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蟑防蟑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62592发布日期:2020-04-03 17:59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灭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灭蟑防蟑的工艺。



背景技术:

蟑螂学名蜚蠊,生存地球史三亿五千万年。常见的蟑螂有七种:德国小蠊,美洲大蠊,日本大蠊,东方蠊,中华地蠊,澳洲大蠊,黑胸大蠊。蟑螂喜欢选择温暖、潮湿、食物丰富和多缝隙的场所栖居,这就是它们孳生所需要的4个基本条件。凡是有人生活和居住的建筑物内,一般都具有这些条件,它给人类和人们健康带来严重危害,每只蟑螂身上可携带一千四百万种细菌。蟑螂爬行过的食具和衣服传播40多种细菌,6种病毒,各种疾病,肝炎,肠炎,骨髓炎,伤寒,麻风,结核,霍乱,致癌,致畸,痢疾等七十多种疾病。

日常的灭蟑都是随心所欲,对于灭蟑药剂的投放想放哪就放哪,而且灭蟑都是发现才灭,也没有预防措施,导致蟑螂的灭杀效果很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灭蟑防蟑的工艺,它具有提高灭蟑效果的特点。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灭蟑防蟑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侵害调查:对侵害的种类、范围以及程度进行调查;

制定方案:针对调查的结果选定灭蟑药物的剂型、剂量以及灭蟑用器具;

灭蟑措施:包括环境防治,投放药物;

防蟑措施:定期检查,设置防护屏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侵害调查能够针对侵入的蟑螂种类制定灭蟑方案,根据侵害调查结果,制定药物投放的地点以及药量;环境防治能够对蟑螂的生存基石进行清理,根据制定的方案将药物按着规划投放在合适的地点;能够使药物对蟑螂进行灭杀,不需要投放很多的药物就能够灭杀在蟑螂,故提高灭杀蟑螂效果的同时,还能够避免对环境造成影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灭蟑措施步骤中,环境防治是灭蟑的根本措施,对蟑螂的栖息地、水源、食源、堵洞抹缝,清楚虫蟑迹、垃圾杂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脏乱差的环境是滋生蟑螂的基石,所以首先要对环境进行清理,去除蟑螂身存的基石,才能够更好的灭杀蟑螂,堵洞抹缝、清楚虫蟑迹能够减少其余地区的蟑螂重新侵入的概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灭蟑措施步骤中,药物包括液体除蟑剂、固体毒饵、胶饵、热烟雾剂以及烟熏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环境的要求选择适合的药物种类进行灭杀,从而减少不合适的药物对环境造的破坏,还能够起到灭杀蟑螂的目的,且各个种类的药物还可以搭配使用,能够用在复杂的环境内,提高灭蟑的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液体除蟑剂是拟除虫菊醋类,也可使用氨基甲酸酯和有机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拟除虫菊酯类杀虫药对昆虫的毒性比哺乳类动物高,有触杀和胃杀作用,具有杀虫谱广,效果好、低残留,无蓄积作用等优点;氨基甲酸酯(残杀威)和有机磷没有特殊气味,能够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液体除蟑剂喷洒的过程中要从外围到中央,且关闭门窗、电扇、排风扇;

采用缝隙喷洒施药量为50ml/m,滞留喷洒施药量50ml/m2,对各种缝,洞、杂物堆、角落、墙角所有蟑螂活动、栖息的场所进行喷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洒药剂从外围到中央,能够将虫蟑向内驱赶,更好的对虫蟑进行灭杀,避免虫蟑跑到别的区域进行繁衍;关闭门窗、电扇、排风扇能够防止空气对流影响药效;药物喷洒在各种缝,洞、杂物堆、角落、墙角等蟑螂活动的场所,能够提高对蟑螂的灭杀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体毒饵使用少量多点到位的方式投放,用量为1g/m2,3-5点/g,固体毒饵放置在容器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体毒饵一般为颗粒或片状,对于这种毒饵要采用多点少量的投放方式,能够使蟑螂的更好的对毒饵吞食,避免过于集中的毒饵造成浪费,固体毒饵放置在容器内,能够避免受潮导致药物霉变失效。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胶饵投药量2-8点/m2,0.03g/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胶饵无刺激、无气味,无环境污染,对人畜毒性低,处理时室内人员不必离开,食品不用搬离、可随时处理,操作前不用作任何准备,方便毒饵的布设。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蟑措施步骤的后面增加效果验证步骤,通过公式:密度下降率(%)=[(灭前蟑螂密度一灭后蟑螂密度)/灭前蟑螂密度」×l00%对密度下降率进行计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效果验证,能够确定灭蟑的效果,进而决定是继续灭蟑,还是防蟑,当灭蟑效果不好时,可以更换灭蟑过程中使用的药物种类,再次进行灭蟑,最后必然达到灭蟑的目的。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蟑螂密度可通过药激法、目测法以及粘捕法进行测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际环境的限制,选择合适的方法对蟑螂密度进行测量,避免蟑螂密度的检测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侵害调查、制定方案、灭蟑措施以及防蟑措施能够更好的对蟑螂进行灭杀,灭杀完成后放置蟑螂的复发,从而能够更好的对单个区域的蟑螂进行灭杀控制;

2.药物的种类液体除蟑剂、固体毒饵、胶饵、热烟雾剂以及烟熏剂,能够根据实际的应用环境进行选择,从而方便药物的投放,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灭蟑防蟑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侵害调查:对侵害的种类、范围以及程度进行调查;

制定方案:针对调查的结果选定灭蟑药物的剂型、剂量以及灭蟑用器具;

灭蟑措施:包括环境防治,投放药物;

防蟑措施:定期检查,设置防护屏障。

侵害调查:针对侵害蟑螂的种类,侵害的范围和程度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并且记录在案,对蟑螂栖息场所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并且结合环境特点逐一进行记录。

制定方案:根据调查的结果制定灭蟑的措施,针对侵害的种类、环境特点确定合适的灭蟑措施,选定灭蟑药物的剂型、剂量,划定施药区,计算出各类措施的药物用量和所需工时;准备好灭蟑所需器具,安排人员施工,能够高效的实施灭蟑,避免因为实施方案影响灭蟑效果或效率。

灭蟑措施:首先对是环境防治,治理环境是灭蟑最根本的措施、消除蟑螂的栖息地、水源、食源、堵洞抹缝,清除虫蟑迹,清除垃圾杂物,整治环境,去除蟑螂生存的基石,从根底断绝蟑螂生存的根本,减少蟑螂复发的概率。

然后是药物灭杀,药物包括液体除蟑剂、固体毒饵、胶饵、热烟雾剂以及烟熏剂,故药物灭杀时可以选择一种或几种的药物搭配使用,达到更好的灭蟑效果,根据实际环境选择使用的药物,减少药物和环境之间的互相影响,进而确保灭蟑的效果,还能够降低药物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液体除蟑剂以拟除虫菊醋类为主(氟氯甄菊酼.三氟氯氰菊酚、氯氰菊酯等),也可使用氨基甲酸酯(残杀威)和有机磷。在喷洒的过程中要从外围到中央,喷洒范围要略大于侵害范围,建立防护屏障;由外而内喷洒药物能够防止蟑螂的逃窜,更好的对蟑螂进行灭杀;喷洒时关闭门窗、电扇、排风扇,液体除蟑剂会蒸发,对流空气会增加液体除蟑剂的蒸发速度,故关闭门窗、电扇、排风扇能够防止对流空气对药效造成影响,液体除蟑剂可以采用喷洒的方式,可以对人手无法触及的位置进行喷洒,方便药物的喷洒。

采用缝隙喷洒的施药方式时施药量为50ml/m,滞留喷洒的喷洒方式时施药量为50ml/m2,能够达到最佳的灭蟑效果,还不会造成药物浪费,也不会导致药物过多,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对各种缝,洞、杂物堆、角落、墙角等所有蟑螂活动、栖息的场所进行喷洒,从而全方面的对蟑螂进行灭杀,能够增加灭蟑的效果;可选用悬浮剂(不吸水墙面)和可湿性粉剂(吸水墙面),使药物能够附着在不同的墙面上,进而能够对爬上墙面的蟑螂进行灭杀。

喷洒后保留药物,切勿冲刷,避免药物起到灭杀蟑螂的目的;喷洒时应注意避免污染食物,餐具以及防止环境污染。

固体毒饵:具有颗粒和片状两种,固体毒饵的投放应该少量多点进行投放,药量控制在1g/m2,3-5点/g,能够达到灭蟑的目的,还能够避免药物浪费以及污染环境,部分的投放场所比较潮湿,为了避免药物受潮,药物应该放于容器内,避免药物受潮霉变失效;固体毒饵能够不容易对餐具何环境造成污染,能够更好的对环境进行保护。

胶饵:胶饵投放按着投药量2-8点/m2,一般0.03g/点绿豆大小的标准进行投放;胶饵具有无刺激、无气味,无环境污染,对人畜毒性低等优点,在布设胶饵时,室内人员不必离开,食品不用搬离、可随时处理,操作前不用作任何准备,适用于医院、商务楼、宾馆、饭店、食品加工企业等,布设胶饵更加方便,提高工作的效率,减少对布设环境造成的影响。

胶饵由于特有粘着特性并采用了注射器施药,适用于各种场合,尤其适用在固体毒饵无法放置且不宜喷洒的电器设备,自动化办公设备、文件档案柜等场所,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且方便投放,是其他种类药物不具备的特性。

胶饵持效长(3-6个月),只需要定期检查即可,使用更加方便,减少对人力资源的占用,进而降低灭蟑的成本。

对下水道、地下室、仓库、高层建筑垃圾通道等使用热烟雾剂,具有高效灭杀的特点;烟熏剂由于渗透力有限,无持效,与喷洒,毒饵等方法配合更为合宜,适用于密闭较好的小型房间,能够具有良好的灭蟑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投放药物环境的特点以及特殊性进行选择药物的种类进行投放,达到灭蟑效果的同时,还能够减少药物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巩固措施:定期监测检查,听取客户对虫情的反映,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在蟑螂繁殖高峰期,密切注意防止虫情反跳;防止外面带人蟑螂.一旦发现,立即消灭。做好对邻近蟑螂侵害严重单位的虫害隔离措施,设置防护屏障,防止蟑螂侵入,从而防止蟑螂的复发,维持灭蟑区域的蟑螂密集度,减少蟑螂的滋生。

效果考核:通过公式:密度下降率(%)=[(灭前蟑螂密度一灭后蟑螂密度)/灭前蟑螂密度」×l00%,计算蟑螂密度的下降率,进而判断灭蟑的效果,从而选择是制定新的灭蟑方案,还是继续实行防蟑措施。

蟑螂密度测定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药激法:

0.3%二氯苯醚菊酯酒精液,手持压缩喷雾器和手电筒。使用方法:对怀疑有蟑螂隐藏的缝洞、角落、抽屉、橱柜和杂物堆等蟑螂栖息场所进行喷洒,观察房间以(15平方为1间)在喷药后10分钟内激出的蟑螂数:以确定侵害率(%)和密度数(只/间)。

2.目测法:

选择蟑螂经常活动的几个点.如:灶面、桌面、橱柜等,观察5-10分钟左右,记录蟑螂数,为使测定准确,测定须定人,定时、定点、定人就是每次调查都要固定人员,定时指在同一时段观察,观察的时间长短也要相同,定点就是观察点要相同。将各点捕获的蟑螂数总和除以观察点数,即为密度指数,单位只/点。

3.粘捕法:

工具:蟑螂粘捕盒。有粘胶纸板和外套盒组成,粘胶纸板铺在外套盒内,规格为20╳15cm。使用方法:放约2克新鲜面包屑于胶版中央,作为诱饵。调查时每15平方米房间放2盒,放在蟑螂经常出没的地点,2盒分别放在二个点上。晚上放,放后关灯,第2天早晨收。盒上编写、登记,并于第二天检查。密度单位:只/每夜。把一个房间所放的所有盒中粘捕到的蟑螂总数除以盒数,即代表着每间房间的蟑螂平均密度。测定2-3次,最后计算平均数,就更具有代表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