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乌天麻、粉葛套种的高产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78706发布日期:2019-11-20 00:46阅读:6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乌天麻、粉葛套种的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天麻(gastrodiaelatab1.)为兰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对治疗头痛、高血压、老年痴呆等有较好疗效。天麻栽培对海拔、土壤结构、湿度、温度等有较高的要求,人们单栽天麻成本高、占用大量的土地和空间,还需要进行阴湿管理措施。这不仅影响了农户积极性,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粉葛(puerariaedulispamp)为豆科多年生藤本药用植物,淀粉含量高达40%,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以及一些微量元素,具有清心明目、扩张血管等作用,是一种药食两用的经济作物。粉葛野生资源在十堰地区较为常见,种植三年后,一般亩产能达1000kg~1500kg。然而,粉葛种植期间,需要人工除草、松土、搭架、整形修剪,极为浪费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乌天麻、粉葛套种的高产栽培方法,能够建立一套投入节约、高效益、简单易操作的红乌天麻与粉葛套种的栽培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提高单位面积土壤利用率,增加种植户经济效益,提高农户积极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红乌天麻、粉葛套种的高产栽培方法,其步骤如下:

1)第一年,选地,整地,在春季3月进行,深翻整碎30—40cm表土,亩施入硫酸钾复合肥50kg、过磷酸钙100kg、有机肥100kg,作厢1.5m,开沟30cm,沟深40cm;

2)培育粉葛幼苗,春季3月份粉葛萌芽时,选留具有2—3个芽节,15—20cm长的藤蔓,采用50%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消毒后,藤蔓底部经过生根粉浸泡10分钟后,进行扦插繁殖,每穴1—2株,株间距约0.66m,行距1.8m,亩穴数481个;

3)搭架,待粉葛地上部分生长1m时,在每条厢上搭建“t”字形棚架,使用混泥土石柱,石柱高为2.6m,入土深为60cm,每隔5米设一个立柱,在距石柱最顶端10cm处打孔,用铁丝连接起来,然后在横梁上每隔60cm牵拉一道8—10号的锌包钢丝,形成正方形网格,构成一个平顶棚架。园区四角处第一个石柱再用一根铁丝链接起来,铁丝另一端系在长50m、粗4cm的木桩上,木桩固定在园区岸边。将粉葛藤蔓牵引并捆绑与钢丝上;

4)田间管理,采用物理、生物方法进行常规病虫害管理,待粉葛地上生长旺盛时期,每年6—7月份,地上部生长旺季,适当进行修剪,每年8—9月份,追施50kg硫酸钾复合肥、5kg尿素掺水施入;

5)冬季,选菌材。冬季11—12月份,选择花柳树、野樱桃树、板栗树、杨树等,15cm≧茎粗≧8cm;

6)锯材,将木材锯成15—20cm的木棒,且木棒皮层未松脱,木棒两侧平面保持光滑,堆于通风干燥处保存;

7)第二年5月中下旬,选择新鲜、成熟、果荚未开裂的红乌天麻蒴果,取出蒴果内种子与萌发菌充分混合,萌发菌事先经过人工捣碎成棉花瓣大小,混合比例为萌发菌:杂交天麻果荚=1:4,萌发菌每袋0.5—0.75kg;

8)天麻种子与萌发菌混合后,一周内,种植完天麻,将厢面25cm厚疏松土层取出,并抚平厢面底层;将混合后的红乌天麻种子均匀撒在厢面底部后,把木棒平铺于厢底上,且平铺木棒两侧整个平面均紧接蜜环菌菌块,进行双层培育,亩投入7000个果荚,蜜环菌块厚度为2—3cm,宽面周长为18—20cm的菌块状。每行木棒间距1—1.5cm,行间铺上疏松土壤,厚度0.5—1cm即可;

9)覆盖疏松土壤,在完成步骤8)所述后,菌材最上面铺上疏松土壤,厚度3—5cm,人工浇水一次,浇透,并清除多余土壤;

10)铺树叶,将枯萎的湿树叶置于步骤9)所述的疏松土壤上,确保有2—3片叶子厚度,有利于保温保湿;

11)3—10月份田间管理,3—10月,按照步骤4)所述方法,管理粉葛栽培,修剪时,确保透光率低于20—30%;确保土壤湿度在60—70%间;

12)11月中旬,起菌材,将大于或等于2g零代、1代、二代米麻、白麻取出;

13)取出步骤12)所述麻种后,再将蜜环菌菌棒与小米麻进行重新平铺粉葛地块间,或者在另外一粉葛地块间进行种植红乌天麻;这时的米麻与原先培养米麻的菌材或单独培养的菌材必须紧密相接,行间铺上疏松土壤,厚度0.5—1cm即可,同理铺双层种麻;

14)重复步骤9、10)所述,菌材最上面铺上疏松土壤,厚度3—5cm,最后铺上树叶,11月—次年3月份,由于天麻进入休眠期,确保土壤湿度在30~40%,温度保持在-3~25℃间即可;

15)第三年,3—11月,按照步骤11)进行红乌天麻、粉葛栽培管理;

16)12月,收获红乌天麻、粉葛块茎,红乌天麻。

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红乌天麻、粉葛套种的高产栽培方法,粉葛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强,地上部藤蔓极其旺盛,3月中下旬开始萌芽生长,5—6月地上部藤蔓生长旺盛,冬季才倒苗。这为种植天麻创造了良好的阴湿环境,高效、合理地利用了有限的土地。

因此,本发明根据红乌天麻、粉葛的生长习性,在传统的基础上,针对种植粉葛周期长、土地利用率低、浪费人力物力以及红乌天麻生长所需要的生长条件等问题,利用中药材仿野生、生物多样相似性、作物组合栽培原理,建立一套投入节约、高效益、简单易操作的红乌天麻与粉葛套种的栽培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提高单位面积土壤利用率,增加种植户经济效益,提高农户积极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本实例在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土城实施。选择了海拔≧500m的荒地、坡地内实施。坡度均为20~30度。试验所选试验地土层深厚、疏松、气候环境湿润,水源方便,远离城市及工业污染,大气、土壤和水质要求均符合国家生产标准。

1、第一年,选地,整地。在春季3月进行,深翻整碎30~40cm表土,亩施入硫酸钾复合肥50kg、过磷酸钙100kg、有机肥100kg,作厢1.5m,开沟30cm,沟深40cm。

2、培育粉葛幼苗。春季3月份粉葛萌芽时,选留具有2~3个芽节,15~20cm长的藤蔓,采用50%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消毒后,藤蔓底部经过生根粉浸泡10分钟后,进行扦插繁殖,每穴1~2株,株间距约0.66m,行距1.8m,亩穴数481个。

3、搭架。待粉葛地上部分生长1m时,在每条厢上搭建“t”字形棚架,使用混泥土石柱,石柱高为2.6m,入土深为60cm,每隔5米设一个立柱,在距石柱最顶端10cm处打孔,用铁丝连接起来,然后在横梁上每隔60cm牵拉一道8~10号的锌包钢丝,形成正方形网格,构成一个平顶棚架。园区四角处第一个石柱再用一根铁丝链接起来,铁丝另一端系在长50m、粗4cm的木桩上,木桩固定在园区岸边。将粉葛藤蔓牵引并捆绑与钢丝上。

4、田间管理。采用物理、生物方法进行常规病虫害管理,待粉葛地上生长旺盛时期,每年6~7月份,地上部生长旺季,适当进行修剪。每年8~9月份,追施50kg硫酸钾复合肥、5kg尿素掺水施入。

5、冬季,选菌材。冬季11~12月份,选择花柳树、野樱桃树、板栗树、杨树等,15cm≧茎粗≧8cm。

6、锯材。将木材锯成15~20cm的木棒,且木棒皮层未松脱,木棒两侧平面保持光滑,堆于通风干燥处保存。

7、第二年5月中下旬,选择新鲜、成熟、果荚未开裂的红乌天麻蒴果,取出蒴果内种子与萌发菌充分混合。萌发菌事先经过人工捣碎成棉花瓣大小,混合比例为:萌发菌(袋,每袋0.5~0.75kg):杂交天麻果荚(个)=1:4。

8、天麻种子与萌发菌混合后,一周内,种植完天麻。将厢面25cm厚疏松土层取出,并抚平厢面底层;将混合后的红乌天麻种子均匀撒在厢面底部后,把木棒平铺于厢底上,且平铺木棒两侧整个平面均紧接蜜环菌菌块,进行双层培育,亩投入7000个果荚。蜜环菌块厚度为2~3cm,宽面周长为18~20cm的菌块状。每行木棒间距1~1.5cm,行间铺上疏松土壤,厚度0.5~1cm即可。

9、覆盖疏松土壤。在完成步骤8)所述后,菌材最上面铺上疏松土壤,厚度3~5cm,人工浇水一次,浇透,并清除多余土壤。

10、铺树叶。将枯萎的湿树叶置于步骤9)所述的疏松土壤上,确保有2~3片叶子厚度,有利于保温保湿;

11、3~10月份田间管理。3~10月,按照步骤4)所述方法,管理粉葛栽培。修剪时,确保透光率低于20~30%;确保土壤湿度在60~70%间,干旱天气,人工浇水,多雨季节,加强排水。采用农业、物理和生物综合防治手段,防治和减少白蚂蚁、蛴螬、老鼠等害虫危害天麻和粉葛块茎。

12、11月中旬,起菌材,将大于或等于2g零代、1代、二代米麻、白麻取出,出售或移栽,且一般亩能收获麻种2000~3000kg,如今麻种市场价15~20元/斤,亩收入60000~120000元。

13、取出步骤12)所述麻种后,再将蜜环菌菌棒与小米麻进行重新平铺粉葛地块间,也可在另外一粉葛地块间进行种植红乌天麻。这时的米麻与原先培养米麻的菌材或单独培养的菌材必须紧密相接,行间铺上疏松土壤,厚度0.5~1cm即可,同理铺双层种麻。结合天气,可人工浇水一次。

14、重复步骤9、10)所述,菌材最上面铺上疏松土壤,厚度3~5cm,最后铺上树叶。11~次年3月份,由于天麻进入休眠期,确保土壤湿度在30~40%。温度保持在-3~25℃间即可。

15、第三年,3~11月,按照步骤11)进行红乌天麻、粉葛栽培管理。

16、12月,收获红乌天麻、粉葛块茎。红乌天麻,一般亩能收获天麻2500~3000kg左右,市场最低价10~15元/斤,亩收入50000~90000元。粉葛,单株能收获20~25kg,亩产量9620~12025kg,时常单价3元/kg,亩收入28860~36075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