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蔓性千斤拔种子休眠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50343发布日期:2019-08-17 01:13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破除蔓性千斤拔种子休眠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种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破除蔓性千斤拔种子休眠的方法。



背景技术:

蔓性千斤拔为豆科植物,学名moghaniaphilippinensis(merr.etrolfe)li.,其药用部位为根,主要分布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等地。蔓性千斤拔味甘、微涩、性平,具有壮腰健肾、除风利湿、活血通络、消瘀解毒等功效。蔓性千斤拔主治风湿骨痛、腰肌劳损、慢性肾炎、跌打损伤、痈肿、偏瘫、阳痿、妇女白带多等症,目前被广泛用于妇科、风湿痹痛等类型的中药生产,如妇科千金片、金鸡冲剂、金鸡胶囊、补血调经片壮腰健肾丸、活络止痛丸、复方海蛇酊、复方挫伤灵、脑萎缩丸等。

随着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人类健康意识的增强及蔓千斤拔相关产品不断的开发,其原料需求不断的增加,因此,人工栽培蔓性千斤拔势在必行。然而,由于蔓性千斤拔种皮不透水不透气,种子一直处于休眠状态,在常规条件下不萌发或萌发率极低,出苗不整齐,严重影响该植株生长的一致性。因此,破除种子休眠已成为大规模发展种植蔓性千斤拔首要任务。

目前,机械损伤处理是常用的的破除种子休眠的方法,机械损伤处理通常是将千斤拔种子倒入到密闭的砂轮机中,利用砂轮片对种子表皮进行摩擦,以达到破除种皮的效果。但是这种机械损伤处理的方式存在以下的问题:首先,大量的种子倒入到砂轮机内后,种子和砂轮片接触的概率和时间并不均匀,部分种子未被有效足够的摩擦而未能达到破除种皮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种子发芽率的破除蔓性千斤拔种子休眠的方法。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破除蔓性千斤拔种子休眠的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种子的选择和预处理:取当年收获完熟的蔓性千斤拔种子,经过风选和8~12目筛网筛选去除杂质,再晾晒至含水率8%以下得到干燥种子。

步骤二、破皮处理:使用砂轮机以2840r/min的转速对所得的干燥种子表面摩擦作用60~90秒以破除蔓性千斤拔种子的种皮得到破皮种子;60~90秒的摩擦作用时间能够达到良好的种皮破除效果,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同时避免种子过度摩擦而破损。

步骤三、催芽和播种:将所得破皮种子去除摩擦产生的种皮灰后,使用水浸泡破皮种子6~8小时,再使用腐殖酸肥料和水以1:2质量比配制成的液肥浸泡中1~2小时,最后在30~35℃的环境中催芽或直接播种,2天内即可发芽。水浸泡能够软化种皮,同时使得液肥渗入到种子中促进种子发芽。

优选的是,所述的破除蔓性千斤拔种子休眠的方法中,所述步骤一的筛网筛孔直径为2.36毫米。蔓性千斤拔种子粒径为2.8毫米,因此设置2.36毫米的筛孔直径能够去除大部分杂质和粒径不合格的种子。

优选的是,所述的破除蔓性千斤拔种子休眠的方法中,所述砂轮机包括:

机架,其上设置有安装平台;

机箱,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机箱内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可转动设置有砂轮片,所述砂轮片正反两面均为摩擦面,且分别与所述机箱的左右两面内壁相对且互相平行,所述摩擦面与所述内壁之间形成摩擦区间,所述摩擦区间的间距10~15毫米以允许种子进入所述摩擦区间,以便于种子通过砂轮片转动均匀同等地接收摩擦作用,蔓性千斤拔的种子粒径为2.8毫米,将摩擦区间设置为10~15毫米,砂轮片转动时,种子不断滚动接受摩擦。所述机箱的上方设置有漏斗型的用于装载种子的料仓,所述料仓与所述机箱连通以向砂轮片左右两侧的摩擦区间通入种子,所述料仓与机箱的结合处设置有闸体以控制种子进入空腔;所述机箱的下部或侧部设置有排料口以将摩擦区间内的种子排出,且所述排料口对应设置有闸门;

电机,其通过转动轴连接至所述砂轮片以驱动所述砂轮片,其以2840r/min的转速可以保证种子完整接受砂轮片的摩擦,同时避免种子的破碎。

使用时,通过闸体控制种子进入到摩擦区间内,种子在摩擦区间内排列,然后关闭闸体,启动电机驱动砂轮片对种子摩擦作用60~90秒,完成后通过控制机箱排料口上的闸门使得种子排出。

优选的是,所述的破除蔓性千斤拔种子休眠的方法中,所述步骤二中摩擦作用的时间为60秒。60秒的摩擦作用能够减少种子的破碎率,同时种子的发芽率很高。

优选的是,所述的破除蔓性千斤拔种子休眠的方法中,所述步骤三中,使用簸箕去除种皮灰。

优选的是,所述的破除蔓性千斤拔种子休眠的方法中,所述步骤三中,水浸泡的时间为6小时,所述液肥浸泡的时间为1小时;催芽或播种的温度为30℃。

优选的是,所述的破除蔓性千斤拔种子休眠的方法中,水浸泡完成后,还需进行种皮溶解操作,所述种皮溶解操作包括:

将3~4克纤维素酶溶解于1升水中,然后使用柠檬酸调节ph至5~5.5得到纤维素溶解液,将所述纤维溶解液加热至40~45℃;

将水浸泡后的破皮种子使用所述纤维素溶解液浸泡10~20秒,然后水冲洗干净。

水浸泡完成后,水分进入到种子内部包裹保护种皮内的胚体,避免纤维素溶解液渗入到种子内部伤害胚体;同时使用纤维素溶解液浸泡10~20秒能够溶解部分种皮上的纤维素,使得芽体容易破壳,提高了发芽率。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方法通过种子的选择及初处理、砂轮机破皮处理、催芽和播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蔓性千斤拔种子不萌发或萌发率极低,出苗不整齐的技术问题,可广泛用于蔓性千斤拔大规模种植,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本发明的砂轮机针对蔓性千斤拔的种子粒径为2.8毫米,种皮厚度为0.27毫米左右的特点,将砂轮片正反两面均为摩擦面,且与机箱左右两个内壁正相对设置,摩擦面与内壁之间形成摩擦区间,摩擦区间的间距5~10毫米以允许种子进入所述摩擦区间,在砂轮片的转动作用下,种子在摩擦区间内不断翻滚,以便于种子均匀同等地接收砂轮片的摩擦作用,避免摩擦不均匀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的方法中,首先使用水对破皮后的种子进行浸泡,水分进入到种子内部对胚体包裹保护,然后再利用纤维素酶对种子浸泡10~20秒,这样不但可以溶解部分种皮上的纤维素,使得芽体容易破壳,提高发芽率,同时可以避免纤维素酶进入到种子内部伤害胚体。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砂轮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机箱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和2所示,所述砂轮机包括:

机架1,其上设置有安装平台。

机箱2,其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机箱2内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可转动设置有砂轮片3,所述砂轮片3正反两面均为摩擦面,与所述机箱2的左右两面内壁4正相对,摩擦面与所述内壁4之间形成摩擦区间5,所述摩擦区间5的间距10~15毫米以允许种子进入所述摩擦区间5,以便于种子6均匀同等地接收砂轮片3的摩擦面的滚动摩擦作用,蔓性千斤拔的种子6粒径为2.8毫米,将摩擦区间设置为10~15毫米能够能够让种子在摩擦区间5滚动摩擦。所述机箱2的上方设置有漏斗型的用于装载种子的料仓7,所述料仓7与所述机箱2连通以向砂轮片左右的摩擦区间5通入种子,所述料仓7与机箱2的结合处设置有闸体8以控制种子6进入摩擦区间;所述机箱2的下部设置有排料口9以将摩擦区间5内的种子排出,且所述排料口9对应设置有闸门10。

电机11,其通过转动轴连接至所述砂轮片3以驱动所述砂轮片3。

使用时,通过闸体8控制种子6进入到摩擦区间5内,种子在摩擦区间5内单层排列,然后关闭闸体8,启动电机驱动砂轮片3对种子摩擦作用60~90秒,完成后通过控制机箱排料口9上的闸门10使得种子排出。

实施例1

一种破除蔓性千斤拔种子休眠的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种子的选择和预处理:取当年收获完熟的蔓性千斤拔种子,经过风选和8目筛网筛选去除杂质,再晾晒至含水率12%以下得到干燥种子。

步骤二、破皮处理:使用砂轮机以2840r/min的转速对所得的干燥种子表面摩擦作用60秒以破除蔓性千斤拔种子的种皮得到破皮种子。

步骤三、催芽和播种:使用簸箕将所得破皮种子去除摩擦产生的种皮灰后,使用水浸泡破皮种子6小时,再使用腐殖酸肥料和水以1:2质量比配制成的液肥浸泡中1小时,最后在30℃的环境中催芽或直接播种,2天内即可发芽。

实施例2

一种破除蔓性千斤拔种子休眠的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种子的选择和预处理:取当年收获完熟的蔓性千斤拔种子,经过风选和12目筛网筛选去除杂质,再晾晒至含水率12%以下得到干燥种子。

步骤二、破皮处理:使用砂轮机以2840r/min的转速对所得的干燥种子表面摩擦作用90秒以破除蔓性千斤拔种子的种皮得到破皮种子。

步骤三、催芽和播种:使用簸箕将所得破皮种子去除摩擦产生的种皮灰后,使用水浸泡破皮种子7小时,再使用腐殖酸肥料和水以1:2质量比配制成的液肥浸泡中2小时,最后在35℃的环境中催芽或直接播种,2天内即可发芽。

实施例3

一种破除蔓性千斤拔种子休眠的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种子的选择和预处理:取当年收获完熟的蔓性千斤拔种子,经过风选和12目筛网筛选去除杂质,再晾晒至含水率12%以下得到干燥种子。

步骤二、破皮处理:使用本发明的砂轮机以2840r/min的转速对所得的干燥种子表面摩擦作用60秒以破除蔓性千斤拔种子的种皮得到破皮种子。

步骤三、催芽和播种:使用簸箕将所得破皮种子去除摩擦产生的种皮灰后,使用水浸泡破皮种子8小时,进行种皮溶解操作,所述种皮溶解操作包括:将3~4克纤维素酶溶解于1升水中,然后使用柠檬酸调节ph至5~5.5得到纤维素溶解液,将所述纤维溶解液加热至40℃;将水浸泡后的破皮种子使用所述纤维素溶解液浸泡10秒,然后水冲洗干净。再使用腐殖酸肥料和水以1:2质量比配制成的液肥浸泡中1~2小时,最后在30℃的环境中催芽或直接播种,2天内即可发芽。

试验对比分析

试验1

使用本发明的砂轮机不同处理时间对蔓性千斤拔种子发芽的影响,试验1设t1=0s、t2=30s、t3=60s、t4=90s、t5=120s、共5个不同处理时间,3次重复,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砂轮机不同处理时间对蔓性千斤拔种子的影响

如上表1所示,砂轮机不同处理时间对蔓性千斤拔种子的破损率大小为t5>t4>t3>t2>t1,通过lsd测验法(最小显著差异法)进行多重比较,在0.05水平下,t5、t4、t3、t2之间均达到显著差异,t2与t1之间差异不显著;在0.01水平下,t5、t4、t3之间达极显著差异,t3、t2、t1差异不显著。说明随着处理时间增加,其破损率越高。

发芽率排序大小顺序为t3>t4>t5>t2>t1,lsd测验法进行多重比较,在0.05水平下,t3、t4、t5之间差异不显著,t4与t2之间显著差异,t2与t1之间显著差异;在0.01水平下,t3、t4、t5、t2之间差异不显著,t2与t1之间差异显著。

发芽指数排序大小顺序为t4>t3>t5>t2>t1,lsd测验法进行多重比较,在0.05水平下,t3、t4、t5之间差异不显著,t5与t2之间显著差异,t2与t1之间显著差异;在0.01水平下,t3、t4、t5之间差异不显著,t5与t2之间差异显著,t2与t1之间差异显著。

根据处理的种子破损度、发芽率、发芽指数,经过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大幅度提高,而根据种子的破损程度来看,处理时间达到一定程度的时间以后,种子的破损率就会大大增加,相反种子的发芽率也会有所降低,因此最佳的终止处理时间为60s。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