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蚊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51881发布日期:2019-10-28 21:39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灭蚊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蚊领域,特别是涉及灭蚊灯。



背景技术:

传统的灭蚊灯通过灯光吸引蚊虫,再通过灭蚊液或者电网将光源附近的蚊虫消灭,然而,这种灭蚊灯只能作用于灭蚊灯附近的区域,对远处的、没有靠近的蚊虫没有作用,也不能实现驱蚊,使用范围比较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灭蚊灯不能对远处的蚊虫产生作用的问题,提供一种灭蚊灯。

一种灭蚊灯,包括壳体、紫外灯、风扇组件、超声波组件及装蚊杯,其中,所述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紫外灯与所述装蚊杯相对设置,所述紫外灯固定于所述第一端,所述装蚊杯固定于所述第二端,所述风扇组件设置于所述紫外灯与所述装蚊杯之间,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超声波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蚊杯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或所述风扇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挂持件,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挂持件设置有连接部,所述挂持件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连接部,并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内设置有挂杆,所述挂持件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于所述挂杆;或所述挂持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挂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扇组件包括风扇罩上盖、风扇罩下盖及风扇,所述风扇罩上盖固定连接于所述风扇罩下盖,由所述风扇罩上盖及所述风扇罩下盖合围形成一容纳腔,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固定连接于所述风扇罩上盖及所述风扇罩下盖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风扇罩下盖呈倒锥形结构,且所述风扇罩下盖的远离所述风扇罩上盖的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容纳腔通过所述通孔连通于所述装蚊杯;

所述风扇罩下盖上设置有格栅孔,格栅孔呈弧形,且格栅孔的旋向与所述风扇转动所带动的风向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扇罩上盖也设置有格栅孔,且所述风扇罩上盖的格栅孔与所述风扇罩下盖的格栅孔在同一平面上的投影相互不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凹孔,所述超声波组件固定于所述凹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孔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穿孔,所述穿孔在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壳体,所述超声波组件的出声口连通于所述穿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固定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所述紫外灯设置于所述控制板上,所述超声波组件信号连接于所述控制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紫外灯包括灯罩、灯珠及导光圈,所述灯珠及所述灯罩设置于所述控制板的其中一个端面上,所述灯珠设置于所述灯罩内,所述灯罩为圆柱形透光罩,且由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导光圈设置于所述控制板的另一端面上,对应所述灯珠设置。

上述灭蚊灯,通过紫外灯在工作时发光吸引蚊虫,并控制紫外光的发光功率,使紫外灯附近的温度接近人体的体表温度,以进一步提升吸引蚊虫的效果,蚊虫靠近紫外灯后,风扇组件提供强劲的漩涡气流,并在漩涡气流的带动下穿过风扇组件进入到装蚊杯内,达到灭蚊的目的。再通过超声波组件向灭蚊灯的外部发出19KHZ-155KHZ的超声波,达到驱赶远处蚊虫的目的,同时实现了灭蚊及驱蚊,扩大了灭蚊灯的作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灭蚊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灭蚊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灭蚊灯的紫外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灭蚊灯的内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灭蚊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灭蚊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和图2,示例性的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灭蚊灯10的结构示意图,灭蚊灯10通过紫外灯120发光吸引蚊虫靠近,风扇组件130将蚊虫吸入到装蚊杯150内,实现灭蚊虫,再通过超声波组件140进行驱赶远处蚊虫,能够同时实现驱蚊和灭蚊。

如图1和图2所示,灭蚊灯10可以包括壳体110、紫外灯120、风扇组件130、超声波组件140及装蚊杯150,壳体1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当灭蚊灯10在使用时,第一端111为相对远离地面一端,第二端112为相对靠近地面一端,壳体110为中空结构,内设置有一空腔110a,紫外灯120、风扇组件130及超声波组件140均设置于空腔110a内,直接或间接的固定连接于壳体110,其中,紫外灯120与装蚊杯150相对设置,紫外灯120固定于壳体110的第一端111,装蚊杯150固定于壳体110的第二端112,风扇组件130设置于紫外灯120与装蚊杯150之间,并固定连接于壳体110,超声波组件140固定在壳体110的内壁,用于向外发出19KHZ-155KHZ的超声波,以驱赶蚊虫。

紫外灯120在工作时发光,并通过紫光吸引蚊虫,此外,还可以通过控制紫外光的发光功率,使紫外灯120附近的温度接近人体的体表温度,以进一步提升吸引蚊虫的效果,蚊虫靠近紫外灯120后,风扇组件130提供强劲的漩涡气流,蚊虫在漩涡气流的带动下穿过风扇组件130进入到装蚊杯150内,达到灭蚊的目的。再通过超声波组件140向灭蚊灯10的外部发出19KHZ-155KHZ的超声波,达到驱赶远处蚊虫的目的,同时实现了灭蚊及驱蚊,扩大了灭蚊灯10的作用范围。

壳体110可以包括上壳体113和下壳体114,上壳体113固定连接于下壳体114,并由上壳体113和下壳体114合围形成空腔110a,紫外灯120、风扇组件130、超声波组件140及装蚊杯150固定连接于上壳体113及下壳体114中的至少一个,从而固定在壳体110上。

请参阅图2,壳体110上可以设置有贯孔110b,空腔110a通过贯孔110b连通于外界,由此,蚊虫可以通过贯孔110b进入到空腔110a内,进而靠近紫外灯120。例如,可以在上壳体113和下壳体114均设置贯孔110b,上壳体113和下壳体114的贯孔110b相对设置,紫外灯120的位置与贯孔110b的位置相适应,以使得紫外灯120发出的光能够透过贯孔110b,从而吸引蚊虫。例如,贯孔110b可以设置于壳体110的靠近第一端111的一侧,紫外灯120恰好位于两个贯孔110b形成的通道的上方。

壳体110上可以设置有隔栏115,隔栏115设置于贯孔110b内,两端分别连接于壳体110,隔栏115设置有多个,多个隔栏115将贯孔110b分隔形成多个长孔。隔栏115的设置,可以在蚊虫进入到空腔110a内时,配合风扇组件130,阻止蚊虫的逃脱。

请参阅图2和图3,灭蚊灯10还可以包括控制板160,控制板160可以固定于壳体110的第一端111,紫外灯120可以设置于控制板160上,超声波组件140信号连接于控制板160,由此,通过控制板160可以实现对紫外灯120及超声波组件140的控制。灭蚊灯10在工作时,控制板160控制紫外灯120及超声波组件140的至少一个工作,在不工作时,控制板160控制紫外灯120及超声波组件140关闭。

壳体110的第一端111对应控制板160设置有开孔110c,控制板160的开关对应开孔110c设置,灭蚊灯10还可以包括控制按钮170,控制按钮170固定连接于控制板160,并对应控制板160的开关设置,控制按钮170至少部分收容于开孔110c内以易于被触摸,从而,可以通过控制按钮170实现灭蚊灯10的开关控制或工作模式控制,例如,默认工作状态为紫外灯120及超声波组件140均工作,按压控制按钮170一次,关闭超声波组件140,再按一次,关闭紫外灯120。当然,具体的工作逻辑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设置。

请参阅图3,紫外灯120可以包括灯罩121、灯珠(图未示)及导光圈123,灯珠及灯罩121设置于控制板160的其中一个端面上,灯珠设置于灯罩121内,导光圈123设置于控制板160的另一端面上,对应灯珠设置。灯珠在工作时,发出的光透过灯罩121,从而吸引蚊虫。

灯罩121可以是圆柱形透光罩,从而可以通过灯罩121对灯珠发出的光进行调节,实现均匀散光。灯罩121可以由导热材料制成,由此,灯珠在发光时,向外散热,对灯罩121进行加热,通过对灯珠的功率进行控制,可以使灯罩121的表面温度接近体表温度,从而实现仿生式吸引蚊虫。圆柱形的灯罩121可以具有更大面积,更有利于提升仿生式吸引蚊虫的效果。

请参阅图2和图4,风扇组件130可以包括风扇罩上盖131、风扇罩下盖133及风扇135,风扇罩上盖131固定连接于风扇罩下盖133,由风扇罩上盖131及风扇罩下盖133合围形成一容纳腔130a,风扇135设置于容纳腔130a内,并固定连接于风扇罩上盖131及风扇罩下盖133中的至少一个。风扇组件130固定连接于上壳体113及下壳体114中的至少一个,例如,上壳体113及下壳体114的内壁上均可以设置有卡扣位,风扇罩上盖131或风扇罩下盖133中的至少一个扣合于卡扣位,从而实现风扇组件130的固定。当然,风扇组件130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固定,而不限于卡扣的方式。

风扇罩上盖131可以是空心结构,从而容纳腔130a可以连通于空腔110a,风扇135工作时提供的漩涡吸力将靠近紫外灯120的蚊虫卷向风扇组件130,并使蚊虫穿过风扇罩上盖131进入到容纳腔130a内。

风扇罩下盖133可以设置有一通孔133a,容纳腔130a通过通孔133a连通于装蚊杯150,由此,蚊虫可以通过通孔133a进入到装蚊杯150内。风扇罩下盖133可以呈倒锥形结构,通孔133a设置于风扇罩下盖133的远离风扇罩上盖131的一端,风扇135工作时提供的漩涡气流,在风扇罩下盖133的倒锥形结构内增强漩涡作用,将蚊虫卷向通孔133a方向移动,并最终穿过通孔133a进入到装蚊杯150内。

请参阅图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风扇罩下盖133上可以设置有格栅孔130b,格栅孔130b呈弧形,且格栅孔130b的旋向风扇135转动所带动的风向相同。通过设置格栅孔130b,可以进一步增强在风扇罩下盖133内的漩涡作用,将蚊虫卷向通孔133a。风扇罩下盖133的倒锥形结构及格栅孔130b的设置,可以防止装蚊杯150内的蚊虫逃逸。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风扇罩上盖131也设置有格栅孔130b,且风扇罩上盖131的格栅孔130b与风扇罩下盖133的格栅孔130b在同一平面上的投影相互不重合。通过在风扇罩上盖131上设置格栅孔130b,可以增强风扇组件130的防逃逸作用,同时也不影响蚊虫进入到装蚊杯150内。

请参阅图2、图4及图5,壳体110上可以设置有凹孔110d,超声波组件140固定于凹孔110d内。例如,超声波组件140可以设置有两个,上壳体113及下壳体114均设置有一凹孔110d,并分别固定有一超声波组件140。凹孔110d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穿孔110e,穿孔110e在厚度方向上贯穿壳体110,超声波组件140的出声口连通于穿孔110e,由此,超声波组件140向外发出19KHZ-155KHZ的超声波时,超声波穿过穿孔110e向外传播,从而达到驱赶蚊虫的目的。

请参阅图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装蚊杯150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于壳体110,从而可以实现装蚊杯150的可替换,并可以及时清理装蚊杯150内的蚊虫。当然,装蚊杯150也可以拆卸的固定连接于风扇组件130,例如,可拆卸的连接于风扇罩下盖133。

可以理解,装蚊杯150内可以设置有灭蚊液或者电网,从而使蚊虫进入到装蚊杯150内被消灭。

请参阅图1和图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灭蚊灯10还可以包括挂持件180,壳体110上对应挂持件180设置有连接部116,挂持件180至少部分收容于连接部116,并固定连接于连接部116。例如,连接部116内设置有挂杆1161,挂持件180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于挂杆1161或转动连接于挂杆1161。挂持件180可以是挂绳或者皮带纽扣,从而将灭蚊灯10挂持于室内的预设位置。通过设置挂持件180,可以便于灭蚊灯10的放置。

上述灭蚊灯10,通过紫外灯120在工作时发光吸引蚊虫,并控制紫外光的发光功率,使紫外灯120附近的温度接近人体的体表温度,以进一步提升吸引蚊虫的效果,蚊虫靠近紫外灯120后,风扇组件130提供强劲的漩涡气流,并在漩涡气流的带动下穿过风扇组件130进入到装蚊杯150内,达到灭蚊的目的。再通过超声波组件140向灭蚊灯10的外部发出19KHZ-155KHZ的超声波,达到驱赶远处蚊虫的目的,同时实现了灭蚊及驱蚊,扩大了灭蚊灯10的作用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