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圈式贻贝自动包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94628发布日期:2019-10-18 20:54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齿圈式贻贝自动包苗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渔业工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包苗机,特别是一种齿圈式贻贝自动包苗机。



背景技术:

贻贝亦称海虹,也叫青口,附着性贝类,煮熟后加工成干品——淡菜,是一种双壳类软体动物,壳黑褐色,生活在海滨岩石上。分布于中国黄海、渤海及东海沿岸。贻贝壳呈楔形,前端尖细,后端宽广而圆,一般壳长6~8cm,壳长小于壳高的2倍;壳内面灰白色,边缘部为蓝色,有珍珠光泽。铰合部较长,韧带深褐色,约与铰合部等长;贻贝是海产珍品,贝肉富含蛋白质,其中包括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贻贝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锰、锌、硒、碘等多种微量元素,贻贝脂肪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脂肪酸。因其具备突出的药用与营养价值,养殖技术简单,故已成为沿海渔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在人工养殖时,育苗厂出厂的壳长2~3mm厚壳贻贝苗种还不能直接进行养殖,需选择水质清、风浪小的海域进行海区保苗暂养,这一阶段称为“海区保苗培育”。经过海区挂袋保苗培育至壳长5~10mm的稚贝方可通过包苗进入中间培育阶段,培育2~3个月至壳长15~20mm后可重新包苗于养殖绳上进入养成阶段。贻贝包苗是其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但目前国内贻贝包苗仍采用人工操作。一方面,手工包苗严重限制了养殖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手工包苗催使生产的成本提高,不利于创造良好的价格优势。

我国专利(公告号:cn205305727u;公开日:2016-06-15)公开了一种贻贝自溶式包苗的养殖装置,包括有浮绠和连接在浮绠上的苗绳或养殖绳;其中苗绳或养殖绳上包被有自溶式包苗网衣;包苗网衣是用纸草绳按经纬编织方式制成的;包苗网衣的网孔大小为2目~10目;包苗网衣用热熔胶粘合封口,无需用线缝合;上述的浮绠通过斜拉绠连接到固定桩上;浮绠上还安装有浮球。

上述专利文献中的养殖装置利用自溶式包苗网衣,虽然通过自动溶解便于收苗,但在放置贻贝苗时还需要人工手动操作,整体自动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而且自溶式包苗网衣不能够重复利用,浪费严重,不利于节约及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齿圈式贻贝自动包苗机,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贻贝包苗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齿圈式贻贝自动包苗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上滑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能够周向转动的环形圈,所述环形圈上设有旋包网布;所述环形圈的轴向方向与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相一致,所述滑槽的两端分别设有麻绳绞轮和养殖苗绳绞轮,所述麻绳绞轮和养殖苗绳绞轮之间设有麻绳且所述麻绳穿过所述环形圈中部;所述机架上靠近所述麻绳绞轮的一端设有包苗布卷和包苗台卷筒,所述包苗台卷筒上的台布以及所述包苗布卷上的包苗布均伸向所述环形圈,所述包苗布位于所述台布上,所述包苗布位于所述麻绳下方,所述包苗布卷上方设有撒苗器,所述撒苗器具有朝向所述包苗布的撒苗出口;所述底座上设有驱动所述底座沿滑槽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移动电机以及驱动所述环形圈周向转动的驱转电机。

其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方案中机架是整个包苗机的结构支撑部件,麻绳绞轮上缠绕麻绳,包苗布卷将包苗布卷起放置,麻绳、包苗布以及旋包网布形成养殖苗绳,养殖苗绳绞轮用以包苗完成后收起养殖苗绳。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初始阶段:在移动电机的驱动下,底座及底座上的环形圈沿滑槽长度方向往养殖苗绳绞轮方向移动,包苗布卷上的包苗布以及麻绳绞轮上的麻绳引出缠绕在养殖苗绳绞轮上,包苗台卷筒上的台布随底座展开,同时撒苗器均匀地将贻贝苗撒在包苗布上。

包苗阶段:环形圈上引出旋包网布,与包苗布、麻绳端口绑定,并一同接入养殖苗绳绞轮中后,底座及底座上的环形圈沿滑槽长度方向往麻绳绞轮方向移动,同时环形圈转动,带动旋包网布缠绕包苗布和麻绳,旋包网布将包苗布、麻绳与贻贝苗紧密地包裹在一起,直至此循环包苗结束,此过程中,台布逐渐回收进入包苗台卷筒中。

复位阶段:养殖苗绳绞轮回收包好的养殖苗绳,底座及底座上的环形圈沿滑槽长度方向再次往养殖苗绳绞轮方向移动,重新铺好台布、包苗布,撒苗器撒苗,重复循环。

本技术方案中设计一套自动化的贻贝包苗机,诣在解决贻贝自动化包苗这一问题。本贻贝自动包苗机采用机械自动化实现包苗,代替传统人工作业,节省了人力,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节约养殖成本。整个过程通过多组电机驱动,可以实现贻贝包苗的自动化运转,运行稳定,效率高;另外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拆解方便,维护简单。

在上述的齿圈式贻贝自动包苗机中,所述机架上的滑槽有两个且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底座上底部固设有两个分别滑动嵌设在两个滑槽内的滑块,所述机架上还固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位于两个滑槽之间,所述底座上设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与所述齿条相啮合,所述移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齿轮一相连接。

在上述的齿圈式贻贝自动包苗机中,所述环形圈内壁沿其周向设置有内齿,所述驱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固连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二与所述环形圈内壁上的内齿相啮合。

上述驱转电机驱动环形圈转动,旋转包苗的包苗速率由驱转电机的移动速度调控,同时,调节螺旋角度可以调整旋包网布的紧张程度;移动电机通过齿轮一与齿条啮合,控制环形圈及底座沿滑槽前后移动。

作为优选,本技术方案中的移动电机和驱转电机均采用编码电机,便于对转速的调控。

在上述的齿圈式贻贝自动包苗机中,所述底座上位于两侧均设有滚轮安装座,所述滚轮安装座上设有支撑滚轮,所述支撑滚轮与所述环形圈的外周面相抵靠且两者形成滚动摩擦;所述滚轮安装座上还设有斜向上的摆杆,所述摆杆的上端设有导向滚轮,所述导向滚轮与所述环形圈的外周面相抵靠且两者形成滚动摩擦;所述摆杆的中部与所述底座之间还设有拉伸弹簧。

在上述的齿圈式贻贝自动包苗机中,所述环形圈内位于所述齿轮二的两侧斜上方位置均设置有诱导齿轮,所述诱导齿轮与所述环形圈内壁上的内齿相啮合,所述环形圈内还设有将所述诱导齿轮推向所述环形圈内壁的辅助弹簧。

上述支撑滚轮与导向滚轮均对称布置在包苗机底座两侧,组成环形圈的支撑结构,其在保证支撑受力的同时,又可减少摩擦;诱导齿轮也对称布置在环形圈内部两侧,通过对环形圈内壁的施力,防止环形圈向上或左右两侧跳动,与其它部件配合,共同保证环形圈转动的稳定可靠性。

在上述的齿圈式贻贝自动包苗机中,所述底座上位于所述环形圈朝向所述包苗台卷筒的一侧固设有支撑架,所述包苗台卷筒上的台布外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架的上端;所述环形圈朝向所述麻绳绞轮的一侧设有旋包网布卷轮,所述旋包网布缠绕在所述旋包网布卷轮上。

底座及环形圈朝向养殖苗绳绞轮方向移动时,包苗台卷筒上的台布随着底座伸出,在包苗机包苗阶段,台布逐渐回收进入包苗台卷筒中。

在上述的齿圈式贻贝自动包苗机中,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滑槽的一端固设有安装支架一,所述麻绳绞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一上,所述麻绳绞轮以及包苗布卷下方放置有贻贝筐。

在上述的齿圈式贻贝自动包苗机中,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滑槽的另一端固设有安装支架二,所述养殖苗绳绞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二上,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环形圈与所述养殖苗绳绞轮之间固设有安装支架三,所述安装支架三上设有能够转动的导向轮,所述麻绳、包苗布以及旋包网布形成的养殖苗绳绕过所述导向轮连接在所述养殖苗绳绞轮上。

在上述的齿圈式贻贝自动包苗机中,所述撒苗器的撒苗出口处设有阀门机构,所述阀门机构包括转轴和转筒,所述转筒套设在所述转轴外且两者之间通过单向棘轮结构相连接,所述转轴与包苗台卷筒的卷筒轴通过链条相连接,所述转筒外周面上沿其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有凹口槽。

撒苗器内放置贻贝苗,撒苗器的撒苗出口通过上述阀门机构可将贻贝苗均匀有序地撒在包苗布上,包苗台卷筒转动使台布伸出时,通过包苗台卷筒的卷筒轴带动转筒同步转动,此时转筒转动,通过其外周面上的凹口槽撒出贻贝苗,而当包苗台卷筒逆向转动回收台布时不会带动转轴和转筒转动,此时不撒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的齿圈式贻贝自动包苗机采用机械自动化实现包苗,代替传统人工作业,节省了人力,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节约养殖成本。整个过程通过多组电机驱动,可以实现贻贝包苗的自动化运转,运行稳定,效率高;另外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拆解方便,维护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包苗机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包苗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包苗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包苗机的局部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包苗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包苗机中阀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a、滑槽;2、底座;3、环形圈;3a、内齿;4、旋包网布;5、麻绳绞轮;6、养殖苗绳绞轮;7、麻绳;8、包苗布卷;9、包苗台卷筒;10、台布;11、包苗布;12、撒苗器;12a、撒苗出口;13、移动电机;14、驱转电机;15、滑块;16、齿条;17、齿轮一;18、齿轮二;19、滚轮安装座;20、支撑滚轮;21、摆杆;22、导向滚轮;23、拉伸弹簧;24、诱导齿轮;25、辅助弹簧;26、支撑架;27、旋包网布卷轮;28、安装支架一;29、贻贝筐;30、安装支架二;31、安装支架三;32、导向轮;33、养殖苗绳;34、阀门机构;34a、转轴;34b、转筒;34c、单向棘轮结构;34d、凹口槽;35、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6所示,本齿圈式贻贝自动包苗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滑槽1a,滑槽1a上滑动设置有底座2,底座2上设有能够周向转动的环形圈3,环形圈3上设有旋包网布4;环形圈3的轴向方向与滑槽1a的长度方向相一致,滑槽1a的两端分别设有麻绳绞轮5和养殖苗绳绞轮6,麻绳绞轮5和养殖苗绳绞轮6之间设有麻绳7且麻绳7穿过环形圈3中部;机架1上靠近麻绳绞轮5的一端设有包苗布卷8和包苗台卷筒9,包苗台卷筒9上的台布10以及包苗布卷8上的包苗布11均伸向环形圈3,包苗布11位于台布10上,包苗布11位于麻绳7下方,包苗布卷8上方设有撒苗器12,撒苗器12具有朝向包苗布11的撒苗出口12a;底座2上设有驱动底座2沿滑槽1a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移动电机13以及驱动环形圈3周向转动的驱转电机14。具体来说,机架1上的滑槽1a有两个且平行间隔设置,底座2上底部固设有两个分别滑动嵌设在两个滑槽1a内的滑块15,机架1上还固设有齿条16,齿条16位于两个滑槽1a之间,底座2上设有齿轮一17,齿轮一17与齿条16相啮合,移动电机13的输出轴与齿轮一17相连接;环形圈3内壁沿其周向设置有内齿3a,驱转电机14的输出轴上固连有齿轮二18,齿轮二18与环形圈3内壁上的内齿3a相啮合。

本包苗机中机架1是整个包苗机的结构支撑部件,麻绳绞轮5上缠绕麻绳7,包苗布卷8将包苗布卷8起放置,麻绳7、包苗布11以及旋包网布4形成养殖苗绳33,养殖苗绳绞轮6用以包苗完成后收起养殖苗绳33;驱转电机14驱动环形圈3转动,旋转包苗的包苗速率由驱转电机14的移动速度调控,同时,调节螺旋角度可以调整旋包网布4的紧张程度;移动电机13通过齿轮一17与齿条16啮合,控制环形圈3及底座2沿滑槽1a前后移动。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初始阶段:在移动电机13的驱动下,底座2及底座2上的环形圈3沿滑槽1a长度方向往养殖苗绳绞轮6方向移动,包苗布卷8上的包苗布11以及麻绳绞轮5上的麻绳7引出缠绕在养殖苗绳绞轮6上,包苗台卷筒9上的台布10随底座2展开,同时撒苗器12均匀地将贻贝苗撒在包苗布11上。

包苗阶段:环形圈3上引出旋包网布4,与包苗布11、麻绳7端口绑定,并一同接入养殖苗绳绞轮6中后,底座2及底座2上的环形圈3沿滑槽1a长度方向往麻绳绞轮5方向移动,同时环形圈3转动,带动旋包网布4缠绕包苗布11和麻绳7,旋包网布4将包苗布11、麻绳7与贻贝苗紧密地包裹在一起,直至此循环包苗结束,此过程中,台布10逐渐回收进入包苗台卷筒9中。

复位阶段:养殖苗绳绞轮6回收包好的养殖苗绳33,底座2及底座2上的环形圈3沿滑槽1a长度方向再次往养殖苗绳绞轮6方向移动,重新铺好台布10、包苗布11,撒苗器12撒苗,重复循环。

本包苗机诣在解决贻贝自动化包苗这一问题;本贻贝自动包苗机采用机械自动化实现包苗,代替传统人工作业,节省了人力,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节约养殖成本。整个过程通过多组电机驱动,可以实现贻贝包苗的自动化运转,运行稳定,效率高;另外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拆解方便,维护简单。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电机13和驱转电机14均采用编码电机,便于对转速的调控。

如图4所示,底座2上位于两侧均设有滚轮安装座19,滚轮安装座19上设有支撑滚轮20,支撑滚轮20与环形圈3的外周面相抵靠且两者形成滚动摩擦;滚轮安装座19上还设有斜向上的摆杆21,摆杆21的上端设有导向滚轮22,导向滚轮22与环形圈3的外周面相抵靠且两者形成滚动摩擦;摆杆21的中部与底座2之间还设有拉伸弹簧23;环形圈3内位于齿轮二18的两侧斜上方位置均设置有诱导齿轮24,诱导齿轮24与环形圈3内壁上的内齿3a相啮合,环形圈3内还设有将诱导齿轮24推向环形圈3内壁的辅助弹簧25。上述支撑滚轮20与导向滚轮22均对称布置在包苗机底座2两侧,组成环形圈3的支撑结构,其在保证支撑受力的同时,又可减少摩擦;诱导齿轮24也对称布置在环形圈3内部两侧,通过对环形圈3内壁的施力,防止环形圈3向上或左右两侧跳动,与其它部件配合,共同保证环形圈3转动的稳定可靠性。

如图2和图3所示,底座2上位于环形圈3朝向包苗台卷筒9的一侧固设有支撑架26,包苗台卷筒9上的台布10外端连接在支撑架26的上端;环形圈3朝向麻绳绞轮5的一侧设有旋包网布卷轮27,旋包网布4缠绕在旋包网布卷轮27上;底座2及环形圈3朝向养殖苗绳绞轮6方向移动时,包苗台卷筒9上的台布10随着底座2伸出,在包苗机包苗阶段,台布10逐渐回收进入包苗台卷筒9中;机架1上位于滑槽1a的一端固设有安装支架一28,麻绳绞轮5转动设置在安装支架一28上,麻绳绞轮5以及包苗布卷8下方放置有贻贝筐29;机架1上位于滑槽1a的另一端固设有安装支架二30,养殖苗绳绞轮6转动设置在安装支架二30上,机架1上位于环形圈3与养殖苗绳绞轮6之间固设有安装支架三31,安装支架三31上设有能够转动的导向轮32,麻绳7、包苗布11以及旋包网布4形成的养殖苗绳33绕过导向轮32连接在养殖苗绳绞轮6上。

如图6所示,撒苗器12的撒苗出口12a处设有阀门机构34,阀门机构34包括转轴34a和转筒34b,转筒34b套设在转轴34a外且两者之间通过单向棘轮结构34c相连接,转轴34a与包苗台卷筒9的卷筒轴通过链条35相连接,转筒34b外周面上沿其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有凹口槽34d;撒苗器12内放置贻贝苗,撒苗器12的撒苗出口12a通过上述阀门机构34可将贻贝苗均匀有序地撒在包苗布11上,包苗台卷筒9转动使台布10伸出时,通过包苗台卷筒9的卷筒轴带动转筒34b同步转动,此时转筒34b转动,通过其外周面上的凹口槽34d撒出贻贝苗,而当包苗台卷筒9逆向转动回收台布10时不会带动转轴34a和转筒34b转动,此时不撒苗。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