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龙虾稻田越冬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659290发布日期:2020-01-10 20:51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小龙虾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龙虾稻田越冬方法。



背景技术:

2018年,中国小龙虾(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产业加快发展,养殖面积突破1600万亩,产量突破160万吨,经济总产值突破3600亿元。小龙虾养殖已成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是新时代加快推进渔业绿色发展最具活力、潜力和特色的朝阳产业。

中国小龙虾的市场需求缺口仍有近100万吨。此外,国际市场需求缺口约为30万吨。北方地区水域资源广阔,具有广阔的稻田种植面积,进行小龙虾养殖不仅可以解决北方市场对小龙虾的需求,还能解决存在的国内外市场对小龙虾的缺口问题,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北方养殖小龙虾最大的问题就是温度,尤其是冬季具有很长的封冰期,对于小龙虾的养殖及其不利,因此,解决北方小龙虾的越冬问题对于填补北方寒冷地区小龙虾养殖空白、推动北方地区小龙虾产业发展、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小龙虾稻田越冬方法,以解决北方地区小龙虾稻田养殖无法安全越冬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小龙虾稻田越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稻田的选择和处理:

稻田环沟底部淤泥厚度不大于10cm,且稻田环沟外侧四周保持一定坡度;随后对稻田环沟进行消毒处理,然后注水至稻田环沟水深不小于1.5m,并添加肥料;

(2)水草栽培:

在稻田环沟中移栽水草,水草移栽行距为0.5-1米,水草的水面覆盖率为30-50%;

(3)小龙虾营养强化和放养:

在放养前对小龙虾进行加强投喂,然后对小龙虾进行消毒,再选择体质健壮、规格均匀、附肢完整的小龙虾进行投放并且一次放足;

(4)稻田环沟扣棚:

在稻田环沟上方搭建大棚,大棚为钢架拱形结构,且内衬采用双层塑料膜进行保温;

(5)饵料投喂:

当稻田环沟水温达到10℃以上时,按照1-2kg/亩在稻田环沟中进行饵料投喂;当稻田环沟水温低于8℃时,不进行饵料投喂;

(6)水质调控:

稻田环沟中水位保持在1.5m以上,并保持水体中溶氧量为4-8mg/l,水体透明度在40-60cm,并且间隔一段时间进行水体消毒。

本发明通过上述的调控稻田环境、对小龙虾越冬前进行营养强化、扣棚保温以及强化越冬期间的管理,能够让小龙虾在北方地区成功越冬,推动了小龙虾在北方养殖产业的发展、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

进一步地,所述稻田环沟宽度为3-5m,所述稻田环沟外侧四周坡比为1∶2-1∶3。

进一步地,所述肥料为蓄粪肥,添加量为100-150kg/亩;所述蓄粪肥为本领域的常规肥料。通过肥料的添加能够培育浮游生物,能够为小龙虾提供持续不断的生物蛋白,利于小龙虾越冬。

进一步地,所述消毒处理为采用生石灰按照75-100kg/亩进行消毒。

进一步地,在所述注水后7-10天再进行小龙虾的放养。

进一步地,所述水草种类为伊乐藻和水花生;通过水草移栽以及种类的限定,能够为小龙虾提供充足的隐蔽物,以供小龙虾的栖息,并且该特定水草能够吸收稻田环沟中过量的肥分,通过光合作用,防治池水缺氧,同时水草可滋生水生昆虫,能够为小龙虾补充动物蛋白。

进一步地,所述小龙虾消毒方法为采用5%食盐水浸浴5min或5ppm高锰酸钾浸泡10min。

进一步地,所述稻田环沟水温为10-15℃时进行放养;所述加强投喂的饵料为野杂鱼、螺蛳、河蚌肉或畜禽内脏的动物性饲料,投喂次数1-2次,每次投喂量为小龙虾总重的10-15%;更进一步地,放养时间一般在10-11月;通过对放养时间以及加强投喂处理,能够增强小龙虾体质,并未安全越冬储备必需的营养成分,能够更好地提高越冬成活率。

进一步地,所述投放按照150-250kg/亩进行小龙虾投放;通过控制投放量的限定,能够保障小龙虾有充足的活动空间,为小龙虾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成分,并避免小龙虾之间的进竞争,降低小龙虾之间的相互残杀,进而提高小龙虾越冬成活率。

进一步地,所述大棚高1-1.2m;所述大棚外覆有厚度为3.5-4.5cm的保温被;通过大棚的具体设置,能够提高保温效果,能够更好地保障稻田环沟水温,并能够保障大棚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饵料投喂的饵料为野杂鱼、螺蛳、河蚌肉和畜禽内脏的动物性饲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通过饵料的添加,能够持续为小龙虾提供营养成分,能够更好的提高小龙虾的成活率。

进一步地,所述水体消毒的间隔时间为10-15天;优选地,所述水体消毒为按照20-30kg/亩在稻田环沟中泼洒生石灰;通过对水体进行消毒以及消毒成分以及添加量的限定,能够预防小龙虾疾病的发生,并为小龙虾补充钙质,进而提高小龙虾成活率。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调控稻田环沟环境、对小龙虾越冬前进行营养强化、扣棚保温以及强化越冬期间的管理,能够让小龙虾在北方地区成功越冬,推动了小龙虾在北方养殖产业的发展、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

(2)本发明通过水草移栽以及水草种类的限定,能够为小龙虾提供充足的隐蔽物,以供小龙虾的栖息,并且该特定水草能够吸收稻田环沟中过量的肥分,通过光合作用,防止池水缺氧,同时水草可滋生水生昆虫,能够为小龙虾补充动物蛋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一种小龙虾稻田越冬方法,该越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稻田的选择和处理:

稻田环沟底部干净无淤泥,且稻田环沟外侧四周坡比为1∶2,稻田环沟宽度为3m,且蓄水能力强,底部不渗漏;随后按照每亩75kg生石灰对选择的稻田环沟进行消毒,小龙虾放养前7天,在稻田环沟进行注水至水深不小于1.5m,并向稻田环沟中按照每亩100kg添加腐熟的蓄粪肥;

(2)水草栽培:

在稻田环沟中移栽伊乐藻和水花生,水草移栽行距为0.5米,水草的水面覆盖率为30%,且布局均匀;

(3)小龙虾营养强化和放养:

在稻田环沟水温为10℃时进行放养,在放养前对小龙虾进行加强投喂,加强投喂的饵料为野杂鱼动物性饲料,投喂次数2次,每次投喂量为小龙虾总重的10%,然后采用5%食盐水对小龙虾浸浴5min,再选择体质健壮、规格均匀、附肢完整的小龙虾进行投放,投放量为150kg/亩;

(4)稻田环沟扣棚:

在稻田环沟上方搭建大棚,大棚为钢架拱形结构,其中大棚高度为1m,棚顶采用透光度高和保温效果好的双层塑料薄膜,并且大棚外覆保温被,保温被厚度为3.5cm;

(5)饵料投喂:

当稻田环沟水温达到10℃以上时,按照1kg/亩在稻田环沟中进行螺蛳动物性饲料投喂;当稻田环沟水温低于8℃时,不进行投喂;

(6)水质调控:

稻田环沟中水位保持在1.5m,并保持水体中溶氧量为4-8mg/l,水体透明度在40cm以上,并且间隔10天在水体中按照20kg/亩进行生石灰泼洒。

待到来年4月,统计稻田环沟中小龙虾数量,并计算小龙虾成活率,计算成活率为57%。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一种小龙虾稻田越冬方法,该越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稻田的选择和处理:

稻田环沟底部干净且淤泥厚度为5cm,且稻田环沟外侧四周坡比为1∶2.5,稻田环沟宽度为4m,且蓄水能力强,底部不渗漏;随后按照每亩85kg生石灰对选择的稻田环沟进行消毒,小龙虾放养前8天,在稻田环沟进行注水至水深不小于1.6m,并向稻田环沟中按照每亩125kg添加腐熟的蓄粪肥;

(2)水草栽培:

在稻田环沟中移栽伊乐藻和水花生,水草移栽行距为0.75米,水草的水面覆盖率为40%,且布局均匀;

(3)小龙虾营养强化和放养:

在稻田环沟水温为12.5℃时进行放养,在放养前对小龙虾进行加强投喂,加强投喂的饵料为螺蛳动物性饲料,投喂次数1次,每次投喂量为小龙虾总重的15%,然后采用5%食盐水对小龙虾浸浴5min,再选择体质健壮、规格均匀、附肢完整的小龙虾进行投放,投放量为200kg/亩;

(4)稻田环沟扣棚:

在稻田环沟上方搭建大棚,大棚为钢架拱形结构,其中大棚高度为1.1m,棚顶采用透光度高和保温效果好的双层塑料薄膜,并且大棚外覆保温被,保温被厚度为4cm;

(5)饵料投喂:

当稻田环沟水温达到10℃以上时,按照1.5kg/亩在稻田环沟中进行野杂鱼动物性饲料投喂;当稻田环沟水温低于8℃时,不进行投喂;

(6)水质调控:

稻田环沟中水位保持在1.6m,并保持水体中溶氧量为4-8mg/l,水体透明度在50cm以上,并且间隔12天在水体中按照25kg/亩进行生石灰泼洒。

待到来年4月,统计稻田环沟中小龙虾数量,并计算小龙虾成活率,计算成活率为5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为一种小龙虾稻田越冬方法,该越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稻田的选择和处理:

稻田环沟底部干净且淤泥厚度为10cm,且稻田环沟外侧四周坡比为1∶3,稻田环沟宽度为5m,且蓄水能力强,底部不渗漏;随后按照每亩100kg生石灰对选择的稻田环沟进行消毒,小龙虾放养前10天,在稻田环沟进行注水至水深不小于1.8m,并向稻田环沟中按照每亩150kg添加腐熟的蓄粪肥;

(2)水草栽培:

在稻田环沟中移栽伊乐藻和水花生,水草移栽行距为1米,水草的水面覆盖率为50%,且布局均匀;

(3)小龙虾营养强化和放养:

在稻田环沟水温为15℃时进行放养,在放养前对小龙虾进行加强投喂,加强投喂的饵料为河蚌肉动物性饲料,投喂次数2次,每次投喂量为小龙虾总重的15%,然后采用5ppm高锰酸钾对小龙虾浸泡20min,再选择体质健壮、规格均匀、附肢完整的小龙虾进行投放,投放量为250kg/亩;

(4)稻田环沟扣棚:

在稻田环沟上方搭建大棚,大棚为钢架拱形结构,其中大棚高度为1.2m,棚顶采用透光度高和保温效果好的双层塑料薄膜,并且大棚外覆保温被,保温被厚度为4.5cm;

(5)饵料投喂:

当稻田环沟水温达到10℃以上时,按照2kg/亩在稻田环沟中进行野杂鱼动物性饲料投喂;当稻田环沟水温低于8℃时,不进行投喂;

(6)水质调控:

稻田环沟中水位保持在1.8m,并保持水体中溶氧量为4-8mg/l,水体透明度在60cm以上,并且间隔15天在水体中按照30kg/亩进行生石灰泼洒。

待到来年4月,统计稻田环沟中小龙虾数量,并计算小龙虾成活率,计算成活率为59%。

对照例1

本对照例为一种小龙虾稻田越冬方法,该越冬方法基本与实施例3中的越冬方法相同,区别仅在于步骤(3)中在小龙虾放养前未进行加强投喂处理。

待到来年4月,统计稻田环沟中小龙虾数量,并计算小龙虾成活率,计算成活率为42%。

对照例2

本对照例为一种小龙虾稻田越冬方法,该越冬方法基本与实施例3中的越冬方法相同,区别仅在于步骤(1)中在注水后未添加肥料。

待到来年4月,统计稻田中小龙虾数量,并计算小龙虾成活率,计算成活率为41%。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