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插秧机的机载施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0332发布日期:2019-11-15 20:48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插秧机的机载施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秧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插秧机的机载施肥设备。



背景技术:

插秧机作为一种可以显著减轻劳动负担、提高生产效率的设备,已经在国内被广泛应用。但传统的插秧机有一个较大的缺点:在非播种的时间段里,设备会长时间闲置,造成了浪费。而同样为自动化机械的施肥机,其行进机构部分与插秧机类似,若将洒肥的功能性组件移植到插秧机上并加以完善,就可以使插秧机的利用率大大提高。所以有必要发明一种具有多种洒肥方式的用于插秧机的机载施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多种洒肥方式的用于插秧机的机载施肥装置。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插秧机的机载施肥设备,包括料仓和抛洒组件;所述料仓内装盛有肥料颗粒;所述料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抛洒组件包括分料盘;所述分料盘包括底盘、扇叶和挡片;所述底盘对应安装在出料口下方,绕自身对称轴转动;若干所述扇叶环向设置在底盘上端,随底盘同步转动;所述挡片为弧形结构,将底盘侧面部分包围。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下方设置有环形件;所述环形件顶部设置有环槽;所述挡片下端嵌入环槽内,沿环槽往复滑动。

进一步地,料仓包括内腔和外壳;所述内腔为倒锥形结构;所述外壳包裹设置在内腔外侧;所述内腔与外壳之间填充设置有软性垫层,将内腔托起;所述抛洒组件还包括架体;所述分料盘安装在架体上;所述外壳底部与架体固定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端配合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为斗笠状,边缘处延伸至外壳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区域外侧;所述端盖边缘处向上翻折形成环形的蓄水槽;所述蓄水槽侧面设置有出水口。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插秧机的机载施肥设备,包括料仓和抛洒组件;所述料仓内装盛有肥料颗粒;所述料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抛洒组件包括分料盘;所述分料盘包括底盘、扇叶和挡片;从出料口掉落而下的肥料颗粒线落入底盘上,随后在离心力作用下向底盘边缘移动,被扇叶甩出分料盘,最终落入稻田中;所述底盘对应安装在出料口下方,绕自身对称轴转动;若干所述扇叶环向设置在底盘上端,随底盘同步转动;所述挡片为弧形结构,将底盘侧面部分包围,从而可以控制肥料抛洒的方向;这种施肥设备极大地扩展了插秧机的功能,避免其一直闲置,节省了购买施肥设备的开支。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施肥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料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用于插秧机的机载施肥设备,如附图1所示,包括料仓1和抛洒组件2;所述料仓1内装盛有肥料颗粒;所述料仓底部1设置有出料口11,与抛洒组件2的上端对应配合设置,出料口11处配合设置有隔片,用来控制进料的开启和关闭;所述抛洒组件2包括分料盘21;所述分料盘21包括底盘201、扇叶202和挡片203;所述底盘201对应安装在出料口11下方,由电机驱动绕自身对称轴转动;若干所述扇叶202环向设置在底盘201上端,随底盘201同步转动;从出料口11掉落而下的肥料颗粒线落入底盘201上,随后在离心力作用下向底盘201边缘移动,被扇叶202甩出分料盘21,最终落入稻田中;所述挡片203为弧形结构,将底盘201侧面部分包围,从而可以控制肥料抛洒的方向;这种施肥设备极大地扩展了插秧机的功能,避免其一直闲置,节省了购买施肥设备的开支。

所述底盘201下方设置有环形件204;所述环形件204顶部设置有环槽205;所述挡片203下端嵌入环槽205内,沿环槽205往复滑动,从而可以动态调节肥料的抛洒方向,进而适应单边、双边等多种作业环境。

如附图2所示,料仓1包括内腔12和外壳13;所述内腔12为倒锥形结构,在保证容积的基础上避免料仓底部残留肥料颗粒;所述外壳13包裹设置在内腔12外侧;所述内腔12与外壳13之间填充设置有软性垫层14,将内腔12托起,起到减震的作用,可以有效减轻设备运行时内腔12的抖动,保证去持续平稳供料;所述抛洒组件2还包括架体22;所述分料盘21安装在架体22上;所述外壳13底部与架体22固定相连;架体22与插秧机的机架安装连接,可以采用螺栓等可拆卸方式,也可以直接焊接上去作为固定功能部件。

如附图1所示,所述外壳13上端配合设置有端盖15;所述端盖15为斗笠状,边缘处延伸至外壳13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区域外侧,可以有效防止下雨天雨水灌入料仓1内;所述端盖15边缘处向上翻折形成环形的蓄水槽101;所述蓄水槽101侧面设置有出水口102;蓄水池101与出水口102配合就可以避免端盖15上的雨水随意下落,从而避免打湿操作设备者以及浇湿抛洒组件2,使该施肥设备可以稳定可靠地在阴雨天运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