舀勺式马铃薯播种机种面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4006发布日期:2019-10-15 17:26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舀勺式马铃薯播种机种面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薯类播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舀勺式马铃薯播种机种面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马铃薯播种机械机型主要有针刺式、指夹式、舀勺式三种。针刺式播种机易感染病毒,影响马铃薯品质;指夹式机器较重、漏播较为严重,工作可靠性差,株距均匀性差。舀勺式播种机能够实现精量播种,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机型,但因种薯在种箱种架空、种薯在种箱中堆积等原因,其重播率和漏播率还是较高,株距均匀性也受一定限制。所以研究舀勺式马铃薯播种机种面控制装置,减少重播率和漏播率,对提高马铃薯播种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针对舀勺式播种机因种薯在种箱种架空、种薯在种箱中堆积等原因,重播率和漏播率较高,株距均匀性也受一定限制的问题,研究设计了舀勺式马铃薯播种机种面控制装置,该装置可根据不同工作条件调节所限制的种面高度,防止种薯在种箱中堆积,同时防种薯架空机构可对种箱内种薯进行搅动,防止种薯在种箱中架空,降低马铃薯播种的重播率和漏播率,提高株距均匀性,进而提高马铃薯机械化播种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包括防架空机构、转角限流机构和柔性限流机构,防架空机构由导种驱动轴、偏心轮、连接杆、摆柄和导种盘组成,安装在种箱外侧;转角限流机构由转托板、直管、延托板、托位调节板、转角座组成,安装种箱两侧;柔性限流机构由上棚板、夹条板、橡胶帆布带组成,安装在种箱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防架空机构由导种驱动轴、偏心轮、连接杆、摆柄和导种盘组成,导种盘由长导杆、短导杆、盘板和方根轴组成。其中导种驱动轴与偏心轮相连,连接杆一端与偏心轮相连,另一端与摆柄一端固连。摆柄另一端与方根轴固连,安装在种箱外侧的外壁上,长导杆、短导杆、盘板安装在种箱外侧的内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转角限流机构由转托板、直管、延托板、托位调节板、转角座组成,其中转托板与直管焊合,转托板上开有调位孔,延托板与转托板通过调位孔进行螺栓连接,位于种箱内部,转角座上端与直管套接,下端与托位调节板通过螺栓连接,位于种箱两侧,托位调节板上开有调位孔,通过调整转角座在调位孔的安装位置可调整所控制的种面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柔性限流机构由上棚板、夹条板、橡胶帆布带组成,上棚板与夹条板焊合,橡胶帆布带通过铆钉连接在夹条板上,整体由上棚板通过螺栓连接在种箱内部,可在限制种箱内部种面高度的同时对种薯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舀勺式马铃薯播种机种面控制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所述的舀勺式马铃薯播种机种面控制装置,可通过调整转角座在调位孔的安装位置调整所控制的种面高度,同时柔性限流机构对种薯起一定的保护作用,可减少马铃薯播种的重播率和漏播率,提高株距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舀勺式马铃薯播种机种面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防架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导种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转角限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托位调节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柔性限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件号说明:

防架空机构1;转角限流机构2;柔性限流机构3;导种驱动轴4;偏心轮5;连接杆6;摆柄7;导种盘8;长导杆9;短导杆10;盘板11;方根轴12;转托板13;直管14;延托板15;托位调节板16;转角座17;上棚板18;夹条板19;橡胶帆布带2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2、3、4、5、6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舀勺式马铃薯播种机种面控制装置安装位置及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包括防架空机构1、转角限流机构2和柔性限流机构3,防架空机构1由导种驱动轴4、偏心轮5、连接杆6、摆柄7和导种盘8组成,安装在种箱外侧;转角限流机构2由转托板13、直管14、延托板15、托位调节板16、转角座17组成,安装种箱两侧;柔性限流机构3由上棚板18、夹条板19、橡胶帆布带20组成,安装在种箱内部。

所述的防架空机构1由导种驱动轴4、偏心轮5、连接杆6、摆柄7和导种盘8组成,导种盘8由长导杆9、短导杆10、盘板11和方根轴12组成。其中导种驱动轴4与偏心轮5相连,连接杆6一端与偏心轮5相连,另一端与摆柄7 一端固连。摆柄7另一端与方根轴12固连,安装在种箱外侧的外壁上,长导杆9、短导杆10、盘板11安装在种箱外侧的内壁上。

所述的转角限流机构2由转托板13、直管14、延托板15、托位调节板16、转角座17组成,其中转托板13与直管14焊合,转托板13上开有调位孔,延托板15与转托板13通过调位孔进行螺栓连接,位于种箱内部,转角座17上端与直管14套接,下端与托位调节板16通过螺栓连接,位于种箱两侧,托位调节板16上开有调位孔,通过调整转角座17在调位孔的安装位置可调整所控制的种面高度。

所述的柔性限流机构3由上棚板18、夹条板19、橡胶帆布带20组成,上棚板18与夹条板19焊合,橡胶帆布带20通过铆钉连接在夹条板19上,整体由上棚板18通过螺栓连接在种箱内部,可在限制种箱内部种面高度的同时对种薯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该舀勺式马铃薯播种机种面控制装置安装在种箱上,动力由地轮提供,通过链传动带动主动轮旋转。播种时种箱中的种薯在重力作用下流动到种箱底部喂薯区部位,防架空机构由导种驱动轴驱动进行小幅摆动避免种薯结拱,同时起导流的作用,转角限流机构和柔性限流机构通过调节在不同调位孔的安装位置来控制种薯流量,防止种薯堆积在底部的同时对种薯起一定的保护作用,三个机构共同作用保证喂薯区种薯量维持动态恒定。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不同播种条件调节种箱内种面高度,具有结构简单、调节方便、通用性和稳定性高的特点。

本发明适用于马铃薯机械播种作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