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渔轮及其摇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99989发布日期:2019-10-08 19:13阅读:7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渔轮及其摇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渔具,尤其涉及一种渔轮及其摇臂。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使用的大部分渔轮的摇臂总成是采用铜材和锌铝合金加工而成,然后在锌铝合金的表面进行喷漆处理,以提高摇臂的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其中纺车式渔轮常常采用可拆卸的摇臂,这种可拆卸的摇臂可以包括一摇臂杆,在摇臂杆两端分别连接一芯轴及一手柄,芯轴上套装有一芯轴套管,为了避免渔轮整体的重量过大且兼顾渔轮的机械强度、耐腐蚀性及耐磨性,芯轴套管采用先在芯轴上套装一层金属材质的内嵌件,然后在内嵌件上套装一层塑料套管,内嵌件及塑料套管之间铆接固定的形式,这种芯轴套管造成组装过程复杂、效率低,零件成本高,增加了整个渔轮摇臂的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渔轮及其摇臂,所述摇臂组装过程简单、零件成本低、装配效率高,重量轻且耐腐蚀性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摇臂,其应用于一渔轮,所述渔轮包括一线轮、一外壳及安装于所述外壳内部的一传动装置,所述摇臂包括一摇臂杆、一手柄及一芯轴,所述手柄可转动地套装于所述摇臂杆的第一端,所述芯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摇臂杆的第二端,所述芯轴上从靠近所述摇臂杆一端至远离所述摇臂杆一端依次套装有一第一金属垫片、一塑料套管及一第二金属垫片。

优选的,所述塑料套管远离所述摇臂杆的一端轴向延伸凸起有一内圆筒体,所述内圆筒体端面与所述第二金属垫片一面抵靠,所述第二金属垫片的另一面与所述传动装置配合。

优选的,所述塑料套管远离所述摇臂杆的一端延伸凸起有一外筒体,所述外筒体位于所述内圆筒体的外侧,所述外筒体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内圆筒体的轴向长度,所述外筒体用于与所述渔轮外壳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金属垫片及所述第一金属垫片均为不锈钢垫片。

优选的,所述芯轴一端伸出所述塑料套管后通过一铰接轴与所述摇臂杆铰接,其另一端伸出所述塑料套管后与所述传动装置螺纹配合。

优选的,所述芯轴与所述摇臂杆铰接一端为扁轴状的铰接部,所述摇臂杆与所述芯轴铰接一端设置有一与所述铰接部适配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摇臂杆与所述手柄配合一端固定设置有一铆钉,所述手柄可转动地套装于所述铆钉上。

优选的,所述手柄包括一手柄主体、一手柄套及一手柄堵,所述手柄主体套装于所述铆钉上,所述手柄套套装于所述手柄主体上,所述手柄堵从所述手柄主体端部伸入所述手柄主体后与所述手柄套卡扣连接。

优选的,所述手柄主体及所述手柄套在各自远离所述摇臂杆一端分别设置有一凹槽及一开口,所述开口内侧宽度大于所述开口外侧宽度,所述手柄堵两端的侧壁分别与所述凹槽及所述开口适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渔轮,其包括一线轮、一外壳及安装于所述外壳内部的传动装置,所述渔轮包括所述摇臂,所述摇臂用于通过所述传动装置驱动所述线轮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渔轮及其摇臂,所述摇臂包括一摇臂杆、一手柄及一芯轴,所述手柄可转动地套装于所述摇臂杆的第一端,所述芯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摇臂杆的第二端,所述芯轴上从靠近所述摇臂杆一端至远离所述摇臂杆一端依次套装有一第一金属垫片、一塑料套管及一第二金属垫片,塑料套管的使用降低了零件的成本及装配的复杂度,提高了装配的效率及与海水等物质接触的耐腐蚀性,通过所述第二金属垫片与设置在所述渔轮内部的传动装置直接接触配合,兼顾了使用塑料套管时摇臂的机械强度和耐磨度,使得摇臂的综合性能更佳,对于采用所述摇臂的渔轮,零件成本得到了降低,装配效率、耐腐蚀性得到了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摇臂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摇臂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摇臂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摇臂,其应用于一渔轮(图未示),所述渔轮包括一线轮(图未示)、一外壳(图未示)及安装于所述外壳(图未示)内部的一传动装置(图未示),所述摇臂包括一摇臂杆1、一手柄2及一芯轴3。所述摇臂杆1的第一端可转动地套装有一手柄2,所述摇臂杆1的第二端与所述芯轴3可转动连接。

参阅图2及图3,所述芯轴3上从靠近所述摇臂杆1一端至远离所述摇臂杆1一端依次套装有一第一金属垫片31、一塑料套管32及一第二金属垫片3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金属垫片33及所述第一金属垫片31均为不锈钢垫片。所述芯轴3一端伸出所述塑料套管32及所述第一垫片31之后通过一铰接轴4与所述摇臂杆1铰接,所述芯轴3另一端向相反的方向伸出所述塑料套管32及所述第二金属垫片33后与所述传动装置(图未示)螺纹配合。具体地,所述芯轴3的一端包括一扁轴状铰接部34,所述摇臂杆1靠近所述芯轴3的一端设置有一凹槽11,所述凹槽11与所述芯轴3的扁轴状铰接部34适配,所述铰接部34可在所述凹槽11内转动,所述铰接部34与所述凹槽11的侧壁通过一铰接轴4铰接;所述芯轴3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传动装置(图未示)适配的外螺纹,用于与所述传动装置(图未示)固定连接后间接带动所述线轮(图未示)。

所述塑料套管32远离所述摇臂杆1的一端轴向延伸凸起有一内圆筒体321,所述内圆筒体321的端面与所述第二金属垫片33一面抵靠,所述第二金属垫片33的另一面与所述传动装置(图未示)配合。由所述第二金属垫片33与所述传动装置直接接触,降低了所述塑料套管32被磨损失效的几率。

所述塑料套管32远离所述摇臂杆1的一端延伸凸起有一外筒体322,所述外筒体322位于所述内圆筒体321的外侧,环绕所述内圆筒体321,所述外筒体322用于与所述渔轮外壳(图未示)配合,所述外筒体322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内圆筒体321的轴向长度,即当所述内圆筒体321与所述传动装置(图未示)配合时,所述外筒体322的端面未直接与所述渔轮外壳(图未示)接触,而是所述外筒体322的内壁与所述渔轮外壳(图未示)直接接触。

所述摇臂杆1与所述手柄2配合一端固定设置有一铆钉12,所述手柄2可转动地套装于所述铆钉12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柄2包括一手柄主体21、一手柄套22及一手柄堵23,所述手柄主体21套装于所述铆钉12上,所述手柄套22套装于所述手柄主体21上,所述手柄主体21在远离所述摇臂杆1一端设置有一凹槽211,所述手柄套22在远离所述摇臂杆1一端设置有一开口221。所述开口221内侧宽度大于所述开口外侧宽度,所述手柄堵23两端靠近所述手柄套22外侧的侧壁所述开口221适配,所述手柄堵23两端远离所述手柄套22外侧的侧壁与所述凹槽211适配,所述手柄堵23从所述手柄主体21端部伸入所述手柄主体21的凹槽211后卡扣在所述手柄套22上的开口221内。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渔轮,其包括一线轮(图未示)、一外壳(图未示)及安装于所述外壳(图未示)内部的传动装置(图未示),所述渔轮包括所述摇臂,所述摇臂通过与所述传动装置(图未示)螺纹连接而驱动所述线轮(图未示)转动。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渔轮及其摇臂,所述摇臂包括一摇臂杆1、一手柄2及一芯轴3,所述手柄2可转动地套装于所述摇臂杆1的第一端,所述芯轴3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摇臂杆1的第二端,所述芯轴3上从靠近所述摇臂杆1一端至远离所述摇臂杆1一端依次套装有一第一金属垫片31、一塑料套管32及一第二金属垫片33,塑料套管32的使用降低了零件的成本及装配的复杂度,提高了装配的效率及与海水等物质接触的耐腐蚀性,通过所述第二金属垫片33与设置在所述渔轮内部的传动装置(图未示)直接接触配合,兼顾了使用塑料套管32时摇臂的机械强度和耐磨度,使得摇臂的综合性能更佳,对于采用所述摇臂的渔轮,零件成本得到了降低,装配效率、耐腐蚀性得到了提高。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