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16778发布日期:2020-07-10 15:41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鱼漂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鱼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漂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垂钓活动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喜欢,比如垂钓爱好者、游玩娱乐活动、团队建设等。现有的传统鱼漂和钓鱼竿功能比较单一,垂钓者需要在鱼竿旁耐心观察鱼漂的动静,对垂钓者的技术要求较高,影响垂钓者的积极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鱼漂系统,所述鱼漂系统包括辅助装置和与所述辅助装置通信连接的一个或多个鱼漂,所述鱼漂包括鱼漂本体、第一控制器、检测单元和第一通信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器、所述检测单元和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均固定连接所述鱼漂本体,所述第一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检测单元和所述第一通信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以采集鱼漂本体的动作数据,所述第一控制器根据所述动作数据以判断对应的鱼漂上是否有鱼儿咬钩,当判断出有鱼儿咬钩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将鱼儿咬钩信号发送给所述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将接收到的咬钩信号转发至与所述鱼漂绑定的智能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鱼漂系统,通过所述检测单元采集鱼漂本体的动作数据,所述第一控制器根据所述动作数据以判断对应的鱼漂上是否有鱼儿咬钩,当判断出有鱼儿咬钩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将鱼儿咬钩信号发送给所述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将接收到的咬钩信号转发至与所述鱼漂绑定的智能终端,则智能终端只需要与该辅助装置进行通信,即可获得一个或多个鱼漂的状态信息,从而垂钓者可以及时接收到鱼儿咬钩信号,进而及时起竿收鱼,降低了对垂钓者的技术要求,并且有利于减少占用智能终端的资源,提高鱼漂的管理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鱼漂系统的示意图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鱼漂系统的示意图二;

图3是图1提供的鱼漂的示意图一;

图4是图1提供的辅助装置的示意图一;

图5是图1提供的鱼漂的示意图二;

图6是图1提供的辅助装置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鱼漂系统100,所述鱼漂系统100包括辅助装置10和与所述辅助装置10通信连接的一个或多个鱼漂20。所述鱼漂20包括鱼漂本体21、第一控制器22、检测单元23和第一通信单元24。所述第一控制器22、所述检测单元23和所述第一通信单元24均固定连接所述鱼漂本体21,所述第一控制器22电连接所述检测单元23和所述第一通信单元24。所述检测单元23用以采集鱼漂本体21的动作数据,所述第一控制器22根据所述动作数据以判断对应的鱼漂20上是否有鱼儿咬钩,当判断出有鱼儿咬钩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单元24将鱼儿咬钩信号发送给所述辅助装置10,所述辅助装置10将接收到的咬钩信号转发至与所述鱼漂20绑定的智能终端200。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智能终端200可以是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

通过所述检测单元23采集鱼漂本体21的动作数据,所述第一控制器22根据所述动作数据以判断对应的鱼漂20上是否有鱼儿咬钩,当判断出有鱼儿咬钩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单元24将鱼儿咬钩信号发送给所述辅助装置10,所述辅助装置10将接收到的咬钩信号转发至与所述鱼漂20绑定的智能终端200,从而垂钓者可以及时接收到鱼儿咬钩信号,进而及时起竿收鱼,降低了对垂钓者的技术要求,并且不同的智能终端200可以共同利用该辅助装置10对鱼漂20进行智能管理,提高鱼漂20的管理效率。通过所述检测单元23采集鱼漂本体21的动作数据,所述第一控制器22根据所述动作数据以判断对应的鱼漂20上是否有鱼儿咬钩,当判断出有鱼儿咬钩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单元24将鱼儿咬钩信号发送给所述辅助装置10,所述辅助装置10将接收到的咬钩信号转发至与所述鱼漂20绑定的智能终端200,则智能终端200只需要与该辅助装置10进行通信,即可获得一个或多个鱼漂20的状态信息,从而垂钓者可以及时接收到鱼儿咬钩信号,进而及时起竿收鱼,降低了对垂钓者的技术要求,并且有利于减少占用智能终端200的资源,提高鱼漂20的管理效率。

请参阅图3,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鱼漂本体21为所述鱼漂20的主体部分。垂钓时,所述鱼漂本体21可通过钓线与鱼钩相连,所述鱼漂本体21漂浮在水面上,作为鱼儿咬钩的讯息反应的工具。垂钓者通过鱼漂20的动作,不但可以判断鱼儿吃食的情况,从而决定提竿的时机。所述鱼漂本体21包括漂身211、漂脚212和漂尾213,所述漂脚212和所述漂尾213分别固定于所述漂身211相对两侧。所述漂脚212和所述漂尾213均呈长条状。所述漂尾213可以是导光管,从而可以在鱼漂本体21内设置指示灯,并通过所述漂尾213将上述指示灯的指示光线导出,从而便于垂钓者观察鱼漂20的状态。所述漂尾213上可以设置一种或多种颜色标志,如所述漂尾213表面可以涂两种彩色格段,以表示目数。所述第一控制器22和所述检测单元23均固定于所述漂身211,所述第一通信单元24固定于所述漂尾213。

所述鱼漂20还包括电路板25,所述电路板25固定于所述漂身211的内腔中。所述电路板25设置有所述第一控制器22、所述检测单元23和无线收发器26。所述第一控制器22为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unit;mcu)。所述无线收发器26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22和所述第一通信单元24。所述第一控制器22根据所述检测单元23采集到的鱼漂本体21的动作数据,判断出鱼儿咬钩时控制所述无线收发器26激发所述第一通信单元24对外辐射通信信号。所述第一通信单元24包括固定于所述漂尾213内的天线馈线和天线。所述天线馈线电连接所述天线和所述无线收发器26。所述天线通过所述天线馈线接收所述无线收发器26的射频电流,以使得所述天线谐振。所述天线馈线可以是带屏蔽的同轴线缆。所述第一通信单元24可以工作在小于1ghz的频率下,例如,所述第一通信单元24的工作频率可以是433.92mhz、315mhz,868mhz等中的任意一种,则所述第一通信单元24为低频无线天线,便于在低功耗下满足短距离通信。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单元24可以工作在大于或等于1ghz的频率下。

所述检测单元23包括重力感应器231。所述重力感应器231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22。当鱼漂本体21下拉或上浮时,所述重力感应器231可采集所述鱼漂本体21的动作数据,并传送给所述第一控制器22。所述第一控制器22检测到所述动作数据达到预设条件,即判断出对应的鱼漂20上有鱼儿咬钩,则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单元24将鱼儿咬钩信号发送给所述辅助装置10,进而由所述辅助装置10转发给智能终端200,以提醒用户及时提竿。所述预设条件为鱼漂本体21在重力方向上下拉或上浮对应的动作阈值,则鱼漂本体21在鱼儿的拖拽作用下产生垂直方向上的上下动作时,所述第一控制器22判断所述动作数据满足预设条件;而鱼漂本体21风速、人为拉扯、水体流速等因素的干扰下产生其他动作(如水平方向上的左右动作或倾斜方向的上下动作),所述第一控制器22判断所述动作数据不满足预设条件。从而有效排除风速、人为拉扯、水体流速等因素的干扰,保证准确传递鱼儿上钩的信息。

所述重力感应器231可以感测所述鱼漂本体21的加速度变化(大小和方向)。所述重力感应器231还用于所述鱼漂20与所述辅助装置10配对绑定。配对绑定时,将所述鱼漂20水平放置并摇晃,所述第一控制器22可以通过所述重力感应器231获取所述鱼漂20的动作数据,若检测出所述动作数据满足预设加速度阈值,则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单元24与所述辅助装置10进行配对绑定,实现辅助装置10对鱼漂20进行识别认证,便于进一步监测鱼漂20的工作状态。所述辅助装置10可以与一个或多个所述鱼漂20进行配对绑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重力感应器231也可以替换为其他类型的传感器。所述检测单元23还可包括温度传感器、gps定位器或光线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则所述检测单元23还可用于检测所述鱼漂本体21周围环境的温度、位置和光强。

所述无线收发器26可以通过所述天线发射无线数据包,从而可以实现所述鱼漂20与所述辅助装置10进行配合绑定信号以及鱼儿咬钩信号的传输。所述无线数据包的参数包括同步码、引导码、id地址码、数据、校验位,其中数据包括鱼漂20工作状态、电量大小。所述无线收发器26还可通过所述天线接收来自所述智能终端200或所述辅助装置10的灵敏度设置信号,进而可以更改所述预设条件中的预设阈值,从而调整所述鱼漂20检测鱼儿咬钩的灵敏度,便于根据鱼儿种类和钓鱼环境作相应的档位调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收发器26也可以为单向发射器。

请参阅图4,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装置10包括第二控制器11、第二通信单元12和第三通信单元13。所述第二控制器11电连接所述第二通信单元12和所述第三通信单元13,所述第二通信单元12与所述鱼漂20的第一通信单元24建立无线连接,所述第三通信单元13与所述智能终端200建立无线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11经所述第二通信单元12接收鱼儿咬钩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三通信单元13向所述智能终端200发送鱼儿咬钩信号。

所述第二控制器11为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unit;mcu)。所述第二通信单元12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24通信连接。所述第二通信单元12可以工作在小于1ghz的频率下,例如,所述第二通信单元12的工作频率可以是433.92mhz、315mhz,868mhz等中的任意一种,则所述第二通信单元12为低频无线天线,便于在低功耗下满足短距离通信。所述第二通信单元12可以为内置天线或外置天线,可以水平放置或垂直放置,在此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通信单元12可以工作在大于或等于1ghz的频率下。

所述第三通信单元13用于与智能终端200通信连接。所述第三通信单元13包括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11的蓝牙数据处理电路131和电连接所述蓝牙处理电路的蓝牙天线132。所述蓝牙数据处理电路131可激励所述蓝牙天线132对外辐射无线通信信号,进而实现所述辅助装置10与智能终端200进行蓝牙通信。所述第二控制器11接收到鱼儿咬钩信号后,根据所述鱼儿咬钩信号控制所述蓝牙数据处理电路131产生激励电流,以激励所述蓝牙天线132谐振,进而经由所述蓝牙天线132将所述鱼儿咬钩信号发送给所述智能终端200。所述蓝牙天线132的工作频率可以是2.4ghz。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通信单元13也不局限于上述天线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更改所述第三通信单元13的天线类型。所述蓝牙天线132的工作频率也可以大于或小于2.4ghz。

请参阅图4,进一步地,所述辅助装置10包括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11的第一指示灯14,所述第二控制器11根据鱼儿咬钩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指示灯14在第一预设模式下发光。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灯14可以与所述鱼漂20绑定,所述第一指示灯14用于指示对应的鱼漂20的状态。所述第一预设模式的设置内容包括发光颜色、长亮和闪烁等发光模式中一种或多种。垂钓者可以根据周围环境对第一预设模式进行设置,提高指示效果,例如,在大雾天中,可以在第一预设模式中设置第一指示灯14采用穿透性较强的红光进行指示;在黑暗环境中,可以在第一预设模式中设置第一指示灯14采用闪烁模式进行指示;在阳光充足的晴天中,可以在第一预设模式中设置第一指示灯14采用长亮模式进行指示。当然,所述第一指示灯14的发光模式不限于上述举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所述智能终端200与所述辅助装置10通信交互,在智能终端200上设置第一预设模式,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直接在所述辅助装置10上设置第一预设模式。通过所述第一指示灯14响应所述鱼儿咬钩信息按照第一预设模式发光,所述第一指示灯14可以适当提醒垂钓者及时收竿。并且,垂钓者在岸上观察辅助装置10的第一指示灯14较为方便,从而不必时刻盯住水面上的鱼漂20,有利于减轻垂钓者的负担。

请参阅图3、图4和图5,所述鱼漂20还包括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22的第二指示灯27,所述第二指示灯27固定于所述鱼漂本体21。所述第二指示灯27可以经所述漂尾213的导光作用对外发射光线。所述第二指示灯27和所述第一指示灯14可用于在所述鱼漂20与所述辅助装置10进行配对绑定时指示状态。

所述辅助装置10上设置有配对键,按下配对键,令所述辅助装置10进入配对绑定模式,所述第二控制器11接收所述配对键触发的指令,并控制所述第一指示灯14在预设等待模式下进行发光,例如,所述第一指示灯14慢闪(0.5s亮0.5s灭),并等待保持60s。所述辅助装置10包括多个所述第一指示灯14,所述鱼漂20与所述辅助装置10配对绑定时,所述第二控制器11按照顺序检测所述第一指示灯14是否已与鱼漂20配对绑定,若判断出一个所述第一指示灯14未与鱼漂20配对绑定,则控制上述第一指示灯14在预设等待模式下进行发光。与此同时,所述鱼漂20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单元24与所述第二通信单元12建立通信连接,所述鱼漂20水平放置并摇晃,所述第一控制器22可以通过所述重力感应器231获取所述鱼漂20的动作数据,若检测出所述动作数据满足预设加速度阈值,如检测到所述鱼漂20的摇晃次数达到每秒3次以上,则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22控制所述第一通信单元24与所述辅助装置10进行配对绑定,实现所述鱼漂20与对应的第一指示灯14配对绑定,所述第一控制器22还控制所述第二指示灯27在预设配对模式下进行发光,例如,所述第二指示灯27长亮3s,以提示配对绑定成功。所述第二控制器11将配对绑定成功的鱼漂20的标记和对应的第一指示灯14的标记写入数据存储中心中。清除配对时,长按配对键3s即清除所有配对信息、解绑所有鱼漂20。配对绑定不成功,或者没有操作超过预设时间,所述鱼漂20和/或所述辅助装置10也可以自动退出配对状态。

请参阅图4和图5,进一步地,所述鱼漂20还包括电源28和电量检测元件29,所述电源28和所述电量检测元件29均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22,所述第一控制器22经所述电量检测元件29获取所述电源28的剩余电量,当所述第一控制器22判断出所述电源28的剩余电量低于第一预设值时,所述第一控制器22经所述第一通信单元24向所述第二通信单元12发送低电量信号,所述第二控制器11根据所述低电量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指示灯14在第二预设模式下发光。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28为可充电电池,所述电源28可以是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或铁锂电池。所述第一控制器22经所述电量检测元件29获取所述电源28的电量信息,将所述电量信息经由所述第一通信单元24发送给所述辅助装置10,所述辅助装置10将接收的电量信息转发至所述智能终端200。则垂钓者可以在智能终端200上随时查看所述鱼漂20的电源28的剩余电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28也可以是不可充电电池。

垂钓时,所述鱼漂20内的电子器件工作不断消耗电能,当所述电源28的剩余电量低于第一预设值时,即对应的鱼漂20进入低电量状态,则需要垂钓者及时对所述鱼漂20进行充电,以避免所述电源28的电量耗尽而导致所述鱼漂20的电子器件无法工作。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22判断出所述电源28的剩余电量低于第一预设值时,所述第一控制器22经所述第一通信单元24向所述第二通信单元12发送低电量信号,又通过所述第二控制器11根据所述低电量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指示灯14在第二预设模式下发光,从而通过所述第一指示灯14的光线可以提醒垂钓者对应的鱼漂20进入了低电量状态,需要及时进行充电,避免鱼漂20的电源电量耗尽而导致鱼儿咬钩信号无法发送至所述辅助装置10。

所述第二预设模式的设置内容包括发光颜色、长亮和闪烁等发光模式中一种或多种。垂钓者可以根据周围环境对第二预设模式进行设置,提高指示效果,例如,在大雾天中,可以在第二预设模式中设置第一指示灯14采用长亮的红光进行指示;在白天或黑夜中,可以在第二预设模式中设置第一指示灯14采用闪烁的红光进行指示。所述鱼漂20的电源的剩余电量大于第一预设值时,所述第一指示灯14可以发射绿光或长灭。当然,所述第一指示灯14的发光模式不限于上述举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所述智能终端200与所述辅助装置10通信交互,在智能终端200上设置第二预设模式,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直接在所述辅助装置10上设置第二预设模式。

所述第二指示灯27还可以用于指示对应的鱼漂20上有鱼儿咬钩或者对应的鱼漂20进入低电量状态。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器22判断出有鱼儿咬钩或所述电源的剩余电量低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所述第二指示灯27在第一预设模式或第二预设模式下发光。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二控制器11控制所述第一指示灯14在第一预设模式或第二预设模式下发光时,所述第二控制器11还经所述第二通信单元12向对应所述鱼漂20的第一通信单元24发送反馈信号,对应所述鱼漂20的第一控制器22经所述第一通信单元24接收反馈信号,并根据反馈信号控制所述第二指示灯27发光,以使所述第二指示灯27的发光模式与所述第一指示灯14的发光模式相同。反馈信号包括关于所述第一指示灯14的发光模式信息,使得所述第一指示灯14的发光模式与所述第二指示灯27的发光模式一致,则垂钓者可以根据发光模式一致的第一指示灯14和第二指示灯27快速定位到对应的鱼漂20。

请参阅图4,进一步地,所述辅助装置10还包括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11的供电组件15,当所述第二控制器11根据所述低电量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指示灯14在第二预设模式下发光时,所述第二控制器11还用于产生第一提醒信息,并将所述第一提醒信息经由所述第三通信单元13发送给与所述智能终端200,以提醒利用所述供电组件15对所述鱼漂20的电源进行充电。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供电组件15包括电源仓151。所述电源仓151设有电能输出口154和电能输入口155。所述电能输出口154用于对外部的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所述电能输出口154可以是usbtype-a类型的接口,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接口,在此不作限定。所述供电组件15还包括电连接所述电能输出口154的直流稳压单元152。所述电能仓经所述直流稳压单元152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11、所述第二通信单元12和所述第三通信单元13等,所述直流稳压单元152用于将所述电能仓的放电电压稳定到所需的安全范围内,以便于使整个电路处于一个稳定可靠的工作环境中。所述电能输入口155用于接收外部电能的输入,以达到对所述电能仓进行充电的目的。所述电能输入口155可以是micro-ausb类型、micro-busb类型、mini-ausb类型、mini-busb类型或typec类型的接口,在此不作限定。

请参阅图4和图5,所述供电组件15可以通过无线充电方式对所述鱼漂20的电源28进行充电。所述鱼漂20还包括电连接所述电源28的充电组件30。所述充电组件30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直流稳压单元31、充电控制电路32和感应线圈40。所述直流稳压单元31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22。所述直流稳压单元31用于将所述电源28的放电电压稳定到所需的安全范围内,以便于使整个电路处于一个稳定可靠的工作环境中。所述供电组件15还包括电连接所述电源仓151的无线充电装置153。所述无线充电装置153用于将所述电源仓151的电能转化为交变磁场。将所述鱼漂20靠近所述无线充电装置153,所述鱼漂20的感应线圈40在上述交变磁场中可产生感应电流,所述鱼漂20的电源经所述充电控制电路32接收感应电流,从而实现充电。所述无线充电装置153包括电连接所述电源仓151的充电控制单元156和电连接所述充电控制单元156的震荡线圈157。所述充电控制单元156可以经数据线连接所述电能输出口154。所述充电控制单元156用于接收所述电源仓151的电能,并通过所述震荡线圈157将接收的电能转化为交变磁场。

请参阅图6,所述辅助装置10设有充电槽158,所述无线充电装置153的震荡线圈157相对所述充电槽158的底部。需要对鱼漂20进行无线充电时,将鱼漂20插入所述充电槽158内以快速定位。所述无线充电装置153设有多个所述充电槽158。所述无线充电装置153设有对应每一所述充电槽158的标号,如1号充电槽、2号充电槽、3号充电槽等。所述第一提醒信息可以是图片信息、文字信息或者语音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第一提醒信息可以包括进入低电量状态的鱼漂20的身份标记、电池剩余电量和可使用的充电槽158的标号。从而便于垂钓者快速确认鱼漂20的信息,快速找到对应的鱼漂20和可使用的充电槽158。所述第二控制器11根据上述可使用的充电槽的标记启动对应的充电槽158的充电功能,则鱼漂20插入所述充电槽158后可快速进行充电。

无线充电装置153开启时,移动电源单元经电能输出口154输出电流,通过直流稳压单元152稳压后再提供给所述第二控制器11,所述第二控制器11启动并开启间歇性假性负载,每隔20s输出500ms的高脉冲,以防止内部电流消耗太小导致无法检测到而引起误判自动停止供电,接着充电控制单元156控制震荡线圈157,向外辐射供电,同时检测外部待接收物(鱼漂20)是否放好位置、是否有金属异物,如确认没有问题,开始充电。无线充电装置153上还设置有指示灯,上述指示灯的不同亮灭状态表示不同的充电情况。不同的亮灭状态包括长亮、不亮、慢闪、快闪,对应的充电情况包括充电中、充满电、异物放入、没有检测到接收物。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供电组件15也可以通过有线充电方式对所述鱼漂20的电源进行充电,例如,所述电源仓151设有电能输出口154,可以利用数据线一端连接所述电能输出口154,另一端连接所述鱼漂20以电连接所述鱼漂20的电源,从而所述电源仓151可经所述数据线向所述鱼漂20的电源传输电能。所述电能输出口154可以是usbtype-a类型的接口,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接口,在此不作限定。

所述电源仓151上可以设置电源指示灯。所述电源指示灯用于指示所述电源仓151的状态,所述电量指示闪烁表示正在充电,所述电量指示灯还可显示所述电源仓151的剩余电量,所述电量指示灯长亮时表示充电完成。

所述辅助装置10还包括电连接所述供电组件15的照明灯16。所述电源仓151设有照明按键。按下照明按键,如长按3s,开启照明灯16,可以在光线比较暗的环境中提供充足的光线。关闭照明灯16,再按下照明按键,如短按双击两次,或者再次长按3s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控制器11还经所述第三通信单元13获取所述智能终端200的剩余电量,当所述第二控制器11判断出所述智能终端200的剩余电量低于第二预设值时,所述第二控制器11还用于产生第二提醒信息,并将所述第二提醒信息经由所述第三通信单元13发送给所述智能终端200,以提醒利用所述供电组件15对所述智能终端200进行充电。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提醒信息可以是图片信息、文字信息或者语音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供电组件15可以通过有线充电方式或无线充电方式对所述智能终端200进行充电。上述有线充电方式或无线充电方式前面已经阐述,这里不再赘述。可选的,所述供电组件15可以通过有线充电方式对所述智能终端200进行充电,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供电组件15和所述智能终端200,所述第二控制器11还可以通过上述数据线向所述智能终端200传输鱼儿咬钩信号等信息,则可以暂时停用第三通信单元13,有利于节省供电组件15的电能,延长使用时长。

请参阅图1和图4,进一步地,所述鱼漂系统100包括多个所述鱼漂20,所述辅助装置10还包括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11的存储器17,所述存储器17可存储每一所述鱼漂20的身份标记以及对应电源的剩余电量,所述第二控制器11对所述电源的剩余电量低于第一预设值的多个所述鱼漂20进行排序,以获得优先充电鱼漂20序列,并将优先充电鱼漂20序列经由所述第三通信单元13发送给所述智能终端200。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控制器11根据每一所述鱼漂20接收到的鱼儿咬钩信号次数统计每一所述鱼漂20的鱼儿咬钩次数,所述第二控制器11还通过所述第二通信单元12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24通信以获取所述鱼漂20的电源的剩余电量,进而所述第二控制器11并将每一所述鱼漂20的身份标记、鱼儿咬钩次数以及对应电源的剩余电量存入所述存储器17中。所述第二控制器11判断出所述电源的剩余电量低于第一预设值的多个所述鱼漂20,以获得待充电鱼漂序列,进而根据剩余电量的多少对上述待充电鱼漂20序列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列,从而获得优先充电鱼漂20序列。垂钓者可以在智能终端200上查看优先充电鱼漂20序列,可快速确定将电量不足的鱼漂20进行充电,以便于后续采用该鱼漂20钓更多的鱼,获得更好的收益。

请参阅图1和图4,进一步地,所述辅助装置10还包括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11的蜂鸣器18,所述第二控制器11根据鱼儿咬钩信号控制所述蜂鸣器18发出提示声音。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控制器11经由所述第二通信单元12接收到鱼儿咬钩信号后,经由所述第三通信单元13将鱼儿咬钩信号转发给智能终端200,指示用户起竿。所述第二控制器11还根据鱼儿咬钩信号控制所述蜂鸣器18发出提示声音,并控制对应所述鱼漂20的第一指示灯14发光。垂钓者可以根据智能终端200、所述蜂鸣器18和第一指示灯14中的任意一种获取鱼儿上钩的信息,从而及时起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鱼漂系统,通过所述检测单元采集鱼漂本体的动作数据,所述第一控制器根据所述动作数据以判断对应的鱼漂上是否有鱼儿咬钩,当判断出有鱼儿咬钩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将鱼儿咬钩信号发送给所述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将接收到的咬钩信号转发至与所述鱼漂绑定的智能终端,则智能终端只需要与该辅助装置进行通信,即可获得一个或多个鱼漂的状态信息,从而垂钓者可以及时接收到鱼儿咬钩信号,进而及时起竿收鱼,降低了对垂钓者的技术要求,并且有利于减少占用智能终端的资源,提高鱼漂的管理效率。

综上所述,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该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该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申请的防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