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牧草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312737发布日期:2020-06-30 20:39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牧草种植领域,具体为一种牧草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牧草是牧草属植物的通称,俗称金花菜,是一种多年生开花植物,其中最著名的是作为牧草的紫花牧草,牧草种类繁多,多是野生的草本植物,牧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似三叶草,耐干旱,耐冷热,产量高而质优,又能改良土壤,因而为人所知,广泛栽培,主要用制干草、青贮饲料或用作牧草。

在牧草种植过程中每个阶段所需的营养成分是不同的,例如牧草根部科员形成根瘤,根瘤中的根瘤菌具有固氮能力,可以为植株提供氮素,但是根瘤在建植初期可能会因为土壤中含氮较高或是因为施加氮肥而被减少或被抑制,不利后期植株生长,且现有的种植方法中牧草在刈割时尽量割茬低,这样会使得后期牧草产量减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牧草种植过程无法根据不同成长时期的牧草进行施加氮肥,且现有的种植方法中牧草在刈割时尽量割茬低,这样会使得后期牧草产量减少的问题,提供一种牧草的种植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牧草的种植方法,包括:

a、选土:选择符合牧草生长条件的土壤,对土壤进行ph值测定;

b、整土:对ph值不合格的土地进行整改,将低于6.8的ph值土壤调高至大于6.8;

c、栽种:将牧草种子栽种在已经调整好的土壤上;

d、施肥:根据牧草种子不同时期选择施加不同的肥料;

e、刈割:将成长好的牧草进行刈割;

f、管理:对刈割的时间进行管理。

优选地,所述牧草根粗壮、根茎发达、深入土层可达2-6m,侧根集中20-30cm土层,所以符合牧草生产条件的土壤需要具备土层深厚、疏松、含钙量高、ph值在6-8之间、含盐量不超过0.3%的特点,且在选土过程中对气候种植地也要进行筛选,牧草喜光,但降水量最低需要300mm。

优选地,所述整土环节中具体改变土壤ph值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在土壤上播撒生石灰,牧草可以在ph至大于8.5的土地上继续生长。

优选地,所述在栽种环节之前,需要先对牧草种子进行筛选,首先是种子的品种,选择产量潜力高、抗病性强、抗寒性强的品种为佳,牧草种子通常呈肾形,大小0.8mm-1.6mm,颜色由黄棕色至橄榄色,将坏掉的牧草种子从正常种子内部筛选出来,留下完好可生产的种子。

优选地,所述栽种环节之前还需要对种子进行消毒,采用35%的福尔马林稀释300倍,再将牧草种子浸泡5-8分钟,并在栽种环节前用农药进行拌种,播种时播种深度不超过3cm,使用播种机或播撒机上自带的滚轮,压紧土壤。

优选地,所述施肥环节中牧草幼苗的生长周期为30天,在萌发四周后在牧草的根部形成根瘤,在此之前根瘤并未形成或者作用很低,所以不需或少量施加氮肥,播种后60天内控制杂草量,控制虫害。

优选地,所述施肥环节也是牧草的生长环节,牧草会经历萌芽、幼苗、植株、分枝生长、收缩生长、再生生长等环节,在此环节中需要氮肥22.7-31.8kg/t牧草,磷肥7kg/t牧草,钾25-27kg/t牧草,钙15/t牧草,镁3/t牧草,硫3/t牧草,硼0.04/t牧草,牧草选肥也由传统颗粒缓释肥趋向全水溶速效高效肥料。

优选地,所述牧草在成长后期会开出小花,一片种植地中达到10%的开花率即可进行刈割,此时刈割牧草能提供可生产高乳质的干草;一片种植地中达到50%的开花率,此时贮存最多的碳水化合物,但已经过了生产优质干草推荐的收获期;一片种植地达到100%的开花率,在根部可以看见下一茬牧草根冠芽生成幼苗。

优选地,所述在刈割环节中,牧草的最高植株高度40.6cm-101.6cm,割茬位置在其1/2处往上,尽量保留腋芽。

优选地,所述管理环节中,末茬刈割在初霜前6-7周,此外还需在种植土壤处灌足冬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在牧草种植之前对土壤的ph值进行调节,再对牧草建植初期的氮肥和氮元素进行控制,使得牧草在建植初期根部的根瘤不会被减少或是抑制,这样根瘤内部的根瘤菌就可以在后期为植株提供氮素,这样就会使得植株的成活率提高,且降低后期植株缺乏肥导致的植株发育不良、矮小纤弱等情况;

2、本发明通过刈割的时候将植株的腋芽进行保留,使得后期刈割后的植株再生芽不仅会依靠根冠芽,且腋芽也可以提供再生芽,这样会大大提高后期生长的牧草的产量,使得二次收割后的植株生产时间短,收割时间加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牧草的种植方法,包括:

a、选土:选择符合牧草生长条件的土壤,对土壤进行ph值测定;

b、整土:对ph值不合格的土地进行整改,将低于6.8的ph值土壤调高至大于6.8;

c、栽种:将牧草种子栽种在已经调整好的土壤上;

d、施肥:根据牧草种子不同时期选择施加不同的肥料;

e、刈割:将成长好的牧草进行刈割;

f、管理:对刈割的时间进行管理。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牧草种植之前对土壤的ph值进行调节,再对牧草建植初期的氮肥和氮元素进行控制,使得牧草在建植初期根部的根瘤不会被减少或是抑制,这样根瘤内部的根瘤菌就可以在后期为植株提供氮素,这样就会使得植株的成活率提高,且降低后期植株缺乏肥导致的植株发育不良、矮小纤弱等情况。

实施例2

牧草根粗壮、根茎发达、深入土层可达2-6m,侧根集中20-30cm土层,所以符合牧草生产条件的土壤需要具备土层深厚、疏松、含钙量高、ph值在6-8之间、含盐量不超过0.3%的特点,且在选土过程中对气候种植地也要进行筛选,牧草喜光,但降水量最低需要300mm。

本实施例中,牧草生长起始温度为5℃,适宜温度为15-25℃,对水分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在选择种植环境里应选择排水良好的底块,这样可以使得牧草在后期生长环境中生长条件更好。

实施例3

整土环节中具体改变土壤ph值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在土壤上播撒生石灰,牧草可以在ph至大于8.5的土地上继续生长。

本实施例中,牧草的生长土壤ph值可以大于6.8但是不能小于6.8,根据土壤测试结果选择不同的调整方法,因地制宜,也需要根据土壤状况结合植株营养测定结果确定每年的施肥量。

实施例4

在栽种环节之前,需要先对牧草种子进行筛选,首先是种子的品种,选择产量潜力高、抗病性强、抗寒性强的品种为佳,牧草种子通常呈肾形,大小0.8mm-1.6mm,颜色由黄棕色至橄榄色,将坏掉的牧草种子从正常种子内部筛选出来,留下完好可生产的种子。

本实施例中,筛选种子可以有效控制后期牧草的成长和产量,是播种前很重要的一步,每公斤种子约有500000粒,需要从其中将坏掉的种子挑出,大概挑出的数量为1/100。

实施例5

栽种环节之前还需要对种子进行消毒,采用35%的福尔马林稀释300倍,再将牧草种子浸泡5-8分钟,并在栽种环节前用农药进行拌种,播种时播种深度不超过3cm,使用播种机或播撒机上自带的滚轮,压紧土壤。

本实施例中,压紧土壤可以有效避免在雨水较多的天气,雨水将栽种牧草的土壤冲走,导致水土流失,牧草种子直接暴露在外,引起种子死亡,从而避免产量降低。

实施例6

施肥环节中牧草幼苗的生长周期为30天,在萌发四周后在牧草的根部形成根瘤,在此之前根瘤并未形成或者作用很低,所以不需或少量施加氮肥,播种后60天内控制杂草量,控制虫害。

本实施例中,氮肥施加对牧草而言很重要,因为根瘤中的根瘤菌具有固氮能力,可以为植株提供氮素,可以在后期土壤氮元素跟不上的情况下为植株提供氮元素,所以避免植株未形成之前对根瘤施加过多氮元素,从而避免根瘤减少或被抑制。

实施例7

施肥环节也是牧草的生长环节,牧草会经历萌芽、幼苗、植株、分枝生长、收缩生长、再生生长等环节,在此环节中需要氮肥22.7-31.8kg/t牧草,磷肥7kg/t牧草,钾25-27kg/t牧草,钙15/t牧草,镁3/t牧草,硫3/t牧草,硼0.04/t牧草,牧草选肥也由传统颗粒缓释肥趋向全水溶速效高效肥料。

本实施例中,牧草缺氮,会出现全叶失绿,淡绿色至黄色,植株发育不良,矮小纤弱等症状;牧草缺磷,会出现叶片及茎秆呈暗绿色,叶片较小,卷曲,向斜上方生长,植株稀疏,小叶常交叠在一起,下面和茎秆可能呈红或紫色;牧草缺钾,会出现叶片顶端及边缘最先出现失绿斑点,随后扩展,但主脉通常无症状;牧草缺硫,会出现全叶失绿,谈绿色至淡黄色,不出现坏死斑点,茎秆纤弱,生长缓慢等症状;牧草缺硼,会出现新叶呈黄色或淡黄色,植株顶端出现节间缩短现象,叶脉间出现红色斑块,发展到后期叶片变为青铜或者紫色,顶端生长点坏死,花蕾不能形成或花粉发育不良的症状,所以在牧草的生长环节中,氮、磷、钾、硫、硼元素施加十分重要。

实施例8

牧草在成长后期会开出小花,一片种植地中达到10%的开花率即可进行刈割,此时刈割牧草能提供可生产高乳质的干草;一片种植地中达到50%的开花率,此时贮存最多的碳水化合物,但已经过了生产优质干草推荐的收获期;一片种植地达到100%的开花率,在根部可以看见下一茬牧草根冠芽生成幼苗。

本实施例中,想要获得优质干草,一般在10%开花率的时候进行收割时机最佳。

实施例9

在刈割环节中,牧草的最高植株高度40.6cm-101.6cm,割茬位置在其1/2处往上,尽量保留腋芽。

本实施例中,通过刈割的时候将植株的腋芽进行保留,使得后期刈割后的植株再生芽不仅会依靠根冠芽,且腋芽也可以提供再生芽,这样会大大提高后期生长的牧草的产量,使得二次收割后的植株生产时间短,收割时间加快。

实施例10

管理环节中,末茬刈割在初霜前6-7周,此外还需在种植土壤处灌足冬水。

本实施例中,因为牧草特性是具有秋眠性,是一种油管生长习性和生理功能的遗传特性,这种变化在牧草秋季刈割之后的再生过程中差异明显,与牧草的再生力、耐寒性、生产力密切相关,所以针对这一特性,在管理过程中,需要确定好秋季刈割的时间,还有就是牧草越冬管理,越冬过程中,牧草很容易受冻伤,植株弱,生产缓慢,所以越冬管理也要加强。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