表明灵芝多糖对柑橘溃疡病菌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没有直接的抑制作用。各处理组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说明灵芝多糖对柑橘溃疡病菌杀菌活性不明显。

表1不同浓度灵芝多糖处理后的柑橘溃疡病菌菌落直径

注:表中每个处理为3次重复,数据为平均值±标准差。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p<0.05水平差异显著性。

实施例2灵芝多糖对柑橘溃疡病的诱导作用的测定

选取树龄、长势及水肥管理等条件一致的砂糖橘,将一系列质量浓度的灵芝多糖溶液用喷雾法处理砂糖橘的叶片,最后一个喷施灵芝多糖2天后全株喷雾接种柑橘溃疡病菌的菌液,接种后15d调查砂糖橘植株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和相对防效。对照组以蒸馏水代替灵芝多糖处理植株,各个处理组均设3组重复,每组重复10株植株。柑橘溃疡病发病程度分级标准:

0级:无病斑,叶片物症状,植株健康;

1级:病斑面积占总叶片的10%以下,叶脉间黄化;

2级:病斑面积占总叶片的10%-50%,叶脉变黄且萎蔫;

3级:病斑面积占总叶片的50%以下,整个植株萎蔫;

4级:植株死亡。

调查使用不同浓度的灵芝多糖对砂糖橘叶片处理后的病情指数和相对防效。结果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50mg/l-400mg/l的灵芝多糖处理后,植株感染柑橘溃疡病的病情指数均较对照有一定的下降,诱导效果在11.23%-34.07%之间。在50-400mg/l灵芝多糖处理后,随着灵芝多糖浓度的提高,植株的病情指数逐渐下降,柑橘溃疡病的程度有所降低,但在较低浓度灵芝多糖范围内病情指数与对照组间差异性不显著。其中400mg/l灵芝多糖诱导效果最佳,病情指数最小,相对防效达到34.07%,与200mg/l灵芝多糖处理之后相对防效28.78%变化不大,二者之间差异性不显著。结果表明灵芝多糖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降低了柑橘溃疡病的发生,能够诱导砂糖橘抵抗柑橘溃疡病的侵害,可提高柑橘树体的生长势,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性。

表2不同浓度灵芝多糖的诱导效果

注:表中每个处理为3次重复,数据为平均值±标准差。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p<0.05水平差异显著性。

实施例3杀菌剂对柑橘溃疡病菌抑菌活性的测定

1.1供试菌种: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axonopodispv.citri

病原菌通过从田间采集柑橘病叶,选取发病部位,在室内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分离纯化获得。

1.2培养基:

na培养基:蔗糖15g,蛋白胨5g,牛肉膏3g,酵母粉1g,琼脂17g,蒸馏水1000ml,ph7.0-7.2,121℃灭菌30min。

nb培养基:蔗糖15g,蛋白胨5g,牛肉膏3g,酵母粉1g,蒸馏水1000ml,ph7.0-7.2,121℃灭菌30min。

1.3平板测定方法

对目前常用10种具有一定杀细菌作用的药剂和抗菌肽进行室内抑菌活性筛选,将药剂原药(其有效成分含量均大于95%)分别配成水溶液或水悬液,再制备成带药平板培养基,采用带药平板涂布法测定10种药剂对柑橘溃疡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见表3。

表310种药剂对柑橘溃疡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注:“+”表示有菌落生长,“-”表示完全没有菌落生长。

由表3可知,在10种供试药剂中,抗菌肽、乙酸铜和氢氧化铜的毒力最高,最低抑菌浓度均为2mg/ml;硫酸链霉素和叶枯唑的毒力次之,最低抑菌浓度均为4mg/ml;百菌清、代森锰锌、春雷霉素、噻唑锌和敌克松毒力均较低。

室内药剂筛选表明,10种药剂中,抗菌肽、乙酸铜和氢氧化铜的抑菌毒力最高,叶枯唑和硫酸链霉素的抑菌毒力也较高。

实施例4复配剂对柑橘溃疡病菌抑菌活性的测定

在杀菌药剂活性筛选基础上,将灵芝多糖与5种抑菌活性高的药剂抗菌肽、乙酸铜、氢氧化铜、叶枯唑和硫酸链霉素配制成一定质量比和系列浓度的复配剂,并对柑橘溃疡病菌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见表4。

表4复配剂对柑橘溃疡病菌的抑制活性

注:“+”表示有菌落生长,“-”表示完全没有菌落生长。

由表4可知,当灵芝多糖与乙酸铜、氢氧化铜、叶枯唑和硫酸链霉素进行复配时,抑菌效果和单独的杀菌剂相比,差别不大,只有灵芝多糖与抗菌肽进行复配时,抑菌效果和单独的杀菌剂抗菌肽相比,具有显著的提高,当灵芝多糖与抗菌肽的重量比为1:10时,抑菌效果最好,最低抑菌浓度为0.25mg/ml。

实施例5室内毒力测定

测定灵芝多糖、抗菌肽以及二者不同配比组合对柑橘溃疡病菌的室内毒力,共计算共毒系数(ctc)。具体方法:

试验方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6.2-2006》中的平皿法。针对单剂及各混配药剂,根据预备试验结果,在引起病原菌抑制率20%-80%的浓度范围内,按照等比级数分别设定5个不同浓度梯度,将供试病原菌于na培养基上28-30℃预培养48h,用直径7mm的打孔器在靠近菌落边缘的同一圆周上打取菌饼,分别接种到含有上述7个不同药剂浓度的na培养基平板上,每皿一片,每浓度处理重复4次,以不添加药剂为对照。然后将培养皿置于28-30℃恒温箱内培养,柑橘溃疡病菌培养48h,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定各处理的菌落生长直径,取其平均值,计算各药剂处理抑制菌生长的百分率,用dps统计分析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各药剂对菌株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值),并采用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其中: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如表5所示。

表5复配剂对柑橘溃疡病菌的室内联合毒力

由表5可知,该防治柑橘溃疡病的复配组合物中,灵芝多糖和抗菌肽的重量比在(0.2~2.0)∶(1.0~20)范围内,共毒系数均大于120,即复配组合物对柑橘溃疡病的生物活性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尤其是其质量比为1:10时,共毒系数达到183.6,增效作用更明显。

实施例6

本发明以灵芝多糖和抗菌肽为有效成分加工3.3%抗菌肽·灵芝多糖(10:1)水剂,在柑橘溃疡病发生初期加水稀释500倍和750倍配成水溶液液喷雾施用,间隔7天喷1次,连续喷洒3次。药后14、21天的防治效果比较如表6所示。

表6灵芝多糖和抗菌肽组合物田间防治柑橘溃疡病的效果

*表中数据经新复极差法统计,含相同字母者为差异不显著。

通过表6看出,在广西武鸣县田间试验证明,防治柑橘溃疡病,用本发明制成的3.3%抗菌肽·灵芝多糖水剂,在病害发生初期加水500倍和750倍喷雾施用,连续喷施3次,间隔7天。喷药后14天防治效果分别为92.6%和87.5%,对植株生长不仅无不利影响,而且有显著促生作用;两个处理剂量较抗菌肽单用,防效分别提高了49.5%和40.0%,较灵芝多糖单用防效分别提高了77.8%和69.1;抗菌肽和灵芝多糖混用增效十分显著。2.3%抗菌肽·灵芝多糖水剂,在病害发生初期加水500倍和750倍喷雾施用,连续喷施3次,间隔7天,喷药后21天防治效果分别为97.5%和91.6%。较抗菌肽单用,防效分别提高了48.2%和42.3%,较灵芝多糖单用防效分别提高了72.4%和66.5;再次证明抗菌肽和灵芝多糖混用增效十分显著。抗菌肽和灵芝多糖混用柑橘溃疡病达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以下列举制备水剂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制备有效成分含量为2.0%水剂

原料配比(重量份):灵芝多糖0.2g,抗菌肽1.8g,十二烷基硫酸钠1.0g,tx-10(壬基酚聚乙烯醚)3.0g,用水补足至100g。

制备方法:分别称取灵芝多糖、抗菌肽、十二烷基硫酸钠和tx-10(壬基酚聚乙烯醚),依次溶于水中,混合均匀,制备成所述有效成分含量为2.0%水剂。

实施例2:制备有效成分含量为2.5%水剂

原料配比(重量份):灵芝多糖0.3g,抗菌肽2.2g,十二烷基硫酸钠1.0g,aeo-7(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3.0g,用水补足至100g。

制备方法:分别称取灵芝多糖、抗菌肽、十二烷基硫酸钠和aeo-7(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依次溶于水中,混合均匀,制备成所述有效成分含量为2.5%水剂。

实施例3:制备有效成分含量为3.0%水剂

原料配比(重量份):灵芝多糖0.5g,抗菌肽2.5g,拉开粉1.0g,aeo-9(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3.0g,用水补足至100g。

制备方法:分别称取灵芝多糖、抗菌肽、拉开粉和aeo-9(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依次溶于水中,混合均匀,制备成所述有效成分含量为3.0%水剂。

实施例4:制备有效成分含量为3.3%水剂

原料配比(重量份):灵芝多糖0.3g,抗菌肽3.0g,拉开粉1.0g,lae-9(月桂酸聚氧乙烯酯)3.0g,用水补足至100g。

制备方法:分别称取灵芝多糖、抗菌肽、拉开粉和lae-9(月桂酸聚氧乙烯酯),依次溶于水中,混合均匀,制备成所述有效成分含量为3.3%水剂。

实施例5:制备有效成分含量为5.0%水剂

原料配比(重量份):灵芝多糖0.5g,抗菌肽4.5g,十二烷基硫酸钠1.0g,tx-10(壬基酚聚乙烯醚)5.0g,用水补足至100g。

制备方法:分别称取灵芝多糖、抗菌肽、十二烷基硫酸钠和tx-10(壬基酚聚乙烯醚),依次溶于水中,混合均匀,制备成所述有效成分含量为5.0%水剂。

实施例6:制备有效成分含量为10%水剂

原料配比(重量份):灵芝多糖0.5g,抗菌肽9.5g,十二烷基硫酸钠1.0g,tx-10(壬基酚聚乙烯醚)5.0g,用水补足至100g。

制备方法:分别称取灵芝多糖、抗菌肽、十二烷基硫酸钠和tx-10(壬基酚聚乙烯醚),依次溶于水中,混合均匀,制备成所述有效成分含量为10%水剂。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