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养灰翅夜蛾属昆虫幼虫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991179发布日期:2020-02-22 02:18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饲养灰翅夜蛾属昆虫幼虫的方法,特别是用于灰翅夜蛾属昆虫的人工饲料,更特别地是草地贪夜蛾的人工饲料。



背景技术: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smith)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灰翅夜蛾属(spodoptera),俗称秋黏虫。草地贪夜蛾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分别于2016年和2018年入侵非洲和亚洲并迅速蔓延。2019年1月该虫由缅甸入侵我国云南省并大规模扩散,截止到2019年9月已在安徽省16市89区(县)均已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草地贪夜蛾具有远距离迁飞、寄主范围广、繁殖能力强等特点,在玉米,甘蔗,高粱等粮食作物上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已经扩散至我国20余个省(区、市),并继续向我国北部扩散,给我国玉米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目前,有关草地贪夜蛾生物学、药剂筛选、抗药性评估、生物防治等多项研究在我国快速开展。因而,大量生理指标一致的试验用虫是所有研究的基础。草地贪夜蛾的人工饲料实际饲养时容易出现低龄幼虫死亡率高、周年继代饲养易退化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而,本发明开发了一种灰翅夜蛾属(spodoptera)特别是草地贪夜蛾的人工饲养方法,该方法在实现大批量室内饲养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提高幼虫存活率、蛹重、化蛹率和羽化率,并有利于室内的周年继代饲养。

具体来讲,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灰翅夜蛾属昆虫幼虫的人工饲养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将灰翅夜蛾属昆虫的卵孵化,孵化出的幼虫用饲料饲养,环境条件设置如下:环境温度为26至30℃(例如,环境温度可以为27至29℃的范围,或者环境温度可以为27.5至28.5℃的范围,或者可以为28℃),光周期为3l:21d至18l:6d,环境湿度为60%至70%;

2)待所述幼虫长至4龄后用所述饲料单头饲养,环境条件设置如下:环境温度为26至30℃(例如,环境温度可以为27至29℃的范围,或者环境温度可以为27.5至28.5℃的范围,或者可以为28℃),光周期为0l:24d至15l:9d,环境湿度为60%至70%。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和步骤2)中,光周期独立地为3l:21d至12l:12d。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和步骤2)中,光周期独立地为3l:21d至9l:15d。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饲料为人工饲料,以所述人工饲料的总质量计作100%,所述人工饲料包括:玉米粉6%-10%,黄豆粉5%-8%,酵母粉2%-5%,玉米须2%-5%,干酪素1%-2%,抗坏血酸0.2%-0.5%,氯化胆碱0.1%-0.3%,复合维生素0.3%-0.5%,防腐剂0.3%-0.5%,胆固醇0.07%-0.14%,肌醇0.03%-0.06%,桄榔粉0.5%-1%,琼脂0.5%-1%,水66%-82%。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维生素包括如下:以所述复合维生素的总质量计作100%,维生素a3%-12%,叶酸6%-15%,d-生物素0.5%-5%,维生素d1%-5%,烟酰胺15%-25%,锰0.5%-1%,盐酸毗哆醇3%-8%,泛酸钙3%-8%,核黄素10%-20%,烟酞胺25%-35%。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维生素包括如下:以所述复合维生素的总质量计作100%,维生素a8%,叶酸10%,d-生物素3%,维生素d3%,烟酰胺20%,锰1%,盐酸毗哆醇5%,泛酸钙5%,核黄素15%,烟酞胺30%。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防腐剂包括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丙酸钙、对羟基苯甲酸丙酯、茶多酚、大蒜素和壳聚糖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制备所述人工饲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将玉米粉、黄豆粉、酵母粉、干酪素、抗坏血酸、复合维生素充分混匀,作为组分a;

ii)将水分为第一部分水和第二部分水;

iii)将琼脂、桄榔粉与第一部分水混合,加热,待琼脂融化(或称之为溶解)后倒入组分a,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组分b;

iv)将氯化胆碱、防腐剂、胆固醇、肌醇溶于第二部分水中搅拌均匀,得到组分c;

v)使组分b处于70-80℃,将组分b和组分c混合并搅拌,然后加入玉米须继续搅拌均匀,得到所述人工饲料。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分水的质量为所述组分a质量的1.5至3倍;和/或所述第二部分水加热至温度为55-65℃。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玉米须为0.5cm以下的小段。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v)之后的步骤vi):用紫外光(或者称之为紫外线)对所述人工饲料消毒。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骤vi)中,用紫外光对所述人工饲料消毒20min以上,例如30min。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和步骤2)中,独立地以1至3天的时间定期更换或添加所述人工饲料;和/或以3至5天的时间定期对饲养环境和饲养用具进行消毒处理。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灰翅夜蛾属昆虫的幼虫为草地贪夜蛾幼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首次发现光周期对灰翅夜蛾属幼虫的生长发育有影响,3l:21d至9l:15d特别有利于灰翅夜蛾属幼虫的生长发育,该光周期范围内的卵的孵化率、幼虫成活率、化蛹率和羽化率优于其他光照条件,是适合该灰翅夜蛾属幼虫规模化饲养的光照条件。本发明还首次发现了在人工饲料中添加桄榔粉可提高高龄幼虫成活率、蛹重、化蛹率和羽化率,添加玉米须可提高低龄幼虫成活率。本发明的饲料营养全面,与天然饲料并无显著性差异,且饲料保存时间长。该饲料的发明为灰翅夜蛾属昆虫特别是草地贪夜蛾的规模化饲养提供了必备条件,同时也减轻了天然饲料饲养时的污染问题,为进一步开展灰翅夜蛾属昆虫特别是草地贪夜蛾的各项生物学、遗传学毒理学研究提供生理指标相同的虫源奠定了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优选的实施案例的形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无特别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试剂均可通过商业途径购买。

实施例1

1000g人工饲料的配制:

以所述人工饲料的总质量计作100%,各组分质量百分比分别为:玉米粉6%,黄豆粉5%,酵母粉2%,玉米须2%,干酪素1%,抗坏血酸0.2%,氯化胆碱0.1%,复合维生素0.3%,对羟基苯甲酸丙酯0.2%,茶多酚0.1%,胆固醇0.07%,肌醇0.03%,桄榔粉0.5%,琼脂0.5%,水82%。

复合维生素组成成分:以所述复合维生素的总质量计作100%,维生素a8%,叶酸10%,d-生物素3%,维生素d3%,烟酰胺20%,锰1%,盐酸毗哆醇5%,泛酸钙5%,核黄素15%,烟酞胺30%。

按照下列方法配制草地贪夜蛾的人工饲料:

准备电子天平1台,1000ml烧杯、200ml烧杯、50ml烧杯若干、玻璃棒、温度计、灭菌锅、电磁炉、电磁炉用汤锅、保鲜盒等器具,将各组分按配比称重备用:

1)将玉米粉、黄豆粉、酵母粉、干酪素、抗坏血酸、复合维生素充分混匀,作为组分a;

2)将琼脂、桄榔粉与灭菌水混合,其中水的用量是组分a重量的3倍,加热煮沸后搅拌至全部融化,然后加入组分a继续煮至沸腾,得到组分b;

4)将剩余量的灭菌水加温至55℃,加入氯化胆碱、对羟基苯甲酸丙酯、茶多酚、胆固醇、肌醇并搅拌均匀,得到组分c;

5)将组分b冷却至70℃,将组分b和组分c混合并搅拌,最后加入切成0.5cm的玉米须继续搅拌均匀,倒入饲料盒中,得到人工饲料;

6)待人工饲料冷却至室温后,用紫外光消毒30min后置于4℃。

按照本实例制备的人工饲料,供草地贪夜蛾幼虫饲养。

实施例2

1000g人工饲料的配制:

以所述人工饲料的总质量计作100%,各组分质量百分比分别为:玉米粉8%,黄豆粉7%,酵母粉3%,玉米须3%,干酪素1.5%,抗坏血酸0.3%,氯化胆碱0.2%,复合维生素0.4%,对羟基苯甲酸丙酯0.1%,茶多酚0.3%,胆固醇0.1%,肌醇0.05%,桄榔粉0.8%,琼脂0.8%,水74.45%。

复合维生素组成成分:以所述复合维生素的总质量计作100%,维生素a8%,叶酸10%,d-生物素3%,维生素d3%,烟酰胺20%,锰1%,盐酸毗哆醇5%,泛酸钙5%,核黄素15%,烟酞胺30%。

按照下列方法配制草地贪夜蛾的人工饲料:

准备电子天平1台,1000ml烧杯、200ml烧杯、50ml烧杯若干、玻璃棒、温度计、灭菌锅、电磁炉、电磁炉用汤锅、保鲜盒等器具,将各组分按配比称重备用:

1)将玉米粉、黄豆粉、酵母粉、干酪素、抗坏血酸、复合维生素充分混匀,作为组分a;

2)将琼脂、桄榔粉与灭菌水混合,其中水的用量是组分a重量的2.2倍,加热煮沸后搅拌至全部融化,然后加入组分a继续煮至沸腾,得到组分b;

4)将剩余量的灭菌水加温至60℃,加入氯化胆碱、对羟基苯甲酸丙酯、茶多酚、胆固醇、肌醇并搅拌均匀,得到组分c;

5)将组分b冷却至75℃,将组分b和组分c混合并搅拌,最后加入切成0.5cm的玉米须继续搅拌均匀,倒入饲料盒中,得到人工饲料;

6)待人工饲料冷却至室温后,用紫外光消毒20min后置于4℃。

按照本实例制备的人工饲料,供草地贪夜蛾幼虫饲养。

实施例3

1000g人工饲料的配制:

以所述人工饲料的总质量计作100%,各组分质量百分比分别为:玉米粉10%,黄豆粉8%,酵母粉5%,玉米须5%,干酪素2%,抗坏血酸0.5%,氯化胆碱0.3%,复合维生素0.5%,对羟基苯甲酸丙酯0.3%,茶多酚0.2%,胆固醇0.14%,肌醇0.06%,桄榔粉1%,琼脂1%,水66%。

复合维生素组成成分:以所述复合维生素的总质量计作100%,维生素a8%,叶酸10%,d-生物素3%,维生素d3%,烟酰胺20%,锰1%,盐酸毗哆醇5%,泛酸钙5%,核黄素15%,烟酞胺30%。

按照下列方法配制草地贪夜蛾的人工饲料:

准备电子天平1台,1000ml烧杯、200ml烧杯、50ml烧杯若干、玻璃棒、温度计、灭菌锅、电磁炉、电磁炉用汤锅、保鲜盒等器具,将各组分按配比称重备用:

1)将玉米粉、黄豆粉、酵母粉、干酪素、抗坏血酸、复合维生素充分混匀,作为组分a;

2)将琼脂、桄榔粉与灭菌水混合,其中水的用量是组分a重量的1.5倍,加热煮沸后搅拌至全部融化,然后加入组分a继续煮至沸腾,得到组分b;

4)将剩余量的灭菌水加温至65℃,加入氯化胆碱、对羟基苯甲酸丙酯、茶多酚、胆固醇、肌醇并搅拌均匀,得到组分c;

5)将组分b冷却至80℃,将组分b和组分c混合并搅拌,最后加入切成0.5cm的玉米须继续搅拌均匀,倒入饲料盒中。

6)待饲料冷却至室温后,用紫外光消毒30min后置于4℃。

按照本实例制备的人工饲料,供草地贪夜蛾幼虫饲养。

对比例1

不添加玉米须,将玉米粉的含量由8%调整至11%,其他组分百分含量不变。

其他同实施例2。

对比例2

不添加桄榔粉,将琼脂粉的含量由0.8%调整至1.6%,其他组分百分含量不变。

其他同实施例2。

对比例3

不添加玉米须,也不添加桄榔粉,将玉米粉的含量由8%调整至11%,将琼脂粉的含量由0.8%调整至1.6%,其他组分百分含量不变。

其他同实施例2。

对比例4

采用天然饲料——新鲜玉米叶片作为草地贪夜蛾的饲料。

实施例4:

饲养草地贪夜蛾幼虫

6月中旬在合肥市岗集镇抓取草地贪夜蛾成虫,然后转入人工气候室饲养,将成虫放置于养虫笼中(40cm×40cm×40cm),外罩100目纱网同时悬挂纱布,提供10%的蜂蜜水供成虫取食。待成虫产卵后将带有卵块的纱布取出,养虫笼纱网上的卵可用毛笔沾水挑出,放入塑料盒中(15cm×10cm×10cm),塑料盒底部铺0.5cm厚的琼脂(1.5%)保湿,上铺一层滤纸。塑料盒口用500目纱网盖住,再用皮筋将塑料盒口扎紧。待幼虫孵出后,用实施例1至3以及对比例1至4的饲料分别饲养,每3天更换饲料。其中幼虫1至3龄时,实施例1至3以及对比例1至3中的人工饲料切割成1cm×1cm×0.5cm小块;对比例4的天然饲料切割成1cm×1cm的玉米叶片。待幼虫长至4龄时,将实施例1至3以及对比例1至3中的人工饲料切割成1cm×1cm×1cm小块饲养,对比例4的天然饲料切割成2cm×2cm的玉米叶片。待幼虫长至4龄后转入养虫杯(直径5cm×8cm)中单头饲养,养虫杯上铺盖100目纱网,用皮筋扎紧杯口,每天更换饲料。待其化蛹后,将蛹按雌:雄比=1:1放置于养虫笼中(40cm×40cm×40cm),外罩100目纱网同时悬挂纱布,待蛹羽化后提供10%的蜂蜜水供成虫取食。成虫以及幼虫的整个饲养过程中,温度为28℃,光周期为6l:18d,环境湿度为65±5%,每3天对饲养室和饲养工具进行紫外灯消毒1h。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次饲养100头。定期记录死/活虫数、幼虫发育历期、蛹重、化蛹虫数、羽化虫数参数。计算低龄幼虫存活率、高龄幼虫存活率、化蛹率和羽化率。其中,低龄幼虫存活率、高龄幼虫存活率、化蛹率和羽化率根据如下公式计算:

低龄幼虫存活率(%)=(转入养虫杯时4龄幼虫数量/初孵幼虫总虫数)×100

高龄幼虫总存活率(%)=(6龄幼虫数/转入养虫杯时4龄幼虫数量)×100

化蛹率(%)=(化蛹虫数/6龄幼虫数)×100

羽化率(%)=(羽化虫数数/化蛹虫数)×100

各数据结果采用excel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用spss16.0对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测验。结果见表1。

表1

注:同一列数据后有相同字母表示经duncan多重比较后差异不显著(p≥0.5)。

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至3在幼虫历期、蛹重、低龄幼虫存活率、高龄幼虫存活率、化蛹率和羽化率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使用实施例1至3和对比例1至4的7种饲料对草地贪夜蛾的幼虫历期无明显影响;虽然玉米须和玉米粉均来自于玉米,然而对比例1的低龄幼虫存活率显著低于实施例1至3以及对比例2和4;对比例2至3的蛹重、高龄幼虫成活率、化蛹率和羽化率显著低于实施例1至3以及对比例1和对比例4;对比例3的低龄幼虫存活率、高龄幼虫存活率、化蛹率和羽化率均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

以上结果表明:本申请中添加的玉米须和桄榔粉在草地贪夜蛾的人工饲料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玉米须可显著提高低龄幼虫成活率,桄榔粉在提高高龄幼虫成活率、蛹重、化蛹率和羽化率方面效果显著。而且,实施例1至3中的人工饲料配方与对比例4无显著性差异,可替代天然饲料完成幼虫的室内种群扩繁。

实施例5

连续饲养3代饲养草地贪夜蛾

以实施例4经历卵、幼虫和蛹阶段之后所羽化出的成虫作为虫源进行继代饲养,饲养过程和调查同实施例4。其中,使用的饲料为实施例1至3以及对比例4的饲料,继代饲养期间各幼虫处理组的供试饲料与对应的上一代的幼虫饲料相同。以田间采集到成虫产卵到羽化的成虫作为第一个世代,再连续饲养3代,共计4代。

结果见表2。

表2

注:同一调查指标数据后有相同字母表示经duncan多重比较后差异不显著(p≥0.5)。

从表2可以看出:用三种饲料连续饲养3代后,实施例1至3的人工饲料在幼虫发育历期、低龄幼虫成活率、高龄幼虫成活率、化蛹率、羽化率、卵孵化率、成虫产卵量方面和天然饲料玉米叶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实施例2的低龄幼虫成活率、高龄幼虫成活率、化蛹率、羽化率、成虫产卵量比天然饲料略高,但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在幼虫的存活率方面实施例2和天然饲料玉米叶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比实施例1和实施例3有所提高,说明实施例2可以作为本申请的最优组合。以上实验结果表明用人工饲料连续饲养多代后,草地贪夜蛾成幼虫均未出现退化现象,而且人工饲料和天然饲料的饲养效果相当,个别生命参数优于天然饲料。另外,用人工饲料饲养成本低,省时省力,可以实现草地贪夜蛾的周年、大批量、继代饲养。

实施例6

光周期对草地贪夜蛾幼虫饲养的影响

在以实施例2配制的人工饲料饲养草地贪夜蛾幼虫,在饲养期间,光周期设置为:0l:24d、3l:21d、6l:18d、9l:15d、12l:12d、15l:9d、18l:6d、21l:3d和24l:0d。其他同实施例4。

结果见表3。

表3

注:同一列数据后有相同字母表示经duncan多重比较后差异不显著(p≥0.5)。

从表3可以得出,光周期3l:21d、6l:18d、9l:15d、12l:12d的孵化率和低龄幼虫存活率显著高于0l:24d、21l:3d、24l:0d;光周期0l:24d、3l:21d、6l:18d、9l:15d的高龄幼虫存活率显著高于12l:12d、18l:6d、21l:3d、24l:0d;光周期0l:24d、3l:21d、6l:18d、9l:15d的化蛹率和羽化率显著高于18l:6d、21l:3d、24l:0d。由此可见,光周期3l:21d至18l:6d有利于卵的孵化和低龄幼虫的饲养,光周期0l:24d至15l:9d适合高龄幼虫及蛹的饲养。综合考虑,可以选择3l:21d至9l:15d作为幼虫饲养的光周期条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组合,这些改进和组合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