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蛙用饲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28162发布日期:2019-11-27 17:13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稻田养蛙用饲喂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稻田养蛙用饲喂器,属于水产养殖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青蛙养殖普遍采用人工饲喂的方法,在稻田养殖青蛙中也必须辅以黑光灯和人工饲喂才能满足青蛙的生长需要,不仅需要对青蛙的食性进行驯化,也需要根据青蛙的生长阶段、摄食情况、水温以及天气等因素合理的投喂饲料,做到定时、定量、定位、定质,因此对饲养人员有很高的技术要求。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饲料成本,而且也需要专门的人员管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人工投喂的饲料主要分为两类,一是鲜活的动物性饵料,如蚯蚓、蝇蛆、黄粉虫、活鱼虾及各类昆虫等;另一类是死饵,如各种配合饲料、干鱼虾、动物内脏、冰冻鲜鱼、螺蚌肉等。当青蛙没有及时采食饵料时,尤其是在高温天气,就会造成饲料的腐烂变质,造成养殖场内的水质污染,引发青蛙的病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7711692公开了一种蛙稻共作生态高产种养方法,提出利用黄粉虫、无菌蝇蛆等活动动物饵料与饲料通过不同配比搭配逐步驯食,最终达到青蛙的食物以饲料为主,活动动物性饵料为辅,违背了青蛙的自然习性。因此,需要寻求一种生态经济的饲喂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目前人工饲喂方法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稻田养蛙用饲喂器,在粪料储存装置内填放发酵好的粪料,在粪料上投放集卵物诱集苍蝇产卵或者直接投入蛆蛹,当蛆卵孵化时,蝇蛆就会在出饲口光线的诱集下向出饲管聚集,从出饲口爬出,为蛙源源不断的提供食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稻田养蛙用饲喂器,其结构特点是,包括:

粪料储存装置;以及

出饲管,其一端与粪料储存装置连通,另一端作为出饲口相对粪料储存装置向外延伸。

由此,本实用新型做法简单,就地取材,粪料储存装置用于储存粪料和蝇蛆,一次性制作完成后就能为蛙提供全自动的生物饲料源,这样作为出饲口的另一端伸入稻田的养蛙区域,省去了人工饲喂费工费时且成本高的缺点,为稻田养殖青蛙提供了一种生态经济的饲养途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优化,以下为优化后形成的技术方案:

为了诱导蝇蛆爬向蛙养殖区域,供蛙取食,所述粪料储存装置为粪料槽,该粪料槽顶端设有遮光装置。由此,用不透光的材料作为遮光装置覆盖粪料槽,为蛆卵孵化和生长创造静僻的环境。

为了方便后续添加粪料,所述遮光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在粪料槽顶端。

为了诱导蝇蛆自动向养蛙区域聚集、供蛙取食,所述出饲口作为饲喂器唯一的见光区。

为了增大见光区的见光面,所述出饲管的出饲口一端的上部开口而呈槽状。

优选地,所述粪料储存装置宽50-60cm,高15-20cm,长1-3m。

优选地,所述粪料的主要成分为发酵后的猪粪和/或鸡粪。

为了方便固定粪料储存装置,多个粪料储存装置并排连接在一起。

使用时,将所述粪料储存装置固定在稻田的田埂上,所述出饲口设置在稻田的养蛙区域内。通过在养殖田块的田埂上建设粪料储存装置和出饲口,蝇蛆从粪料储存装置内向出饲口运动、供蛙取食,避免了人工投料,节省了人力和投料成本。

优选地,稻田的田埂上布设有防逃网,所述粪料储存装置位于防逃网外侧,且所述出饲管穿过所述防逃网的网孔而伸入稻田的养蛙区域内。

利用所述的稻田养蛙用饲喂器进行稻田养蛙的方法的要点如下:

s1、在稻田的田埂上架设防逃离装置和多个饲喂器;

s2、进行水稻直播或秧苗移栽;

s3、在粪料储存装置中投入粪料和蝇蛆;

s4、投放幼蛙,蝇蛆从粪料储存装置内向出饲口运动、供蛙取食;

s5、水稻收获时期收获成品蛙。

其中步骤s1中:

首先选择地势平缓,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方便管理的稻田,加高加宽加固田埂,建设粪料储存装置的田埂要求达到高40-50cm,宽70-80cm;

然后在稻田四周田埂的内侧搭建至少120cm高的防逃网作为防逃离装置;

再建设粪料储存装置和出饲口,在粪料储存装置靠近稻田一侧的中部位置安装出饲管,出饲管延伸到稻田中,将出饲管的外端20cm部分上部切掉形成出料凹槽;除出饲口外饲喂器的其它部分进行遮光处理;

最后进行进排水口的处理,在养殖稻田的进排水口出需安装拦截栅。

将粪料发酵腐熟后填放于建设好的粪料储存装置中,其中背离稻田的一侧填满粪料,靠近稻田的一侧留出供蝇蛆活动的空间,从而在出饲口光线的诱集下蝇蛆向出饲口爬出,供青蛙食用;

蛆卵的采集采用自动引诱与人工投蛹相结合的办法,自动引诱苍蝇产卵需在粪料上放置集卵物,集卵物混匀后将其放在粪堆上,人工投蛹即在粪料上放置蝇蛆,在粪料储存装置生长,为青蛙提供生物饲料。

当粪料中的营养物质消耗完毕后,将使用过的粪料作为有机肥还田,在粪料储存装置中填入新发酵好的粪料,然后将粪料储存装置密封覆盖好,进行第二次的生物饲料生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人工投喂方法需要根据青蛙生长的各个阶段投喂不同的饲料,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而稻田养殖青蛙全自动生物饲喂方法为青蛙在田间的生长提供了全部的饲料,节约了购买饲料所需的成本。

2)人工投喂方法需要饲养人员根据青蛙的生长阶段、摄食情况、水温以及天气等因素定时、定量、定位、定质投喂饲料,对饲养人员有很高的技术要求,且费时费力,而稻田养殖青蛙全自动生物饲喂方法不需要专门的饲养人员,省工省力。

3)人工投喂方法经常会由于投饲过多,青蛙未及时取食而造成饲料腐烂变质,影响稻田水质,严重时会导致青蛙病害。而采用稻田养殖青蛙全自动生物饲喂方法时,青蛙取食的时间和数量完全取决于青蛙本身取食习性,不存在浪费和饲料的污染变质。

4)稻田养殖青蛙全自动生物饲喂方法所需的成本少,取材方便,生态环保,具有极大地推广价值。

5)本实用新型的做法简单,就地取材,制作完成后只要简单的管理就能为青蛙提供全自动的生物饲料源,省去了人工投喂费工费时且成本高的缺点,为稻田养殖青蛙提供了一种生态经济的饲养途径。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稻蛙共养,每亩收益达11212.5元,远高于传统养殖方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图1中生物饲料生产饲喂器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生物饲料生产饲喂器的饲喂原理图。

在图中

1-稻田;2-田埂;3-饲喂器;31-粪料槽;32-出饲管;33-出饲口;34-粪料;35-蝇蛆;4-防逃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一种稻田养蛙用饲喂器,如图1-3所示,包括作为粪料储存装置粪料槽31,其用于储存粪料34和蝇蛆35;以及出饲管32,其一端与粪料储存装置连通,作为出饲口33的另一端伸入稻田1的养蛙区域。所述出饲管32的出饲口33一端的上部开口而呈槽状。所述出饲口33作为饲喂器3唯一的见光区。

所述粪料槽31顶端设有遮光装置。所述遮光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在粪料槽31顶端。多个粪料槽31并排连接在一起。

所述粪料槽31的规格为:宽50-60cm,高15-20cm,长1-3m。

使用时,将所述粪料储存装置固定在稻田1的田埂上,所述出饲口33设置在稻田1的养蛙区域内。稻田1的田埂上布设有防逃网4,所述粪料储存装置位于防逃网4外侧,且所述出饲管32穿过所述防逃网4的网孔而伸入稻田1的养蛙区域内。

本实施例的饲喂器用于稻蛙共养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稻田的选择和建设:选择地势平缓,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方便管理的稻田,对田埂进行加高加宽加固处理,在田埂的内测搭建防逃网4,在进出水口设置拦截栅。

这里所指的平缓,是指稻田所在的区域,要求地势平缓,或描述为连片平整等。

2)自动生物饲喂器3的制备:在田埂上建设粪料槽31和出饲口33,将发酵好的粪料堆置在粪料槽31内,用人工投放或自动诱集苍蝇产卵的办法使得粪料中产生蛆卵源,然后用黑膜或木板等不透光的材料将粪料槽31密封好,为蝇蛆的孵化创和生长造静僻的环境,在出饲口33光线的诱集下向出饲管32聚集,从出饲口33爬出,为青蛙提供鲜活的生物饲料。

3)自动生物饲喂器3的管理。当粪料中的营养物质消耗后,将使用过的粪料作为有机肥还田,在粪料槽31中填入新发酵好的粪料和加入蛆卵或蝇蛆,然后将粪料槽31密封覆盖好,进行第二次的生物饲料生产。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法作详细的描述:

1、稻田的选择和建设:选择地势平缓,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方便管理的稻田。

1)加高加宽加固田埂。建设粪料槽31区域的田埂要求达到高40-50cm,宽70-80cm,且要坚实牢固,不垮不漏。

2)搭建防逃网4。在稻田四周田埂的内侧搭建120-130cm高的防逃网4。防逃网4的材料可以是尼龙网、纱窗、竹排、石棉瓦等,长期的场地建设也可选用空心砖等耐用材料。如果用尼龙网、纱窗等材料,每隔2-3m用细竹竿或木棍固定,埋入地下15cm左右。

3)建设粪料槽31和出饲口33。将粪料槽31建在加高加宽的田埂上。在田埂上用砖块、木板等搭建成宽50-60cm,高15-20cm,长2m左右的粪料槽31,在粪料槽31靠近田块一侧的中部位置用直径10cm左右、长50-60cm的塑料管、竹筒等连接成出饲管32,穿过防逃网4,延伸到稻田中,将出饲管32的外端20cm部分上部1/4切掉,保留3/4的凹槽。除出饲口33外其他透光的缝隙小孔等用泥巴、黑膜等密封。根据实际种养所得经验,每个全自动生物饲料饲喂槽可以满足200-300只40-50g幼蛙长成成蛙所需的食料,所以可以根据田块的大小和青蛙数量合理设计所需要的粪料槽31的数量,为方便建设可将几个粪料槽31连在一起。

4)进排水口的处理。为了防止青蛙的逃逸和外部敌害的进入,在养殖稻田的进排水口出需安装拦截栅,可用铁丝网或尼龙网等制作。

2、自动生物饲喂器3的制备:

1)粪料的准备。粪料的选择多种多样,可根据当地的条件选择,如:

配方1:新鲜猪粪100%;

配方2:新鲜猪粪70%,鸡粪30%;

配方3:猪粪60%,豆渣30%,糠10%;

配方4:鸡粪70%,酒糟30%。

2)粪料的发酵。将配好的粪料堆成倒锥形,用塑料膜密封,3-7天后待粪料腐熟后即可使用。

3)粪料的填放。将发酵好的粪料填放于建设好的粪料槽31内,填满粪料槽31的3/4左右,靠近粪料槽31的内侧1/4的空间留出,供蝇蛆活动,从而在出饲口33光线的诱集下向出饲口33爬出,供青蛙食用。

4)蛆卵的采集。蛆卵的采集可采用自动引诱与人工投蛹相结合的办法。自动引诱苍蝇产卵需在粪料上放置集卵物,集卵物的配方以100公斤粪料计算:麦麸1kg,鱼粉0.1kg,花生麸0.2kg,水1.5kg。混匀后将其放在粪堆上。当自动诱集的蛆卵较少时可以与人工投蛹相结合,即人为的在粪料上放置蝇蛆,在粪料槽31中生长,为青蛙提供源源不断的生物饲料。

5)覆盖。完成上述步骤后,将粪料槽31用黑膜或木板等不透光的材料覆盖好,检查是否漏光。

3、自动生物饲喂器3粪料的管理。

一般一次粪料的填入可使用2个月左右,当粪料中的营养物质消耗后,将使用过的粪料作为有机肥还田,在粪料槽31中填入新发酵好的粪料,然后将粪料槽31密封覆盖好,进行第二次的生物饲料生产。

本实用新型不影响原有的水稻种植习惯,稻田养蛙除了免去人工投喂外其他的技术措施按原有的习惯进行。

实施实例

2017年5月中旬到9月中旬,在浏阳市某试验区,利用稻田养殖青蛙全自动生物饲喂方法进行了一季稻稻田养蛙的种养示范,种养面积为10亩,取得了稻蛙的双丰收。以下步骤均需在水稻移栽前处理好。

首先是对田埂进行加高加宽加固处理和进出水口的防逃建设。建设粪料槽31区域的田埂要求达到高40-50cm,宽70-80cm,且要坚实牢固,不垮不漏,进出水口用尼龙网或者铁丝制成拦截栅,在稻田四周田埂的内侧搭建120-130cm高的防逃网4。然后是建设粪料槽31和出饲口33。在田埂上用砖块、木板等搭建成宽50-60cm,高15-20cm,长2m左右的粪料槽31,在粪料槽31靠近田块一侧的中部位置用直径10cm左右、长50-60cm的塑料管、竹筒等连接成出饲管32,穿过防逃网4,延伸到稻田中,将出饲管32顶端的20cm部分的上部1/4切掉,做成出饲口33。用新鲜猪粪70%,鸡粪30%配成的粪料经3-7天发酵后填放于建设好的粪料槽31内,填满粪料槽31的3/4左右,靠近粪料槽31的内侧1/4的空间留出,供蝇蛆活动,从而在出饲口33光线的诱集下向出饲管32聚集,从出饲管32爬出,供青蛙食用。种养面积为十亩,分为四个小田块进行,每亩放养40-50g的幼蛙2000只左右,因此每个田块有5000只左右,每个田块需建设粪料槽约3120个。

采用自动引诱与人工投蛹相结合的办法使得粪料上产生蛆卵源。当粪料槽31内产生蛆卵后,用不透光的黑色塑料膜覆盖、密封,为蛆卵的孵化和生长提供静僻的场所。当蛆卵孵化时,在出饲口33光线的诱集下,蝇蛆就会从出饲口33爬出,从而为青蛙提供食物。在6月中旬和7月中旬进行粪料和蛆卵的补充,将使用过的粪料作为有机肥还田,在粪料槽31中填入新发酵好的粪料,然后将粪料槽31密封覆盖好,进行下一次的生物饲料生产。在水稻收割时期同时收获成品蛙,成品蛙重100-150g。传统养殖方法用天然饵料养蛙的密度为500-1000只/亩,成品蛙重80-100g,传统养殖方法用饲料为主,活性动物饵料为辅养蛙的密度为2000-2500只/亩,成品蛙重100-150g、

表1本实用新型与传统养殖方法的成本收益对比

注:产出=平均养殖密度*平均成蛙个体重*单价。本发明、传统养殖方法1和传统养殖方法2的青蛙市场销售价格分别为50元/kg、50元/kg和30元/kg。如本实用新型产出=22500*0.125*50=14062.5元。

值得说明的是,稻田养蛙的水稻收益三种养殖方式相差不多,不在三者的产出中体现,且本实用新型的粪料中的营养物质消耗后,可以将使用过的粪料作为有机肥还田,提高了粪料的利用率。

从表1看,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稻蛙共养,每亩收益达11212.5元,远高于传统养殖方法。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