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独杆汉桂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367094发布日期:2020-04-14 12:34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独杆汉桂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涉及植物的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独杆汉桂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汉桂osmanthusfragrans(thunb.)lour(hangui)属丹桂osmanthusfragrans(thunb.)lour的地理种;传统的独杆桂花需要大量的修剪,每株优树一年中需要5-6次的修剪定型才能达到独杆的效果,而随着劳动力成本的逐步上升,多次的修剪导致独杆汉桂的培育成本大幅提高,减少了苗农的经济收入。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独杆汉桂的培育方法,该培育方法的培育周期是三年,且只需要在第三年的1月份进行一次侧枝的修剪即可培育出独杆汉桂,大大减少了修剪次数和劳动力成本,增加了苗农的经济收入,且得到的独杆汉桂的主干更加粗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独杆汉桂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壤土或沙壤土且向其中施入基肥,然后将壤土或沙壤土做成若干畦,在3月上旬将具有1-3个分枝的穴盘汉桂苗按照0.3m×0.5m的规格栽植,栽植后浇入定根水且扶正穴盘汉桂苗;定期进行病虫防治;

s2:在来年的3月、7月和10月,分别施生长肥;定期进行病虫防治;

s3:在第三年的1月对主干1米以下的穴盘汉桂的侧枝进行全部剪除,分别在3月、7月和10月施生长肥;定期进行病虫防治。

进一步限定,步骤s1中的基肥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其中氮元素、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的质量比为13:6:8;每667m2的壤土或沙壤土施入27kg基肥。

进一步限定,步骤s1中的每一个畦的宽度为3m且高度为0.25m,且在壤土或沙壤土中开设中沟、腰沟以及边沟。

进一步限定,步骤s1中壤土或沙壤土的耕层大于0.4m。

进一步限定,步骤s1中病虫防治所使用的药剂由40%杀扑磷500倍液和25%戊唑醇悬浮剂2000倍液组成,采用喷雾的方式进行喷洒,喷洒后的叶片正反面全部湿润但不滴水。

进一步限定,步骤s1中病虫防治所使用的药剂由40%杀扑磷500倍液和25%戊唑醇悬浮剂2000倍组成。

进一步限定,所述步骤s2中的生长肥包括腐殖酸型复合肥、尿素以及硫酸钾,氮元素、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的质量比为39:18:24;第二年和第三年每年每667m2的壤土或沙壤土施入81kg生长肥。

进一步限定,所述步骤s2中病虫防治在每年的4月中旬、8月中旬以及11月中旬进行。

进一步限定,所述步骤s2中病虫防治所使用的药剂由40%杀扑磷500倍液和25%戊唑醇悬浮剂2000倍液混合组成,采用喷雾的方式进行喷洒,喷洒后的叶片正反面全部湿润但不滴水。

进一步限定,所述步骤s2中生长肥是在中雨前期施入,未溶化的肥料结合补喷水措施施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公布的独杆汉桂的培育方法,培育周期为三年且仅需在第三年的1月份进行一次侧枝的修剪,得到的独杆汉桂的主干粗壮且大大降低了修剪成本,从而提高了苗农的收入。

附图说明

图1是多次修剪区各时期不同高度处主干的直径分布图;

图2是一次修剪区各时期不同高度处主干的直径分布图;

图3是两种修剪方式距地0米处主干的直径分布图;

图4是两种修剪方式距地0.2米处主干的直径分布图;

图5是两种修剪方式距地0.5米处主干的直径分布图;

图6是两种修剪方式距地1米处主干的直径分布图;

图7是两种修剪方式距地1.5米处主干的直径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实施例1

第一年:3月上旬选择土质为壤土或沙壤土,耕层0.4m以上,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块,基肥按照每667m2旋耕施入27kg,其中:氮元素、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的质量比为13:6:8;开设中沟、腰沟、边沟,做成宽3m高0.25m的畦;将带6×6×6cm土球、高度0.4-0.6m、分枝1-3个的穴盘汉桂苗,按照0.3m×0.5m的规格栽植;栽后立即浇足定根水并扶正树苗;4月20日左右、8月10日左右以及11月10日左右分别开展病虫防治,采用40%杀扑磷500倍液来防治蚧壳虫等虫害,25%戊唑醇悬浮剂2000倍液来防治褐斑病,可用汽油喷雾机一并混合喷雾,以叶片正反面全部湿润但又不滴水为最佳。经过一年的移苗和生长,移栽后的株高数理统计为1.02米,0.2米以下分枝平均为4.8个。

第二年:分别在3月20日左右、7月20日左右、10月10日左右在中雨前施入生长肥,生长肥每667m2施入81kg,生长肥由腐殖酸型复合肥、尿素、硫酸钾等组成,氮元素、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的质量比为39:18:24;以洋丰三元腐殖酸型复合肥为最佳,如有部分肥料没有溶化可喷撒清水溶化。4月20日左右、8月10日左右、11月10日左右晴天开展病虫防治,采用40%杀扑磷500倍液防治蚧壳虫及食叶性虫害,25%戊唑醇悬浮剂2000倍液防治褐斑病,可用汽油喷雾机一并混合喷雾,以叶片正反面全部湿润但又不滴水为最佳。

将上述种植的汉桂隔畦选取5畦共计2000株作为全年多次修剪处理区(以下简称多次修剪区),另选取上述种植的汉桂约5畦共计2000株做全年一次修剪处理区(以下简称一次修剪区)。多次修剪区在全年汉桂生长中及时通过抹芽、修剪掉除主干以外的所有侧芽,修剪时间段为:侧芽能手工抹除至侧芽已经木质化前;一次修剪区全年任其自然生长。

第三年:1月10日左右,剪除一次修剪区所有主干1米以下的所有汉桂的侧枝,只保留1个主干;多次修剪区同第二年修剪方式相同,即在全年汉桂生长中及时通过抹芽、修剪掉除主干以外的所有侧芽,修剪时间段为:侧芽能手工抹除至侧芽已经木质化前,分别为1月10日,3月20日,3月30日,5月01日,6月01日,8月01日,9月01日,11月01日;分别在1月10日左右、5月10日左右、9月10日左右、12月10日左右在两个修剪区分别抽样各处理100株,按照地面上0米高处主干的直径、0.2米高处主干的直径、0.5米高处主干的直径、1米高处主干的直径、1.5米高处主干的直径5项指标比较两种汉桂处理方法的差异;结果如表1、表2、图1-7所示。两种汉桂培育方法中的施肥、病虫防治与第二年完全相同。

表1两种汉桂培育方法不同时期树体数量指标及差异性比较单位:mm

表2两种汉桂培育方法不同时期树体数量指标及差异性比较单位:mm

由表1和表2可知,一次修剪区育成的独杆汉桂,除1月10日1米处直径、5月10日1米处、1.5米处直径没有差异外,其它时期和不同高度均有较大差异。一次修剪的汉桂树苗在第三年的9月和12月较多次修剪的汉桂更粗壮。

一次修剪区和多次修剪区的用工成本如表3所示,按照人工工资每天100元,每天以8小时计算工时。

表3两种培育方式人工成本分析单位:元

由表3可知,多次修剪区第二年和第三年均进行了修剪,人工成本为:0.2429×2=0.4858元;一次修剪区用工成本为:0.1041元,一次修剪区用工成本为多次修剪区的21.43%,经济效益显著。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