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坡面森林植被种植装置及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344001发布日期:2019-12-06 20:39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坡面森林植被种植装置及种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植被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坡面森林植被种植装置及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不仅是生物圈中重要的生产者,同时具有巨大的生态环境效益。在维持全球碳循环,保持水土及其营养,调节水资源以及地区及全球气候,维护区域生态安全,防止、消除或减轻水灾、早灾、火灾、虫害、暴风雨、土壤侵蚀、沙漠化以及污染等自然或人为灾害的损害,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可再生能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大和城市化程度的迅速提升,许多森林植被遭到不断地破坏,而同时为了满足市民生活的需求,人们对大自然、森林的向往更是急迫。为了有效地保护森林植被又满足人们对森林里休闲的需求,各地纷纷掀起了森林植被恢复的热潮。

森林植被恢复的目的在于促进受千扰地区生态系统实现自我维持的自然过程。而目前某些地区只是采用“封山育林”措施,禁止人们对森林植被的继续破坏,仅仅利用尚存林木的天然更新能力,使之得到一定的恢复。实际上,单靠自然恢复太慢,森林植被恢复不能只是单纯“圈起”保护区,应该根据生态演替规律,针对森林植被的恢复状况,采取适宜的人为促进或改造措施,调控森林的演替趋势,使其迅速成林并符合人们生态恢复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坡面森林植被种植装置及种植方法,能够提高种植成活率,提高坡面森林植被的恢复效果,避免坡面植被种植容易出现的水土流失情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坡面森林植被种植装置,包括:

框架组件,所述框架组件包括种植架、固土板和蓄水板,所述种植架设置为中空支架结构;所述固土板设置在所述种植架的侧面,所述固土板位于所述种植架靠近坡面低的一侧;所述蓄水板连接在所述固土板上,所述蓄水板位于所述固土板靠近所述种植架的一侧;及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条和支撑套环;所述支撑条连接在所述种植架的顶面,所述支撑条包括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设置在所述下支撑板的上方,所述上支撑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下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凸块;所述支撑套环设置为环状结构,所述支撑套环与所述支撑条相连接。

上述坡面森林植被种植装置,通过支撑装置避免植物栽植初期出现的倒伏现象,提高种植成活率,从而提高坡面森林植被的恢复效果;采用了固土板和蓄水板,有效保持了水土,避免坡面植被种植容易出现的水土流失情况。

优选的,所述固土板的高度大于所述种植架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固土板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种植架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蓄水板上设置有蓄水填料,所述蓄水填料的材质为吸水材料。

优选的,所述蓄水填料外设置有透水土工布,所述蓄水填料裹在所述透水土工布内。

优选的,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一体成型,所述支撑条穿过所述种植架的顶面,所述凹槽和凸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条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支撑套环上固定块和固定槽,所述固定块的形状与所述固定槽的形状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套扣和固定带,所述套扣通过固定带活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套环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的材质为硬质塑料。

一种采用上述坡面森林植被种植装置的坡面森林植被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选定边坡植被恢复范围,通过gis中对本区域内现有植株进行定位标注;

利用“createfishnet”工具,将整个区域按照预定的种植间距划分为若干个方格;

参照已标注的现有植被,将尚未有植被的若干个方格中心分别进行定位标注作为种植点;

通过gps根据中心点坐标在实地进行标注,并开挖树穴;

将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坡面森林植被种植装置填入树穴中,并将带土球的植被放入种植架内,覆土并进行正常养护;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标注的所有种植点都已种植完毕即可。

上述坡面森林植被种植方法,通过结合gis、gps、高分遥感等先进手段,以现有森林植被为出发点,合理规划植被恢复格局,避免盲目种植导致的郁闭度过高、快速成林又快速消退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坡面森林植被种植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坡面森林植被种植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坡面森林植被种植装置中支撑条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坡面森林植被种植装置中支撑套环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a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种植架11、固土板12、蓄水板13;

支撑条21、上支撑板211、凹槽2111、下支撑板212、凸块2121、支撑套环22、固定块221、固定槽222、套扣23、固定带24;

带土球的植被3;

山坡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附图,一种坡面森林植被种植装置,包括:框架组件和支撑组件。框架组件包括种植架11、固土板12和蓄水板13。种植架11设置为中空支架结构,种植架11可以为十二根竹条两两垂直连接而成的空心长方体支架结构,构成整体框架组件的基本结构。

固土板12为密实的长方形板块,固土板12设置在种植架11的侧面,固土板12位于种植架11靠近坡面低的一侧,作用为避免表土随着山坡滑落,在植物根系未稳前起到固土的作用。固土板12可以与种植架11一体成型,也可以设置在种植架11的外侧。固土板12的高度大于种植架11的高度,固土板12的宽度大于等于种植架11的宽度,保证覆土后仍能略高于地表。

固土板12为长方形板块,蓄水板13与与固土板12面积相同。蓄水板13连接在固土板12上,蓄水板13与固土板12固定连接,蓄水板13位于固土板12靠近种植架11的一侧,蓄水板13可以设置在固土板12与种植架11之间,蓄水板13也可以设置在种植架11内。

蓄水板13上设置有蓄水填料,蓄水填料外设置有透水土工布,蓄水填料裹在透水土工布内。蓄水填料可以直接填充在蓄水板13内;蓄水填料也可以设置在蓄水板13种植架11之间。蓄水填料的材质为吸水材料,例如高密度海绵,高密度海绵外层包裹透水土工布。通过蓄水板13和蓄水填料留存一部分水分,降低水土流失程度,有效保持了水土,避免坡面植被种植容易出现的水土流失情况

支撑组件的材质为硬质塑料,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条21和支撑套环22。通过支撑装置避免植物栽植初期出现的倒伏现象,提高种植成活率,从而提高坡面森林植被的恢复效果。

支撑条21可以设置为四组长方形条状物,支撑条21连接在种植架11的顶面。支撑条21包括上支撑板211和下支撑板212,上支撑板211设置在下支撑板212的上方,上支撑板211上均匀设置有一排凹槽2111作为限位槽,下支撑板212上设置有一排与凹槽2111相适配的凸块2121作为限位块,从而可以通过限位块与限位槽不同的嵌套组合,实现支撑条21的长短伸缩。上支撑板211和下支撑板212一体成型,凹槽2111和凸块2121分别设置在支撑条21的两端,这时支撑条21穿过种植架11的顶面,例如支撑条21固定在支撑架顶面的四个顶角处。

支撑套环22与支撑条21相连接,支撑套环22设置为开口的环状结构。支撑套环22作用为连接树木和支撑条21,起到固定树木的作用,防止初期树木在生长时发生倒伏现象。

为了灵活活动调节支撑套环22的直径,支撑套环22可以是条状结构绕成环状结构。支撑套环22上固定块221和固定槽222,固定块221的形状与固定槽222的形状相适配。也就是支撑套环22一端均匀分布有一行矩形凸起即固定块221,另一端有可与之完全嵌套的一行矩形槽即固定槽222,可以根据树木的胸径大小,通过不同的嵌套组合,实现支撑套环22的内径的大小变化。

支撑组件还包括套扣23和固定带24,套扣23通过固定带24活动连接在支撑套环22上。套扣23和固定带24可以设置为环状结构,固定带24套在支撑套环22上,套扣23套在固定带24上,套扣23通过固定带24可以在支撑套环22上左右滑动。套扣23的数量与支撑条21的数量相同,支撑条21通过穿过套扣23与支撑套环22连接。

一种采用上述坡面森林植被种植装置的坡面森林植被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山坡4上选定边坡植被恢复范围,将整个边坡植被恢复范围边界导入gis;在gis中通过高分遥感影像,圈出本区域内已存在且长势良好的现有植株,进行定位标注。利用“createfishnet”工具,将整个区域按照预定的种植间距划分为若干个方格。

参照已标注的现有植被,将尚未有植被的若干个方格中心分别进行定位标注,确定每一个格网的中心点坐标,作为拟恢复植被的种植点。通过手持gps,根据上述每一个格网的中心点坐标,确定这些待种植植被在边坡上的实际位置,在实地进行标注。将种植点周围的土地进行整理,并开挖树穴。

将上述坡面森林植被种植装置填入树穴中,并将带土球的植被3放入该装置内。将支撑套环套至植被的树干处,根据胸径调整支撑套环的中固定块和固定槽的连接位置,锁紧后,将支撑条穿过支撑套环的套扣处,至完全相互嵌套,不发生相对位移且树木不晃动即可。往树穴内覆土并进行正常养护,即完成了一棵树的种植。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标注的所有种植点都已种植完毕即可。

上述坡面森林植被种植方法,通过结合gis、gps、高分遥感等先进手段,以现有森林植被为出发点,合理规划植被恢复格局,避免盲目种植导致的郁闭度过高、快速成林又快速消退的现象。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