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白粉病的药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9053153发布日期:2019-11-06 00:53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防治白粉病的药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白粉病,自幼苗到抽穗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茎和穗子。发病初期为白色病斑,而后颜色逐渐变为浅棕色,可通过自交或杂交形成黑色的子囊壳。一般情况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多,叶片背面比正面多。霉斑早期单独分散,后联合成一个大霉斑,甚至可以覆盖全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产量受到损失。目前常用防治方法是在发芽前喷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发芽后喷0.2-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0%布津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这种防治方法虽然短期使用时效果显著,但喷施时味道难闻,影响空气质量,从而引起喷施人员的呼吸不适;另外,在长期使用后会出现耐药性,需要加大剂量或配合使用其他药剂,从而增加成本,降低植利润。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防治白粉病的药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旨在解决白粉病防止药物药效短、易产生耐药性以及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治白粉病的药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将枯草杆菌、奶粉、白糖以及水混合发酵,得到第一发酵液;将菜籽麸、葵花籽麸和花生麸中的一种或多种与水混合发酵,得到第二发酵液;将所述第一发酵液、第二发酵液与水混合,制得所述防治白粉病的药物菌剂。所述防治白粉病的药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中,将所述枯草杆菌、奶粉、白糖和水按照重量比为1:1.5-3:1.5-3:50-80的比例混合发酵3-7天后,得到第一发酵液。所述防治白粉病的药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中,将菜籽麸、葵花籽麸和花生麸中的一种或多种与水混合发酵5-10天后,得到第二发酵液。所述防治白粉病的药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中,将所述第一发酵液、第二发酵液与水按照重量比为1:5-10:80-100的比例混合,制得所述防止白粉病的药物菌剂。一种防治白粉病的药物菌剂,其中,采用本发明一种制备方法制得。一种防治白粉病的药物菌剂的应用,其中,将本发明任意制备方法制得的药物菌剂用于茄子作物中。一种防治白粉病的药物菌剂的应用,其中,将本发明任一制备方法制得的药物菌剂用于南瓜作物中。一种防治白粉病的药物菌剂的应用,其中,将本发明任一制备方法制得的药物菌剂用于西瓜作物中。一种防治白粉病的药物菌剂的应用,其中,将本发明任一制备方法制得的药物菌剂用于西红柿作物中。一种防治白粉病的药物菌剂的应用,其中,将本发明任一制备方法制得的药物菌剂用于黄瓜作物中。有益效果:本发明首先对枯草杆菌进行发酵,使得第一发酵液中的枯草杆菌的浓度变高,然后将第一发酵液与第二发酵液以及水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稀释混合,制得所述药物菌剂;所述第二发酵液能够为第一发酵液中的枯草杆菌提供营养(氨基酸),使得药物菌剂中的枯草杆菌在浇灌后依然能够大量繁殖,所述大量繁殖的枯草杆菌能够与产生白粉病的菌落发生拮抗作用,从而抑制甚至杀死白粉病菌落,使得农作物免受白粉病危害,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同时本发明的药物菌剂还避免了常用杀菌药物中金属元素的使用,可有效防止土壤污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防治白粉病的药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0、将枯草杆菌、奶粉、白糖以及水混合发酵,得到第一发酵液;s20、将菜籽麸、葵花籽麸和花生麸中的一种或多种与水混合发酵,得到第二发酵液;s30、将所述第一发酵液、第二发酵液与水混合,制得所述防治白粉病的药物菌剂。本实施例中,首先对枯草杆菌进行发酵,使得第一发酵液中的枯草杆菌的浓度变高,然后将第一发酵液与第二发酵液以及水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稀释混合,制得所述药物菌剂;所述第二发酵液能够为第一发酵液中的枯草杆菌提供营养(氨基酸),使得药物菌剂中的枯草杆菌在浇灌后依然能够大量繁殖,所述大量繁殖的枯草杆菌能够与产生白粉病的菌落发生拮抗作用,从而抑制甚至杀死白粉病菌落,使得农作物免受白粉病危害,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同时本发明的药物菌剂还避免了常用杀菌药物中金属元素的使用,可有效防止土壤污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枯草杆菌在生长过程中能代谢分泌枯草菌素、脂肽类化合物、有机酸类物质等,这些代谢产物可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或溶解病原菌,以致杀死病菌;进一步的,所述枯草杆菌分泌的几丁质酶抗菌蛋白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强烈抑制作用,尤其对导致农作物生成白粉病的病原菌具有强烈抑制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枯草杆菌可在导致农作物生成白粉病的病原菌的菌丝上伴随生长,分解消耗消耗病原菌,使病菌菌丝发生断裂、解体细胞消解,这样病原菌就不能进一步侵染植株了,从而有效防治白粉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枯草杆菌还可大幅促进植物生长,在枯草杆菌防病抗病的同时,它还可诱导作物产生吲哚乙酸等物质,提高作物生长刺激素的水平,从而促进作物生长繁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枯草杆菌还可诱导植物产生抗性,枯草杆菌能通过诱发植物自身抗病机制增强植物的抗病性能,具有诱导植物抗病性作用。所述枯草杆菌可激活农作物的天然防御机制,使农作物免受病原物危害,这是枯草杆菌作为生防菌发挥生防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将所述枯草杆菌、奶粉、白糖和水按照重量比为1:1.5-3:1.5-3:50-80的比例混合发酵3-7天后,得到第一发酵液。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枯草杆菌在奶粉、白糖以及水的混合液中进行第一次发酵,使得枯草杆菌得到有效繁殖扩增。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将所述枯草杆菌、奶粉、白糖和水按照重量比为1:3:3:60的比例混合发酵7天后,每1ml的第一发酵液中含有枯草杆菌超过2亿个。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将菜籽麸、葵花籽麸和花生麸中的一种或多种与水混合发酵5-10天后,得到第二发酵液。所述菜籽麸、葵花籽麸和花生麸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所述菜籽麸、葵花籽麸和花生麸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与水混合发酵后,可作为枯草杆菌的培育营养液。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将所述第一发酵液、第二发酵液与水按照重量比为1:5-10:80-100的比例混合,制得所述防止白粉病的药物菌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防治白粉病的药物菌剂,采用本发明一种制备方法制得。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防治白粉病的药物菌剂的应用,将本发明任意制备方法制得的药物菌剂用于茄子作物、南瓜作物、西瓜作物、西红柿作物或黄瓜作物中。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当将所述药物菌剂用于防治茄子作物白粉病时,其具体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茄子作物的育苗期阶段,将所述药物菌剂浇灌在植物根部,每隔3-5天浇灌一次,每次浇灌2-10ml;在茄子作物的定植期,每隔3天浇灌一次,每次浇灌2-10ml;在茄子作物的采收期,每隔10-15天浇灌一次,每次浇灌2-10ml,在采收期结束的前一个月,停止浇灌。通过本实施例方法,90%以上的茄子作物可避免感染白粉病。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一种防治白粉病的药物菌剂的功效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治白粉病的药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枯草杆菌、奶粉、白糖以及水按照重量比为1:2:3:60的比例混合发酵4天后,得到第一发酵液;将菜籽麸、葵花籽麸和花生麸中与水混合发酵6天后,得到第二发酵液;将所述第一发酵液、第二发酵液与水按照重量比为1:6:80的比例混合,制得所述防止白粉病的药物菌剂。取处于同一育苗期的茄子作物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株;分别将所述两组茄子作物种植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培育,其中对实验组的处理方式为:在茄子作物的育苗期阶段,将所述药物菌剂浇灌在植物根部,每隔5天浇灌一次,每次每株浇灌5ml;在茄子作物的定植期,每隔3天浇灌一次,每次每株浇灌5ml;对对照组的处理方式为:在茄子作物的育苗期阶段,将水浇灌在植物根部,每隔5天浇灌一次,每次每株浇灌5ml;在茄子作物的定植期,每隔3天浇灌一次,每次每株浇灌5ml;。结果分析:在浇灌50天后,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中茄子作物患白粉病的数量,结果如表1所示:表1茄子作物实验结果处理对象感染白粉病的茄子作物数量未感染白粉病的茄子作物数量实验组496对照组3169通过表1结果可知,将本实施例制备的药物菌剂用于防治茄子作物的白粉病时,其防治效果为96%。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治白粉病的药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枯草杆菌、奶粉、白糖以及水按照重量比为1:3:3:80的比例混合发酵6天后,得到第一发酵液;将菜籽麸、葵花籽麸和花生麸与水混合发酵8天后,得到第二发酵液;将所述第一发酵液、第二发酵液与水按照重量比为1:10:80的比例混合,制得所述防止白粉病的药物菌剂。取处于同一育苗期的西红柿作物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株;分别将所述两组西红柿作物种植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培育,其中对实验组的处理方式为:在西红柿作物的育苗期阶段,将所述药物菌剂浇灌在植物根部,每隔5天浇灌一次,每次每株浇灌5ml;在西红柿作物的定植期,每隔3天浇灌一次,每次每株浇灌5ml;对对照组的处理方式为:在西红柿作物的育苗期阶段,将水浇灌在植物根部,每隔5天浇灌一次,每次每株浇灌5ml;在西红柿作物的定植期,每隔3天浇灌一次,每次每株浇灌5ml;。结果分析:在浇灌50天后,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中西红柿作物患白粉病的数量,结果如表2所示:表2西红柿作物实验结果处理对象感染白粉病的西红柿作物数量未感染白粉病的西红柿作物数量实验组694对照组4357通过表2结果可知,将本实施例制备的药物菌剂用于防治西红柿作物的白粉病时,其防治效果为94%。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治白粉病的药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枯草杆菌、奶粉、白糖以及水按照重量比为1:1.5:2.5:70的比例混合发酵4天后,得到第一发酵液;将菜籽麸和葵花籽麸与水混合发酵10天后,得到第二发酵液;将所述第一发酵液、第二发酵液与水按照重量比为1:8::90的比例混合,制得所述防止白粉病的药物菌剂。取处于同一育苗期的南瓜作物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株;分别将所述两组南瓜作物种植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培育,其中对实验组的处理方式为:在西红柿作物的育苗期阶段,将所述药物菌剂浇灌在植物根部,每隔5天浇灌一次,每次每株浇灌8ml;在南瓜作物的定植期,每隔3天浇灌一次,每次每株浇灌8ml;对对照组的处理方式为:在南瓜作物的育苗期阶段,将水浇灌在植物根部,每隔5天浇灌一次,每次每株浇灌8ml;在南瓜作物的定植期,每隔3天浇灌一次,每次每株浇灌8ml;。结果分析:在浇灌50天后,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中西红柿作物患白粉病的数量,结果如表3所示:表3南瓜作物实验结果处理对象感染白粉病的南瓜作物数量未感染白粉病的南瓜作物数量实验组793对照组4852通过表3结果可知,将本实施例制备的药物菌剂用于防治南瓜作物的白粉病时,其防治效果为93%。实施例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治白粉病的药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枯草杆菌、奶粉、白糖以及水按照重量比为1:2.5:2.5:80的比例混合发酵7天后,得到第一发酵液;将葵花籽麸和花生麸与水混合发酵8天后,得到第二发酵液;将所述第一发酵液、第二发酵液与水按照重量比为1:8::90的比例混合,制得所述防止白粉病的药物菌剂。取处于同一育苗期的西瓜作物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株;分别将所述两组西瓜作物种植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培育,其中对实验组的处理方式为:在西瓜作物的育苗期阶段,将所述药物菌剂浇灌在植物根部,每隔5天浇灌一次,每次每株浇灌5ml;在西瓜作物的定植期,每隔3天浇灌一次,每次每株浇灌5ml;对对照组的处理方式为:在西瓜作物的育苗期阶段,将水浇灌在植物根部,每隔5天浇灌一次,每次每株浇灌5ml;在西瓜作物的定植期,每隔3天浇灌一次,每次每株浇灌5ml;。结果分析:在浇灌50天后,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中西红柿作物患白粉病的数量,结果如表4所示:表4西瓜作物实验结果处理对象感染白粉病的西瓜作物数量未感染白粉病的西瓜作物数量实验组892对照组5149通过表4结果可知,将本实施例制备的药物菌剂用于防治西瓜作物的白粉病时,其防治效果为92%。综上所述,本发明首先对枯草杆菌进行发酵,使得第一发酵液中的枯草杆菌的浓度变高,然后将第一发酵液与第二发酵液以及水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稀释混合,制得所述药物菌剂;所述第二发酵液能够为第一发酵液中的枯草杆菌提供营养(氨基酸),使得药物菌剂中的枯草杆菌在浇灌后依然能够大量繁殖,所述大量繁殖的枯草杆菌能够与产生白粉病的菌落发生拮抗作用,从而抑制甚至杀死白粉病菌落,使得农作物免受白粉病危害,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