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刺参育苗水质和控制敌害浮游生物繁殖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62007发布日期:2019-09-13 19:32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节刺参育苗水质和控制敌害浮游生物繁殖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节刺参育苗水质和控制敌害浮游生物繁殖的方法,属于水产养殖领域。



背景技术:

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selenka),又名仿刺参,是名贵的滋补品,位居“海八珍”之首,具有营养丰富,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物活性成分。刺参养殖在沿海发展迅速,养殖面积逐年扩大,苗种市场供不应求,因而苗种生产具有非常大的商机。但是许多育苗企业在刺参育苗和保苗过程中,受到水体ph和桡足类的影响,产量不稳定,甚至导致育苗、保苗失败。

刺参对ph的适宜范围通常在7.8-8.7之间,当ph低于6.8或高于9.6时,30d刺参死亡率为100%。池塘中大型藻类和浮游藻类大量繁殖时,由于光合作用而迅速消耗水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oh-超过海水的缓冲容量,ph就会升高。通常通过添加nahco3或者盐酸等药物的方法进行ph的调节。

桡足类会严重影响苗的正常生长和摄食,导致育苗成活率的降低。5-9月份当水温达到20℃时,桡足类大量繁殖,该季节正是刺参育苗和保苗的关键时期。桡足类对刺参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一是与稚参争夺饵料和生存空间,二是可对稚参造成伤害,导致皮肤被细菌感染,甚至可以捕食稚参。以往的防止措施是利用药物(如晶体敌百虫、土霉素)进行消毒处理,但是这种方法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对稚参有一定的伤害,甚至存在药物残留。

刺参工厂化育苗、保苗车间都有配套的水过滤处理设备,较大个体的生物直接进入养殖池比较困难,分析生产车间大量出现敌害生物的主要原因是,敌害生物处于繁殖季节,海水中个体小的卵或者幼体进入养殖池,在条件合适时,生长或者大量繁殖。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调节刺参育苗水质和控制敌害浮游生物繁殖的方法。该方法可提高刺参育苗和保苗成活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调节刺参育苗水质和控制敌害浮游生物繁殖的方法,步骤包括:

(1)汲取自然海水进入沉淀池沉淀,其中沉淀池池深2-3米,池塘面积20亩以上;

(2)将经沉淀后的海水通过砂滤池过滤;当室外水温低于16℃时,砂滤进水选择在中午进行;当室外水温高于23℃时,砂滤进水选择在晚上进行;

(3)将经过滤后的海水进入地下暗棚中进行暗处理,得到育苗、保苗用海水;暗处理具体为:将经过滤后的海水在地下暗棚中静止至少24小时。

优选的,所述地下暗棚系统包括水泥做成的池体,以及搭建在池体上的顶棚,所述地下暗棚内光强度在0勒克斯;所述顶棚包括顶棚骨架以及位于所述顶棚骨架上的避光隔热层。

优选的,所述池体为长*宽*深规格为18m*86m*2.5m的地下池,池体内水位面距离地平面0.5m,池体内水温控制在16-23℃。

有益效果:本发明是在通过砂滤尽可能的过滤掉藻类和浮游动物过滤的基础上,人为控制蓄水池的光照环境,通过减少光照,一方面防止藻类的过度繁殖,防止ph的升高;另一方面,水体中藻类的减少,可降低桡足类等浮游动物的繁殖。

本方法的最大优点是无需添加化学试剂,对环境无污染,且可以达到调节水的ph和控制敌害生物繁殖的目的,最终提高刺参育苗和保苗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地下暗棚系统一个实施例的横切面示意图;

图2为地下暗棚系统池底进排水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中,20-避光隔热层,30-顶棚骨架,40-池体,61-浅水阀,62-地源热水出口阀,63-浅水出口阀,64-地源热水阀,70-浅水泵,80-浅水井,90-进排水管道,91-进排水管道的一端,92-进排水管道的另一端,100-地源热水泵,110-地源热水井,120-地源热水出口管路,130-浅水管路,140-地源热水管路,150-浅水出口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调节刺参育苗水质和控制敌害浮游生物繁殖的方法,步骤包括:

(1)汲取自然海水进入沉淀池沉淀,其中沉淀池池深2-3米,池塘面积20亩以上;

(2)将经沉淀后的海水通过砂滤池过滤;当室外水温低于16℃时,砂滤进水选择在中午进行;当室外水温高于23℃时,砂滤进水选择在晚上进行;通过时间点的控制,实现升温或者降温的目的,便于节能;

(3)将经过滤后的海水进入地下暗棚系统中进行暗处理,得到育苗、保苗用海水;暗处理具体为:将经过滤后的海水在地下暗棚中静止至少24小时。防止藻类的繁殖,避免产生oh-,从而自然调节海水的ph值保持在8.0-8.2。此方法在调节ph过程中不用药物,安全环保。

本发明的一种地下暗棚系统,具体如图1所示,包括水泥做成的池体40、以及搭建在池体上的顶棚,所述池体为长*宽*深规格为18m*86m*2.5m的地下池,池体内水位面距离地平面0.5m,池体内水温控制在16-23℃,所述地下暗棚内光强度在0勒克斯。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顶棚包括顶棚骨架30以及位于所述顶棚骨架上的避光隔热层20,顶棚骨架是钢梁结构;所述避光隔热层是避光、隔热的篷布,使得暗棚内光强度在0勒克斯。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1和图2所示,所述池体内水温通过温控系统将温度控制在16-23℃。具体为:所述池体底部设有进排水管道90,所述进排水管道的一端91通过地源热水管路140与地源热水井110连通、进排水管道的另一端92通过浅水管路130与浅水井80连通,在地源热水管路上设有控制地源热水开启和关闭的地源热水阀64和地源热水泵100,在浅水管路上设有控制浅水开启和关闭的浅水阀61和浅水泵70。所述池体内水温控制方法为:冬季时,当池体内水温低于16℃,打开地源热水阀64,同时打开地源热水出口阀62,启动地源热水泵,通过地源热水井内的水对池体进行升温,此时进排水管道内的热水一直是流动的,即地源热水井内的水通过地源热水管路140进入池体内的进排水管道90,再经过浅水管路130、以及经过位于浅水管路上的地源热水出口管路120排出;夏季时,当池体内水温高于23℃,打开浅水阀,同时打开浅水出口阀63,启动浅水泵,通过浅水井内的水对池体进行降温,此时进排水管道内的水一直是流动的,即浅水井内的水通过浅水管路130进入池体内的进排水管道90,再经过地源热水管路140、以及经过位于地源热水管理上的浅水出口管路150排出。其中浅水井水温60℃以上,浅水井水温18℃以下。

本发明不同于现有的刺参工厂化育苗、保苗技术,现有技术为海水经简单过滤后直接进入蓄水池。本发明汲取自然海水进入沉淀池沉淀,然后将经沉淀后的海水通过砂滤池过滤,再进入地下暗棚中进行暗处理后得到育苗、保苗用海水。采用经本发明方法调节后的水质进行刺参育苗,刺参苗培育期间的投饵等管理和正常管理一样。

本发明可用其他的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或主要特征的具体形式来概述。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案都只能认为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能限制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指出了本发明的范围,而上述的说明并未指出本发明的范围,因此,在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认为是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