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鸡舍排风扇保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1115发布日期:2019-11-15 20:54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鸡舍排风扇保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禽养殖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鸡舍排风扇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养殖业的发展,各家养殖企业公司都在不断探究高效率、低能耗的养殖模式,也结合国家倡导环保政策与集团价值观,节能减排增效也成了家育生产部的工作重点。

为了响应政府节能增效的号召,从鸡舍节约能源为出发点寻找各种方法。冬天在北方养鸡,为有好的生产性能,鸡舍供暖十分必要。随着环保要求不断提高,供暖所用燃煤会逐渐被燃气取代。然而燃气价格很高,所需费用占比很高。在不影响鸡群健康的情况下,想要降低供暖费用,需要在减少鸡舍热量的损失上想办法。鸡舍围墙及房顶已经有了良好的保温设施,只有鸡舍末端的排风扇(8-10台/栋)没有较好的保温设施,从而增加了鸡舍的供暖开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鸡舍排风扇保温装置,能够实现对鸡舍的排风扇处进行保温,从而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鸡舍排风扇保温装置,包括开设在鸡舍墙壁上的排风口、以及设置在排风口处的排风扇,所述排风口与排风扇一一对应;所述排风口的外表面沿排风扇的外框围设有角铁,所述角铁首尾相连围成边框,所述边框内架设有保温板,所述角铁的开口朝向保温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进行保温时,将保温板架设在角铁围设成的边框内,通过保温板将排风口进行封闭,避免外界冷气从排风口进入鸡舍,从而实现保温节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板包括靠近排风扇的保温层、以及与保温层相粘接的防水层,所述保温层用于阻碍内部热量外泄,所述防水层用于保护保温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层能够防止鸡舍内的热量外泄,同时避免外界冷风进入鸡舍内,从而保证鸡舍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恒定;防水层能够保护保温层,减少外界环境对保温层的侵蚀,延长了保温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层设置为保温泡沫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泡沫棉的延展性较好,从而能够将排风口的边角也进行堵塞,同时保温泡沫面的保温效果能够实现对鸡舍的保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层设置为防水塑料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塑料板的重量较轻,从而能够减少防水层的重量,方便对保温板进行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0.9-1.2c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为0.9-1.2c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风扇的数量设有6-9个。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风口有1-2个不架设保温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鸡舍在实现保温的情况下及时将鸡舍内的废气排出,避免鸡舍内出现疫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保温板,能够实现对鸡舍的保温;

2.通过设置边框,能够方便对保温板进行安装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附图标记:1、排风口;2、排风扇;3、边框;4、保温板;41、保温层;42、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鸡舍排风扇保温装置,包括开设在鸡舍墙壁上的排风口1、以及设置在排风口1处的排风扇2,排风口1与排风扇2一一对应。

参照图2及图3,排风口1的外表面沿排风扇2的外框围设有角铁,角铁首尾相连围设成方形的边框3,边框3内架设有面积为2.25平方米的保温板4,角铁的开口朝向保温板4;其中,排风口1的数量为6-9个,且有1-2个不架设保温板4。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进行保温时,将保温板4架设在角铁围设成的边框3内,通过保温板4将排风口1进行封闭,避免外界冷气从排风口1进入鸡舍,从而实现保温节能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保温板4包括靠近排风扇2且厚度为0.9-1.2cm的保温层41、以及与保温层41相粘接且厚度为0.9-1.2cm的防水层42,保温层41用于阻碍内部热量外泄,防水层42用于保护保温层41;其中,保温层41设置为保温泡沫棉,防水层42设置为防水塑料板。

保温泡沫棉的延展性较好,能够将排风口1的边角也进行堵塞,从而能够防止鸡舍内的热量外泄,同时保温泡沫面的保温效果能够实现对鸡舍的保温,保证鸡舍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恒定;防水塑料板能够保护保温层41,减少外界环境对保温层41的侵蚀,延长了保温板4的使用寿命;同时防水塑料板的重量较轻,从而能够减少防水层的重量,方便对保温板4进行安装。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保温板4,能够实现对鸡舍的保温;通过设置边框3,能够方便对保温板4进行安装固定。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